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本曲集的选曲范围感到非常困惑和失望,它似乎遗漏了太多真正能代表“传统古筝”精髓的篇章。我特意翻阅了目录,期望看到像《广陵散》那样的恢弘大作,或者至少是像《高山流水》那样具有代表性的古曲,但似乎这些重量级的作品,要么被放在了“上”册,要么干脆就没有收录。下册的曲目选择显得过于偏向某些地域性的小调或者相对近代的改编作品,虽然它们或许也有一定的价值,但对于一本冠以“大全”之名的汇编来说,这种取舍未免显得有些失衡和功利化。我更倾向于看到一个跨越朝代、风格多样、能够全面展示古筝艺术发展脉络的曲目清单,而不是这种似乎为了凑数而进行的拼凑感。如果想系统学习传统古筝的演变史和技巧差异,仅凭这本书的曲目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像是一个“精选集”而非“大全集”,这与书名带来的预期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让人感到被误导了。
评分这部《中国传统古筝曲大全(下)》的印刷质量简直是灾难性的。我原本满怀期待地想沉浸在那些经典旋律中,结果一翻开书,就被这粗糙的纸张和模糊的印版给浇了一盆冷水。音符的排版显得极其拥挤,尤其是在一些快速的段落,五线谱和简谱混杂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根本无法清晰辨认。有些指法标记几乎是印成了一团墨点,完全看不出是“勾”还是“托”,这对于正在学习或者想深入研究的演奏者来说,简直是致命的缺陷。更别提装订问题了,这本书才翻了几次,中部的几页就已经松动,感觉随时都会散架。这完全不是一本应该出现在正规出版物货架上的产品,更像是什么应急印刷厂赶工出来的样品。对于那些想把这本曲集作为长期学习和参考资料的爱好者来说,这样的物理呈现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它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和阅读体验,让人不得不怀疑出版方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尊重程度。如果仅仅是为了收藏,它的装帧也显得毫无诚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逻辑混乱得让人抓狂,根本无法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我发现它似乎没有遵循任何清晰的历史年代顺序、地域风格划分,甚至连曲目的难度递进关系也处理得非常随意。今天可能是一首元代宫廷音乐的改编,明天跳跃到了一首清末民间的民间小调,后一页又突然出现了一段似乎是现代筝派的练习曲。这种跳跃式的编排,极大地干扰了读者的心流和对曲风的连贯理解。要知道,学习传统音乐,尤其像古筝这样注重意境和文化的乐器,建立起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音乐风格的认知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曲目编排能够按照“北派雄浑——中州古韵——江南细腻”这样的思路进行梳理,或者至少按照创作年代进行排序,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目前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编排方式,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临时堆砌的乐谱合集,而不是一部经过精心策划的“大全”。
评分我对这本曲集的校对工作表示强烈的不满,其中出现的明显错误简直是层出不穷,让人严重怀疑其出版流程的严谨性。在好几首曲子的合奏声部中,我清晰地看到了不同声部间音高或节奏上的不一致,比如左手伴奏的某个音符明显与右手旋律在调性上产生了冲突,这绝不可能是作曲家本意,而只能是录谱或排版过程中的低级失误。更糟心的是,有些地方的指法符号,如“轮指”的标记,似乎是与其他曲子的标记混淆了,导致在演奏特定乐句时,如果完全按照书上标记去做,出来的效果会极其别扭和不和谐。我不得不拿出我珍藏的旧版手抄谱进行反复比对,花费了大量时间去修正这些印刷错误,这完全违背了购买参考书的初衷——期望获得可靠和准确的资料。一本严肃的音乐典籍,如果连最基本的音准和指法都不能保证准确性,那它的参考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评分这本书在曲谱的注释和演奏说明方面,简直可以用“惜墨如金”来形容,简直是高手的自娱自乐,完全不适合初学者。我翻阅了几个比较复杂的段落,那些地方的节奏变化和力度处理都极其微妙,但书上除了基本的五线谱和简谱,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有建设性的演奏指导。比如,哪个“滑音”需要达到怎样的颤动频率?哪个“揉弦”应该施加多大的力度以表现特定的情绪?书里完全一片空白。我们都知道,古筝艺术的精髓往往藏在这些“言传身教”的细节里,文字描述往往难以完全替代,但即便是最基本的文字提示,这本书也做得极其敷衍。这使得我这样一个希望通过自学提升演奏水平的读者,在面对那些需要深度情感表达的曲目时,显得无从下手,只能靠自己去“猜”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对于一本旨在普及传统音乐的读物来说,这种缺乏教学深度的表现是其最大的硬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