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养育0-1岁宝宝,易被忽视的100个常识
定价:35.00元
作者:林丽秀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019936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0岁,爱 常识=正确的照顾
专业小儿科医师贴心整理100个照顾新生儿必知的常识,
让所有新手爸妈轻松成为育儿专家,给宝贝正确有效的照顾!
内容提要
婴儿如何顺利断奶?怎样了解婴儿的需求?如何做到手眼协调?如何防止婴儿的意外伤害?
0~1岁宝宝前半期和后半期的发育状况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每个婴儿因育儿期间家庭环境、地域环境等影响,各自具有不同的“发育个性”,所以本书着重说明婴儿发育过程及原因的基础,再讲述对应方法,纠正目前育儿书中针对基准值来展开内容的弊病。
本书从0~1岁宝宝的特征入手,精心总结了养育0~1岁宝宝易被忽视的100个常识细节,利用清晰的章节分类,全方位为您解答0~1岁宝宝在身体发育与健康、运动及生活习惯、情感世界与智力发育等,了解此时期宝宝的发育特征,可使各位新手爸妈在育儿时不必手忙脚乱,有针对性地指导宝宝,轻松成为育儿专家,给宝贝正确、有效的照顾,建立宝宝对世界的安全感。
目录
章 0~1岁宝宝的特征知多少
0~1岁婴儿的一般特征
0~1岁婴儿个性化的表现
照顾小孩时互动的重要性
分享喜悦
基本的婴儿教育
过分干涉与过分放纵的问题
了解婴儿具备的能力
第二章 0~1岁宝宝的发育与教养
身体的发育与健康
身体的发育与健康
身体的发育
进食机能的发育
喝奶方式的变化
开始断奶时
离乳食品的进食方法
怎样让婴儿喝水
授乳期、断奶期的营养与饮食
建议喂哺母乳
目前的婴儿配方奶粉
如何顺利地断奶
断奶进阶法、断奶食品的喂法
0~1岁婴儿的健康
锻炼身体
健康婴儿的状态
健康检查
婴儿常患的疾病
预防接种
0~1岁婴儿的运动
0~1岁婴儿运动的基本原则
神经系统的运动
在重力的世界
0~1岁婴儿运动的发育
姿势的发育
颈部的挺直
翻身
坐
爬行
独自行走
吸吮手指——手和嘴的协调
Hand regard──手眼协调
伸展双手
指尖的动作
安全设施
生活与生活习惯
0~1岁婴儿的生活
生命的诞生与生活的开始
生活节奏的混乱
试着去了解婴儿的要求
面带笑容
生活习惯的教育
生活习惯教育的步
步入社会生活
与人接触的开端
与母亲息息相关──对人的基本信赖
来自婴儿的回应——哭、笑、发出声音
对生活周遭产生兴趣──生活习惯的萌芽
亲密人际关系的扩展──怕生时
不行、这样不行!──表示禁止的语言
与家人的关系
成长的喜悦
0~1岁婴儿的游戏
0~1岁婴儿的游戏
0~1岁婴儿的生活与游戏
0~1岁婴儿游戏的特征
0~1岁婴儿的感情和欲望
0~1岁婴儿感情的发育
婴儿的个性
感情的萌芽
感情的发育与分化
0~1岁婴儿的感情世界
哭泣、不安
笑、喜悦
0~1岁婴儿欲望的发育
撒娇
欲望的根源
想做
智力的发育
感觉体验与行动体验
0~1岁婴儿的特征──感觉和运动的理解与运用
愉快地玩耍——为了发育得更好
模仿──从反射性模仿到有意识的模仿
对记忆、关系的理解
熟悉世界的形成
对物质永存观念的理解
对关系的理解
情绪与智力的发育
0~1岁婴儿的语言
什么是0~1岁婴儿的语言
婴儿与语言
掌握语言的理论
婴儿非常喜欢说话
婴儿的语言
0~1岁婴儿及语言的发展
跟婴儿说话
交流的节奏
母亲的双重角色
0~1岁婴儿的表达能力
0~1岁婴儿的表达活动
婴儿的微笑
接受表达的信号
微笑的变化
哭声的信号
学习表现方法
感觉与感觉之间的交流
培育人类行为的感受性
意外伤害及安全
意外伤害及安全对策
培育宝贵的生命
婴儿的猝死
保育者的责任
相对的安全措施
照料0~1岁婴儿常见的问题及其指导
〈问题一〉早产儿的育儿指导
关于身体的发育
关于精神方面的发育
〈问题二〉使用婴儿奶粉的注意事项
关于母乳与婴儿奶粉
牛奶的喂养方法
〈问题三〉怎样才能克服偏食的习惯呢
人与吃饭
对离乳食品的指导
〈问题四〉夜哭比较严重时
夜哭的原因
夜哭的改善方式
〈问题五〉怕生
怕生是孩子的心理(情绪)发育到阶段的自然表现
对怕生问题的指导
〈问题六〉缺乏表情的婴儿
在婴儿期培育孩子的感情
通过被爱培育人际关系
第三章 0~1岁宝宝的育儿环境
0~1岁婴儿的育儿环境
婴儿用品的选购方式
育儿用品的安全性
几种育儿用品
结语
家人、家庭与孩子
与家人的联系应从人人给予婴儿安全感开始
与家人及环境接触
户外的乐趣
对音乐、声音、动作的兴趣
预防危险
欣赏的乐趣
淘气
迎接1岁的生日──渐渐增强的理解力
告诉孩子危险的状况
玩具是婴儿的朋友也是老师
自我主张、自尊心的萌芽
重视仁爱之心
第四章 0~1岁宝宝、上班族母亲与托儿所
职业女性会碰到的问题
上班族母亲们
上班族母亲的想法及实际情况
重新看待育儿环境
确认托育婴儿的环境
上班族母亲的时间规划
培养正确的育儿观
托儿所的生活
从帮助父母的育儿工作立场来看
从早上进入托儿所开始
作者介绍
林丽秀,台湾医学院毕业,现任小儿科医师,各大报刊杂志妇幼专栏主笔。
文摘
序言
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和阅读体验是我近期读到的育儿类书籍中数一数二的。它并没有采用那种密密麻麻的小字来堆砌知识,而是留白得当,重点突出,使得信息吸收的效率非常高。对于我们这种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伺候小家伙的年轻父母来说,碎片化阅读是常态,这本书恰好适应了这种生活节奏。我经常在哄睡间隙,或者趁着宝宝小睡的十五分钟里,快速翻阅其中一个“常识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直奔主题,不会有太多冗余的铺垫,这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家庭来说,简直是福音。更重要的是,作者在阐述每一个常识时,似乎都考虑到不同家庭环境的可能性,不像某些书籍那样只有单一的“理想状态”描述。比如,关于如何应对哭闹,它给出的方案不是“赶紧这样做”,而是引导父母去观察和分析哭闹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尝试的阶梯式处理方法,体现了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育儿观,让人感觉不是被教导,而是在被陪伴和启发。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被忽视”这一主题的深刻洞察。很多育儿书籍会花费大量篇幅讨论喂养、睡眠这些硬性指标,但对于那些影响宝宝长期发展和亲子关系微妙平衡的“边角料”细节,却常常一笔带过。这本书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那些我们觉得“是不是小题大做了”的瞬间,提升到了需要正视的高度。比如,如何正确地握奶瓶、宝宝盯着你看时眼神的交流、或者在不经意间模仿父母的面部表情——这些都是极度微小的瞬间,但作者通过专业的角度解读了它们对宝宝早期认知和情感建立的深远意义。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宝宝相处的每一刻,意识到育儿的深度远超于满足生理需求的那一层表皮。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从“完成任务式”的照料,转向了“深度连接式”的陪伴,真正体会到观察和感知生命成长的乐趣。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科学育儿”的理解有些狭隘,总觉得那是一套需要严格遵循的SOP(标准操作程序)。然而,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告诉我们,育儿的“常识”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需要结合个体差异进行灵活运用的智慧集合。它巧妙地平衡了“权威建议”和“个体实践”之间的张力。例如,在处理一些常见的过敏或不适时,作者不会直接给出“你就应该这样做”的结论,而是会详细解释背后的生理机制,然后建议家长如何在家中进行初步的观察和记录,以便更好地与儿科医生沟通。这种“赋能”读者的写作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父母的自信心和自主判断力。它不是要取代我们与宝宝的互动,而是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底层逻辑”工具箱,让我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做出最符合当下情境的决策。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生活,没有任何故作高深的术语堆砌,读起来非常“接地气”。作者似乎深谙新手父母那种“什么都想知道,但又怕看不懂”的心理。她会用一些非常生动的生活场景来举例,让抽象的育儿原则变得触手可及。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如何与宝宝进行有效的无声交流”的那一章,作者描述了一个场景:宝宝因为受到惊吓而哭泣,与其急着开口安慰,不如先用平稳的呼吸和轻柔的触摸去“中和”环境的紧张气氛。这种细腻的、非语言层面的指导,恰恰是传统育儿指南中最缺乏的部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宝宝的“情绪语言”的理解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不再是单纯地对声音做出反应,而是开始学会“倾听”沉默中的信息。这本书可以说是为那些追求高质量亲子互动的家长准备的一份非常实用的“感官训练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抓住了新手爸妈的心头好,那种温馨又略带一丝焦虑的氛围感拿捏得恰到好处。我第一次在书店看到它的时候,就被那种柔和的色调和“100个常识”的精准定位给吸引住了。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写得太理论化,或者过于强调某一种流派的极端做法,读起来让人心里发毛,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做了什么“错事”。这本书的优势就在于它提供的那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细节,比如抱宝宝的最佳姿势、换尿布时如何保护脐带、以及宝宝发出不同声音时代表的真实需求。这些内容不是那种高深的育儿哲学,而是实打实地发生在我们和宝宝肌肤相亲的每一天里的“小摩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这些常识时所采用的那种平和、不咄咄逼人的语气,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坐在你身边,轻声细语地分享她的心得体会,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布道。它成功地将那些我们潜意识里可能忽略、但一旦忽略就会在实践中带来困扰的问题一一揪了出来,让人有一种“啊,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极大地缓解了初为人父母的恐慌情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