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32.0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意)玛丽亚·蒙台梭利,龙玫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45425246
字数:228000
页码:2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中国蒙台梭利专家协会审定推荐
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原著注译本,“儿童之家”创始人蒙台梭利**本儿童教育专著
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绽放,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在进行这样一种细致的工作时,需要有高度的艺术,要把握时机和恰到好处,不致造成干扰和偏差。孩子们的心灵正在充分发展,他们的生命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我们只能是帮助他们。
——玛丽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为什么能国界、世界观和复杂的宗教差异,从而风靡整个世界?我认为主要在于她发现和揭示了儿童成长的本质规律。这些为父母和像我一样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李跃儿(中国儿童教育专家)
从哲学意义上思考,蒙台梭利崇尚自主教育的思想与中国的“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发现孩子的天性,按照孩子的天性去教育,行不言之教,孩子自然会快快乐乐地成长。
——小巫(中国家庭教育专家)
本书全面地阐述了“儿童之家”的建立与发展,并逐步展开介绍了蒙氏教育思想。通过本书对“儿童之家”的介绍,你可以了解蒙氏思想逐步产生的过程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PUMA(豆瓣读者)
内容提要
在《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蒙台梭利揭示了培养孩子的新观点和新方法,描述了孩子的特性。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观察并对外界做出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为此,蒙台梭利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传统教育,寻求发现孩子和了解孩子的新方法,以让家长和教育者认识到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成长。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的孩子进行教育,我们的目的也不应是为他们上学做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
目录
作者介绍
玛丽亚·蒙台梭利
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1907年她在罗马创办所“儿童之家”。并取得了惊人效果。在实践中她提出了一系列极具革命性的教育观点,如“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为我们揭示了儿童成长的奥秘。她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多部著作,迄今为止,已被译成37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为独特,它有一种令人安心的、如同老友般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但同时,在关键的论断上,又不失学者特有的严谨与逻辑的锋芒。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争议性话题时的平衡艺术。他没有采取批判或全然赞同的极端立场,而是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视角,引导读者自己去权衡利弊,去形成独立的判断。这种“授人以渔”的写作手法,远比直接灌输结论要高明得多。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们详实、生动,每一个小故事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实践中的常见困境与转机。阅读这些案例时,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着迷茫、探索与最终的豁然开朗。这种叙事的力量,使得冰冷的理论获得了温暖的生命力,也让我在面对自己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时,找到了更具弹性与智慧的解决思路。
评分这本书在构建其思想体系的过程中,大量引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成果,这一点让我感到它具有超越单一学科的广度和前瞻性。作者巧妙地将心理学的前沿发现、神经科学的最新洞察,甚至是人类学对不同文化中养育模式的观察,都熔铸于其核心论点之中。这种融会贯通的处理方式,使得书中的观点不仅坚实有力,更展现出一种面向未来的视野。它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所谈论的教育,绝非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深深植根于人类发展规律和环境互动之中的复杂系统。这种宏观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让我开始跳出以往习惯的思维定式,去思考更本质的问题:什么样的环境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一个生命的潜能?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对“人”这个概念的重新审视和定义,它带来的思想震撼,是长期而深远的,远超出了对具体技巧的学习范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初拿到手时,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那淡雅又不失活力的色调,立刻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触感温润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之处,字里行间留有的恰到好处的留白,使得内容显得疏朗有致,即便是复杂的理论阐述,也能让人感到一种呼吸感,不至于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压迫。尤其是一些关键概念的引述部分,编辑巧妙地采用了不同的字体或加粗处理,强化了重点,这对于我们这些初次接触某个新领域知识的读者来说,无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时所倾注的专业精神和对读者的尊重,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导读,让人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和信心。整体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值得收藏。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来沉浸于这本书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中,阅读过程简直就是一次精神上的深度漫游。作者在叙述中展现出的那种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广博知识储备,让人由衷地感到敬佩。他并非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将抽象的教育哲学如同丝线般,巧妙地编织进了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之中,使得那些原本高深的学说变得触手可及,充满烟火气。书中对于观察和记录重要性的强调,尤其触动了我——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工具,更像是一把开启自我反思的钥匙。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见解独到的智者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我不断地停下来,在脑海中模拟那些被描述的情境,思考自己过去处理类似情况的方式是否恰当。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和自我审视的冲动,是很多理论书籍难以给予的,它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的启蒙,让人读完后,心潮澎湃,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实践和验证书中的每一个观点。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阅读带有实用主义倾向的人,我更看重一本书能为我带来多少可操作性的改变。令人惊喜的是,这本书完美地平衡了理论深度与实践操作性之间的张力。它不仅仅停留在宏大的理论层面进行阐述,更是细致入微地拆解了许多日常情境中的“微干预”技巧。例如,关于如何设置一个更有利于孩子自主探索的环境,书中的描述细致到对材料的摆放高度、光线的角度都有所提及,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度,体现了作者将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决心。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建议,对家里的一个角落进行了微调,仅仅是材料的重新组织,就带来了孩子参与度肉眼可见的提升。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深入研读下去的动力。它不是那种读完后束之高阁的“心灵鸡汤”,而是真正可以被融入到每一天生活肌理中的“操作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