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怀孕 分娩 产后恢复全程指导
定价:29.80元
作者:潘华英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019752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浓缩了作者长期的临床经验,内容涵盖了怀孕准备期、孕期、产后恢复期以及整个过程中的知识。
全书内容科学翔实,全方位伴随准妈妈从妊娠前三月到产后恢复,给予各种问题专业的全程指导,告诉准妈妈自身的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准妈日常饮食营养、日常生活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告诉准妈妈在孕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一切。给予每一位准妈妈贴心、细心的呵护。
本书是每一位育龄女性的指导用书,是广大读者了解孕产知识的理想参考用书,也是每一个孕产家庭随需随查的科普图书。
目录
准备篇
章 准爸爸准妈妈要知道的孕前小知识
第2章 做好怀孕前的准备工作
怀胎十月篇
第3章 生命伊始
第4章 孕1月(0~4周)
第5章 孕2月(5~8周)
第6章 孕3月(9~12周)
第7章 孕4月(13~16周)
第8章 孕5月(17~20周)
第9章 孕6月(21~24周)
0章 孕7月(25~28周)
1章 孕8月(29~32周)
2章 孕9月(33~36周)
3章 孕10月(37~40周)
4章 常见的准妈妈错误生活习惯
5章 分娩
6章 孕期准爸爸应该做的事
产后恢复篇
7章 产后6周全攻略
8章 新妈妈产后疾病预防
9章 呵护新生宝宝
第20章 准妈产后恢复与锻炼
附录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编辑和装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用心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它的材质采用了那种比较厚实的哑光纸,拿在手里很有质感,不容易反光,即使在光线不太好的婴儿房里阅读也比较舒服。其中穿插的一些医学插图,比如胎儿在子宫内的不同姿势示意图,或者新生儿护理的基本操作图,都画得非常精准,没有那种粗糙的卡通感,显得非常可靠。而且,这本书的一个隐藏优点是它对“常见误区”的澄清非常到位。比如,它会明确指出哪些民间广为流传的“偏方”在医学上是有风险的,并解释了其中的科学原理。这让我对很多来自长辈的建议,能有一个更理智的判断和筛选,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或抗拒。它教会了我如何带着批判性思维去吸收信息,如何建立自己专属的、基于科学证据的育儿体系。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指导书,不如说它提供了一种构建科学育儿信心的底层逻辑。
评分我对这本书最欣赏的一点在于它对“分娩准备”的深度剖析。现在很多指南都侧重于介绍无痛分娩或者自然分娩的流程,但这本却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讨论如何制定一个“弹性”的分娩计划。它教会我们如何与医生、助产士有效沟通,识别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底线,哪些是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的环节。我特别关注了它关于“拉玛泽呼吸法”的讲解,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口诀,而是结合了生理学知识,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的呼吸节奏能在阵痛高峰期起到镇痛作用,并且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图解,我甚至拉着我的陪产伙伴一起练习了很久。这种注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在产程中的信心。当我真正进入产房,面对强烈的宫缩时,我能清晰地回忆起书中的指导,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力,什么时候该放松,这种心理上的预演和准备,其作用丝毫不亚于身体上的训练。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产时可以立刻使用的“工具箱”。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指导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可能比纸质书更及时。但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是它对“个性化”的强调。它并没有试图用一套铁律来套住所有的孕妇,而是反复提醒读者,每个人的身体反应和恢复速度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在谈到产后体形恢复时,它没有立刻推送那些高强度的“速效”运动,而是首先建议进行盆底肌的评估和基础恢复,这一点非常专业且负责任。我记得有一段描述了剖腹产后不同阶段的疤痕护理,那些细节的处理方式,比如何时可以开始使用特定的硅胶贴,以及如何应对不同程度的瘙痒,都写得极其细致,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手术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份掌控感。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真实妈妈的案例故事,那些故事里的挣扎、喜悦和最终的释怀,读起来特别有代入感,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本书里的“声音”是真实而有温度的。这种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情感共鸣的全方位覆盖,是很多纯粹的科普读物所不具备的。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产后恢复”这个常常被草草带过的话题时,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性和人文关怀。它没有把重点放在产后立刻要瘦多少斤,而是非常扎实地探讨了“母乳喂养的心理战”和“新手妈妈的睡眠剥夺应对策略”。关于母乳喂养的部分,它坦诚地谈论了“乳腺炎”的预防和初期处理,甚至连轻微堵塞时按摩的具体手法,都配上了清晰的示意图,这对于初次经历胀痛的妈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更让我感动的是,它居然还专门开辟了一小节来谈论“产后亲密关系”的重建,提醒夫妻双方都需要时间来适应角色的转变,鼓励坦诚的交流,避免因为身体和心理的疲惫而产生不必要的摩擦。这种对家庭整体幸福的关注,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般的育儿手册,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生命过渡期家庭关系维护指南”。我时常会翻到那几页,提醒自己要耐心,要爱护身边的伴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柔和的米白色调配上一些温馨的插图,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想要传达的抚慰和希望。我是在一个孕期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的,说是内容非常实用,尤其是在应对孕早期那些莫名的焦虑时,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很有操作性的建议,比如如何调整饮食来缓解孕吐,以及一些简单的居家放松技巧。我当时正处于孕期前三个月,对未来充满了未知和不安,这本书的章节划分很清晰,我尤其喜欢它对情绪管理的探讨部分,作者似乎很理解初为人母的那种手足无措,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反而更像是一位有经验的邻家长辈在耐心倾听和引导。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伴侣的参与度,强调了父亲在整个孕期中的重要角色,这让我和我的先生进行了好几次深入的沟通,感觉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一下子提升了不少。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很好,文字不会过于密集,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不会有压力感,即便是疲惫的时候也能轻松地翻阅几页。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陪伴你度过整个孕期,随时可以翻阅的“孕期日记”或“心情备忘录”,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