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好爸爸勝過好老師(實踐版)
:29.80元
售價:20.3元,便宜9.5元,摺扣68
作者:東子
齣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80769776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1. 好爸爸東子擁有較廣知名度和專業背景:傢教專傢、作品纍計暢銷逾150萬冊。北京、上海、廣州、南京、西安、杭州等多地應邀講座;中央電視颱、北京電視颱、湖南衛視、《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香港《大公報》爭相報道。
2. 作者長期研究教育案例,有一綫傢教案例做支撐,內容直指教育核心,有觀點,有智慧,有方法為傢長答疑解惑,給孩子的未來提供無限正能量。
3.《好爸爸勝過好老師》(實踐版)作者東子,不僅是一位“父親教育”的熱情倡導者,又是父教理念的積極踐行者。多年來,他以父親的特有視覺研究傢庭教育,又用他的教育理念教育自己的女兒。當女兒的健康成長實證瞭他的教育理念的成功以後,又將其體驗升華至理性,以同更多的傢長共享。
爸爸是朋友、是玩伴、是師長,是孩子成長的力量,父親教育的差異,深刻影響孩子的一生。
《好爸爸勝過好老師(實踐版)》是在本內容基礎上的升華與深刻,主要著重講述瞭傢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轉換。與其他傢教圖書對比,這本書有以下特點:,全方麵列齣傢庭教育的原則,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章可循。第二,書中給齣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理論和實踐完美結閤,為傢長們提供實用的工具書。第三,本書不但告訴你怎麼能提高孩子成績,而且告訴你怎麼教孩子做人,教你怎麼培養一個自覺、自強、自立的孩子。無論是好爸爸,還是好媽媽都不是單一存在的角色,都應當在孩子的教育上管、教,奬、懲相結閤。
前言:培養一個文明有規的好孩子
——關於傢庭教育方法的調查報告
章 閤理管教,平衡自由與管束
1.有規矩纔能成方圓
2.傳統教育不能棄
3.那些現代傢庭對傢規的誤解
4.從小事中培養孩子“規矩”意識
5.不吼不叫是一種教育智慧
6.我的閤理管教成就瞭女兒的
第二章 做事有條理,成長不煩惱
1.做事有條理的孩子易成纔
2.孩子好好睡覺有竅門
3.要從小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4.看電視要有度
5.誰說談“網”就色變
6.給孩子一個健康的體魄
7.小遊戲,大改變
8.多聽聽孩子的“故事”
第三章 良好的學習習慣,成就大未來
1.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2.寫好字也是一種學習
3.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去做
4.孩子要承擔必要的傢務
5.為孩子補上勞動這一課
6.幫孩子樹立一個目標
7.不要陪孩子寫作業
第四章 挖掘潛能,做孩子的伯樂
1.讓孩子在“玩”中學
2.發現孩子的性格優勢
3.你的忽視,會害瞭孩子的一生
4.喚醒孩子的創新力
5.用好奇心“釣”齣孩子的求知欲望
6.培養愛好,貴在堅持
第五章 曉事明理,彰顯人格魅力
1.與人分享纔能更快樂
2.孩子的禮儀價值百萬
3.曉事明理不能兒戲
4.孩子,你要懂得保護自己
5.做錯事要勇於嚮孩子道歉
6.寬容的價值
7.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第六章 感恩教育,要從小做起
1.教育的根本從孝順開始
2.感恩高於一切
3.物質再富有,也要讓孩子知道節儉
4.孩子的零花錢不要亂給
5.多帶孩子迴鄉下
6.把孩子送進好學校就可以瞭嗎
第七章 傢有傢規,孩子更齣色
1.要和孩子一起製定傢規
2.傢規要對孩子奬懲分明
3.奬勵與懲罰都要明確標準
4.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5.做孩子執行傢規的榜樣
東子,本名範景宇,傢教專傢,首席父教專傢,暢銷書作傢。“父親教育”“快樂教育”的積極倡導者和踐行者;中國“好爸爸傢庭計劃”形象代言人,“2013中國教育年度人物”候選人,中國套心理谘詢手記叢書作者。
其從事心理谘詢和教育研究20多年,已齣版《好爸爸勝過好老師》《傢教兵法》《做父親的幸福》等著作30餘部,被全國100餘所中小學校聘為指導顧問。應邀為北京、廣州、南京、西安等100多個城市作相關講座1000多場。中央電視颱、北京電視颱、湖南衛視、《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香港《大公報》等海內外800多傢媒體報道過其教育理念和教子經驗。
書評二: 市麵上關於親子關係的書汗牛充棟,但真正能讓人讀完後“醍醐灌頂”,並願意立即付諸實踐的,實在鳳毛麟角。這本書的特彆之處在於它的“實操性”。它不像某些書籍那樣,總是停留在“愛與溝通”這種宏觀層麵,而是深入到那些令人頭疼的細節裏——比如,孩子在公共場閤大哭大鬧怎麼辦?作業拖拉、敷衍瞭事,傢長該如何介入而不傷害親子關係?作者在處理這些“高壓時刻”時,給齣的建議往往是齣乎意料的,但當你仔細推敲後,又覺得無比精妙。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管住”孩子,而是如何與孩子“共處”,如何在維護規則的同時,保留住孩子的個性和自尊心。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設立界限”的章節,它闡述得非常清晰:界限不是用來限製自由,而是為瞭提供安全感。這種積極的重構視角,徹底改變瞭我過去那種“權威式”的教育心態。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次深度的自我反思,讓我不得不去審視自己作為父母的那些固有偏見和習慣性反應。我發現,很多時候,問題齣在大人身上,而不是孩子。
評分書評一: 這本關於傢庭教育的書籍,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在育兒路上摸索的父母量身定做的“急救包”。它沒有那些空泛的理論,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坐在你身邊,掰開瞭揉碎瞭跟你聊傢常。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闡述觀點時,那種不卑不亢的語氣,既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也沒有盲目迎閤傢長的焦慮。它更多的是提供瞭一種“思路”,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標準答案”。比如,它在談論如何處理孩子的不良習慣時,會先引導你去思考這個習慣背後的深層原因,而不是急於打壓或懲罰。那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讓人感覺非常舒服,也更容易被接受。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孩子的理解更深瞭一層,不再是單純地用“好”或“壞”來簡單粗暴地給孩子貼標簽,而是開始嘗試去看見那個更復雜的、有自己想法的小生命。這種視角上的轉變,對我來說,比任何具體的技巧都來得珍貴。書中引用的那些生活化的案例,更是讓我有種“原來我傢也是這樣”的共鳴,瞬間拉近瞭與作者的距離。可以說,它成功地將高深的教育理念,轉化成瞭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智慧。
評分書評三: 坦率地說,在拿起這本書之前,我對“教育”這件事一直抱有一種敬畏甚至畏懼的心態,總覺得這是一個需要極高智商和完美情商纔能勝任的“高難度挑戰”。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近乎“去神秘化”的方式,解構瞭育兒的復雜性。它的文字極其平實、沒有任何故作高深的辭藻堆砌,讀起來輕鬆流暢,如同在聆聽一位智者娓娓道來的人生經驗。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父母成長”這一主題的關注。它巧妙地將父母本身的心態調整放在瞭教育策略之前。很多時候,我們忙著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卻忘瞭自己首先需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這本書提醒我,教育是一場持續性的自我修煉,孩子的錶現往往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投射。通過閱讀,我開始更關注自身的負麵情緒管理,學會在孩子麵前放下焦慮和急躁。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比任何技巧性的指導都要來得深刻和持久。它讓我意識到,最好的教育,其實就是父母自身最好的狀態。
評分書評五: 作為一名時間非常緊張的職場父母,我最看重的書籍特點是“效率”和“有效性”。這本書在這兩點上做得極其齣色。它絕不是那種讀完後讓你感覺充滿瞭熱情但不知如何下手的“心靈雞湯”。相反,它更像是一本高濃度的“工具書”,每一章、每一節似乎都凝聚瞭大量的實踐經驗和反思。它的論述邏輯清晰到令人贊嘆,往往是先提齣一個普遍存在的教育睏境,然後迅速剖析其背後的心理學或發展學原理,最後落腳於一到兩個可操作性極強的行動步驟。我特彆喜歡它倡導的“積極傾聽”的技巧,書中詳細列舉瞭在不同對話場景下,哪些話語是“堵塞”溝通,哪些是“開啓”溝通的“鑰匙”。實踐這些小技巧後,我驚喜地發現,傢庭氛圍的緊張感明顯下降瞭,孩子更願意嚮我敞開心扉。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不販賣焦慮,而是實實在在地賦予瞭父母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依然能感受到自己在教育事業上的掌控力和成就感。
評分書評四: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沒有采用傳統的“問題-解決”的綫性模式,而是構建瞭一個立體的、多維度的傢庭互動係統。我從中感受到的最大收獲是“平衡的藝術”。教育中最大的難題莫過於在“愛”與“規矩”、“自由”與“約束”之間找到那個動態的平衡點。這本書沒有提供一個固定的支點,而是教會我們如何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和具體情境,靈活調整我們的重心。它討論的議題非常全麵,從早期的依戀建立,到學齡期的規則培養,再到青春期的獨立引導,都有深入的剖析,但所有的論述都緊緊圍繞著“尊重個體差異”這一核心理念。每次讀到一些關於如何鼓勵孩子獨立思考的段落,我都忍不住停下來,思考自己是不是在不經意間剝奪瞭孩子嘗試和犯錯的機會。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麵鏡子,讓我們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盲點和慣性思維,從而主動去調整航嚮,使親子關係朝著更健康、更具生命力的方嚮發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