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放心让孩子用电脑:无忧上网的26个关键词
定价:25.00元
售价:17.0元,便宜8.0元,折扣68
作者:严行方著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8020359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脑和互联网作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工具,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太多的便利和惊喜,创造了太多的神话和传奇。但其对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不能被忽视。父母和老师应该随时准备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客观、全面地介绍电脑和网络的利与弊,帮助孩子成为电脑和网络的驾驭者和受益者,避免成为电脑的奴隶和网络的瘾君子,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成为网络时代的赢家。
本书适合下列人士阅读:
★既怕孩子染上网瘾又怕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
★担心学生上网影响学习陷入网络陷阱的老师
★希望跟上时代步伐、打开知识宝库的中小学生
目录
A 限定时间
镜头回放
关键词辨析
关键处点拨
★妥善安排好用电脑的时机
★每次用电脑时间不宜过长
★顺其自然,适当引导
★接触电脑并非越早越好
★何时用电脑主要看自控力
关键之关键
B 限定地点
镜头回放
关键词辨析
关键处点拨
★电脑宜放在客厅
★电脑摆放的注意事项
★电脑椅高度要符合孩子身高
★买电脑不必一步到位
★用电脑时不准吃零食
关键之关键
C 正确引导
镜头回放
关键词辨析
关键处点拨
★多大开始上网比较好
★选择合适的电脑软件
★把游戏作为奖惩措施
★用电脑要解决实际问题
★不能减少与同龄人的交流
关键之关键
D 合理监控
镜头回放
关键词辨析
关键处点拨
★监控上网是国际惯例
★合理监控要尊重科学
★谁都没有的自由
★好和孩子一起上网
关键之关键
E 自制能力
F 尊重选择
G 提高能力
H 促进学习
I 个性发展
J 风页浏览
K 网络学习
L 文档编辑
M 收发邮件
N 网络发表
O 电脑绘画
P 电脑音乐
Q 电脑课件
R 网络游戏
S 网络聊天
T 网络
U 网上支付
V 自我保护
W 网络成瘾
X 网络陷阱
Y 电脑辐射
Z 电脑食谱
作者介绍
严行方:家庭教育专家,研究家庭教育和学习方法多年。擅长针对宗教热点问题寻求对策。见解独到。观点新颖.方法实用,在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主要家教著作有《高分一定有方法》《厌学一定有对策》《把脉:现在的孩子怎么啦》《把脉:现住的家长怎么办》等儿十部。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信息筛选与辨别”的部分印象深刻。在假新闻泛滥的今天,让孩子学会区分信息真伪比学会任何软件操作都重要。作者非常细致地分解了“如何提问”这个技能。它不是泛泛而谈地说“要批判性思考”,而是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步骤:比如,看到一个爆炸性新闻时,先问自己三个问题、如何进行反向搜索、如何核对信源的可信度等。我甚至把书里的那张“信息核查清单”打印出来,贴在了孩子的书桌旁。更有趣的是,它还讨论了社交媒体算法是如何影响孩子世界观的,这一点很多家长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它清晰地解释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并提供了打破这种局限性的具体家庭活动建议,比如一起去图书馆寻找与网络信息来源完全不同的书籍。这种深入浅出,将宏大的社会问题分解到家庭日常实践中的能力,是这本书的巨大优势。它真正做到了将理论落地,让家长可以立刻在生活中找到应用点,而不是读完后一头雾水。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它对“沟通”这一核心主题的处理方式。我之前尝试和孩子谈论网络安全时,常常会演变成一场说教,最后孩子要么敷衍了事,要么直接抗拒。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的对话框架。它建议家长将网络使用看作是家庭共同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家长对孩子的“监管”。我记得其中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引导孩子谈论他们在网上“遇到”的奇怪或不适的内容,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可以马上用上的开场白和后续引导技巧。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它将一个潜在的冲突点,转化成了一个增进亲子关系、建立信任的机会。我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和我的孩子聊了一次,气氛出乎意料地轻松愉快,我们甚至一起笑谈了一些网络上的趣事,同时我也很自然地植入了关于隐私保护的观念。这本书让我明白,技术工具是中立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以及如何与孩子一同驾驭它。它教会我的不是“设置防火墙”,而是“建立桥梁”。这种侧重于“人”的解决思路,是很多同类书籍所缺乏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体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它并非按照“上网时间管理”、“隐私设置”、“不良内容过滤”这样的技术模块来划分,而是围绕着“信任”、“边界”、“好奇心”、“责任”等更具哲学意味的词汇展开。这种布局使得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关于现代亲子关系和儿童成长的深度对话。例如,它探讨了孩子在网络上建立虚拟友谊的心理需求,以及家长应该如何尊重这些关系,同时又不失警惕。这种对孩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让我感觉作者不仅是技术专家,更是一位富有同理心的教育者。它帮助我看到了孩子使用电脑背后的真正驱动力——连接、探索、表达自我。整本书的基调是积极和赋能的,它没有把电脑描绘成洪水猛兽,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巨大的学习和社交场域。它提供给我的不是一套僵硬的规则,而是一套灵活的、可以根据孩子年龄和心智成熟度进行调整的教育工具箱。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面对孩子使用电脑的问题时,不再是焦虑和恐惧,而是充满了信心和准备。
评分我以前总觉得,只要我安装了家长控制软件,设置了严格的访问权限,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这种“一劳永逸”的错误观念。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技术工具的局限性——技术总是在更新,孩子总会找到绕过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过度依赖技术监控会损害孩子的自主性和信任感。书中关于“逐步放权”的章节,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成长路线图:从初期的高强度引导,到中期设置共同遵守的“数字家庭公约”,再到后期给予孩子更大的自主权和对失误负责的能力。这种动态调整的教育策略,让我感到非常受用。它让我从一个“看门人”的角色,转变成了一个“引路人”。我开始思考,我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安全上网”,更是要培养出一个能够在任何信息环境中都能做出明智决定的成熟个体。这本书真正关注的是孩子的长期发展,而不仅仅是眼前的风险规避,这一点体现了作者教育理念的深远和广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那种柔和的蓝色调和干净的字体,一下子就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我是在给孩子准备开始接触电脑的时候,偶然在书店看到的。当时我心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知道数字时代不可避免,孩子早晚要用电脑学习和娱乐;另一方面又对网络上的信息泥沙俱下、各种潜在的风险感到深深的忧虑。我翻阅了目录,发现它并不是那种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围绕着“关键词”来组织内容的,这让我觉得它更像是一本实用的生活指南,而不是一本理论著作。它没有直接给我一堆吓人的统计数据,反而着重于建立一种积极的、引导性的沟通方式。我特别欣赏它对于“数字公民”这个概念的阐述,它强调的不是一味的限制和监控,而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我保护的能力。书中对于如何设定合理的“屏幕时间”的讨论,也很有启发性,它提供了一个平衡的视角,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阅读过程中,我感觉作者非常理解父母那种既想放手又想保护的心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种成熟的、充满智慧的引导。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语言平实易懂,没有太多行业术语,即便是对技术不太精通的家长也能很快上手应用其中的建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