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在黑暗中醒来:旅欧华人用奔跑探索世界的10年
定价:52.0元
售价:34.3元,便宜17.7元,折扣65
作者:曹晋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3024122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众筹完成率498%!
郁金香运动app推出的首本跑步书!
长距离跑步,该怎么跑?水木社区跑版“熊神”告诉你!
内容提要
《在黑暗中醒来:旅欧华人用奔跑探索世界的10年》内容简介:在这本书中,你可以欣赏到胖胖熊纵横各大赛事的英勇身姿和辉煌战绩;你也能目睹那条“少有人走的路”上的壮美画面和高质量的极限风光;你会惊叹这位经济学博士高超的文字技巧和摄影技术;更会从他的文字中了解到各国的历史与艺术,获得一次心灵的涤荡和升华。
目录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胖胖熊是何许人也?
胖胖熊,在清华水木社区跑道人生版块具有相当高的人气,人称“熊神”。
胖胖熊,本名曹晋,清华工学、法学学士,德国弗莱堡大学文学硕士,慕尼黑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慕尼黑大学讲师、助理教授,现任挪威中央银行高级研究员。
他是会讲段子的学霸;
他是会作诗的摄影师;
他是横跨金融、法律、理工、文艺和运动界清华男神;
他是超长极限距离越野跑者;
他是侏罗山区230公里越野赛冠军和纪录创造者;
他是北极400公里极限穿越赛徒步完赛的参赛者……
文摘
路途中,主要的麻烦来自路面本身:一是需要不断地爬坡,64.8千米下来,总爬坡高度也有2500米之多,这是货真价实的山地马拉松规格,对参赛者的体力要求并不低;二是比赛路线并不是山间的步行路线,而是有点探险性质的“熊道”——一条在密林中穿行,只能靠沿途每隔三五米树干上的路标辨认方向的小径。深山老林中,终日不见阳光,地上的腐叶在雨水的作用下,形成了大片的泥炭沼泽,行走起来相当艰难。在上坡的时候,每跑一步,都会不由自主地滑下来半步;下坡的时候,又要努力保持平衡,否则很容易摔跤。10千米过后,雨过天晴,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山中雾气腾腾,我感觉自己像是蒸笼里的包子一样。
就这样一路与泥沼搏斗,勉强跑到位于43千米的补给站,却被告知,比赛临时中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抄近路回到起点,这时才得知,有一位参赛者在途中不幸猝死。虽然在距离事发地点几百米外待命的救护车及时赶到,急救人员终究还是无力回天。由于现场需经警方勘察定性,而且死者也须由专业人员处理,因此Robert决定立即中断比赛,所有参赛者由各个补给站引导返回。
选手们已经三三两两抵达,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虽然人人都是一身泥水,疲惫不堪,大家还是自觉地加入到比赛的收尾工作中来。帐篷、食品、饮水器、计时装置等物资,被整整齐齐地归类、打包、装车,然后人们才陆陆续续道别,踏上归途。
序言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老到的向导,走进了那些地图上不会标注出来的小巷和人生岔路口。作者的叙事节奏掌握得炉火纯青,时而像纪录片一样冷静客观地记录沿途的风土人情,时而又像诗歌一样充满内心的波澜与感悟。他对于欧洲社会生活细节的捕捉,非常到位,无论是街头艺术家的即兴表演,还是咖啡馆里人们的低语,都被他收入眼中,并赋予了独特的解读。这种细腻的观察力,充分体现了“行走”作为一种深度学习方式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将旅途中的困难美化成“成长的代价”,而是坦然接受了其中的痛苦与挣扎,这让读者在感到被鼓舞的同时,也获得了极大的安全感——原来,迷茫和挫败也是旅程的一部分,而非旅程的失败。整本书散发着一种历经千帆后的沉静力量,它不是教你如何跑得更快,而是教你如何在跑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脚下的土地和自己所站立的位置。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自由,像是一连串被打散又重新串联起来的记忆碎片,但它们之间却有着一种内在的、情感上的逻辑链条。作者的文字风格带着一种冷峻的幽默感,尤其是在描述自己作为“局外人”时的观察角度,充满了洞察力。他没有将欧洲描绘成一个完美的乌托邦,而是真实地展现了其光鲜外表下的日常琐碎和复杂性。那些关于时间、空间和身份认同的探讨,不是干巴巴的哲学说教,而是自然地融入在穿行于城市街道、山野小径的叙述之中。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家’这个概念的解构与重塑,当物理上的家不断远去,精神上的锚点又该如何建立?通过一次次长距离的奔跑,他似乎是在用脚步丈量出新的“归属感”。这种对存在主义命题的追问,使得这本书的深度远超一般的游记文学,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现代人精神流浪的个体史诗。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回味那些看似不经意却暗藏深意的句子,那种回味悠长的感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这是一本关于“沉浸式存在”的精彩文本。它跳脱了传统意义上对欧洲的浪漫化想象,转而聚焦于一个移民者或长期居留者如何通过最基础、最原始的移动方式——跑步——来重新编码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作者对身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描写,达到了近乎生物学的精确度,比如对不同气候对肌肉影响的细微感受,对不同城市路面材质带来的冲击差异。这种基于身体体验的认知,是纯粹智力分析所无法企及的。阅读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清晨薄雾中呼吸的冰冷空气,以及日暮时分身体传来的酸痛信号。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立体而多维。它成功地将一次个人的、看似小众的实践,拓展成了对现代人普遍困境的一种深刻反思:在高度依赖科技和舒适区的今天,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与世界最直接的连接能力?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条回归本源的、充满汗水与尊严的答案。
评分翻开这本书,立刻被一种强烈的、近乎野性的生命力所吸引。这不像是一般的旅行指南,它更像是一份充满汗水和泥土气息的“生存报告”。作者对身体极限的探索,那种挑战自我、超越惯性思维的勇气,非常具有感染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那种哲学思考,尤其是在异域文化背景下,这种感悟显得尤为深刻。他记录的那些旅途中的突发事件,比如迷路、遭遇恶劣天气、或者与形形色色的人发生短暂的交集,都处理得非常真实,没有美化,也没有过度渲染戏剧性。这种坦诚的态度,使得整本书的质感非常“硬核”。它不仅仅是关于“跑”的记录,更是关于“如何去面对不确定性”的教科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也完成了一次高强度的间歇性训练,精神上的疲惫感很快就被一种清醒的、对生活掌控感增强的愉悦所取代。这种通过身体力行换来的智慧,是书本上任何理论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游记读起来简直是一场精神上的长途跋涉,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仿佛能让人真切感受到那种在异国他乡摸索前行的孤独与兴奋。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联想到自己那些年为了生活和梦想,在不同城市间漂泊的经历,那种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疏离感,以及偶然间发现一个美好角落时的狂喜,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最打动我的是那种近乎偏执的自我驱动力,在陌生的土地上,用最原始的双脚去丈量世界,这与其说是探索地理空间,不如说是在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一场深度的对话与和解。书里关于文化碰撞的那些片段尤其精彩,它没有用宏大的理论去解构,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烟火气的小故事,展现了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误解,以及最终达成的微妙平衡。那种在语言不通的障碍下,仅凭眼神和肢体交流建立起来的连接,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这本书的节奏感很强,如同作者的奔跑步伐,时而急促,时而沉稳,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也跟着他的节奏,将那些曾经被忽略的风景和人性深处的细节重新审视了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