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张一教你画素描
定价:28.00元
售价:20.4元,便宜7.6元,折扣72
作者:张一;郭建军
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538627718
字数:
页码: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这么多年学画的经历很像一匹小野马一步步被驯服后又被放回草原,从初的自由终又回到自由。可能大多学过画素描的人后都没真地使用过它.但他们都养成了一种素描式的思维——做事理性严谨,对生活观察深入,能在条条框框中找到自由。这些在我看来就是素描带来的宝贵的东西。从考学到上学,从学技术到做艺术,希望我的经历对广大读者有帮助。
张一,1984年生于山东济南。
教育:
1999年—200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03年—200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个展,
个展:
2007年【自画像——张一的个展】 通道画廊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
群展:
2007年【刷新——中国青年艺术家】 证大艺术馆 上海/阿拉里奥 北京;
2007年【绘画之乱】 映艺术中心 798艺术区 北京;
2007年【玩画廊】 北京工程画廊 798艺术区 北京;
2006年【“别慌!别慌!”行为艺术现场】艺述馆 798艺术区 北京;
2005年【新发案件】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 北京。
还记得我次拿起铅笔画石膏几何体是上学前班,当时临摹一本印刷质量很差的小画册。不记得过程中有什么兴趣,只记得自己很理解那个有黑、白、灰三个色块的方形是立体的。对于把一个方框或圆圈画成凸起的,我一直很有兴趣。大概现在的我之所以做雕塑,就是因为从小就比较喜欢立体的东西吧。从那时到现在,有十几年了,爱画素描对我来说,像有些人爱玩游戏一样,是没有理由,不能抗拒的。我喜欢铅笔和纸磨擦的感觉和声音,喜欢绘画时像是在用铅笔触摸人的皮肤、五官。如果问我,画素描什么才是重要的呢7不同时期的我有不同的答案。上小学和初中时,我觉得细腻逼真重要;上附中时,我觉得结实、整体重要:大学时,有段时间我又疯狂地迷恋极其深入的局部效果;而现在,我注重的则是绘画过程中的感受,是否一气呵成,是否把想要的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张素描或者说一张画,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效果,没有哪种面貌是可以作为标准的。越是画得久,看得多,我对画面的审美标准就放得越宽,或者说是越来越没有偏见了。不管一张画的风格如何,它都可以成为一张好画,只要看它有没有一种能打动人的独到之处,不管这独到之处是哪方面的。说到这,我突然想到自己学画的过程中有个很缺的方面,就是一直在追求某种目标,但始终没注意到自己当下的优势。直到现在要出版这本画册,回头看过去的画时,才发现当时有些东西多么可贵。很多学画的学生都有这种问题,即手在不停地动,眼睛和脑子却没跟上。我说的“眼睛”是指对自己作品的观察,“脑子”是指对绘画的思考,包括具体的技法,大的观察方式,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对自己当下状况的分析。我的学画生涯有几段不同时期,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一直都在少年宫的美术班学国画和简笔画。现在想起来,这种教育真是误人子第。虽然能让小孩子画出一些让大人骄傲的东西,却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的个性一直比较内向安稳,所以后来一直在“正规”地画石膏几何体和石膏像素描。通常小孩子会觉得这些很枯燥,对我倒是件有吸引力的事,但我的进步很慢,可以说是“磨”了几年。现在想来不难理解,因为那时太小,还没有比较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意识。
我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摸索,素描是我认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石。因此,选择一本好的素描教程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张一教你画素描》这本书,我最看重的是它是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的造型基础。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透视原理,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并配以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其次,我非常期待书中对于“结构素描”的讲解。只有理解了物体真实的骨骼和肌肉结构,才能画出有生命力的人物和动物。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人体解剖、骨骼结构、肌肉走向的清晰图示和讲解?这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另外,光影的表现力是素描的灵魂,我希望书中能深入剖析光线的方向、性质对物体明暗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不同色调的铅笔来表现丰富的灰度层次。尤其是在表现光滑表面、粗糙表面、透明材质时的光影处理技巧,我希望能有更详细的指导。最后,一本好的素描书,不仅要教你“怎么画”,更要教你“怎么看”。我希望书中能够引导我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学会分析物体的形状、体积、比例和空间关系。
评分作为一名对绘画充满热情但又觉得技巧尚待打磨的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带来启发和实操指导的素描书籍。《张一教你画素描》这个书名本身就透露出一种亲切感和实效性,让我充满期待。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如何将“教”与“画”巧妙结合的。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图例,将复杂的素描技巧分解成易于理解和模仿的步骤。比如,在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时,比如金属的光泽、玻璃的透明感、毛发的蓬松感,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具体而可行的笔触和处理方法?这些细节往往是提升画作真实感的关键。此外,我非常关注书中对于“整体”的把握。很多时候,初学者容易陷入局部细节的描绘而忽略了整体的协调性。我希望书中能够强调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观察和绘画思路,帮助我建立起宏观的画面意识。同时,如果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处理构图、如何安排画面的疏密关系,以及如何引导观者视线的技巧,那将是对我非常有益的指导。最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偷懒”,也就是说,如何在保证画面效果的前提下,提高绘画效率,掌握一些精炼的技巧,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繁琐的描绘。
评分读过许多关于艺术的书籍,但真正能让我感到“学有所获”的却不多。市面上的素描书,有些过于注重技法,而忽略了最根本的观察力培养;有些则过于概念化,让初学者望而却步。我希望《张一教你画素描》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看”开始,引导读者如何去观察物体,如何去理解形体、结构,以及材质的差异。比如,面对一个简单的静物,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分析它的形态?如何分辨出不同材质(木头、金属、布料)在光影下的表现差异?这些都是我非常想知道的。其次,关于笔触的运用,我希望能有更深入的探讨。不同的笔触,比如排线、揉擦、擦拭等,如何运用才能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如何通过笔触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很多时候,相同的物体,不同的笔触运用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感觉。再者,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构图的技巧。好的构图能够让画面更具吸引力,也更能突出主体。书中能否讲解一些经典的构图法则,并结合实际的素描作品进行分析?最后,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分享一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它们的经验。这种真实的分享,往往比干巴巴的理论更有价值。
评分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指导我提升素描功底的书籍,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风格和侧重点的教程,让人眼花缭乱。我对《张一教你画素描》这本书抱有相当高的期待,主要源于我对其作者在素描领域的声誉和过往作品的印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且逻辑性强的学习路径,从最基础的点、线、面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形体塑造和光影表现。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概括”这一概念的讲解,如何从繁杂的细节中抓住物体的本质特征,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媒介(铅笔、炭笔、钢笔等)在素描中的运用技巧,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力。此外,我对书中关于“写实”与“写意”的辩证关系也非常感兴趣。如何在追求形似的同时,融入个人情感和艺术表达,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一直在探索的。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个人风格的建议,那将是锦上添花。我坚信,一本优秀的素描教程,不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对绘画思维的启迪。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就给我一种很踏实的感觉,画师的笔触粗犷有力,仿佛能触摸到画布的纹理,这让我立刻联想到很多经典素描教程,那种严谨而又不失艺术性的编排,总是能激发我深入学习的欲望。我一直对素描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常常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入门引导,市面上的一些教程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缺乏系统性,导致我学起来总是抓不住重点。看到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曙光。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讲解透视原理,这是素描的基础,也是很多初学者容易混淆的部分。希望书中能通过清晰的图示和循序渐进的讲解,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透视的奥秘,从而能够画出具有空间感的物体。另外,光影的处理也是素描的灵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剖析不同光源下物体受光、背光、投影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用笔触来表现这些微妙的光影层次。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明暗交界线、反光、以及环境光的运用等方面的深入指导。最后,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人物素描的技巧分享,毕竟人物是素描中最具挑战性也最吸引人的题材之一。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五官、面部结构,甚至是表情刻画的讲解,那将是我最大的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