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宏章家庭教育 培养成功孩子40招:亲子双赢无极限
定价:42.00元
作者:徐岫茹,王文雄著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656066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培养成功孩子40招:亲子双赢无极限》介绍的家教新招数,是您在其他家教书籍上难以看到的,是日常难以听到的;新招数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潮流,与孩子的成长规律合拍,孩子易于接受的;新招数可能是父母们以前没有采用过的,而又通俗易懂,实施起来简便易行,且是效益极高的。
家教塑造孩子的明天,孩子关系民族的未来。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需要教育,家长更是首先要学习和接受教育,否则怎能有资格教育孩子呢?
内容提要
《培养成功孩子40招:亲子双赢无极限》通过对具体的家教咨询个案的分析,为父母们出谋划策,拨开迷雾解困惑,排忧解难育人才。作者是有30年家教人人都有许多家教困惑。家庭教育必须符合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与时俱进,并有的超前意识,做咨询实践的心理专家,运用生动活泼、通俗幽默的语言,透过真实的个案为家长支出高招、新招共计40招,对于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实际问题给予实用的可行性建议。
在现放的信息社会,做父母是很不容易的,父母就要善于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以及时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目录
招 发现个性 ,您的孩子与众不同
第2招 亲子运动 身手矫健,才可真正赢在人生长线
第3招 洗耳动听 表达内心,鼓励孩子说出所思所想
第4招 发掘兴趣 潜能无限,保护兴趣可激发内在智慧
第5招 启发悟性 自觉自省,相信孩子的内在动力
第6招 鼓励梦想 后生可畏,不可小看孩子的幻想
第7招 以逸待劳 善于等待,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漫长过程
第8招 幽默宽松 教育机智。善借力他山之石可攻玉一
第9招 价值教育 理财有道,家庭烙印给孩子美丽人生
0招 抛砖引玉 以身作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招 信任激励 倡激将法,相信孩子有能力完善自己
2招 心灵感应 感同身受,以倾听代替斥责和强制
3招 苦乐均衡 辩证苦乐,精神胜利可引导孩子勤学乐学
4招 慢谈细说 情感血缘,知子莫若父母
5招 明知故问 亲情互动。问答有方避免孩子说谎
6招 顺应法则 顺水推舟,是心理沟通的有效方式
7招 严讲分寸 防化。评价标准要客观科学
8招 放羊计划 自律自立,是孩子成长的根本目标
9招 意志培养 士兵突击,经风雨历练方能成才
第20招 亡羊补牢 成长历程,错误和挫折是宝贵财富
第21招 权利回归 维权观念。树立自护和法律意识益终身
第22招 不为之教 责任义务,社会人的使命不可掉以轻心
第23招 黑马培育 并非偶然,意料之外常有真人才
第24招 刚柔相济 角色到位,家教成功是孩子成才的保障
第25招 坦诚谈性 会用头脑。避免被欺瞒和诱惑
第26招 支持创造 勇于创新,是成才路上宝贵的素质
第27招 约法三章 家规严整,是可贵实践能力的获得途径
第28招 竞争指导 认识自我,激励孩子敢于挑战和竞争
第29招 举重若轻 价值取向。明确轻重可立人生大志向
第30招 尊重隐私 文明家风,孩子也有隐私不可忽视
第31招 亲子融和 慈祥父母。收敛强势亲情为先
第32招 科学评价 终生学习,学习习惯和方法比分数重要
第33招 学以示范 善学勤思。父母正己可正子女
第34招 与时俱进 网民光荣,时代步伐不可阻挡
第35招 家务培训 劳动奠基。思维和能力的高起点
第36招 坚决说不 爱的艺术,家教原则坚不可摧
第37招 生命教育 自律自护。珍惜成长岁月每一天
第38招 亲近知心 人缘聚合。师长亲朋皆为人脉资源
第39招 求知更新 亲子协作。同学共进保障孩子成功成才
第40招 善于求助 及时上网,孩子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后记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文本的整体质感来看,这本书呈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跨界融合”特质。它不像传统心理学书籍那样晦涩难懂,也不像纯粹的经验分享那样缺乏理论支撑。作者巧妙地融合了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转化为一套套具有实操性的家庭“协议”和“仪式”。例如,在处理家庭冲突时,书中提出的“五分钟和解法”结合了神经科学对情绪反应的理解,解释了为什么在孩子情绪高峰期进行说教是无效的,并提供了一个科学、快速恢复连接的方案。我非常欣赏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此外,书中所倡导的“合作式教养”,摒弃了传统的“指令-服从”模式,转而强调共同制定规则,这极大地增强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阅读这本册子,就像是获得了一张家庭系统的“高精度蓝图”,它不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详细标注了每一步的结构支撑和材料选择,让人感觉自己正在建造的不是一个充满压力的育儿体系,而是一个坚固、充满爱意的成长堡垒。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对“成功”定义的多维诠释。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焦虑往往被简化为“分数”和“名校”,这本书却勇敢地挑战了这种单一化的叙事。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论述“韧性(Grit)”、“好奇心(Curiosity)”以及“社会情感能力(SEL)”在孩子长期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些“软技能”的培养,被放在了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作者并没有轻视学业成绩,但她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箱,教导父母如何构建一个既支持学业又鼓励探索欲的家庭环境。比如,书中对“如何庆祝失败”的那段描述,简直是醍醐灌顶,它将失败重新定义为“数据收集”的过程,彻底消解了我过去对孩子考试失利时的负面情绪投射。阅读到这部分时,我甚至感到了一种巨大的释然,仿佛卸下了长期以来背负的,必须让孩子“永远正确”的重担。这种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和重塑,使得全书充满了积极且可持续的生命力,让人读完后不是疲惫,而是充满能量去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简直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章,起承转合之间,节奏感把握得炉火纯青。它没有采用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章节划分,而是巧妙地将复杂的教育议题拆解成一个个微小、易于消化的“行动模块”。我发现,作者在处理“挫折教育”和“肯定性反馈”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主题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平衡感。一方面,她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当代父母过度保护孩子、剥夺其面对失败机会的倾向,语气坚定,直击痛点;另一方面,在提供具体操作建议时,她又细腻得如同描绘工笔画,每一个步骤的铺陈都充满了对孩子自尊心的维护。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情绪急救箱”的那一小节,它不是简单地教我们如何安抚孩子,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先安抚好自己,这种“从内而外”的自我赋能,才是高效亲子互动的基石。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非常人性化,大量的留白和恰到好处的重点标记,使得那些深刻的理论在视觉上也得到了凸显,即便是忙碌的职场父母,也能随时翻阅并快速捕捉到核心信息,实现碎片化学习的高效转化。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可以伴随孩子成长不同阶段,随时回炉重塑观念的“动态指南”。
评分初捧此书,便被其封面设计所吸引,那是一种温暖而不失力量感的色彩搭配,让人仿佛已经窥见了书中所蕴含的智慧。我原本对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毕竟市面上良莠不齐,真正能触及灵魂深处的作品不多。然而,这本书的序言部分,以一种极其真诚且不失哲理的笔触,探讨了现代亲子关系中普遍存在的“代沟”与“沟通失效”的问题,这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作者似乎并不急于抛出那些空泛的口号式建议,而是先搭建了一个理解现代父母心境的平台,让我感觉自己被深刻地理解了。特别是其中关于“放下控制欲,重塑伙伴关系”的论述,那种娓娓道来的说服力,远胜于那些咄咄逼人的“育儿秘籍”。整本书的行文风格,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洞察人心的老朋友在耳边细语,它不强迫你接受任何既定的模式,而是引导你深入思考自己家庭的独特土壤,从中汲取养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中穿插的那些极具画面感的家庭场景,它们不是刻意编排的完美范例,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真实瞬间,这让书中的理论不再是冰冷的教条,而是可以立即在自家餐桌上试验的“活智慧”。读完前几章,我已经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在处理孩子情绪爆发时的那种急躁反应,这本书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能让人在平静中审视自己的教育惯性。
评分不得不提,这本书的叙述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罕见的、跨越代际的“对话感”。它避免了传统育儿书中那种居高临下的专家腔调,转而采用一种邀请式的、充满同理心的腔调。作者在探讨“如何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深度沟通”时,没有简单地复述“倾听比说话更重要”这类老生常谈,而是设计了一系列颇具创意的“非正式会谈场景”,例如“一起做饭时的厨房哲学”、“散步时的无压力交流法”。这些情景模拟极其逼真,我甚至能想象出孩子在那种氛围下卸下心防的样子。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父母自我成长”的篇幅投入,几乎与对“孩子培养”的投入相等。作者清晰地阐述了一个观点:我们无法培养出我们自己都不是的人。这种深刻的自我关照要求,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育儿指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成熟的人的实践手册。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与自我内心深处的对话,迫使我跳出“我是家长”的既有角色,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家庭中的一切互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