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孩子要懂一点经历教育
定价:28.00元
作者:顾新佳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064689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只有经历了才能更深地理解,所以,如果想让我们的孩子能更深刻地感受学习的重要性,并懂得合作、理财、感恩、节约等,那不妨给孩子一个经历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参加“学习同盟会”,去体会合作分享的好处。通过“护蛋”行动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让孩子戒掉网瘾,可以让孩子认清网瘾的危害……比起父母苦口婆心地道德教育,经历教育让孩子亲自体验,让他们的感受告诉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让他们积累的经验告诉他们技能和技巧。
经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法,本书通过还原生活中的一个个错误的教育案例,提供经历教育的模板,让家长意识到经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希望这本书在带给家人观念上震撼的同时也可以为家长提供现实的指导,让教育孩子不再成为令人头疼的事情。
目录
章 爱是理想,经历教育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
爱的暖流为什么流不进他的心房——剥夺了孩子经历爱的机会
苦口婆心就是南辕北辙——说得再多不如亲身体验来得真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历教育重在实践
追、拦、堵、截一一家长的思想误区
经历教育——经验的感受和迁移,对知识和爱的领会和理解
还原事情的真面目—一用心感受经历教育的快乐
第二章 学习是自己的事.别做胡乱应付自己的傻瓜
没有目标,船儿怎能扬帆驶远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好的
兴趣是成功的任老师
读101遍就比读l00遍好一记忆
不要事先规定“学几个小时”,而要重视“学习的效率”
把学习的知识串成珍珠
不可不知的“木桶原理”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未来的景色将愈加壮丽
学以致用,知识在应用时才有力量
第三章 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成功只是梦幻泡影
观察,为成功做好准备
好奇——成功的萌芽
安装创新方程式——彻头彻尾洗脑
怀疑——智慧的精髓,创新的内核
想象也需要空间才能自由呼吸
不是只有钥匙才能开门,石头也可以
瞎子点灯——学会转换思维
不追求答案,让学习别样美丽
无限地开发你的潜能
第四章 穿上好习惯这双跑鞋,你才能离成功更近
细心,演绎精彩人生
把惰性踢出门外
全神贯注可爱
阅读,畅饮智慧之泉
好习惯在于不断强化
让坏习惯不再如影随形
第五章 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一切
和魔鬼下棋——品,才能懂得苦难的甜
告诉他没有的公平——要懂得曲线自救
黑暗着开始,明亮着结束——根植危机意识
我不是你永远的船长,你要靠自己的双脚走路
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
成功=寻根究底地探求问题
“追求”机会——美国电信巨头的提示
每个人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要害怕与他人立场不同
虚心好学,每个人的肩膀都可以成就你的高度
解开内心拧在一起的麻花
给自己的情绪上把锁
学松树抖落积雪的智慧,给自己减压
第六章 高品质的人生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幸福
不诚实比缺乏学识更危险
说过的话就要兑现
让孩子感到被尊重,他才会尊重别人
相信别人,这是心灵的温暖
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谦虚
……
第七章 能力——走在未来大路上的通行证
第八章 小小算盘精打算,才有未来小金库
第九章 让他自己下水,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第十章 做身体的小卫士,让他懂得健康的重要
参考文献
附录:经历教育实例
作者介绍
顾新佳,小学一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教育研究,教学思维活跃,注重对孩子进行细节教育和经历教育,备受家长和孩子欢迎。共发表十多篇论文,在省、市、区的各级比赛中接连获奖。他的文章,如《孩子因“经历”而成长》、《孩子寒假作业的思考》、《给毕业班孩子家长的8条建议》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封设计很有质感,那种沉稳的蓝色调配上简洁的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深度。我特别喜欢那种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它不像市面上很多育儿书籍那样,上来就给你一堆生硬的理论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反而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坐在摇椅上,娓娓道来那些他自己摸索出来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教育心得。读起来非常舒服,没有那种被强行灌输知识的压迫感,更多的是一种被理解和被引导的感觉。尤其是关于“放手”的章节,作者的论述非常细腻,他没有简单地喊“给孩子自由”,而是深入剖析了家长在放手过程中内心的恐惧与挣扎,这种共情能力,让很多正在为孩子过度保护而焦虑的父母,能找到一个情绪的出口。我读完后,感觉自己看待孩子的一些微小举动时,视角都变得更加开阔和包容了。它真正做到了,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观,而不是一味地去套用别人的方法论。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到位,张弛有度,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作者擅长在讲述一个教育案例时,迅速将读者带入情境之中,那种紧张感、期待感、甚至偶尔的挫败感,都描摹得淋漓尽致。比如他写到某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反应,那种混乱与自组织之间的微妙平衡,读来让人拍案叫绝。这不是那种只停留在宏观概念上的探讨,而是将教育的哲学,熔铸在具体可感的场景里。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对“过程”的珍视。他反复强调,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最终那个完美的成绩单或者比赛名次,而在于孩子在争取目标、经历失败、最终自我修正的整个生命体验。这种强调内在成长的观点,与当下社会对“结果论”的推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耳目一新,也颇受启发。这本书像一把精密的刻刀,雕琢着我们对“教育成功”的狭隘定义。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结构编排上的匠心。它不像传统教科书那样层层递进,而是更像一幅由无数个散点连接而成的星图。每个章节看似独立,但当你阅读到后半部分时,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相互支撑的逻辑联系。这种松散而又内在紧密的结构,非常贴合孩子成长的非线性特点——他们不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爬,而是在探索中螺旋式上升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类比和比喻,将抽象的教育概念具象化,比如将孩子的成长比作一棵树的年轮,强调积累与时间的重要性。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和记忆点。读完后,许多关键的理念都能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中,不需要刻意去背诵,因为它们已经融入了阅读的情绪之中。
评分从文字的韵味上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每一个用词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带着一种历经沉淀后的厚重感。它更接近于一种口语化的哲学思辨,读起来就像是跟一位真正懂得生活的智者对话。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某一句精辟的总结,然后对照自己过去的某些处理方式,发现其中的不足。作者对人性,尤其是儿童天性的理解,达到了近乎本能的洞察力。他似乎深谙孩子们那些看似无厘头的行为背后,隐藏着的探索世界的原始驱动力。这种洞察力,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实用指南,更像是一部关于“人如何成为人”的思考录。我推荐给那些已经读腻了“高效率育儿法”的家长,这本书提供的是一种更慢、更深刻的陪伴之道。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成功地把我从“焦虑的掌控者”转化成了“耐心的观察者”。过去,我总觉得教育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抢占先机,不能让孩子在任何一个知识点上落后。这本书却像一剂镇静剂,告诉我,真正的教育,是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你应该那样做”。作者对“犯错”的定义也十分独特,他认为错误是信息传递的最佳载体,是孩子进行自我校验和修正的必要环节。这种视角的转换,让我学会了在孩子摔倒时,先别急着扶,而是先蹲下来,看看他自己是如何爬起来的。这种“蹲下来看世界”的教育理念,是我在其他书籍中很少能如此清晰和深入地体会到的。它不提供捷径,但它提供了一条通往内心平静的教育之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