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持守与变革——20世纪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
:86.00元
售价:62.8元,便宜23.2元,折扣73
作者: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1011075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持守与变革——20世纪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对中国艺术史的深度挖掘与再认识。过去我对20世纪中国画的印象,可能更多是碎片化的,比如某些大师的名字,某些重要的展览。但这本书,将这些碎片巧妙地编织成了一幅完整而又错综复杂的画卷。它不仅仅是对20世纪中国画现象的描述,更是对其内在逻辑的深刻剖析。作者在处理“持守”与“变革”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时,展现了极高的学术智慧。它既肯定了传统的重要性,也强调了艺术发展的必然性,并且深入探讨了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取舍,而是复杂的辩证统一。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具体艺术家的个案分析,通过他们的创作实践,来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艺术脉动。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使得整本书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生动的故事性。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与艺术家们一同思考,一同探索中国画的未来。
评分这本《持守与变革——20世纪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所呈现的20世纪中国画世界,对我而言,是一次极其震撼的认知刷新。在阅读之前,我对20世纪中国画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一些零散的印象中,比如一些名家的代表作,以及对“中西融合”的模糊概念。但这本书,如同一个精密的解剖刀,将20世纪中国画的基因图谱一点点地展现在我眼前。它不仅仅是罗列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这些事件和人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逻辑和时代驱动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变革”与“持守”之间那微妙而又深刻的辩证关系。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将“变革”视为进步,将“持守”视为落后,而是深入探讨了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两者是如何相互纠缠、相互塑造的。例如,一些画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过程中,是如何融入个人时代的思考,从而使得传统焕发新的生机的;又比如,在学习西方艺术的过程中,如何有选择地吸取其精华,避免全盘西化的倾向。这种 nuanced 的分析,让我对艺术史的理解不再是黑白分明,而是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和微妙的层次。这本书对于那些渴望深入了解中国画发展轨迹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读完这本《持守与变革——20世纪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书中对20世纪中国画的脉络梳理之清晰,令人惊叹。从晚清的僵化束缚到民国时期的艰难转型,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意识形态影响与艺术实践,每一个历史节点都得到了细致的剖析。我尤其被那些关于艺术院校的变迁以及不同流派画家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所打动。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他们的艺术理想,他们的创作困境,仿佛都跃然纸上。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视为一条直线,而是展现了其内部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多元性。无论是传统山水画如何在新时代寻找新的生命力,还是水墨写意如何吸收西方表现主义的元素,亦或是工笔画在精细描绘与精神内涵上的双重追求,书中都给出了详实的解读。阅读过程如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与那些曾经为中国画艺术献身的前辈们进行思想的碰撞。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精神在现代社会如何生生不息的生动史诗。它让我对中国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也对当下中国画的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长期以来在理解20世纪中国画发展脉络上的一个巨大空白。它以一种极其系统和深入的方式,梳理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画的演变轨迹。读的过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震撼于20世纪中国画所经历的巨大变革,也震撼于中国画艺术家们在时代洪流中坚守与创新的不懈努力。书中对“传承”与“发展”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探讨,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艺术流派,甚至是每一位重要艺术家身上。它让我看到了中国画在面对西方艺术的冲击,以及新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时,是如何挣扎、调整,并最终找到新的表达方式的。这种对复杂历史进程的细致描摹,使得我对中国画的理解,不再是单线性的,而是多维度的,充满了矛盾与张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艺术史的学术研究,它更是一部关于民族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寻求自身独特价值的史诗。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读”一本关于艺术的书,不如说是在“体验”一段波澜壮阔的艺术史。它以极其宏大的视角,将20世纪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投射在中国画的演变之上。我从未想过,一张张看似静态的画作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复杂多变的时代精神和思想碰撞。书中对于不同艺术思潮的梳理,以及它们在中国画领域如何生根发芽、又如何经历挑战与融合,都写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传承”与“发展”时所表现出的审慎与洞察。它没有简单地将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看作是一条由古代走向现代的必然道路,而是展现了其间无数的可能性、选择与妥协。那些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们所面临的艺术选择,他们如何在坚守传统精神的同时,又积极拥抱时代的变化,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外在的实践,被描绘得生动而真实。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参与了一场跨越百年的艺术对话,对中国画的理解,也不再局限于技法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刻体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