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黄耿卓 | 作者 | 黄耿卓 绘,黄耿桌 |
| 定价 | 350.00元 | 出版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102049298 | 出版日期 | 2010-03-01 |
| 字数 | 页码 | 209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8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水墨画是世界艺术中的瑰宝,历时千年起伏跌宕,但始终在发展。“情”和“神”是中国画的高境界。写意是中国绘画理论中的精髓。写其意,“以形写神”,“以神写形”,“物我两忘”,只要了解它的内涵,就会肯定地说,它是的,是现代的。“写意”二字能包含众多的现代艺术流派。这点有些不可思议,但无可辩驳。 |
| 作者简介 | |
| 黄耿卓,1945年出生于河北省南宫市。198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卢沉工作室。现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颁发的特殊津贴。 |
| 目录 | |
| “真”的探索 以情写神 人与作品的人民性——神交郑板桥 评论 过上了不吃糠的日子 1986年 44cm×40.3cm. 碰了一辈子钉子 1986年 41.6cm×40cm 大风 1986年 42cm×39.5cm 离不开石头的人 1985年 41cm×40.5cm 识文断字 1985年 69cm×69cm 坐过火车的老汉 1986年 43cm×40cm 一百个不顺心 1983年 42cm×39cm 王家二妮 1983年 44cm×40cm 小妞子 1983年 44cm×39cm 郎才女貌 1987年 43.5cm×39.5cm 心事 1989年 43cm×39cm 一身傻力气 1989年 40cm×35cm 开心丸 1994年 48cm×46cm 不知累 1981年 40cm×36cm 深谷幽兰 1986年 40cm×36.5cm 认识自己的名字的人 1986年 38.6cm×37.6cm 犟汉 1982年 39cm×37cm 骄傲 1986年 44cm×40.6cm 盼装几颗牙 1988年 40.7cm×37.5cm 傻老二 1988年 41.6cm×38cm 把假的说得跟真的一样 1988年 41cm×36.6cm 无言 1988年 44.3cm×41cm 喜事多 1989年 43.3cm×40.6cm 头顶一片蓝天 1986年 41cm×38cm 滴水不漏 1989年 44cm×41cm 正气 1989年 44.5cm×41cm 一肚子坏水 1988年 44.5cm×41cm 一肚子好主意 1981年 40.5cm×37cm 说不完的往事 1985年 40.3cm×36cm 内秀 1986年 44cm×41cm 派出所的常客 1986年 44cm×41cm 农村教师 1979年 44cm×41cm 尿了一回炕,你们说了我一年 1985年 44cm×41cm 志气 1982年 42cm×40cm 两代人 1989年 44.3cm×41cm 万事静中得 1992年 67.6cm×66cm 求得一片静 1992年 83cm×502cm 月是故乡明 1999年 83.2cm×50cm 待月图 1999年 69cm×48cm 沈园情 1993年 68.2cm×45.5cm 待月图 1999年 82cm×50cm 心声 1992年 83cm×50cm 寂野听鹤鸣 1992年 83cm×50.4cm 躲清静 1993年 68cm×48cm 听泉 1999年 69cm×44cm 琴友图 1999年 61cm×48cm 秋思 1999年 59cm×48cm 依石图 1999年 68cmX44cm 思乡 1999年 59cm×48cm 桃花红 1999年 59cm×48cm 秋之声 1999年 68cm×455cm 盼秋 1999年 60cm×48cm 山野清心图 2001年 60cm×48cm 星夜赶考 2001年 67.5cm×66.3cm 二句三年 得 2001年 63cm×50cm 暗香 1999年 69.4cm×45.3cm 清闲图 2000年 69cm×45.3cm 赏花图 2000年 68cm×45cm 听风 2000年 60cm×48cm 行吟图 2003年 60cm×48cm 欲唱小曲口难开 1985年 60cm×47.5cm 迎风图 2003年 59.4cm×48cm 春思 2003年 59.3cm×48cm 盼秋 2003年 59cmx48cm 雨打芭蕉 1992年 69cm×45.5cm 倩影 2003年 68cm×46cm 一书一琴一壶酒 2003年 58cm×48cm 一句难求 2003年 58cm×47.5cm 李白醉月 2004年 59cm×47.6cm 月是故乡明 2004年 68cm×67cm 苏东坡夜游图 2004年 67cm×45cm 人近梅花身自香 2004年 66cm×66cm 今夜无明月 2005年 59.3cmx48cm 静思 2005年 69cm×44.5cm 月下吟 2005年 69.4cmx68cm 贵妃赏月图 2005年 67.6cm×67cm 明月如水 2005年 67.4cm×66cm 夜神醉酒图 2002年 67cm×67cm 无声雨 2002年 67cm×66cm 拜石图 2002年 68cm×66.5cm 一花独秀 2002年 69cm×69cm 李白醉月 2002年 67.4cm×67cm 看戏图 2003年 68crn×67cm 远望图 1999年 60cm×48cm 好凉一阵风 2002年 67cm×66cm 静思图 2003年 69cm×67cm 吟月 2003年 68cm×66.3cm 近梅图 1992年 68cm×67cm 消夏图 2001年 70cm×69cm 纳凉图 2001年 70cm×69cm 心不动则无风 2003年 69cmx69cm 登高图 1994年 68cm×67cm 雾气 2001年 66cm×66cm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2005年 69cm×68.5cm 推敲图 2000年 70cm×69.5cm 踏月图 2000年 69cm×69cm 望闲云 2001年 70cm×70cm 思乡图 2000年 68cm×44.5cm 三思而行 2004年 70cm×70cm 只有香如故 2001年 70cm×70cm 明月 2003年 69cm×69cm 一笑了之 2006年 70cm×69cm 山野清心图 2002年 70cmx70cm 月光如水 2002年 70cm×69.5cm 花间一壶酒 2001年 69cm×69cm 面壁 1993年 49cm×44crn 月下吟诗图 1999年 70cm×69cm 醉八仙 1998年 97.5cm×360cm 任它东西南北风 1993年 44cmx40cm 赏雪图 1996年 69cm×67cm 往事如潮 1999年 67.5cm×67cm 得风图 1998年 67cm×65cm 三句三年 得 1992年 49cm×44cm 天问 1992年 49cm×44cm 舞 19985年 67cm×65cm 心潮 1998年 67cm×65cm 吟风图 1992年 67cm×66cm 心潮 1992年 67.5cm×66cm 我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 1992年 48.4cm×44cm 清风 1986年 67cm×66.5cm 韵 1982年 38.5cm×375cm 望月 2006年 39.3cm×37.3cm 月下吟 1986年 39cm×37cm 清风 1986年 38cm×37cm 李家二妮 1982年 44cm×65.5cm 山花 1982年 386cm×37.6cm 好年 景 2001年 69cm×69cm 心事 2003年 70cm×68cm 月光 2005年 69cm×69cm 太行雪 1996年 83.2cm×50cm 说从前 1981年 68cm×68.5cm 太行老汉 1996年 83cm×50cm 儿子过年 没回家 2001年 68cm×66.6cm 无题 2001年 70cm×69cm 老知青 1996年 69cm×69cm 开荒难 2005年 66.5cm×66.5cm 羊倌 1994年 48cm×46cm 冬 1986年 69cm×45.8cm 酒篓子 1994年 48cm×46cm 年 轻时是津门老客 2001年 66cm×64cm 厚道路宽 2006年 70cm×69cm 寒冬 2001年 63.7cm×65.3cm 一身力气 2003#70cm×68cm 农忙吃干,农闲喝稀 2001年 66cm×64cM 矮子看戏图 2001年 180cm×90cm 养儿难 2005年 96.7cm×89.9cm 满山风雪 1998年 70cm×69cm 寒冬 1996年 47cm×42cm 飞雪 2003年 69cm×69cm 孙子的“奶妈” 1996年 45cm×41.5cm 路 2002年 96.7cm×90cm 祖孙 1993年 138cm×70cm 舒心的日子 2002年 967cm×90cm 祖孙 1993年 138cm×70cm 实心眼 2002年 966cm×90.3cm 祖孙 1993年 138cm×70cm 天下无难事 2002年 97cm×90cm 天上的故事 1993年 179cm×96cm 趣事 2002年 97cm×90cm 山花 1993年 179cm×96cm 磨房的主人 1987年 46cm×42cm 谁家飘出的肉味 2005年 97cm×90cm (一九)六○年 2004年 138cm×70cm 汉子的心事 2005年 97cm×90cm 瑞雪 2005年 96.5cm×89.5cm 暖阳 2005年 96.6cm×87cm 不屈的人们 2002年 96.5cm×89cm 秋韵 1992年 180cm×45cm 喜洋洋 2004年 97cm×90cm 坐了一次火车,给别人说了一年 2003年 90cm×70cm 希望的田野 2004年 97cm×90cm 踩山人 200年 137.5cm×67.3cm 山里人 1985年 110cm×70cm 开荒 1987年 179cm×96cm 抬山汉子 2005年 138cm×70cm 光棍汉 1987年 180cm×98cm 老羊倌 1992年 138cm×70cm 盼秋 1986年 138cm×69.5cm 我那儿子 1986年 243cm×40cm 巍巍太行 2003年 70cm×642cm 冬日 2005年 110cm×70cm 瑞雪 2005年 138cm×70cm 小心眼 2005年 138cm×70cm 太行 2005年 280cm×160cm 黄耿卓常用印章 黄耿卓艺术年表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 黄耿卓是中国乡土现实主义大写意人物画的推动者和重要的代表人物。在艺术上,他一直实践着“以情写神”的艺术思想,作品折射出鲜活的生活气息和当代人的内在精神。 ——中国画廊联盟研究报告 耿卓的水墨悟性非常好,有这种水墨感觉的人是不太多的。 ——卢沉 黄耿卓的太行山人肖像作品系列,画得生动而深刻,一个个太行山人的肖像,像一块块风吹霜打、日晒雨淋的岩石,刚毅、朴厚。斑斑裂痕显示出太行山人艰辛的沧桑岁月,表现出山里人的勤劳、善良,与天地抗争,不言累、不诉苦的顽强奋斗精神。 ——张士增 从耿卓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种责任,反映时代节律和脉搏跳动。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心态是艺术家所追求的目标。只有深刻反映画家所处时代精神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美术史上的力作。 ——西沐 从生活中提炼那些深刻、生动、真实、美好的东西,然后把它变成一张完整的作品。生活感动不了自己的东西,当然也就很难感动别人。黄耿卓是一位只画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感动自己的作品的人。 ——中国画廊联盟研究报告 耿卓的肖像画的追求,不同于刘文西或周思聪,或者王子武。如果说刘文西对真、善、美的追求大体上是善——美——真,对黄胄来说,则是由美进入真与善,那么,耿卓恰好追求着真——美——善的路子,总体追求当中的这点差异,我认为无损大方向的一致性,正好是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点。 ——沈鹏 耿卓的画是他跟太行山人融在一起的心声。 ——靳宝栓 看耿卓的画,就知耿卓的人,像一个知识分子在亲吻家乡的土地,因为他爱得太深。 ——刘曦林 |
一、 这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的艺术区翻到了一本画册,封面上的名字“黄耿卓”虽然不太熟悉,但那股浓郁的水墨韵味瞬间吸引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气韵生动、笔墨酣畅的山水画。山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和松涛的声音。黄耿卓先生的画作,不是那种刻板的写实,而是充满了写意的情感。他对山水的理解,不仅仅是形体的描摹,更是精神的寄托。每一笔勾勒,每一点皴擦,都充满了力量和生命力。我尤其喜欢他处理水墨层次的手法,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万千,既有山峦的厚重,又有云水的灵动。那种“可遇不可求”的意境,在他的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看着这些画,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山水秘境,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净化和放松。这种感觉,是许多现代生活中所稀缺的。这本画册,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汇集,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东方审美的独特魅力。
评分四、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画册,不仅仅是收藏艺术品,更是承载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理解。这本《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黄耿卓》,恰恰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我被黄耿卓先生画作中所传递出的那种宁静致远的东方美学深深吸引。他的山水,不是刻意营造的壮丽,而是流露出一种自然天成的和谐之美。在现代社会节奏如此之快的情况下,能有这样一本画册,让我得以在闲暇之余,沉浸在那一方方水墨意境中,感受那份宁静与淡雅,实属难得。他的画作,往往有着极强的空间感,但这种空间感并非通过透视的精确描绘来达成,而是通过墨色的晕染和笔触的虚实变化,营造出一种深远而辽阔的意境。我尤其喜欢他对于“留白”的运用,那些留白之处,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想象的空间,让观者得以在其中自由驰骋。这本画册,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欣赏到一位当代中国画家的艺术风采,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三、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艺术颇有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名为“中国当代名家画集:黄耿卓”的书。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给人一种厚重感。打开画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展现了黄耿卓先生在水墨山水领域的深厚功力。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意”的把握。他的画,并非简单地复制自然,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提炼和升华,表达出一种内在的生命张力。例如,他画的山,不是静态的堆砌,而是仿佛在云雾中呼吸、生长;他画的水,不仅仅是流动的形态,更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有时澎湃激昂,有时又是静谧无声。书中的许多作品,都给我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进一步思考。我常常会反复品味其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他用笔的力度,用墨的层次,以及他对构图的独到处理。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这本画集,无疑是了解黄耿卓艺术风格的一个绝佳窗口,也让我对当代中国画坛的活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五、 最近收到一本朋友送的画册,是关于一位名叫黄耿卓的画家。我平时对艺术接触不多,但这本书的质量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封面设计就相当有品位,低调而大气,一看就不是市面上那种粗制滥造的画集。翻开内页,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中国水墨风情,但又不是那种陈旧的套路。黄耿卓先生的画作,我感觉非常有生命力。他笔下的山川,既有传统山水画的雄浑厚重,又有一种现代的灵动感。我特别注意观察他画中的线条,有的遒劲有力,有的又细腻婉转,显示出非常扎实的功底。而且,他对于色彩的运用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一味追求浓墨重彩,而是注重墨色的变化和层次感,使得画面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失时代的审美。书中的一些作品,构图非常巧妙,让人看了不禁赞叹。我甚至觉得,有些画作,不仅仅是描绘景物,更是在讲述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一种对宁静的追求。这本书,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艺术空间。
评分二、 最近迷上了一个叫黄耿卓的画家,尤其是我手里的这本画集,简直是让我爱不释手。我一直觉得,优秀的中国画,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技法的层面,更应该蕴含着画家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悟。黄耿卓先生的画,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无论描绘的是巍峨的山川,还是静谧的溪流,都透露着一股沉静而有力的生命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画中的光影处理,虽然是中国画,但却有着西方油画般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比如他画的那些古木,树干上的纹理清晰可见,仿佛能感受到树皮的粗糙;而他画的云雾,则轻盈缥缈,有着一种虚实相生的美感。他的色彩运用也十分大胆,既有传统的墨色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视觉元素,使得画面既古朴又时尚。我常常会在深夜,点一盏台灯,慢慢地欣赏这本画集。每一幅画,都像是一个故事,等待我去解读。我甚至觉得,通过他的画,我能感受到他当时创作的心境,是宁静致远,还是激昂澎湃。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仿佛与艺术家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