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6月1日)
其他: 148页
ISBN: 9787121287916
条形码: 9787121287916
商品尺寸: 20.4 x 14.6 x 0.6 cm
商品重量: 222 g
18年前,本书作者开始探索践行教练式父母方法。她在与孩子共事,倾听他们观点的过程中,逐渐寻找到孩子对生命中成年人的七个“请求”。如今,“教练式父母”已经在全世界相关家庭用语中通用。教练式父母方法字里行间运用了教练的智慧与方式,将教练方法化繁为简,用简单易懂的文字深入读者内心,推动父母“从知道到做到”。 本书适合父母或准父母,教育工作者,教练以及所有对教育感兴趣的朋友们。
作者简介
周昱,她的使命是帮助个人、家庭和组织挖掘大潜能。LMI美国领导力中心教练;凡家教练发起人和家庭教练。王玲琳,ICF认证教练,家庭教练,母。致力于运用教练方法支持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成就彼此的自在人生。庄磊,ICF中高管教练,港大IMBA,曾任外企营销高管。用教练技术挖掘职业人士与孩子的潜能,帮助提升内在稳定状态,活出精彩的人生状态。左亚利,儿童成长教练,家庭教练,持续开展社区“教+育”结合教练实践,相信“注入智慧的生活,是我们给孩子的教育”。祝越,终身事业是母,因由孩子而承诺自我成长,陪伴与支持孩子成为他自己。她也是凡家合伙人及家庭教练,LMI(美国领导管理发展中心)授许人及企业教练。她的人生使命:“因为你,我在这里”。虞洁,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大学MBA,曾供职于埃森哲,上海市职业心理咨询师资质考试准备中。因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希望与父母们分享育儿过程的艰辛与幸福。 黛安娜 斯特林曾经是一名企业家,创新者,致力于帮助人们寻求意义和成功。她创立了DSI (Diana Sterling International),为全世界青少年、父母,家庭和个人提供生活及职业发展帮助。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与青少年共事,倾听他们观点的过程中,逐渐寻找到七条青少年对生命中成年人的“请求”。为了保持开放的沟通和联结,青少年希望成年人:尊重他们,切实地倾听他们,理解他们的观点,欣赏他们的特质,用爱和仁慈支持他们,将责任心提升到新层次,并滋养他们浑然天成的独特性。2001年,“教练式父母”的概念出现。目前,它已经在全世界相关家庭用语中通用。 七种方法字里行间运用了教练的智慧与方式,将教练方法化繁为简,用简单易懂的文字深入读者内心,推动父母“从知道到做到”。黛安娜深厚的教练功底以及丰富的家庭教练实践经验成就了这样一部经典之作。
目录
推荐序一 美妙而赋能的教养方式…………………7
推荐序二 教练,开启生命成长……………………11
推荐序三 青春期可以不叛逆………………………14
推荐序四 爱,听得见………………………………16
中文版序 一起活出生命潜能和幸福………………20
原著序 向前,向前…………………………………22
介绍……………………………………………………25
部分:成为一名教练式父母……………………35
1. 你的角色转变…………………………………………37
2. 教练视角………………………………………………41
3. 教练特质………………………………………………45
4. 教练技巧………………………………………………51
5. 下一步?行动!………………………………………62
第二部分:七种方法教练你的青春期孩子…………65
教练你的青春期孩子方法一:尊重……………………67
教练你的青春期孩子方法二:倾听……………………73
教练你的青春期孩子方法三:理解……………………79
教练你的青春期孩子方法四:欣赏……………………84
教练你的青春期孩子方法五:支持……………………89
教练你的青春期孩子方法六:提升责任感……………96
教练你的青春期孩子方法七:培养独立性……………103
第三部分:父母常问的教练式父母相关问题………111
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功故事……………………………125
欧利的故事……………………………………………140
关于作者………………………………………………146
……………………………………………………
我必须称赞这本书在语言运用上的克制与力量。它没有使用那种高高在上、充满专业术语的学术腔调,相反,它的文字非常平实、真诚,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深夜里与你促膝长谈。这种真诚的力量是穿透屏幕和纸张的,它让人感觉作者完全理解为人父母所要面对的疲惫、挫败与无助。书中对于“父母自我关怀”的强调也让我印象深刻,它清晰地指出,一个长期处于高压和自我牺牲状态下的父母,不可能真正地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引导。这种将焦点从“如何改造孩子”转移到“如何完善自我”的视角转变,是全书最核心的闪光点之一。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与孩子沟通,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和接纳了那个在育儿路上不断成长的自己。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知识,不如说是一场深层次的自我对话和反思。书中提出的某些观点,初看之下可能有些颠覆我既有的认知,比如它强调的“无条件关注”和“倾听的艺术”,让我意识到自己过去在与孩子沟通时,有多少次是急于给出答案或解决方案,而错过了孩子真正想表达的情绪和需求。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如何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它没有简单地教我们如何“制止”哭闹,而是引导我们去探索情绪背后的信号,就像拆解一个复杂的密码。这种细腻的剖析,让人不得不停下来,认真审视自己在家庭互动中的角色和反应模式。坦白说,在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都忍不住放下书,走到孩子的身边,尝试运用书里提到的一种非评判性的提问方式,虽然一开始有些生涩,但那种双方都能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是过去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这真是一种令人振奋的进步。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封面采用了柔和的米白色调,搭配着隽永的字体,让人一眼就觉得内容会是那种细水长流、真正能滋养心灵的读物。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句若隐若现的引语,它像是对所有在育儿路上感到迷茫的父母发出的温柔邀请,暗示着书中蕴含的不仅仅是理论,更是一种可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很好,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想,这本书的出版方在设计环节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他们明白,一本好的教育类书籍,首先要让读者愿意捧起它,愿意去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字句。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从侧面反映了内容本身对专业性的追求,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这绝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式育儿指南,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用最亲切的方式,将智慧娓娓道来。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市面上许多育儿书籍往往侧重于某一特定年龄段或某一特定问题,但这本书的覆盖面广得惊人,它建立的是一套方法论框架,一套可以随着孩子成长而不断调整和深化的思维模式。我尤其欣赏它反复强调的“持续学习”和“动态调整”的概念,这提醒我们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而是一个与孩子共同进化的过程。通过阅读它,我不再害怕孩子带来新的挑战,反而将其视为检验我所学“教练智慧”的绝佳机会。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带给我的变化,那便是“确定性”——它没有提供保证孩子一定成功的保证书,但它给了我一套在不确定世界中,能够稳稳抓住方向盘的工具和信心,这是任何金钱都难以衡量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极其巧妙,它不是堆砌理论,而是采用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场景模拟。对于我们这些在日常琐事中挣扎的父母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那些“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的即时反馈。作者似乎深谙此道,书中设置了许多“情境演练”的部分,它们逼真到让我感觉就像是在阅读一本关于自己家庭生活的剧本。比如,书中对于处理青春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权力拉锯战”的分析,就非常到位。它没有站在任何一方的对立面,而是用一种中立而充满洞察力的视角,揭示了双方需求背后的深层动机。这种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心理门槛,让原本觉得高不可攀的“教育智慧”,瞬间变得触手可及,成为可以即刻带回餐桌上尝试的小技巧,而不是遥远的理论口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