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画外话 范曾卷--画外话丛书
定价:38.00元
作者:范曾 绘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1-01
ISBN:97870200307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相对于范曾的许多煌煌巨作,可以说是算不了什么,但“麻雀虽小,五脏具全”,它包含了范曾的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全书仍以范曾的绝技“人物画”为主,如有关,钟馗,惠子等古典人物题材的画作,同时还有许多颇有情趣的画图小品,共50幅,每篇附有千余字的小文,或谈画理,或谈画中故事,历史、文学、掌故、艺术,无不娓娓道来。对宇宙人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以诗人之眼观物,以诗人之舌言事,胸次既博大而格调又清新。奇文妙画,汇集一书。
目录
知日守墨
从《牧放图》谈中国书画笔墨
泼墨钟馗
简笔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丽人行
皓髯
与童子
演教
周耶蝶耶
惠子有诘
八大的哭笔
八大山人
左眼出而乾坤定
从禅诗说寒山、抬得
亦有佛性
神象礼佛
得大自在
海南怀苏子
飘渺孤鸿影
汨罗江,诗人的江
杜公赞
看
生命的奇迹
说马
苍鹰画作殊
说龟
天地一沙鸥
亦崎岖而经丘
乐天诗情
乃物相亲
万古千秋五字新
梦游天姥
大隐吴玉如
谁免余情绕
以狂继颠
少年读诗从野始
天鹅之歌
夏塘赤子
从济颠说开去
我有嘉宾
钟馗神威
鹅鹅鹅
达摩神悟
米颠拜石
从鹦鹉学舌说起
亘塘感怀
石中之火
飞采石
蓝顶的小鸟
作者介绍
范曾(1938—),江苏省南通市人,1962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1962年至1978年供职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历史画,研绘中国古代人物服饰资料;1978年至1984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1984年至1999年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现为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东方
文摘
序言
这套“画外话”系列,尤其是这本关于范曾先生的卷册,简直是为我这样对中国画和艺术家背后故事充满好奇的读者量身打造的。拿到手的那一刻,厚重感和精美的装帧就让我爱不释手。我一直很欣赏范曾先生的作品,那种古朴浑厚的笔墨,以及画面中人物的神韵,总能触动我内心深处对东方美学的理解。但仅仅欣赏他的画作,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总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心境,才孕育出如此充满生命力的画卷?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空白。它没有直接堆砌画作,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游,带领我们走进范曾先生的艺术世界,从他的成长经历、师承渊源,到创作理念、生活感悟,无所不包。书中收录的许多珍贵访谈、手稿,以及对他不同创作阶段的深入解读,让我得以窥见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思想轨迹。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他如何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又如何融入时代精神,最终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篇章。读完这本书,我再去看范曾先生的画,感觉完全不同了,仿佛能够听到画中人低语,感受到笔墨间的呼吸,这是一种超越视觉的深刻交流。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画外话·范曾卷》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名家画册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大多只是简单罗列作品,配上一些千篇一律的介绍。但翻开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它的独特之处。它不像一本单纯的画册,更像是一部娓娓道来的传记,但又不是那种枯燥的流水账。作者用一种非常贴近读者的方式,将范曾先生的艺术人生徐徐展开。那些关于他早期学艺的艰辛,与名师的交往,以及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艺术探索,都写得引人入胜。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他如何处理写意与写实、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这些复杂关系的论述,角度新颖,见解独到。读到他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如何凭借着坚韧的毅力一一克服,我深受鼓舞。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背后真实的奋斗和思考,他不仅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更是一位有着深刻人文关怀的思想者。看完后,我对范曾先生的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更加敬佩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担当与情怀。
评分这本《画外话·范曾卷》给我带来的惊喜,在于它对艺术评论的“轻”处理。很多关于艺术家的书籍,要么是过于学术化,要么是过于情绪化,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用晦涩难懂的理论去分析范曾先生的画,也没有一味地赞美,而是用一种“对话”的姿态,邀请读者一起去感受、去思考。书中引用了大量范曾先生自己的话,这些直接的表达,往往比任何间接的解读都更有力量。它们像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直接窥探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创作的初衷,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同行、评论家对范曾先生艺术的看法,这些不同的声音,构成了更加立体和丰富的视角。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范曾先生作品中“气韵生动”的探讨,以及他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学如何融入绘画的分析,这些都让我在欣赏画面之余,能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这是一种非常温和而智慧的引领,让我在轻松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对中国画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画外话·范曾卷》的时候,我以为我将要看到的是一本普通的艺术画册,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片面了。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画册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范曾”的隐形指南,只不过这个“指南”是用故事、对话和思考来编织的。我被书中描述的范曾先生求学经历深深打动,他对于艺术的热爱和执着,那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简直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能量,能够感染每一个读者。书中对他如何从对古代大师的临摹到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的描绘,更是让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成长的真实轨迹。我不了解他,但我可以通过这本书,仿佛与他面对面地交流,感受他的喜怒哀乐,体味他的艺术追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他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那种既尊重又批判,既传承又创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了解了一位画家,更像是与一位智者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坦白说,我并不是范曾先生艺术的铁杆粉丝,但我也一直对中国传统水墨画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这本《画外话·范曾卷》还是吸引了我。拿到书后,我被它精美的排版和考究的内容所折服。它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剪报堆砌,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和撰写的。书中对于范曾先生艺术生涯的梳理,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关于他对于“古人”和“今人”的理解,以及他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融入到绘画创作中。书中引用的一些访谈片段,让我得以了解到他对于艺术、人生、乃至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这些都非常有启发性。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美术评论家,但我能感受到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它没有回避艺术创作中的一些复杂性,也没有一味地歌颂,而是用一种比较客观和诚恳的态度,呈现了一个艺术家真实的创作状态和心路历程。读完这本书,我虽然不能说立刻就成为范曾的“拥趸”,但我对他的艺术和他的人,都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