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画 绘画心理分析图典(修订扩展版)
定价:49.00元
作者:李洪伟,吴迪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154303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什么是心理画?真的可以通过一个人画的房子、树和人读懂其所思所想吗?如何挖掘心理画隐藏的丰富信息,并在严格筛选和辩证分析这些信息后,帮助作画者解决其现实问题,疗愈其内心创伤?
在《心理画》(修订扩展版)中,中国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先行者李洪伟和吴迪,结合近20年的房树人绘画实践经验,对数量繁多、各式各样的心理画案例进行了全面、深度的解读。由于在绘画时,人会把情绪、冲突、动机、愿望等心理问题和需求投射到图画中,因此,借助他们的精彩分析,我们将会明白:有网瘾或逃学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男友总是朝三暮四;心情焦虑、抑郁时不断和人吵架究竟是怎么回事;来访者一直在防御,不肯显露真实的自我应该怎么办;人才测评时,如果应聘者隐瞒实情又该怎么做?
《心理画》是*部图典形式的绘画心理分析著作,新版不仅增加了“正向积极”部分,还开创了色彩分析技术,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线条心理画的内容。本书图例皆来自真实案例,释义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加上图文对照、彩色印刷的形式,非常方便读者查找,实用性极强。
目录
上 编 图典
图典使用说明
章 房部——房子图
第二章 树部——树木人格图
第三章 人部——人物画
第四章 房树人整体画面分析
第五章 常见附加物
中 编 应用指南
第六章 家庭心理画
第七章 青少年心理画
第八章 两性情感心理画
第九章 人力资源测评
第十章 服刑人员心理评估
下 编 色彩的象征与意义
第十一章 色彩如何反映心理
第十二章 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
第十三章 色彩的更多象征意义
第十四章 色彩案例分析
附 录
A 绘画艺术治疗简述
B 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
参考书目
再版后记
作者介绍
李洪伟
中医学学士,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督导,英国整全健康学院艺术治疗名誉硕士,华人艺术治疗联合会理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项目评审员。
2008年随中科院心理所参与汶川地震灾后心理救援工作,收集了上千张“心理画”。
2013年参与“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画与儿童学习能力发展”课题研究,获省科研奖。
同年与《母子健康》杂志合作,对0~3岁孩子的上千份涂鸦进行解读,开创了中国本土幼儿涂鸦分析与解读的先河,并于2014年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然医学专委会奖。
历时15年,对十万幅心理画进行分析与解读,基于此与吴迪一起出版了《心理画》。
吴迪
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硕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治疗师,绘画艺术治疗师,华人艺术治疗联合会理事,长春诺亚心驿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英国IFPA(国际专业芳香治疗师学会)专业治疗师和校长级讲师,辩证分析芳香疗法研究者,擅长各种疾病的芳香疗法配方学,芳香疗法与特殊儿童体质调理。2014年获得卢森堡杜马迪斯训练二级专家资格证书。著作有《心理画》《儿童“健智”革命》等。
文摘
序言
坦白讲,我在翻阅这本书之前,对“心理画”这个概念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仅仅是看了一眼目录和封面,就被深深吸引了。它给我一种非常“治愈”的感觉,不是那种空洞的鸡汤,而是一种从内而外、由表及里的深度梳理。我特别欣赏它对每一个分析点的详尽阐述,并没有将重点放在“给出一个结论”,而是更侧重于“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观察”的过程。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更是在主动思考和实践。书中的一些图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的心理含义却非常丰富。我尝试着去模仿书中的分析方法,对照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境,竟然能发现不少有趣的细节。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了解自己,也可以是一件如此有趣且富有创造力的事情。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内心世界,也让我对未来的自我探索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充满未知和神秘的房间里,突然找到了一盏明亮的灯。我一直觉得,人的内心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捉摸的领域,而这本书,却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且直观的切入点。它没有直接抛出大量的心理学术语,而是通过对绘画作品的细致剖析,层层剥茧地揭示出潜藏在图画背后的心理密码。我尝试着去理解那些关于色彩象征、线条走向、空间布局的意义,并试图将其与自己曾经的绘画经历联系起来。虽然我并非绘画大师,但每一次尝试解读,都让我对自己的情感状态和潜意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我们的内心,并非总是隐藏在语言之后,有时候,那些无声的线条和色彩,更能真实地表达我们内心的声音。我非常期待能通过这本书,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心理图画解读法”。
评分一本翻开就被它独特装帧吸引的书,封面设计非常耐人寻味,那种 subtle 的色彩搭配和构图,仿佛在低语着某种深邃的意义。我刚拿到它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阅,尽管我并非专业的心理学人士,但书中的一些案例和图例,却能轻易地勾起我的好奇心。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某些概念时,并非一味地堆砌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或者观察到的现象来阐述,这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心理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例如,里面提到的一些关于孩子涂鸦的解读,我尝试着对照我家孩子最近画的一些“奇怪”的东西,竟然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对应之处。虽然我无法完全领会其背后的复杂原理,但这种“仿佛窥见了内心世界一角”的感觉,已经足够让我惊喜。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的引导下,对“心理”这个抽象的概念,获得更直观、更具象的认识。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的深得我心,很多书籍在内容编排上容易显得杂乱,但这本书的整体布局却显得非常清晰有序。即使是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也能通过巧妙的图表和层次分明的文字,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特别欣赏它对“绘画”这一媒介的运用,它并没有将绘画仅仅看作是一种艺术创作,而是赋予了它更深层的心理意义。通过对不同线条、颜色、形状的分析,揭示出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情感和思想。我尝试着在阅读的过程中,回想自己曾经画过的画,再对照书中的一些解读,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有些我从未意识到的情绪,竟然可以通过我无意识的笔触表现出来。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行走的“心理画作”,只是我们自己还没有学会如何“阅读”。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工具,让我可以借由绘画来探索内心,也让我对“自我认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对心理学抱有极大兴趣但又非科班出身的读者,我一直苦于找不到能够真正“入门”的书籍。很多理论性的著作对于我来说过于晦涩难懂,而一些过于通俗的读物又显得肤浅。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空白。它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将心理学理论与绘画实践相结合,让我得以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逐步深入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我最喜欢的是它提供的那些丰富的案例分析,每一个案例都栩栩如生,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解读,我不仅学习到了具体的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学会用一种更具同理心和洞察力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它引导我思考,启发我观察,让我对“理解他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