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讓大寶愛上小寶:二胎傢庭心理輔導 |
| 作者 | 漢堡媽咪 |
| 定價 | 32.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鐵道齣版社 |
| ISBN | 9787113217136 |
| 齣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隨著二胎政策放開,相應而來的二胎傢庭心理輔導也開始備受關注,作者站在“大寶”的角度,從一個傢庭開始準備“要二胎”,到孕中、“小寶”齣生、“小寶”長大的時間順序,為爸爸媽媽們展現傢庭中的“大寶”的每個階段的心理變化,告訴爸爸媽媽們應該如何及時發現“大寶”的心理變化並采取什麼樣的行為,避免傷害到我們可愛的“大寶”,並講一講如何讓“大寶”順利接受“小寶”的存在。 |
| 作者簡介 | |
| 漢堡媽咪,原名張菁,教育學學士,國傢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是一名有著十幾年豐富教學經驗的小學高級教師。濛特梭利教育實踐者,兒童心理學專傢,擁有小學教師證、幼兒園教師證、親子教師證、感統教師證等專業領域證書。多次發錶關於傢庭教育方麵的論文及文章,並在“育兒杯”論文大賽榮膺一等奬。 |
| 目錄 | |
| 漢堡媽咪簡介 內容簡介 序言 部分 中國的“二胎”問題 章 我的朋友有弟弟妹妹瞭 1、為什麼我沒有舅舅和姨媽呢 2、“媽媽,那個阿姨肚子好大啊” 3、我的好朋友都當哥哥姐姐瞭 第二部分 我傢的“二胎”問題 第二章 爸爸媽媽在討論“二胎” 1、爸爸媽媽說要二胎,這個東西好吃嗎 2、大人世界搞不懂,一會要一會又不要 第三章 我也是這個傢的主人哦 1、這個問題我也要參與 2、我怕爸爸媽媽不愛我 第三部分期待和到來的“二胎” 第四章 好吧,我同意你們來我傢 1、小弟弟小妹妹太可愛啦 2、傢裏有個小夥伴多好啊 3、我想要個漂亮的小妹妹 4、不會搶走媽媽對我的愛 5、我和媽媽爸爸準備好瞭 第五章 你們啥時候齣來陪我玩啊 1、弟弟會占住媽媽很多時間 2、下個月媽媽就不能彎腰瞭(得知懷孕) 3、我原來也在媽媽肚子裏的(3個月) 4、我的弟弟又長大瞭一些啦(5個月左右) 5、我和媽媽給弟弟買衣服瞭(7、8月份) 6、以後弟弟的奶瓶由我負責(9月份) 第六章 媽媽,我來幫你照顧他們 1、妹妹的小手好小好軟 2、我學會自己衝奶粉瞭 3、媽媽給我講我的故事 4、媽媽我想嘗嘗可以嗎 第七章 為什麼總是要我讓著他們 1、弟弟就不能讓著我一次嗎 2、為什麼總是說我去抱弟弟 3、媽媽這樣做一點都不公平 4、媽媽說他和我小時候一樣 5、我喜歡媽媽替我教訓他 6、這樣做不對,哥哥來教你 第四部分 突然齣現的“二胎” 第八章 你怎麼能鑽進媽肚子 1、媽媽說她肚子裏有個小寶寶 2、媽媽擔心我不喜歡這個寶寶 3、我相信媽媽會一直一直愛我 4、原來我對媽媽來說是大驚喜 第九章 我討厭突然齣現的愛哭鬼 1、我討厭那個傢夥 2、他在一天天長大 3、他和我不一樣的 4、媽媽每天都抱我 第五部分 “二胎”中的關注 第十章 媽媽能多看看我抱抱我嗎 1、我希望媽媽能看到我 2、我喜歡媽媽看到我棒 3、媽媽知道我又進步瞭 4、弟弟妹妹我也愛你們 總結 尾聲 寶媽們給漢堡媽咪的來信 |
| 編輯推薦 | |
| 1.漢堡媽咪15年教學經驗公開分享2.濛颱梭利實踐者10年親子心理輔導全攻略3.45個真實案例 50個情景對點分析 160條錦囊妙計 |
| 文摘 | |
| |
| 序言 | |
從書籍的整體編排來看,它的結構邏輯非常清晰,不是簡單的章節堆砌。它似乎是按照一個傢庭從迎來二寶到逐漸適應,再到建立穩定手足關係的自然時間綫來布局的。我特彆留意瞭書中關於“如何處理大寶的退行行為”的那幾頁內容,我傢的老大最近又開始要求我給他讀繪本,雖然他已經識字瞭,這明顯是一種尋求安全感的信號。書中對這種退行的解讀,完全顛覆瞭我之前認為的“故意”或“不聽話”的看法,將其定性為在環境劇變下的閤理心理應激反應。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清晰的應對流程,從接納、共情到逐步引導,每一步都設計得很有章法。我個人認為,對於那些害怕二胎傢庭會不可避免地走嚮爭吵和冷戰的父母來說,這本書就像是一份詳細的“防爆指南”。它教會我們如何提前布防,用積極的心理建設來取代事後的補救和指責。我毫不猶豫地推薦給身邊所有準備要二胎或者正在經曆“二胎陣痛期”的朋友們,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方法,更是一種麵對挑戰的強大內心支撐。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不像許多育兒書那樣,充滿瞭生硬的心理學術語,而是用一種近乎老朋友閑聊的口吻,把復雜的傢庭動力學問題攤開來講。這使得閱讀過程非常輕鬆,即便是疲憊不堪的晚上,我也能很快沉浸其中,找到共鳴。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重新定義老大角色”的章節。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把大寶推到一個“小幫手”、“小大人”的位置上,期望他能夠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書中明確指齣瞭這種期望的陷阱,它剝奪瞭老大作為“被照顧者”的權利,也加重瞭其心理負擔。作者提齣瞭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概念,叫做“專屬‘老’的時光膠囊”,這讓我眼前一亮。它不是簡單的時間分配,而是強調這段時間裏,老大是“唯一的焦點”,完全圍繞他的興趣和感受展開。我已經在腦海中構思瞭好幾次,如何將這個方法應用到我周末的安排中。這種既有理論高度,又能落實到日常細節的書,實屬難得。它不僅僅是解決瞭“如何做”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重塑瞭我們對“傢庭角色”的認知框架。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在處理“父母自我關懷”和“二胎焦慮”的連接上做得非常到位。很多育兒書隻關注孩子,卻忽略瞭父母自身的崩潰邊緣。漢堡媽咪在書中坦誠地分享瞭許多“不完美”的育兒瞬間,這讓我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她沒有販賣“完美父母”的人設,而是倡導一種“足夠好”的育兒哲學。這種坦誠是建立信任感的第一步。在探討父母的疲憊感時,她巧妙地將父母的壓力與孩子的情緒波動聯係起來——父母的能量枯竭,直接導緻瞭對孩子情緒的低容忍度,從而引發更多衝突。我尤其喜歡她對“區分需求和要求”的論述。比如,大寶因為受冷落而故意搗亂,這是一種“需求”的錶達(需要關注),而不是“要求”——我們常常把這兩者混為一談,然後用懲罰來應對。這本書提供瞭工具,讓我們能透過孩子的行為錶象,去傾聽他們真正的“心聲”。這種深度共情能力的培養,是我認為這本書最寶貴的財富。
評分讀完這本書的引言部分,我立刻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本給父母看的書,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大人在麵對“公平”這個概念時,隱藏的焦慮和偏頗。我一直以為自己做得很好瞭,盡量平等對待兩個孩子,但書中通過幾個非常貼近生活的案例分析,讓我猛然驚醒:我的“平等”很多時候是建立在“犧牲”大寶的某些閤理需求之上的。比如,當小寶哭鬧時,我習慣性地先去安撫,雖然理智上知道這是本能反應,但書中深入探討瞭這種“優先安撫”對大寶安全感建立的長期負麵影響。作者非常擅長剖析背後的動機,她沒有指責傢長,而是引導我們去探索,我們的每一個行為決策,其實都在嚮孩子傳遞關於“愛、界限和自我價值”的信息。這種心理深度的挖掘,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兩個孩子的互動模式。特彆是關於“情感賬戶”的比喻,形象生動,讓我立刻明白,平時存入的正麵情感多於負麵衝突,纔能在齣現矛盾時有足夠的緩衝餘地。我非常期待接下來的內容能提供更多關於如何“修復”關係、而不是“維持”錶麵的和諧的方法論。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點睛之筆,那種溫馨又帶著一絲絲手足情深的畫麵感,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心。我是一個正在經曆二胎磨閤期的媽媽,每天都在和“大寶的嫉妒心”以及“小寶的無休止哭鬧”做鬥爭,市麵上的育兒書汗牛充棟,大多講的都是科學喂養或者某一個階段的訓練,真正能觸及到父母內心深處、那種手足關係建立的心理學書籍少之又少。我本來對這種“輔導”類的書籍抱有一絲保留,總覺得理論大於實踐,但看到齣版社和作者名字的時候,心裏就有底瞭。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從我翻閱的那些章節來看,她似乎能準確地捕捉到大寶內心深處那種被“取代”的恐慌感。我尤其欣賞她提齣的那個“時間碎片化重組”理論,它不是要求父母拿齣整塊時間,而是在日常瑣碎中找到可以和老大進行高質量連接的瞬間。這種實操性極強的建議,對於我們這種忙得腳不沾地的二胎傢長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我期待著能從中學習到如何更好地平衡兩個孩子的需求,讓“愛”這個資源分配起來更均勻、更智慧,而不是讓老大覺得,自從老二來瞭,他就自動降級瞭。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裏行間透著一股讓人安心的沉穩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