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男孩青春期手册-白金版
定价:29.80元
作者:子晨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64091880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父母送给经典图书孩子,你有很多困惑和烦恼无处诉说吗?
妈妈,你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如何开口吗?
父母送给孩子的贴心礼物 让孩子轻轻松松度过青春期
内容提要
针对10-16岁青春期男孩的特征和集中遇到的问题,对青春期男孩的身体、情感、心理的变化进行解读,让青春期的男孩及其家长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并给出处理早恋、情绪、健康等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一本对家长有指导意义,对青春期孩子有教育意义的书。
目录
章 青春期男孩的堂课 4
我的脖子上怎么出现了个“不明物体”? 4
难道我这么大了还“尿床”? 5
“小弟弟”总是突然“愤怒”是什么情况? 6
我怎么变成了“破锣嗓子”? 8
呜呜,我变成了“毛孩” 10
我是不是被打了增高针? 12
第二章 “早恋”这东西 14
早恋——快乐多还是苦恼多 14
我心中住进了一个“白雪公主” 16
为什么我一见女生就脸红? 17
我把“单恋”当成了爱情 19
纠结的“暗恋”让我很受伤 20
第三章 谁能给我上一堂性教育课 21
性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我是不是变成了坏孩子? 22
我想看 23
我常陷入“性幻想”,难以启齿的白日梦 24
的罪恶感 25
缺少“性教育”,我走上不归路 27
伊甸园里的禁果 28
第四章 拒绝青春“独角戏” 29
我也想有朋友 29
异往,掌握变化的界线 31
学会从集体中汲取营养 33
近朱者赤,学会筛选朋友 34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36
第五章 爸爸妈妈,请听听我的声音 36
妈妈,请尊重我的隐私 37
你说东,我偏往西 38
爸爸妈妈,请试着理解我 40
每天都是唠叨!唠叨! 41
多少次,我都想离家出走 41
第六章 情绪化的青春期,谁来帮帮我 43
我总是爱发无名火 43
别理我,烦着呢 44
我成了易燃的“火焰” 46
我有点女性化,长大会不会是同性恋? 48
第七章 诱惑,远在天边,近在咫尺 49
“空中黄流”害我不浅 50
网络黄毒入侵了我的世界 50
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 53
我成了网络游戏的“俘虏” 55
赌,让人癫狂 56
吸毒赔了我的一生 57
妈妈,我让网络给害了 59
第八章 我在男子汉的“危险禁区”徘徊 60
我吸烟,故我酷 61
我喝酒,我是男子汉 62
我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 64
爱说脏话的男孩 66
测一测你追星的狂热度 67
第九章 学习,我心中永远的痛 69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69
写作文是我头疼的事 71
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 73
莫非我真的早衰,患上了“健忘症”? 76
人不逃课枉少年,我就是喜欢逃课 78
每次考试都紧张,怎么办呢? 81
考试,作弊,我的未来是个梦 83
厌学心理要不得 84
第十章 和心理问题说“拜拜” 87
我总感觉别人在嘲笑我 87
折磨人的虚荣心 89
把乐观加为“好友”,将悲观拉进“黑名单” 91
我该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93
焦虑是头“怪兽” 94
我真的是个自私的家伙 96
我是男孩子,为什么也羞怯? 97
自杀,真的离我很近 99
第十一章 我要做个健康的小帅哥 102
胡子千万不能拔 102
容易受伤的“小弟弟” 103
男孩变声期的营养要求 105
挺胸抬头,远离驼背 106
视力出了问题,眼睛模糊了 107
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 109
胖,也会营养不良? 111
作者介绍
子晨,原名张丽娟,某文化公司编辑,撰稿人,曾出版多部图书,畅销书有《幸福男人要读的心理学》《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全集》《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不生气,要争气》等。
文摘
序言
我作为一个家长,平时跟青春期的儿子沟通起来,有时候感觉就像在用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交流,很多话题,比如情绪的剧烈波动啊,突然对某件事特别执着,或者对异性的关注增加这些微妙的变化,我总是担心自己说得太官方或者太说教,反而引起他的抵触。这本书给我的第一直观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中间地带”的交流工具。我不是直接去质问或者分析他,而是可以很自然地推荐他:“嘿,我看这本书里对‘男性荷尔蒙的变化’讲得挺有意思的,你也许可以自己看看。”它的叙事口吻,从我短暂翻阅的几页来看,似乎是非常尊重个体差异的,没有那种“你必须怎样”的绝对指令,更多的是提供视角和可能性。这种非对抗性的姿态,对于建立信任至关重要。它像是一个冷静的、知识渊博的“第三方”在跟他对话,让我这个家长在关键时刻能够退后一步,把舞台交给孩子和这本书本身,这对我来说,是无价的,因为它平衡了指导与自由之间的界限。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绝非一般手册可以比拟。它显然是深谙现代年轻人的信息接收习惯的,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纯文字区块。我留意到,它大量使用了图表、流程图,甚至还有一些关键概念的“思维导图”式总结。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可提取性。想象一下,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注意力广度可能有限,如果面对大段论述,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但如果能迅速通过一个图表抓住核心观点,效果就会完全不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一些复杂或敏感话题的处理,比如关于身体变化的描述,没有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力求用一种直白、科学但又不失尊重的语言来阐述。这表明编纂团队对目标读者的认知是相当精准的,知道他们需要的是“干货”,而不是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这种对阅读体验的优化,是这本书高级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我一直觉得,青春期教育最大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处理“身份认同危机”和外界期望之间的矛盾。这本书在内容上的深度,似乎远超出了单纯的生理知识或简单的社交技巧。我观察到它在探讨“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气概”时,并没有简单地沿用传统的刻板印象,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个人价值观的建立。比如,关于抗压能力、情绪管理,它似乎没有仅仅停留在“忍住”或者“发泄”的二元对立上,而是尝试构建一个更具弹性的心理模型。这需要极高的编辑水准和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健全的、有责任感的成年人”的预备课程,而不仅仅是针对青春期这个特定阶段的临时救急指南。这种前瞻性和对未来成长的关注,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手册”,更像是一份人生的早期“操作指南”。
评分从整体阅读的流畅性和逻辑递进来看,这本书的编排体系是相当成熟的。它不是一堆零散知识点的堆砌,而是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课程大纲,每一章的内容似乎都建立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完成心智的成熟。这种结构化的叙事,使得即便是跳跃式阅读,读者也能快速定位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点,而不会感到迷失方向。同时,在章节之间,还穿插了一些看似轻松的“案例分析”或者“名人轶事”,这些“软性”内容的作用,不是为了分散注意力,而是为了更好地承载那些严肃的道理,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更贴近真实的生活情境。这种主次分明、软硬兼施的编辑手法,体现了作者对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深刻洞察,确保了内容既有深度,又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人愿意持续翻阅下去,真正实现“伴随成长”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太抓人了,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封面那种略带磨砂的质感,加上烫金的标题,一下子就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随便看看的指南,而是那种需要认真对待的“宝典”。我特别喜欢它在色彩上的选择,既有青春期的那种活力和张扬,又不失稳重和权威感,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卡通风格,很适合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内页的纸张厚度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油墨印制清晰锐利,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太累。翻开扉页,那种印刷出来的油墨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味道,让人很有阅读的仪式感。尤其是侧面裁切得非常整齐,看得出制作工艺上的用心。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是某种重要的知识被实体化了一样,从第一眼开始,就建立了一种信任感,觉得作者在内容呈现上肯定也下了大功夫,毕竟包装和内容是要相辅相成的,这个白金版的名号,光看外表就觉得物有所值,是那种可以放在书架上,偶尔拿出来翻阅,都会让人觉得品味不俗的典藏级别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