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写给上班族的营养书(临床营养专家于康教授的每日营养提醒)
定价:29.80元
作者:于康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039456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世界银行对84个国家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居民膳食结构迅速发生变化,往往也是慢性疾病的高发期。
人一生按照平均70岁寿命计算,要吃下50吨~60吨的食物,要吃完7.5万顿饭。吃什么,怎么吃,你的生命质量就在这几十顿食物里。
上班族工作紧张、压力大,饮食不正常,不是饥一顿饱一顿,就是天天和快餐作伴,而且天天谬误连篇的所谓时尚饮食观念包围。结果不是营养过剩就是营养不良,年纪轻轻慢性病一大堆。
上班族急需营养知识“扫盲”!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专家、卫生部营养标准委员会委员于康教授,针对上班族普遍营养知识缺乏、饮食习惯不健康的情况,从营养素知识、一日三餐科学进食、主食副食、蔬菜水果、调味品、饮料奶制品、特殊人群营养指导、慢性病营养治疗等方面入手,向这一社会精英人群普及既又实用的饮食营养知识。
每天一则营养提醒,让你摆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录
1月 关键词:营养素、营养缺乏与营养流失
001 如何鉴别营养素的缺乏
002 哪些坏习惯会使营养素流失
003 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
005 食物中的维生素是怎么流失的
006 营养缺乏有哪些信号
008 哪些人需要吃钙片
009 选择钙片有几条标准
010 补钙,有没有佳时间
011 空腹吃钙片好不好
011 补钙时需要注意什么
012 蛋白质对人体起什么作用
013 哪些男人需要补充蛋白质
014 如何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014 哪种维生素是眼睛的保护神
015 维生素D对强健骨骼有什么功效
016 人体需求量大的是哪种维生素
017 人体需求量大的微量元素是什么
018 哪种微量元素有“生命火花”的美誉
018 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哪些老年病
020 冬季需要多补充矿物质吗
020 哪些人需要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021 为什么中老年人易缺乏维生素矿物质
023 选择维生素矿物质有哪些标准
023 为什么说膳食纤维是“人体的清道夫”
025 膳食纤维过量会产生哪些隐患
026 碘缺乏与过量会有哪些危害
027 情绪与营养有关系吗
027 女人脾气坏是缺乏营养素吗
028 大量吃糖有什么危害
029 怎样吃糖才算健康
030 多嚼口香糖可以预防老年吗
2月 关键词:食物的健康密码、一日三餐怎么吃、饮食习惯
031 好吃的春饼是如何做成的
031 节日怎样喝酒才健康
032 汤圆怎么吃才健康
033 春季应该怎么吃
……
3月 关键词:蔬菜营养大盘点、蔬菜生吃与凉拌、反季节蔬菜、农药残留
4月 关键词:豆腐、豆制品、鸡蛋、主食、玉米、紫薯
5月 关键词:反式脂肪酸、食物的酸碱性、肉食、煲汤、冰冻食品
6月 关键词:饮料、酒类、牛奶、豆浆、酸奶
7月 关键词:女性营养调理、婴幼儿营养、
8月 关键词:特殊人群饮食、慢性疾病营养治疗
9月 关键词:月饼、玉米、水果、贴秋膘
10月 关键词:食用油、调味品、零食
11月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肝病营养治疗
12月 关键词:冬季进补、健康喝水
作者介绍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卫生部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总编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美食爱好者”,但同时又对身材和健康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两者之间常常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我的困扰。它让我明白,健康饮食并不意味着要牺牲美味,恰恰相反,很多经典的搭配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书中关于“食材的原味”和“烹饪方式对营养的影响”的探讨,让我对食物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学会了如何利用不同的烹饪技巧,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同时还能提升菜肴的风味。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绪性进食”的分析,有时候压力大的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想吃一些高糖、高油的食物来“安慰”自己,这本书用科学的视角,帮我认识到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提供了一些健康的应对方法。读完这本书,我不再焦虑如何平衡美食和健康,而是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享受美食,同时保持健康。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是它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我一直觉得很多营养书看完之后,理论上懂了,但到了实际操作层面就卡壳了。这本书不一样,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应该吃什么”,而是告诉你“怎么吃”。比如,它会详细分析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如何搭配才能达到最佳的营养效果。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能量代谢”和“饱腹感”的章节,这对于控制体重和保持精力非常重要。我之前常常在下午三四点就开始犯困,工作效率直线下降,作者在书中给出的关于餐后如何避免能量“断崖式下跌”的建议,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另外,书中提到的“餐盘原则”和“食物交换份”的概念,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非常直观,让我能够迅速掌握如何为自己搭配出一份均衡的餐食。我不再需要对着琳琅满目的食物发愁,而是能更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感觉自己掌握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营养“工具箱”。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亚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找到了改善的方向。我曾经认为身体的一些小毛病,比如容易疲劳、偶尔的消化不良,都是正常的,是加班的“代价”。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些都可能是身体在发出信号,提醒我们营养摄入可能存在不足或失衡。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很多上班族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状,比如铁缺乏导致的贫血、维生素D缺乏影响情绪等等,这些都让我产生了共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的解决方案并不是让你去吃一大堆昂贵的保健品,而是通过调整日常饮食来实现。书中关于“食物的生物利用率”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性”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吃了很多东西,身体还是吸收不好。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接受”健康概念的旁观者,变成了一个“主动实践”健康生活的参与者,这种转变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就被它的内容吸引住了。我一直以为营养学是件很复杂的事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大量的实践,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轻松、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营养概念化繁为简。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食误区入手,比如“吃得越清淡越健康”、“水果是零食”等等,这些都是我曾经深信不疑的观念。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可能正在悄悄损害我们的健康。书中的案例也非常生动,通过一些典型上班族的饮食困境,让我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也更容易理解书中的道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微观营养素”和“宏观营养素”的讲解,用很形象的比喻,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它们在身体里的作用。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营养健康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的点滴改变来实现的。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饮食记录,发现了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深蓝色的背景搭配白色的标题,显得非常专业。书脊上印着“于康教授”的名字,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感,感觉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专家。我平时工作就很忙,三餐都是随便应付,有时候甚至会错过饭点,感觉身体一直不太舒服,但又不知道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写给上班族的营养书”和“每日营养提醒”,立刻觉得它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但又苦于没有专业指导,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反而不知道该信谁。于康教授这个名字我之前在一些健康节目上看到过,他对营养学有很深的造诣,是临床营养专家,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帮我理清一些关于营养的误区,教会我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做到健康饮食,而不是仅仅是吃饱。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还是真的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我带来实用的营养知识和操作建议呢?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快手又健康的食谱,或者是在外就餐时的营养选择指南,毕竟作为上班族,外食是常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