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笺谱 五言唐诗画谱
定价:28.00元
作者:黄凤池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480584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明代天启间,集雅斋主人黄凤池编辑为八种,此版画谱集诗、书、画三美合一。《五言唐诗画谱》诗选唐人五言,书求名公董其昌、陈继儒等为之挥毫,画请名笔蔡冲寰、唐世贞为之染翰,刻版出自徽派名工刘次泉等之手,堪称“四绝”。
??《集雅斋画谱》中所收绝句,大多为唐代诗家,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王昌龄、高适、岑参、韦应物、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等人的佳作。所收书法大多为明代流行的各体行草,也有少量篆、楷,而其中董其昌、陈继儒、张凤翼、俞文龙等名家书法,尤为可贵。所画用笔甚有法度和特色,构图饱满,精细秀美,细节刻画繁密精丽,讲究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既有文人书卷气,又有民间稚拙味。镌者刘次泉,更是当时名工。时人誉之“诗诗锦绣,字字珠玑,画画神奇”。其中,《五言唐诗画谱》取唐诗五十首,按诗意绘成图画,看图吟诗,引人入胜。
??以诗、文、画抒情寄思,向为文人本色。诗文画的融通,中国画意境的锤炼,能使人领略作品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方法。此画谱,断不能仅作教材看,它更是一部全面展示诗、书、画、刻的艺术鉴赏辞典。逡巡于方册,玩之如啖蔗然,为艺者之冠冕是也。读此书可一唱三叹,观此书三美俱备,品此书四味同赏。君不闻“腹有诗书气自华”,吾与刻者、观者之所求,岂非殊途同归矣。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刚收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虽然标题中提到了“中国古代笺谱”和“五言唐诗画谱”,但实际内容远不止这些。它更像是一本穿越时空的艺术指南,将我带入了一个锦绣繁华的古代中国。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精美的插图,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唐诗的韵律在画卷中流淌。黄凤池先生的画风,既有文人画的淡雅,又不失匠心独运的巧思。他笔下的山川河流,勾勒出盛唐的壮丽;他描绘的人物神态,捕捉到诗人心中的悲欢离合。我尤其喜欢其中描绘的几幅山水画,远处的峰峦叠嶂,近处的亭台楼阁,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心生向往。更令人惊喜的是,每幅画旁边都配有相应的唐诗,这些诗句,平日里读来或许只是文字,但配上如此意境深远的画作,便有了灵魂。那些或慷慨激昂、或婉约低吟的诗句,与画面相得益彰,仿佛是画家在用画笔续写诗篇,又像是诗人借画笔抒发情怀。这本书不单单是欣赏,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得以在视觉和文字的双重享受中,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雅趣和审美情趣。它不仅仅是一本画谱,更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那个遥远而又迷人的时代。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着实让我对“画谱”二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打破了我以往对画谱刻板印象的桎梏,呈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丰富性和深度。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将读者置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空间。黄凤池先生的创作,并非简单的图文叠加,而是将诗歌的情感、意境与绘画的视觉语言进行了一种巧妙的融合与再创作。他并非生硬地将诗句转化为画面,而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深刻理解,提炼出最能触动人心的元素,并将其转化为充满艺术感染力的视觉呈现。我尝试着去解读每一幅画与诗歌之间的关联,有时是意象的呼应,有时是情感的共鸣,有时甚至是一种反差带来的独特美感。例如,一幅描绘孤舟独钓的画面,配上“孤帆远影碧空尽”的诗句,便将那种离愁别绪渲染得淋漓尽致;而另一幅描绘盛宴狂欢的场景,配以“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诗句,又显得格外贴切,充满了及时行乐的张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湛的绘画技艺,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解读能力,它引导读者去深入理解唐诗的内涵,去感受古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评分收到这本书,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想把里面的画都临摹一遍,但很快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这本书的内容,远比单纯的绘画技法要深刻得多。它更像是一种文化基因的传承,将那些千古传诵的唐诗,以一种全新的、更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黄凤池先生的画作,不仅仅是描绘了诗歌的场景,更重要的是,他捕捉到了诗歌的情绪和精神。那些山水,不再是简单的风景,而是承载了诗人思绪的载体;那些人物,不再是静态的肖像,而是活灵活现地展现了诗歌中的情感波动。我反复翻阅着,每一次都能发现新的细节,新的感悟。比如,某一幅描绘月下独酌的画面,寥寥几笔,便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洒脱,与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完美契合。这本书让我明白,好的画谱,不应该只是教你如何下笔,更应该教你如何去“看”,如何去“懂”。它通过视觉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诗歌意象,变得触手可及,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那些耳熟能详的唐诗,发现其中隐藏的更多层次的韵味。
评分坦白说,我拿到这本书时,对“笺谱”这个词并没有太多的概念,更多的是对“五言唐诗画谱”这个标签感到好奇。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非是一本冰冷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位博学的智者,在娓娓道来。黄凤池先生的画作,不仅仅是二维的平面呈现,更像是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他巧妙地将唐诗的意境融入画面,让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仿佛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我发现,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留白”,它并没有把所有的意象都解释得一清二楚,而是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比如,某幅画中,只是简单勾勒出几个模糊的背影,旁边配上一首关于思念的诗,读者便能自行脑补出无数个关于离别、关于牵挂的画面。这种“意在言外”的处理方式,恰恰是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它不仅锻炼了读者的想象力,更深化了我们对诗歌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品味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绘画艺术在传承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评分我通常对这类“画谱”类的书籍并不太感冒,总觉得它们过于专业,离我的生活有些遥远。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看法。它更像是一场温润的文化体验,让我沉浸在中国古代的诗意世界里,久久不能自拔。黄凤池先生的画,有一种独特的治愈感,无论是描绘山间的幽静,还是江边的烟波浩渺,都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而当这些画面与那些脍炙人口的五言唐诗结合时,便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我试着去找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的唐诗,看看书中的画作是否能触动我内心的共鸣,结果令我十分惊喜。那幅描绘夕阳下归舟的画,配上“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简直就是将那种漂泊异乡的愁绪具象化了,让我感同身受。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它能教会我多少绘画技巧,而在于它能唤醒我内心深处对美的感知,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对那个遥远时代的淡淡怀想。它是一本能够陪伴你,在你感到疲惫时,给你带来一丝慰藉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