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高中思想政治
定价:20.00元
售价:13.6元,便宜6.4元,折扣68
作者:吴松年,王军;王立东 分册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5041391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课改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师有效教学的帮手。
“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丛书(高中版)”是为高中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创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而编写的。本丛书集中提炼了高中新课改实验区骨干教师实施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典型个案,并在课堂教学操作性层面上对教师提出的教学疑难问题给予解读。本丛书可作为高中教师专业化培训用书。
本丛书的大特点是依据高中新课改有效教学的显著特征,有效解读教学疑难问题,引导教师开展优质高效课堂教学。高中教学具有目标性、共通性、信息性、经验性和竞争性五大基本特征,本丛书凸显了这些显著特征。
本丛书的显著特色是以解决新课程有效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为依托,贯穿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以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德建设和教学素养提高为目标,在教学艺术和教学研究的高度上提供了典型的教学个案和可借鉴的教学经验;突出的特点是有极强的课堂有效教学的操作性。
专题一 模块化教学疑难问题
1. 如何用疑问法突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一教学难点?
2. 如何以问题为中心解决“政治生活”教学重点?
3. 如何在规定学时内完成“经济生活”的教学任务?
专题二 有效教学疑难问题
4. 如何有效发挥视频资源的作用?
5. 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有效小结?
6. 如何进行有效的试卷讲评?
7. 如何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有效导入?
8.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设问?
9.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布置作业更有效?
10.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效率?
11. 教师如何实施对学困生的有效辅导?
专题三 探究式教学疑难问题
12. 如何进行思想政治课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和运用?
13. 如何利用情景材料进行“经济生活”问题的自主探究?
14. 如何运用教材中的预设材料和问题进行探究式教学?
15. 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单元综合探究课”的独特作用?
16. 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哲学探究”的课堂?
专题四 评价学习疑难问题
17. 如何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8. 如何把握时机进行课堂评价?
19. 实施激励性评价应注意什么?
20. 新课改下课堂语言评价应注意什么问题?
21. 如何发挥好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22.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才能提高课堂效益?
23. 对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评价才更有实效?
专题五 综合能力培养疑难问题
24. 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5.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6. 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精神?
27. 如何巧妙利用“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专题六 优化学习状态疑难问题
28.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讨论的实效性?
29. 如何优化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研究习的良好状态?
30. 如何从规范教师的“讲”入手,优化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环境?
31. 如何使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专题七 高考备考教学疑难问题
32. 如何把握时事热点背景下的高考考点?
33. 高考复习备考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选题配题?
34.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经济生活”的图表题?
35. 思想政治试卷评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6. 高考冲刺阶段地,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进行学法指导?
专题八 新课程高考试题分析
37. 如何应对新课改高考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查?
38.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思想政治科学备考?
39. 针对各省自主命题的特点,如何确立科学应对方略?
40. 如何让学生会获取和解读试题的信息?
41.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调动和运用知识?
42. 如何让学生解答好研究习试题?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于以往教辅材料那种略显刻板的风格,它的封面色彩搭配既沉稳又不失活力,让人在拿到书的瞬间就感受到一种专业而又亲切的气息。特别是纸张的质感,触感细腻,印刷清晰度极高,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疲劳。装帧的细节处理也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书脊的胶合牢固,翻阅起来非常顺手,这些都为阅读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个人非常看重一本专业书籍的物理呈现,因为好的载体能够提升学习的仪式感和专注度,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让人愿意把它摆在书架上,时不时地拿出来翻阅,而不是仅仅束之高阁当作工具书。它的版式布局也设计得十分考究,行距和字号的搭配恰到好处,使得大段文字的阅读压力大大减轻,即便是复杂的理论阐述,也能被清晰地划分和呈现出来,这点对于需要深入钻研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呈现出一种罕见的、既严谨又不失温度的平衡感。它在阐述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时,用词精准,逻辑缜密,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丝毫没有因为追求“操作性”而牺牲理论的深度。然而,一旦进入到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环节,文字的语气立刻变得非常贴近一线工作者的日常用语,没有过多的学术“黑话”堆砌。这种文风上的巧妙转换,使得读者在进行学术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都能找到最适宜的阅读频道。对于资深教师来说,它提供了理论层面的校准与提升;对于新入职的教师,它则像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资深导师在耳边轻声指导。这种“双重适用性”的语言策略,极大地拓宽了它的读者群体,并确保了内容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能够同步兼顾。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内容架构,展现出一种非常系统化和层递式的逻辑思维。它似乎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问题—分析—对策”的闭环体系。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每一个教学疑难时,都会先从宏观的课程理念入手,然后迅速聚焦到具体的课堂情境,最后给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这种由表及里、由虚到实的推进方式,极大地帮助读者理清思路,避免了在具体操作中因为理论悬空而产生的无力感。特别是章节之间的过渡设计,非常自然流畅,前一个章节的总结往往能自然地引出下一个章节的核心议题,形成一种知识的滚动和积累效应。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比零散的技巧堆砌要高效得多,因为它提供的是一个可以自我迭代和完善的思维框架,而不是一套僵硬的“标准答案”。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我带着一种审视的态度去阅读,毕竟“操作性解读”这个标题承诺了很高的实用价值。令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许多看似抽象的教学理念的“拆解”过程,极其生活化和场景化。作者似乎非常懂得教师在实际面对“疑难问题”时的那种焦虑和束手无策感,所以,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指导,而是那种“如果我是你,我会这样做”的同伴式建议。比如,在讨论如何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兴趣时,它没有泛泛而谈“要与时俱进”,而是具体列举了如何将近期热点新闻与核心价值观进行巧妙嫁接的若干种微观步骤,并且配有详细的课堂对话示例。这种对实践细节的精雕细琢,使得这本书立刻从“值得一读”升级为“案头必备”的实用工具书,它真正地做到了“授人以渔”,教会我们如何灵活应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带来的“思维解放”而非“方法固化”。市面上很多教学参考书,读完后很容易陷入“模仿”的陷阱,生怕偏离了书中的某个步骤。然而,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对教学情境的“诊断”和对教学原则的“内化”,而不是机械地复制特定的教学模式。它提供的,是一套帮助教师建立“批判性实践”意识的工具箱。通过阅读,我开始更深层次地思考:为什么这个疑难会出现?它背后的教育哲学是什么?如何才能创造性地解决它,而不是仅仅“应付”过去?这种引导我们进行反思和创新的精神,是任何一本单纯的“技巧手册”都无法比拟的。它真正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让我对未来面对更复杂的教学挑战时,充满了信心和探索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