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吃是宝宝大的事:300款促进宝宝聪明的营养餐 |
| 作者 | 李F怡,章永正 |
| 定价 | 28.00元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054029 |
| 出版日期 | 2009-07-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359Kg |
| 内容简介 | |
| 从4个月到6岁的宝宝正处于生理功能日趋成熟的阶段,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一刻也离不开饮食所提供的营养物质及热能,这些必须通过饮食及时补充,为了帮助妈妈们科学合理地安排宝宝的日常饮食,使宝宝既健康又聪明,作者根据4个月到6岁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营养需求,根据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科学选材、合理搭配,精选了300款富含钙、锌、铁、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有益于宝宝健脑益智及生长发育的营养菜肴、主食及汤汁,并以简洁的文字对每款菜肴或主食的原料、制作方法、特点、营养成分、制作技巧、进补提示等做了具体的介绍。相信本书能帮助您为宝宝烹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营养美食,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保障。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强筋健骨的补钙佳肴 一、宝宝补钙的重要性 1宝宝生长需要钙 2宝宝易缺钙的原因 3宝宝补钙的方法 4如何知道宝宝是否摄入了足够的钙 5宝宝各年龄段钙的需要量 二、4~6个月宝宝的补钙食谱 (一)糊 泥 羹 1牛奶蛋黄糊 2牛奶香蕉糊 3香蕉蛋黄糊 4鱼菜米糊 (二)汤 汁 水 1小白菜水 2鲫鱼汤 3油菜水 4萝卜水 三、6个月~1岁宝宝的补钙食谱 (一)糊 泥 羹 1苋菜鱼肉糊 2麻酱鸡肝糊 3油菜蛋黄糊 4蔬菜蛋羹 (二)汤 汁 水 1菠菜鸡蛋汤 2虾皮萝卜汤 3什锦豆腐汤 4白萝卜油菜汁 (三)粥 1芝麻粥 2黄鱼泥粥 3牛奶蛋黄粥 4山药蛋黄粥 (四)菜 1豆腐蒸蛋 2虾末菜花 3油菜海米豆腐羹 4虾皮清炖豆腐 (五)主食 点心 1麻酱面 2蛋黄蔬菜羹 3豆腐糕 4小蛋糕 四、1~3岁宝宝的补钙食谱 (一)糊 泥 羹 1柳橙黑鱼肉 2鲜虾肉泥 3蛋黄碗豆糊 4蛋黄豆浆羹 …… 健脑益智的补锌美食 丹心碧血的补“铁”盛宴 充满活力的维生素大餐 丰富多彩的元素美餐 |
| 编辑推荐 | |
| 60款强筋健骨的补钙佳肴,60款健脑益智的补锌美食,60款丹心碧血的补铁食谱,60款充满活力的补维生素菜肴,60款丰富多彩的补微量元素餐点,为0—6岁宝宝,奉献300款健脑益智美食。 |
| 文摘 | |
| 序言 | |
天呐,最近在书店随便翻到的这本书,完全超乎我的预期!我本来只是想找本快手的辅食指南,结果发现这本简直是育儿新手的福音。装帧设计上就挺讨喜的,色彩明亮,图片清晰,光是看着那些色彩搭配鲜艳的菜式照片,就已经让人食欲大开,更别提它对营养搭配的细致讲解了。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寓教于乐”的风格,作者似乎深谙新手父母那种既想给孩子最好的,又怕做复杂的心理,所以很多食谱都强调了食材的可替代性和操作的简便性。比如,对于那些工作日只有半小时能进厨房的家长来说,它提供的“十分钟搞定”系列简直是救星。我试着做了几次,孩子从一开始挑食到现在主动举着小勺子喊“还要”,效果立竿见影。而且,它不仅仅是菜谱的堆砌,更像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讲解“为什么这么做”的营养学小册子,读完之后,我对给孩子搭配一日三餐的信心倍增,不再是盲目地遵循网上的只言片语了。这本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真心觉得是近年来难得的优质育儿读物。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书名吸引进去的,觉得这种直白的表达很有意思。拿到书后,我立刻开始对比我之前囤积的几本辅食书,发现这本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似乎更关注“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很多育儿书都会强调最终的成品要达到某种外观上的完美,但这本却花了大篇幅去描述如何引导宝宝对手指食物的抓取、咀嚼的正确方式,甚至涉及到餐桌礼仪的初步培养。这对我这种“细节控”妈妈来说,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如何处理不同阶段宝宝的吞咽能力发展,配有详细的图示,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之前给宝宝吃的某些质地的食物,超出了他当时的生理发展水平。这本书的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儿科营养师兼资深妈妈,她的文字充满了理解和耐心,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就算是熬夜抱着娃看,也不会觉得晦涩难懂,非常推荐给正在经历“辅食战争”的父母们,它能帮你把焦点从“吃饱”转移到“吃好,吃得对”上来。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追求效率的人,所以对那些动不动就要炖煮四小时以上的“养生汤”类食谱是敬而远之的。这本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结构清晰到令人发指,我几乎不需要花时间去翻找,因为索引做得极其人性化,直接按“月龄”和“食材类别”做了双重分类。我最欣赏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添加辅食”的阶段,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幼儿期,也就是三岁以前的黄金营养期。比如,关于铁元素的补充,它不是简单地列出猪肝泥,而是给出了好几种不同风味、口感的替代方案,考虑到有些孩子就是对特定味道的抗拒。我昨天根据里面的“彩虹能量碗”的做法,用了三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和一种优质蛋白质,宝宝吃得津津有味,而且我发现,他对于蔬菜的接受度明显提高了。这本书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你如何“变通”,而不是死板地照搬食谱,这对于充满变数的育儿生活来说,太重要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真的体现了出版社的用心。我手里拿的是平装版本,纸张的质感很好,不易反光,即便是厨房油烟较大的地方翻阅,也不容易留下难看的污渍。更重要的是,它的“问题解答”板块做得非常到位。我总是在想,如果我没有买到某种特定食材怎么办?或者如果我一次性做了太多,如何储存才最安全?这本书里几乎涵盖了所有我能想到的突发状况和常见疑问。它不像某些网上的零散资料,信息碎片化且真假难辨,这本汇集成册的书籍,给我的感觉是经过专业校验的,很有安全感。我特别喜欢它最后附带的“应急营养补充表”,在孩子生病或者食欲不振时,能快速定位到哪些食物是温和且有助恢复的,这比我平时在网上搜索焦虑地大海捞针要有效率高出百倍。
评分从一个资深“厨房小白”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愉快的探险。我以前做辅食最大的障碍就是对“火候”和“调味”的把握,总是担心味道不对,孩子不爱吃。这本厚厚的书,却能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它对烹饪步骤的描述细致到了“中小火加热三分钟”这种程度,让我的操作失误率大大降低。而且,它没有把“聪不聪明”这个问题看得过于神秘化,而是落到了实处——均衡的脂肪酸、适量的维生素C、充足的蛋白质等基础营养的持续供应上。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聪明的头脑,是从一蔬一饭中慢慢构建起来的,而不是某一个“神奇食物”瞬间带来的。它用一种科学且充满爱意的方式,重新定义了“为宝宝做饭”这件事的意义,让我从应付任务的心态转变为享受创造的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