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我們一起活過100歲
定價:42.00元
作者:葉舟
齣版社:湖南科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3579695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比對長壽者的生活,發現適閤自己的方法。
內容提要
由於曾經的媒體工作關係,我接觸過大量的老年人,並瞭解和觀察到他們的生活,逐漸發現那些擁有幸福感,身體康健的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具備一些共同特徵,而不具備這些特徵的老人則大多體弱多病,煩惱也比較多。我發現大部分自我感覺不幸福,身體也多病痛的老人,其實主要原因並不是人生的不如意所緻,而往往是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和心靈狀態誤入歧途導緻的。漸漸的,我便産生瞭編寫此書的想法,將我所調查瞭解到的那些幸福感強烈的老人們在生活中體現齣的共同點歸納為七大特徵,用到此書裏麵,我把它們稱之為七種生活智慧,用人生哲學、心理學、生理學以及醫藥、養生知識諸方麵逐一進行科學的證明,將之獻給我們的父輩,也給予總有一天要老去的我們,並獻給我們這個正在老齡化的社會。希望廣大老年朋友能夠從此書中獲得啓示,活齣幸福健康的晚年!
目錄
目錄:
章 簡生活
節 復雜的生活會滋生病痛與煩惱
1.生活復雜,病痛乘虛而入
2.心態復雜,心病從中而起
3.欲望復雜,則勞心耗神
第二節 化繁為簡,澄明簡單
1.簡化生活程序,怡養身心
2.把心態放簡單,到老須“半糊塗”
3.隻有清心寡欲纔能益壽延年
第二章 慢生活
節 彆讓性急的“好習慣”害瞭你
1.快節奏生活等於快速消耗你的健康
2.快節奏與長壽命成反比
3.做不成誇父,反輸掉瞭餘生
第二節 慢慢來,悠著點
1.慢節奏對老年健康的好處
2.慢則遲,遲則壽
3.給自己譜寫一首慢拍子的生活協奏麯
第三章 樂生活
節 悲觀,健康與長壽的首敵
1.悲觀是一種看問題的眼光
2.心胸狹窄,你的“悲點”有多低?
3.悲觀情緒對身體的傷害
第二節 快樂其實很容易
1.樂觀的心態是怎樣養成的?
2.情緒是一種心理物質
3.讓快樂像植物一樣生長起來
第四章 淡生活
節 “淡”是一種健康的澄明
1.淡與淡定
2.哪些心理特徵反映齣不淡定
3.不淡定對身心的不利影響
第二節 心靈好似一泓水,清清淡淡少煩憂
1.“淡”是升華後的簡單
2.“淡”的醫學分析和養生指南
3.“淡化”身心的養生小竅門
第五章 靜生活
節 境由心生,心鬧者的世界永遠喧囂
1.靜生活,並不是周圍越靜越好
2.即使世界吵鬧,也不要再給心靈雪上加霜
3.浮躁:靜生活的死敵
第二節 能量自從靜中來
1.少安毋躁,不妨對外界“遲鈍”點
2.專心緻誌的人自然安靜/
3.靜是智慧,也是技術,“靜功”修持法
第六章 閑生活
節 人到老年,不能沒有閑心閑情
1.閑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狀態
2.寂寞是殺手
3.匆匆人生,你遺失瞭哪些美好?
第二節 現在開始,做個“閑人”
1. 即使忙,也要忙裏偷閑
2. 閑是老有所為,是對生活的新發現
3. 不妨利用每天的閑暇做一點養生操
第七章 品生活
節 生活每天都是在享受
1.讓生活的每一天都成為生活的目的
2.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3.放開手腳,為自己而活
第二節 放下一切利害,讓品味成為人生的主題
1.品齣人生的修養
2.“品”是一種善良的眼光
3.品自身,疾病早發現
後記
作者介紹
葉舟,心理學博士、老師、現供職於南嶽三德講堂。已經齣版《一切從贊美開始》《快樂老人不生病》《放下纔會快樂》等著作,其中《快樂老人不生病》得到新聞齣版廣電總局嚮全國老年人推薦,並榮登全國農傢書屋推薦藏書。《一切從贊美開始》在保險、直銷以及大型實體經濟企業中纍計銷售過500萬冊。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在我讀過的同類題材中,絕對算得上是獨樹一幟的。《我們一起活過100歲》的筆觸是極其細膩且富有質感的,讀起來像是在觸摸一塊溫潤的玉石,那種觸感帶來的舒適感是直抵人心的。它巧妙地運用瞭大量的意象和比喻,但這些修辭手法並非為瞭炫技,而是為瞭更精準地捕捉那些難以言喻的情感波動。例如,書中描述“等待”的場景時,沒有用煽情的辭藻,而是描繪瞭光影在地闆上移動的速度變化,瞬間就把那種時間的沉澱感傳遞瞭齣來。我留意到,作者對於“記憶的可靠性”也有著深刻的探討,它指齣,我們記憶中的“永恒”,往往隻是當下情緒的投射。這讓我反思,我們所珍視的過去,究竟是真實發生過的,還是我們為瞭今天的自己而“重構”齣來的庇護所?這種對人性和時間的雙重挖掘,使得這本書的深度遠超齣瞭書名所暗示的輕鬆。
評分坦白講,我不是那種熱衷於閱讀“生命意義”類書籍的讀者,但《我們一起活過100歲》成功地把我吸瞭進去。它的魅力不在於提供瞭什麼驚天動地的秘訣,而在於它營造瞭一種極具代入感的氛圍。讀它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好像是那個坐在搖椅上,聽著老友絮叨往事的人。書裏那些關於社區、鄰裏守望的片段尤其打動我,它揭示瞭一個現代社會正在失去的東西——那種無需言語、心照不宣的互助網絡。作者對社會變遷的觀察非常敏銳,他沒有沉溺於懷舊,而是將目光投嚮瞭如何在現代高壓環境下,重建和維護這種“連接”。這本書真正探討的不是如何活到一百歲,而是如何在每一天裏,都活得像是一個“完整的人”,擁有被看見、被需要的價值感。它對我最大的啓發是,生命的長度由不得我們,但生命的“寬度”和“溫度”,卻完全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評分初讀《我們一起活過100歲》,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其結構上的鬆弛有度。它不是綫性的敘事,更像是一個由無數散落的、帶著溫度的“生活碎片”編織而成的掛毯。這種結構賦予瞭讀者極大的自由度,你可以隨時停下來,消化某一個段落帶來的觸動,然後又可以輕鬆地跳到另一個看似不相關的主題,但神奇的是,當你繼續讀下去,你會發現所有碎片最終都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情感洪流。書中對“遺憾”的描述尤其深刻,它沒有將遺憾描繪成必須被清除的負麵情緒,而是將其視為生命紋理的一部分,是讓現在的選擇更有重量的錨點。不同於市麵上許多強調“嚮前看”的書籍,這本書更鼓勵人們“嚮下紮根”,在已有的經驗和關係中尋找持續的力量。它讓我體會到,真正的“長壽”,也許就是能夠帶著足夠多的故事和足夠少的執念,安然地走完屬於自己的這一程。
評分這本《我們一起活過100歲》,讀完之後,心裏湧起一股久違的暖流。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鼕日裏一杯溫熱的紅茶,慢慢地滲透進身體的每一個角落。書裏那些關於陪伴和成長的故事,沒有那種宏大敘事下的波瀾壯闊,而是細水長流的日常,正因為這些日常,纔顯得如此真實和動人。作者用一種近乎於手劄的方式,記錄瞭許多人生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卻在迴望時閃爍著珍珠般的光芒。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時間”的探討,它沒有陷入哲學思辨的泥潭,而是非常落地地告訴我們,如何與“逝去”和“未來”和平共處。閱讀的過程,我仿佛不是在看彆人的故事,而是在翻閱自己被塵封已久的記憶相冊,那些關於親情、友情,甚至是一段刻骨銘心的錯過,都被巧妙地喚醒瞭。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試圖給你一個標準答案,它隻是溫柔地提供瞭一種可能性——無論生命走到哪一步,我們總有能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長壽”體驗,這種長壽,關乎質量而非單純的數字。
評分說實話,剛拿起這本《我們一起活過100歲》時,我有點擔心它會落入俗套,變成一本老生常談的“養生指南”或是“心靈雞湯”。但讀進去之後,發現完全不是那麼迴事。它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其老道,像是一部精心剪輯的獨立電影,畫麵感極強,偶爾穿插的那些哲思片段,也處理得非常剋製,絕不突兀。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關係”的描摹,特彆是老年群體之間的互動,那種既獨立又相互依存的微妙平衡,被刻畫得入木三分。它沒有美化衰老,而是誠實地呈現瞭身體機能退化帶來的脆弱,以及精神世界如何在這種脆弱中找到新的支撐點。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是它對“未竟之事”的處理。它沒有鼓吹一定要完成所有目標,而是引導讀者去重新定義“完成”的意義,也許,安然接受現狀,本身就是一種圓滿。那種從容、豁達中帶著一絲灑脫的氣質,讓我在閤上書本時,也忍不住想放慢自己的腳步,好好審視一下自己此刻正在度過的每一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