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妈妈培养聪明女孩不可不知的100个细节
定价:32.0元
作者:王悦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69904758
字数:25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target='_blank' href='#'> target='_blank' href='#'>
target='_blank' href='#'>
同类型推荐 target='_blank' href='#'>《爸爸课:有心老爸的成功教养经验》 target='_blank' href='#'>《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
睡前故事 target='_blank' href='#'>《小王子(作者诞辰115周年双语珍藏版)》
推荐一:为什么惩罚、娇纵、吼叫对孩子不管用?如何不打不骂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质?妈妈如何做才能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好妈妈培养聪明女孩不可不知的100个细节》细致入微地解答中国妈每一个困惑。100个生活细节体现蒙台梭利和正面管教的教育精华。
内容提要
养育女孩是一项繁重的系统工程,对于父母,特别是妈妈来说是一项莫大的挑战。3到6岁是孩子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6岁前,妈态度和引导将积极塑造或改变女孩的一生。
《好妈妈培养聪明女孩不可不知的100个细节》中,作者从自己养育女儿的生活细节入手,讲述一个妈妈如何陪着女儿一起成长,如何培养女孩的心智、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何根据孩子的特性塑造健康的性格,如何与孩子沟通等10个方面,总结了妈妈带女孩的100个贴心细节。
目录
作者介绍
王悦:女,教育学博士、心理咨询师、蒙台梭利教育推广人,拥有10年的一线教学经验。2013年携女儿随夫去美国,供职于圣地亚哥一家教育机构,同时也是一家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咨询师。她的文字中不仅有先进新颖的教育理念,还饱含对女儿的款款深情。
文摘
帮孩子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悠悠三、四岁之前对于时间根本没有概念,不但“今天”、“明天”、“昨天”或者“上星期”、“上个月”对她来说是糊里糊涂,即便“几点几分”这样确切的数字在她眼里也没有什么意义。中国多数地方教材都是从小学二年级左右开始教孩子们认识时间,然而儿童教育专家却指出:教导孩子认识时间的佳时期应在四、五岁时,因为尽早让孩子认识时间、掌握时间概念,对于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培养规律作息的好习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我发现,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思维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很难理解“时间”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单纯地通过教导孩子认识钟表或数字来理解时间,不但孩子难以接受,大人们也吃力。因此好的方法莫过于通过不断地谈论、看时间以及通过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来帮助孩子理解并掌握时间概念。
我教悠悠认识时间初的帮手是一个小闹钟。这个小闹钟不是外面一般商场或超市卖的那种数字或指针式的,而是我自己用硬纸板做的。钟面被我设计成一只超可爱的粉红色小猪面孔,只有时针和分针。在每一个整点或半点旁边都有一幅或两幅小小的图画,比如“6”的左边画着日出,而右边画着日落;“7”的右边画着悠悠在吃早餐,而左边画着爸爸在看《新闻联播》;“7”和“8”的中间画着《天气预报》。这样悠悠对于什么时间大致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应该做什么事有了初步的概念和了解。比如早餐时,我会问悠悠:“现在几点了呀?”悠悠看看小闹钟,会告诉我:“7点半。”而爸爸看《新闻联播》的时候她则会回答:“7点。”时间一长,她自己对一天有两个“十二小时”,早晚虽然时针所指的数字相同、但时间并不相同等便有了清楚的意识。
在悠悠初步掌握时间概念后,我便从超市里买回了数字小闹钟。这时我会故意指使悠悠去看“现在几点了”,然后问她:“现在我们该做什么了?”以前的图画留给她的印象很深刻,她会很痛快地回答:“起床!”“吃午饭!”或者“叫爷爷看《天气预报》!”等。有时候家里来人,她玩得忘记睡觉,就让她看一看时间,只要她看见时间指在“9”上面,虽然撅着小嘴,往往也乖乖地去睡觉了。可以说,小闹钟对于帮助悠悠培养规律作息的好习惯上帮我省了不少力气。
在教悠悠认识时间的同时,我还借助小闹钟帮助悠悠体会时间的长短。比如,我会对悠悠说:“我们来收拾房间,十五分钟后闹钟会响,我们就停止。休息五分钟后再继续收拾,再过十五分钟我们就看半小时的动画片。动画片看完后,我们下楼去和小朋友玩一个小时。”这样,抽象的时间和具体的任务统一起来了,悠悠对时间的长短很快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来只要我对她说:做某某事多长时间,她往往便能自己看闹钟掌握时间,一般不需要我催促。这对她今后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悠悠六岁时,我又买了一个没有数字、只有指针的小闹钟。有了前面两个闹钟做基础,悠悠轻车熟路,即便没有数字,她也能轻易地说出时间。
在悠悠初步树立时间观念、学会关注时间变化之后,我开始在她积累的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她了解更大一点的时间概念:比如,小闹钟走两圈是一天,一个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或31天,一年有12个月等等。我曾经在家里挂过一个大大的台历,在每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边上都做上特殊的记号:比如星期天去儿童乐园;几月几号是悠悠以及家人的生日,可以吃生日蛋糕;圣诞节可以得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等等。悠悠很期盼这样的日子,常常一个人跑到台历前看节日什么时候到来。渐渐地,她不但懂得了日期的规律,也明白了什么日子该做什么事,再也不无理取闹在非节假日缠着我和她爸爸带她去动物园了。
当然,在教孩子认识时间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要指望孩子一下子便能记住和理解所有的时间概念,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重复、反复积累,孩子才会慢慢了解时间,并逐步学会管理时间。
……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第一眼就给人一种温暖而坚定的感觉,那种色调的搭配,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作者对女性成长和家庭教育的深深理解。我记得当初在书店里翻开它时,被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亲切感所吸引。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知心姐姐在你耳边娓娓道来,分享那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生活智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细腻和耐心,她似乎能洞察到每一个母亲在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困惑与挣扎,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引导。整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让人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没有丝毫的压迫感,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与心灵的深度对话。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它涵盖了从日常习惯的养成到心理健康的维护,每一个标题都充满了引人深思的魔力,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去发掘那些隐藏在“细节”背后的巨大能量。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最迷人的一点,在于它没有试图去塑造一个“完美”的母亲形象,反而是鼓励我们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它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教育理念,拆解成一个个可以立即在生活中实践的小行动。比如,书中关于“倾听的艺术”那一部分,作者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多听”,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年龄段女孩的心理特点,并提供了具体到对话场景的示范,这对我这个常常在孩子表达欲旺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家长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读完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放下手中的事情,用眼神和肢体语言去回应女儿,那种微妙的改变,立刻让我们的沟通质量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种可操作性极强的指导,是很多泛泛而谈的育儿书籍所欠缺的,它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让教育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而不是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巧妙地将科学的育儿观与人文关怀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完全没有枯燥的学术气息。作者的笔触充满了真诚和温度,仿佛她自己就是无数次跌倒又爬起来的“过来人”。在讨论“自信心建立”的章节,我感受到了作者强烈的共情能力。她没有指责那些因为外界评价而感到焦虑的父母,而是温柔地引导我们去关注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和闪光点。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比喻,将女孩的自信心比作一株需要精心呵护的幼苗,需要适时的阳光、水分和营养,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不被过度修剪的自由生长空间。这种充满诗意的表达,使得原本有些宏大的主题变得非常具体和感性,极大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作为母亲的柔软部分,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自我定位。
评分从排版和装帧来看,这本书的设计者显然也对读者群体有着深刻的理解。纸张的质地非常舒服,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有视觉疲劳感。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概念,采用了不同的字体或加粗处理,使得信息层次分明,即使是忙碌的宝妈,也能快速抓住核心要点,而不会被海量信息淹没。这种对阅读体验的精细打磨,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传播的尊重。我常常在晚上孩子睡着后,泡一杯热茶,沉浸在这本书里。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像是一种情绪的稳定剂。每当我对自己的教养方式产生怀疑时,翻开其中任意一页,总能找到一句恰到好处的鼓励或提醒,瞬间让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力量,这种持续性的精神支持,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教育指南”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为人父母的心态与局限。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谈论“挫折教育”时的那种平衡感。她既强调了适度的挑战对孩子成长的必要性,又细致地描述了如何在孩子真正崩溃时提供有效的“情感锚定”。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一种动态的、双向的互动过程。这本书教会我的最重要一课,或许是如何在“放手”与“保护”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黄金分割点。它鼓励我们放下“控制欲”,转而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可靠后盾。这种由内而外的觉醒,让我对未来的亲子关系充满了信心与期待,它不是教我如何“操控”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指引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值得孩子信赖和学习的榜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