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58包邮 逸笔天趣 李巍国画作品集 9787550822610 李巍 绘 西泠印社出版

满58包邮 逸笔天趣 李巍国画作品集 9787550822610 李巍 绘 西泠印社出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巍 著
图书标签:
  • 国画
  • 绘画
  • 艺术
  • 李巍
  • 西泠印社
  • 作品集
  • 逸笔天趣
  • 包邮
  • 书法
  • 绘画技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宇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9787550822610
商品编码:2966503345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逸笔天趣 李巍国画作品集

定价:398.00元

作者:李巍 绘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50822610

字数:

页码:1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逸笔天趣——李巍国画作品集”是吉林艺术学院为学院教授、吉林省国画家李巍先生所举办的国画作品展。
  李巍先生的花鸟画继承了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充分发挥笔墨的造型能力,并在笔墨造型中灌注着画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个人风格鲜明,代表了吉林省花鸟画创作的面貌。
  展览共展出李巍先生近年花鸟作品力作64幅,题材涵盖具有吉林东北特色的动物、禽鸟及花卉,风格以写意为主,代表了李巍先生近年花鸟画创作的主要成就。其中一批扇面为松鼠题材,笔墨精到,生趣盎然,为李巍先生花鸟画的精品之作。
  《逸笔天趣 李巍国画作品集》为配合展览,将展出的作品结集出版,旨在传播推广李巍先生的国画艺术,推广吉林省的名家名作,推广地方艺术创作精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古代山水画史论》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从萌芽到成熟,再到鼎盛与演变的全过程。全书内容涵盖了先秦至清末近三千年的历史脉络,重点剖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山水画的风格特征、理论建树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相互影响。 第一部分:山水画的肇始与确立(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山水意象在早期艺术中的体现,解析了“青绿山水”的滥觞及其图式构建。魏晋时期,随着玄学思潮的兴起,“以形写神”的审美理念对山水画的独立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本书详细介绍了顾恺之、谢赫等早期画论家的观点,特别分析了“六法”中“气韵生动”在山水画领域的具体实践意义。南北朝时期,地域性风格开始显现,南方尚意,北方重景,为五代宋初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院体与文人画的并峙(唐宋时期) 唐代是山水画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本书将唐代山水画的风格分为“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两大流派进行讨论。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金碧山水”代表了宫廷画院的典范,其设色之繁复、描绘之工整,体现了盛唐气象。而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则开启了文人画的先河,其“不着色”的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山水画迎来了理论与实践的巅峰。北宋的“范宽、李成、关仝”三家,以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巨碑式”山水震撼画坛。本书重点分析了范宽《溪山行旅图》中“雨点皴”的技法逻辑,以及李成“寒林平远”的萧瑟意境。南宋时期,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组成的“南宋四家”,则因审美取向的转向,发展出侧重意境营造和空间分割的“边角式”构图,标志着山水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部分:意境的开拓与程式的确立(元代) 元代是文人画取得正统地位的时代。本书详细论述了“元四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对山水画发展轨迹的决定性影响。元人将山水画提升到哲学思考和个人修养的高度,强调“点染胸中丘壑”。黄公望的“披麻皴”如何成为程式化的表现手段,倪瓒的“折带皴”和稀疏构图如何表达其孤傲清高的文人气节,均有详尽的文本和图像分析。同时,本书也探讨了对元四家不甚推崇的台州派等地域性风格的存续。 第四部分:笔墨精神与风格演变(明清时期) 明代山水画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以吴门画派为代表的文人画继承了元代遗风,沈周、文徵明、唐寅等人将个人情感融入笔墨之中,但同时也出现了程式化、僵化的倾向。晚明时期,董其昌提倡“南北宗论”,将山水画划分为“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北宗”(强调笔墨趣味)和“李思训”为代表的“南宗”(强调赋彩设色),这一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审美评判标准。 清代初期,以“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为核心的正统画派,以“集大成”为宗旨,对前代名家的笔墨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化用,形成了“以仿古为正途”的学术风尚。本书分析了王原祁晚期将山水画化为“圆转”笔墨的抽象倾向。 与正统相对的是,石涛、八大山人等“个派”画家的横空出世。他们以强烈的个性化符号和颠覆传统的姿态,重新激活了山水画的生命力。石涛“我自成一家”的宣言,预示着中国画开始关注主体精神的彻底解放。 第五部分:清末转型与现代展望 本书的最后部分简要概述了清末民初在社会剧变背景下,山水画所面临的挑战与转型。从传统笔墨到受西方写实观念影响的探索,为近现代山水画的发展留下了诸多未解的课题。 研究方法与特点 本书立足于经典画论文本(如《历代名画记》、《画鉴》、《画论》等)的梳理,结合对馆藏重要摹本和真迹的深入分析,力求在宏观叙事中,挖掘出各个流派在笔墨技法、构图理念以及审美趣味上的具体差异和传承关系。全书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深入的中国山水画发展全景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逸笔天趣:李巍国画作品集》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国画的刻板印象。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它那厚重而又充满质感的封面吸引住了,仿佛就能感受到纸张背后蕴含的千年艺术沉淀。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每一幅画作都像是从画家心中流淌出来的生命之泉。李巍先生的笔触,时而婉转细腻,勾勒出花鸟的柔美与灵动;时而又恣意挥洒,描绘出山水的壮阔与沉静。我尤其喜欢他处理光影的方式,那种含蓄而又恰到好处的光感,让画面充满了呼吸感,仿佛置身其中,能感受到微风拂过,听到鸟儿的啼鸣。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看得出西泠印社在出版上的用心。纸张的选择很棒,墨色呈现得非常到位,原作的质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每一幅作品的细节都清晰可见,即便是最细微的笔触、最微妙的色彩变化,都能够被捕捉到。这种高品质的印刷,让我在家中也能够获得接近原作的视觉体验。而且,我发现这本书的尺寸也很合适,既不会太小以至于看不清细节,又不会大到难以携带或摆放。对于我这种喜欢随时翻阅、沉浸在艺术世界中的读者来说,这样的设计简直是太贴心了。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国画的理解都比较有限,总觉得它离我有些遥远。但是,当我开始阅读《逸笔天趣》时,我才意识到,原来国画可以如此充满现代感和感染力。李巍先生的作品,在传承了传统国画精髓的同时,又融入了许多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创新。他的构图方式,有时候会打破常规,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他的色彩运用,有时候又大胆而富有张力,让人耳目一新。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饱学多识又充满生活情趣的朋友聊天,他用画笔向你娓娓道来他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热爱。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艺术品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投射。而《逸笔天趣》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李巍先生的作品,虽然以“逸笔”为名,但我看到的不仅仅是“逸”,更是“趣”。这份“趣”,来自于他对自然万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来自于他对生活点滴的热爱与感悟,来自于他超然物外的心境。他在描绘山石时,仿佛能听到岩石的呼吸,感受到岁月的痕迹;他在描绘飞鸟时,仿佛能感受到翅膀划破空气的轻盈,听到它们自由的歌唱。这种“趣”,让画面摆脱了僵硬的笔墨,变得鲜活、生动,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也让我作为一个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仿佛也在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内心变得浮躁不安。而当我翻开《逸笔天趣》,沉浸在李巍先生笔下的山水、花鸟之中时,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力量,也能从中汲取到一份平和与力量。每一幅画作都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世界,让我暂时忘却了烦恼,找回了内心的平静。这是一本能够陪伴我度过许多安静时光的书,也是一本能够滋养我心灵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