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5全球名表拍卖年鉴
定价:199.0元
作者:《拍卖年鉴》编辑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50245723
字数:45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href='#' target='_blank'> href='#' target='_blank'>
★ 全球珠宝流通确实及真实价格:
全球12家**拍卖行上万款名表中精心甄选4500余款成交价昂贵的名表
★ 翔实专业,精致:
超细致的分类,便于读者随手查询比较,现任《精品购物指南》报社钟表主编康威凯鼎力推荐,确保信息专业、准确
★ 万元以上珠宝购买、投资、收藏的**参考:
从万元到上亿的典型拍品完全收录,一册把握全球市场动态,避免在市场或拍场走眼失手
★ 一本=上百本图录,珍藏:
本书完全收录2014年55场名表拍卖,不仅为您节省搜集图录的时间,也为您节省购置图录费用近15万元。一年一册,弥足珍贵。
内容提要
《2015全球名表拍卖年鉴》是专门针对收藏投资人士精心打造的一本精美且实用的名表鉴赏、购买指南。书中详尽收录了12大拍卖行在世界各地上55个拍卖专场的4500余款精品名表, 为便于您参阅及查找,本年鉴将名表拍品按品牌和系列分类。每一件拍品均附有详尽的拍卖信息及高清拍品图片,图文结合,集词典、图录、手册、指南于一体,是反映名表价格走势的重要窗口,亦是拍卖场及收藏市场中的佳实战指南。
目录
工具书>百科全书
作者介绍
紫图《拍卖年鉴》编辑部成立于2010年,由多名经验丰富、对收藏投资有独到见解的编辑组成。自创立以来,已出版《2014全球珠宝拍卖年鉴》、《2014全球名表拍卖年鉴》等相关图书,受到了读者和业界人士的一致认可。
文摘
工具书>百科全书
序言
工具书>百科全书
我必须承认,我并非是那种会频繁出入高端拍卖会的阔绰人士,但这本年鉴却给了我一种独特的“参与感”。它让我能够站在一个相对安全又极其专业的立场上,去观察和分析全球钟表市场的脉搏。书中的数据分析部分处理得相当到位,它不仅仅罗列了成交价,更重要的是对影响价格的各种非物质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归类和权重分析,比如表壳的稀有金属、表盘的特殊工艺、甚至是某位名人的佩戴记录。这使得我即便只是在咖啡馆里翻阅,也能对当时的行情变化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更让我着迷的是,通过它提供的历史信息,我可以追溯到某些表款的“前世今生”,了解它们是如何从设计草图一步步演变成具有市场传奇色彩的藏品的。这对我个人的收藏方向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它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更挑剔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件展露在外的艺术品。
评分从装帧设计上来看,这本书的选择也透露出一种对收藏品的尊重。硬壳的封面设计,耐磨的纸张,以及内页排版中对图片与文字空间的平衡把握,都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舒适度。我倾向于将它放置在书架的显眼位置,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陈设品,它本身就散发着一种专业人士才会懂的品味。通过研读这些记录,我开始对“时间”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哲学思考——那些被精确地封装在小小表壳里的齿轮与游丝,不仅记录了时间的流逝,更承载了人类对精度、美学和永恒的不懈追求。这本年鉴,就是对这种集体智慧的最好致敬,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奢华并非是哗众取宠的炫耀,而是对卓越品质的长期坚持与记录。
评分这本厚重的典藏,甫一上手,便能感受到一种低调的奢华与沉甸甸的历史分量。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专营古董钟表的二手书店里发现它的。当时正值午后,阳光斜斜地洒在泛黄的书页上,那复杂的机械图解和精致的表盘照片,瞬间就攫住了我的目光。说实话,我并非什么顶级收藏家,只是一个对手表设计美学和精密工艺怀有执着迷恋的普通爱好者。过去,我更多的是依赖网络论坛和一些零散的杂志来获取信息,但总觉得那些碎片化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权威性。这本年鉴的出现,简直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殿堂的侧门。它不仅仅是一本记录性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微型的钟表史诗,记录了那些顶尖品牌在特定年份里所倾注的心血与创新。我尤其欣赏它对拍卖场上那些“明星拍品”的详尽描述,那种对机芯打磨工艺的细致入微的文字描绘,即便是隔着纸张,仿佛也能触摸到K金的冰冷和蓝钢游丝的弹性。它让我对“价值”的理解,从单纯的价格标签,上升到了工艺传承与历史沉淀的复杂维度。
评分说实在的,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东西时,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年鉴”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官方和严肃的腔调,我担心里面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会让我这个“半吊子”望而却步。但翻开后,我的疑虑立刻烟消云散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似乎非常体贴地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读者。对于初学者而言,那些清晰的图文对照,比如不同复杂功能(如万年历、三问报时)的结构剖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演示。而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行家,书中对特定批次机芯细微差别的标记,以及对某些“暗记”的挖掘,无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坐标。我记得有一部分专门对比了某几个著名制表师在不同时期使用的特定工具对成品的影响,这种深入到“工匠手艺”层面的探讨,远非一般的品牌宣传册可以比拟。它提供了一种深入骨髓的理解,让你明白,那些天价落槌的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一种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匠人精神。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直观感受是它的“扎实”和“无可挑剔的细节处理”。我曾尝试在一些网络资源上寻找关于特定年份高端复杂功能表款的拍卖数据对比,但往往发现数据的来源模糊,甚至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然而,这本年鉴在数据引用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严谨性,每一组数据都有其明确的出处和背景说明,这对于任何需要进行专业研究或者价值评估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定海神针。我注意到,它在介绍那些限量版腕表时,甚至会附带当时拍品的原始文件扫描件——那模糊的、带有鉴定师笔迹的纸张,为这份冰冷的数据增添了一种鲜活的、历史亲历者的温度。这种对“真实性”的极致追求,让这本书的地位无可替代,它不是在“猜测”历史,而是在“定格”历史瞬间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