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戒吼妈:挑战21天不生气的教养提案 | 作者 | Jaguar,《亲子天下》编辑部 |
| 定价 | 39.80元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 ISBN | 9787544369329 | 出版日期 | 2016-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20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跟着Jaguar与情绪教养专家一起,挑战“21天不生气”! 妈妈们经常处于“以小孩为中心”或者“过度付出”的处境,已经很累了,又不放心爸爸来分担。疲惫的心情得不到舒缓,面对孩子渐渐缺乏耐心,沟通出现障碍,就陷入对孩子大吼、事后却又百般懊悔的无尽循环。 本书集结了21篇实用好文,邀请专家和妈妈达人,透过“好好爱自己”“婚姻不气爆”与“变身戒吼妈”三大篇章,分析妈妈情绪规律,解读夫妻、亲子间好关系的有效句型,以及让亲子沟通顺畅的重要心法。让妈妈通过这21天的旅程,掌握不吼不叫的教养方式,不再被情绪绑架,扭转怒吼妈形象,启动不被轻易激怒的夫妻和亲子关系。 |
| 作者简介 | |
| 《亲子天下》编辑部:创办于2008年,现在已成为台湾影响力*的教育教养品牌,也是值得信赖的亲子社区平台。团队不断深入学校与家庭现场,关注外*教育与教养趋势,致力于为学校和家庭提供专业的教育教养解决方案,得到诸多奖项,如优良出版品奖项“金鼎奖”、亚洲*的新闻大奖“SOPA”等。 Jaguar:本名余筱莹,《亲子天下》严选教养达人。她是专攻劳动法与消费争议的律师,工作时总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纷争。走入家庭后,才发现家事比工作难得多。与工作时的理智与冷静不同,面对家中事,她瞬间变成张牙舞爪的豹妈,模样绝不温驯。所幸,在自己意识到之后,决定鞭策自己走向更好的方向,并将一路上的摸索与收获,毫不藏私地分享给大家。目前已达成21天的戒吼挑战,并向着更好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努力中。 |
| 目录 | |
| 目录 策划缘起/ 004 Jaguar 聊心事这段挑战二十一天不生气的旅程/ 006 作者群简介/ 008 Part 1 好好爱自己 戒吼 天妈妈,你为什么生气?/ 012 戒吼第2 天总是抢当A 妈妈?/ 019 戒吼第3 天陀螺妈妈,请按下“暂停键”/ 031 Jaguar 聊心事1 崩溃的个月/ 039 戒吼第4 天上班族妈妈,跟罪恶感说拜拜/ 045 戒吼第5 天日常坏情绪&暴脾气,速速退散/ 049 戒吼第6 天解压4 要诀,哭过就好了/ 058 戒吼第7 天5 个好习惯,助你一夜好眠/ 062 戒吼第8 天一个人的“逆生活之旅”/ 068 戒吼第9 天学习当优雅的女王/ 072 Part 2 婚姻不气爆 戒吼0 天妈妈,你也有“情绪语”吗?/ 078 戒吼1 天感受冲突,亲密加分/ 084 Jaguar 聊心事2 原来,不生气很容易!/ 094 戒吼2 天今天,请把接力棒交给爸爸!/ 098 戒吼3 天向爸爸学习“断舍离”/ 104 Part 3 变身戒吼妈 戒吼4 天别吵,请让我安静五分钟!/ 120 Jaguar 聊心事3 暴风雨后的反省/ 126 戒吼5 天管好“婴儿自我”,管教变优雅/ 132 戒吼6 天科学教养术,亲子沟通so easy !/ 142 戒吼7 天换种说法,让宝宝心甘情愿听你的/ 150 戒吼8 天孩子刚入学,帮他养成好习惯/ 157 戒吼9 天面对青少年,让他练习做主/ 164 Jaguar 聊心事4 从大吼大叫到冷静淡定/ 171 戒吼第20 天善用戒吼小道具,不被情绪绑架!/ 181 戒吼第21 天争吵后,如何跟孩子和好?/ 186 Jaguar 聊心事5 爱,会指引冲突后该去的方向/ 193 |
| 编辑推荐 | |
| ●畅销台湾的妈妈情绪管理书,也是亲子之间夫妻之间相处之书。●跟着情绪教养专家一起挑战“21天不生气”!创刊七年的《亲子天下》杂志,推出多次情绪相关专题,采访无数亲职教养、心理咨商等相关专家,提出的诸多情绪教养法则,获得妈妈读者的信赖。●妈妈分享教养心得,提供不一样的正向力量与情绪出口。Jaguar以生活中成功挑战“21天不生气”的实际历程鼓舞人心,并把经验分享给妈妈们。●特别加赠“心情记录海报”与“戒吼月历模板”,让戒吼旅程不再遥不可及。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清晰,每一章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训练模块,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构建一个更强大的内心系统。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案例分析中使用的那种幽默又不失深度的笔触。她没有把孩子塑造成一个需要被严格管教的“敌人”,而是将他们视为一个正在探索世界的小型科学家。比如,关于“为什么孩子喜欢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的章节,作者从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控制感需求角度进行了剖析,瞬间让我对那些“破坏性”行为有了新的理解和同情。这种理解,自然而然地转化为耐心。我不再把每一次“混乱”都视为对我权威的挑战,而是看作是一次学习和互动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的工具箱里装满了各种“情景剧本”,从早上起床拖拉到晚餐时间的小争执,都有对应的“非吼叫”解决方案,这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资深的“教养教练”在背后提供实时指导。
评分与其他育儿书中那种“必须做到”的强硬语气不同,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个博学又睿智的朋友聊天,她分享的经验是基于大量的实践和反思,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它在鼓励我们向内看,去处理那些深植于我们童年经历中的未愈合的创伤,这些创伤往往是我们今天对孩子过度反应的根源。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设定界限”的讨论,它巧妙地平衡了“温柔”与“坚定”之间的关系,让我明白温和不等于纵容,而坚定也不一定需要提高音量。它提供了一个框架,让我们可以在保持尊重的前提下,依然能有效地引导孩子的行为。读完后,我惊喜地发现,虽然我不可能做到21天内情绪完全稳定,但我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孩子爆发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下降。这本书更像是一张长期的导航图,指引我持续地在亲职这条崎岖的道路上,向着更平和、更理解的方向前进,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持续优化的起点和心态基础。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更多的是一种观念上的重塑,而非单纯的技巧罗列。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对孩子的“吼叫”,往往是我们自己内心恐惧和焦虑的外化表现。书中探讨了现代社会对父母的巨大期望,以及这种期望如何反噬到我们的亲子关系上。作者非常诚恳地分享了她自己在职业女性和母亲角色转换中遇到的挣扎,这种坦诚让这本书充满了可信度和亲切感。我尤其欣赏她强调的“自我关怀”的重要性,指出一个疲惫、透支的母亲,是无法真正做到温和教养的。这让我开始有意识地为自己挤出“充电时间”,哪怕只是午休时赖在沙发上听首歌,哪怕是晚上十点放下手机去泡个脚。这些微小的自我照顾,反馈到亲子关系中,就是更低的易燃点和更稳定的情绪输出。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先成为一个更平静的自己,然后才能去引导一个更健康成长的孩子。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一,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让我开始“慢下来”思考。过去的我,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反应速度快到连自己都害怕,通常是在吼完之后才后悔莫及。这本书提供的那种“延迟反应”的技巧,对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它不是让你压抑情绪,而是教你如何在情绪升温的那个“临界点”上,给自己设置一个强制性的暂停键。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一个“五秒呼吸法”,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在实战中运用时,那种想爆发的冲动被有效遏制住了,那种感觉就像是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突然踩下了电子手刹,虽然有点颠簸,但避免了一场车祸。而且,书里对“完美父母”这个概念的解构也非常到位,它让我意识到,追求零失误的教养是不现实的,偶尔的失控和随后的修复,才是建立真实亲密关系的关键。这种“允许自己不完美”的理念,极大地减轻了我的心理负担,让我能更放松地去面对那些本就让人抓狂的日常琐事。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带着点诙谐又有点无奈的插画风格,简直就是我日常育儿状态的真实写照。拿到书的时候,我其实是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的,因为家里的“小霸王”正处于“叛逆期”的最高峰,我的耐心值常年处于“红灯预警”状态。书里关于“情绪管理”和“有效沟通”的探讨,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分析了我们作为父母,为什么会频繁“爆炸”。作者似乎非常懂得我们这些在育儿路上挣扎的家长,她没有批判,而是用一种“过来人”的温暖视角,引导我们去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个关于“需求未被满足的循环”的理论,让我突然意识到,我经常发火,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自己在那一刻感到了无力和被挑战,而不是孩子真的犯了什么滔天大错。这种深入骨髓的自我反思,远比单纯的“不要生气”口号来得有效得多。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具体场景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仿佛她手里拿着一个高清显微镜,把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大成了一个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