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卡尔 威特教育全书
定价:49.80元
售价:33.9元,便宜15.9元,折扣68
作者: 卡尔·威特 等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5-01
ISBN:9787802030909
字数:
页码:46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部蜚声中外教育史的奇书,它的德文原版珍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内,后来成为了美国的惟一珍藏本。据说当时在美国,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此方法去培养孩子的父母都成功地让孩子进入了哈佛大学的殿堂。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部蜚声中外教育史的奇书,它的德文原版珍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内,后来成为了美国的惟一珍藏本。据说当时在美国,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此方法去培养孩子的父母都成功地让孩子进入了哈佛大学的殿堂。作者老卡尔威特是德国哈勒附近一个叫做洛赫小村庄的牧师,一个上帝和犯人的信使。他于1818年根据教育自己孩子的成功经验写成了一本闻名全球的教育奇书《卡尔威特的教育》。
老卡尔·威特是德国哈勒附近一个叫做洛赫小村庄的牧师,一个上帝和犯人的信使。他于1818年根据教育自己孩子的成功经验写成了一本闻名全球的教育奇书《卡尔·威特的教育》。小卡尔·威特1800年7月出生于哈勒洛赫小村,在父亲老卡尔的教育下,8、9岁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等6国语言,并通晓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和数学。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812年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1814年4月,14岁的他便被授予了哲学博士学位。晚年的他有感于父亲对自己成功的教育,写出了《卡尔·威特的教育》续篇,更翔实有力地为其父亲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佐证。
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被它那略显古朴的排版和字体所吸引,这本身就给我一种仪式感,仿佛正在接触一件被时间打磨过的珍宝。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冲击,是它对“教育者自我修养”的强调。卡尔·威特反复指出,一个不具备良好自我控制和持续学习精神的家长或老师,是无法真正教育好孩子的。这部分内容是全书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因为它要求我们首先面对和修正自身的弱点。我时常在阅读到关于“耐心培养”的段落时停下来,反思自己是否因为一时的急躁而错失了与孩子进行深度沟通的时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内敛而坚定的,没有过度渲染情绪,但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箴言。它引导我认识到,教育是一场慢功夫,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这种从“外在要求”转向“内在修炼”的教育视角,让我对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陪伴者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第一次拿到这本教育著作的时候,我内心是有些许怀疑的。毕竟,教育理念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了,上个世纪的理论真的还能适应今天的社会环境吗?抱着这种审视的态度,我开始啃读起来。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其中关于“尊重个体差异”的论述,即便是放到今天,也显得无比超前和宝贵。书中详细描述了卡尔·威特如何细致入微地观察自己的孩子,记录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退步,并据此调整教育策略。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模子里被塑造,而这本书却像一束光,照亮了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可能性。它强调的不是标准化的培养,而是对每一个生命独特性的呵护。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自然教育的那一部分,那种提倡让孩子回归土地、观察四季更迭的朴素主张,在当下这个被电子屏幕主导的时代,更显得弥足珍贵。读完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成功”的定义,教育的目的难道不就是培养一个完整、自洽的灵魂吗?
评分这本“卡尔·威特教育全书”的书脊透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感,虽然我手头上的这本并非初版,但那种知识的重量感依然扑面而来。我记得第一次翻开它时,是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阳光正好洒在泛黄的书页上。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非常有条理,它不像很多现代的育儿宝典那样充斥着各种快速见效的“秘籍”,而是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娓娓道来他对儿童心智发展的深刻理解。其中关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论述,我印象特别深刻。作者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这个老生常谈的观点,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通过精心的环境创设和耐心的引导,真正激发孩子内在的好奇心。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其中一些理念,比如如何通过游戏来教授基础的数学概念,那种看到孩子眼中闪烁着求知光芒的瞬间,远比任何分数上的进步都更让我感到满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给我的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去思考”一个教育者应该具备的胸怀和视角,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指导,让人受益终生。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说实话,有点像进行一次漫长而艰苦的学术考察,它要求读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去消化那些看似平淡却蕴含深意的文字。它不像那些市面上流行的畅销书,用鲜明的标题和耸动的案例来吸引眼球,卡尔·威特更像是一位沉静的哲学家,他更关注教育的本质规律,而非表象的技巧。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早期智力训练”的那几个章节,它们并非强调死记硬背,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搭建起孩子逻辑思维的骨架。比如,书中提及的如何利用简单的积木和几何图形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结构感,我的实践结果非常惊人。我的孩子在接触其他复杂的模型之前,就已经对事物的内在联系有了非常直观的把握。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闭环的教育哲学体系,而不是零散的“小妙招”,它要求你从底层逻辑上理解教育的运作机制。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实践者的角度来看,这本“全书”的价值在于其无与伦比的系统性和实操性。虽然书中的例子大多源自作者自身的经验,但其背后的教育原理却是具有普适性的。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部分。它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去设置一个恰到好处的“障碍”,然后观察孩子是如何调动已有的知识和资源去克服它。这种通过“受挫”来促进成长的理念,在现在这个过度保护的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害怕孩子犯错,反而鼓励他们去尝试那些略微超出他们当前能力范围的事情,因为我知道,真正的学习往往发生在舒适区之外。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与其说是学习育儿技巧,不如说是一次教育者心智的重塑过程,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得以建立起一套不受外界喧嚣干扰的、以孩子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