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冬韵奥林匹克
定价:42.00元
作者:吴静钰 侯琨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300229263
字数:95
页码:15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逢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一周年,吴静钰在即将出征里约挑战“奥运三连冠”之际,用《冬韵奥林匹克》一书传播奥林匹克知识、传承奥林匹克精神,让更多中国青少年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使2022年北京冬奥会拥有更广泛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内容提要
本书从艺术欣赏角度介绍了冬奥会的历史和风采,展示冬奥文化的魅力,介绍了北京申请冬奥会举办权的历程、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的简况,选取了历届冬奥会的参与奖章、海报、丝巾和吉祥物这四类有代表性的能体现各届设计特点的纪念品,精简而覆盖面大,并设计了互动内容供读者参与冬奥会纪念品设计,旨在普及冬奥会知识的和推广奥林匹克文化。
目录
作者介绍
吴静钰,中国奥委会执委、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体育文化推广大使、中国人民大学教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跆拳道49公斤以下级别冠军。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为中国实现跆拳道亚运会“零”的突破。赛场上,她爆发力和柔韧性俱佳,作风硬朗,因此获得“轻型轰炸机”的美称。2015年初复出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目标——“奥运三连冠”!
侯琨,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EMBA在读,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火炬手、2014年第二届南京青奥会火炬手、2016年里约奥运会火炬手。多年来从事奥林匹克文化在世界的推广以及中国奥林匹克历史的研究工作,著有《奔跑 奥林匹克》一书。2012年因“侯琨奥林匹克环球行”活动被大家所熟知,2015年再次启动“2015侯琨冬奥环球行”活动。
文摘
序言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品味,封面那种淡淡的、带着金属光泽的蓝色,让人联想到冰雪覆盖下的宁静与力量,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那种冬日运动特有的氛围里。内页的纸张选得也相当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阅时那种轻微的沙沙声,配合着清晰锐利的印刷字体,阅读体验简直是享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字选择上的那种克制与精准,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非常凝练的笔触,勾勒出了那些高光时刻背后的艰辛与坚持。读起来,你能感受到那种空气中弥漫的寒冷,运动员每一次呼吸的急促,还有冰面摩擦时发出的那种独特的声响,画面感极强。尤其是对某些关键比赛场景的描述,作者似乎完全代入了运动员的视角,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即使是隔着文字,也能清晰地传达到读者心中,让人忍不住跟着屏住呼吸。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更像是一部用文字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反复摩挲,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底蕴和对体育精神的独特理解。
评分初读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叙事节奏的掌控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作者似乎深谙“张弛有度”的艺术,在描绘激烈对抗的场景时,笔锋如疾风骤雨,信息密度极高,动作、策略、心理活动瞬间交织,让人目不暇接,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赛场中央,必须快速做出反应。然而,紧接着,笔锋又会突然放缓,转而深入到人物内心最隐秘的角落,去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挣扎、自我怀疑和最终的自我和解。这种强烈的对比处理,使得人物形象立体丰满,不再是刻板的英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充满人性光辉的个体。例如,有一处描写某位选手在失误后的独白,那种从极度的懊恼到缓慢重拾信心的过程,细腻到让人心疼,每一个转折点都处理得无比自然,毫无刻意煽情之感。这种对情绪波动的精准捕捉和拿捏,让整本书读起来跌宕起伏,绝不枯燥,你总会被下一页即将揭示的转折所吸引,让人根本停不下来,只想一口气读完,探寻所有故事的终局。
评分这本书在历史背景梳理和技术细节阐述上,展现出了作者扎实的案头工作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它并非只停留在肤浅的赛果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各项冬奥运动的发展脉络,以及特定技术革新如何改变了比赛的格局和选手的训练方式。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技术原理时,所采用的比喻和类比,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空气动力学、冰面特性分析,经过作者的妙手点拨,瞬间变得清晰易懂,即便是完全没有相关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领会其中精妙。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体现了作者极高的学术素养和优秀的表达能力。它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光鲜亮丽的奖牌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教练员的智慧结晶。它成功地将体育竞技提升到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化和科技交汇的层面进行探讨,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范畴,远超出了单纯的体育竞技本身。
评分这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还在于它对“集体与个体”这一永恒主题的探讨,展现了极其深刻的洞察力。在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赛场上,作者巧妙地穿插了团队协作、教练组支持、后勤保障等“幕后力量”的叙事线索。这种多线叙事结构,使得整个故事的支撑面变得异常坚实。它让我们看到,即便是最孤独的单人滑选手,其身后也站着一个由无数双眼睛、无数次陪伴和无数句鼓励支撑起来的坚固堡垒。书中对教练与弟子之间那种复杂又深厚的情感联结的描摹,尤为动人,有时是严厉的鞭策,有时是无言的理解,那种超越了普通师徒关系的精神契合,让人深思。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伟大,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无数次相互扶持、共同经历失败与成功的循环往复中淬炼而成的。这种对人情世故和复杂人际关系的细腻描摹,使得这本书的厚度大大增加,不再是单纯的体育传记,而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共同面对挑战”的群像史诗。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它最打动我的地方,是那种跨越时间与地域的“人性共通性”的展现。无论哪个年代、哪个国家的运动员,面对挑战时的恐惧、对荣誉的渴望、以及对突破自我极限的执着,内核都是相通的。作者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项目选手的对比描写,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精神图景,让我们意识到,奥林匹克不仅是国家间的较量,更是人类精神对自身局限性的一次次宣战。我合上书本时,内心涌动的是一种宁静而坚定的力量,它不是那种短暂的激情澎湃,而是一种更持久的、对生活抱持积极态度的信念。这本书提供的远不止是知识或故事,它更像是一剂精神良药,在浮躁的现实世界中,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栖息、并从中汲取勇气与韧性的精神高地。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人生道路上面临瓶颈期的人,它会提醒你,只要脚步不停,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冰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