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走向美国(低廉学费在美国名校读高中)
定价:38.00元
作者:聂震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117016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31kg
编辑推荐
致: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学生们 品学兼优北师大附中高材生亲历纪实: 自助选读学费低廉美国中学名校,奋斗一年,轻松成就零九年全美排名第四十名次优质大学梦美国高中留学申请指南!→《去美国读高中》(美国**私立走读/寄宿高中采访实录;赠送价值2800元SSAT/TOEFL网络视频课堂课程,随书再*赠送2013**《SSAT阅读真经》或《SSAT词汇真经》抢鲜版)
内容提要
本书从一个高中生的视角,以亲身经历的感受,用记事方式叙述了自己出国前的准备和在美国中学的留学生活故事及其心路历程。作者讲述了自己从出国念头的萌发到成功跨出国门的过程,以及在美国中学里申请大学的经历。其中不乏许多内容和实例具有较广泛的借鉴意义。这对于有出国学习打算,或正在做出国准备的中学生及其家长来说,提供了一个非常生动的范例。
一般记叙留学经历的作品大多是反映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而书中所介绍的中学阶段的留学却与之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学教育的文化根基和思维方式更深地植入于美国本土文化传统之中。本书记叙内容的特殊性还在于,作者就读的是一所基督教教会学校,校内的许多活动与宗教都有着联系,而基督教又是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本书的内容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美国教育的一个侧面;另外,作者所在的年级是毕业年级,在美国的中学里,毕业年级学生与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职责和荣耀,同时也意味着要完成一些必需的工作和参加一些特有的传统活动。这些事件和故事的叙述无疑会对有兴趣了解美国社会和美国中学教育的读者,提供可供观察与欣赏的一扇窗口。特别是对打算去美国中学留学的同学,提供了一个能够较为系统地了解美国中学生活的通道,对其提前做好心理适应的准备定会有所裨益。
目录
格雷思学校校长兰迪·韦德为本书写的序言(英文)
格雷思学校校长兰迪·韦德为本书写的序言的中文译文
前言
章 梦想的起航
1.出国念头的萌生
2.英语培训
3.兼顾校内、外学习的苦恼
4.初次接触美国中学的招生会
5.考TOEFL
6.再次参加美国中学的面试
7.填表的困惑
8.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
9.签证过程的悲与喜
10.跨出国门
第二章 崭新的开始
1.新的开端
2.上课天
3.宿舍生活
4.搬家
5.国际学生聚会
6.篮球队
7.学校的活动和制度
8.照相
9.紧张九月的结束
10.海滩之行
11.高烧考托福
12.感悟
13.矛盾
第三章 绚烂的季节
1.嘉年华
2.万圣节
3.美国高考
4.游Cypress主题公园
5.18岁生日
6.申请大学的准备
7.感恩节游记
8.艰难的学期末
9.圣诞灯会
10.申请大学之苦
11.
12.圣诞节长假
第四章 成长的脚步
1.当助教
2.新学期新气象
3一月底
4.“火与冰”休学旅行
5.孤单的春节
6.关于纹身
7.“学校精神”周
8.波兰朋友wojciech的生日
9.剧目欣赏
10.年书
11.寻宝之旅
12.春假
第五章 闪亮的瞬间
1.后半学期的开始
2.糕点筹款
3.我在美国反
4.毕业旅行
5.舞会
6.摇滚演唱会
7.为512地震祈祷
8.篮球队颁奖及毕业午餐
9.后一天的高中生活
10.毕业典礼
后记
作者介绍
聂震,1989年11出生,阳光男孩。赴美前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性格开朗,喜欢文学电影、音乐艺术和旅游。热爱柔道、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聂震于2007年8月到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雷思学校(一所私立教会学校)就读12年级(相当于的高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成功地在专业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在描述一些专业术语或复杂的申请流程时,作者会毫不含糊地给出清晰、无歧义的解释,保证了信息的准确度,这对于需要做出重大决策的家庭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在穿插背景故事或提供心理建设时,它的文风又变得极其富有感染力,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又深沉有力,像是给冰冷的数据注入了温暖的人性色彩。这种灵活的切换能力,使得这本书在众多同类读物中显得格外生动和鲜活。它没有陷入过度专业化导致晦涩难懂的泥潭,也没有因为追求轻松而牺牲掉核心信息的严谨性,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既博学又健谈的朋友深入交流,收获满满却又丝毫没有压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感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活力的色调,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那种既要认真学习,又充满对未来憧憬的氛围里。内页的排版也处理得非常人性化,字号适中,留白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在关键信息点上使用的不同字体和加粗处理,让那些核心的理念和步骤清晰地跳脱出来,避免了信息过载的感觉。从这本书的整体观感来看,它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和打磨,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对目标读者群体的深入理解。比如,它在章节之间的过渡设计,常常会用一些简短却有力的引言来承接,这种流畅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作者不仅是在提供信息,更像是在引导我进行一场深入的自我探索之旅。这种注重用户体验的出版设计,在同类主题的书籍中是相当少见的,它让阅读过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任务。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结构编排上展现出了一种近乎严谨的系统性,但这种系统性是通过非常巧妙的方式包装起来的。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一上来就抛出大量的硬性数据和规则,而是采取了一种“递进式”的教学法。从最宏观的“为什么要去美国读高中”的价值判断开始,逐步深入到具体的规划、材料准备,最后甚至延伸到了抵达美国后的文化适应和生活技巧。这种层层剥茧的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初读者的门槛。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像是为前一部分做了必要的铺垫,使得读者在接受新信息时不会感到认知上的超载。我个人认为,这种结构设计非常适合那些希望全面了解一个复杂系统、但又害怕被细节淹没的家长和学生,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让你知道每一步的目的地在哪里,以及如何安全抵达。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实用信息,更在于它所激发出的那种内在的驱动力和思维转变。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教育投资”和“未来规划”的视角都变得更开阔了。作者不仅仅是在教你如何“走捷径”通过申请,更是在培养一种更具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它引导我思考的,是如何最大化利用在美国高中这几年时间,为未来四年乃至更长远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书中所探讨的关于课程选择、课外活动含金量,以及如何与导师建立有效关系等话题,都指向了一个核心理念:教育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安排。这种强调主体能动性的理念,对于习惯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次非常及时的“思想升级”。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和行文逻辑,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简直不像是一本传统的指南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学姐或前辈,在跟你面对面、掏心窝子地聊天。作者在描述那些看似枯燥的申请流程和学术要求时,总能穿插进去一些非常生动的个人轶事或者幽默的观察,使得原本严肃的话题变得轻松易懂,让人愿意一页一页地往下读。我尤其欣赏它在分析不同学校文化差异时所展现出的细腻洞察力,那种对美国教育体系深层次运作机制的把握,绝非泛泛而谈能够达到。它没有使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而是采用了非常接地气的、充满同理心的语言,仿佛作者完全理解每一个正在阅读的家庭在做这个决定时所承受的压力与期望。这种真诚感,是很多专业书籍所欠缺的“人情味”,它让读者立刻建立起一种信任感,觉得作者分享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干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