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会学习 优等生:中学生学习能力训练
定价:25.00元
作者:晨曦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021600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好学不如乐学,乐学不如会学。中学生学习能力训练,考高分是善学的回报,优等生是善学的骄子。
据北京日报2007年元月24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一位特级教师,对该校的优等生进行了长达10年的调查,得出的结果是:爱学习、会学习是他们成为优等生的密钥。
内容提要
本书是笔者多年来教育与辅导学生学习的经验积累,也是对众多中学生学习成功经验的总结,它根据学习能力形成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揭示了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途径,并依照当前学校教育的实际要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如自主学习能力、听课能力、预习复习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方法和诀窍,同时还对两门重要学科——英语与数学的学习能力以及应试的能力的提高作了具体介绍。书中内容丰富,叙述清晰,易学易懂,便于应用,对广大中学生极具实用价值。
目录
一、学习能力: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1.学习能力为青少年成才插上翅膀
2.学习能力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3.学习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4.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5.中学生提升学习能力的五大途径
二、自主学习能力:高效成功学习的基础
1.主动学习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2.自学能力是成功的素质
3.主动学习需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4.以科学的计划保证目标的实现
5.掌握正确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6.开发大脑潜能,提高自学能力
7.自主学习中科学用脑的六种方法
三、听课能力:消化课本知识的主要武器
1.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主战场
2.不可忽视课前的四准备工作
3.高效率听课一定要讲究策略
4.让自己的思维围绕着老师转
5.课堂上要充分发挥综合感官
6.积极参与,让听课“动”起来
7.因师制宜,适应不同类型的老师
8.改掉听课中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四、预习和复习能力:巩固知识的必须环节
1.良好的预习是诮灭知识酌保证
2.预习能够对学习产生四六效果
3.课前预习的凡种不同方法
4.预习应注意酌八方面问题
5.复习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
6.高效率复习的基本要点
7.高效复习应做到“四化”
8.因科制宜,有效地进行复习
9.提高复习效果酌九个关键
10.“旧路新探”复习法
11.“趁热打铁”复习法
12.“周末总结”复习法
13.“穿线珠珠”复习法
五、阅读能力:大量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六、语言表达能力:出色人生的有效保障
七、写作能力:体现知识和素质的窗口
八、英语学习能力:拓宽学习领域的佳渠道
九、数学学习能力:抽象逻辑感的训练营
十、成功考试能力:把握好成绩的关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绝对是加分项。很多学习方法书籍要么内容密密麻麻让人望而生畏,要么插图卡通得让人觉得不够严肃。这本书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的图表清晰明了,很多复杂的认知过程都被简化成一目了然的流程图或思维导图,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特别是关于“考试焦虑管理”的那一章,它用了一种类似“情景模拟”的方式,带你走过考前到考中的每一步情绪波动,并提供了即时“心理锚点”的建立方法。我试着练习了书里提到的“深呼吸+积极暗示”组合,在最近一次小测验前确实感觉心跳平稳了许多,这对我这种容易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学生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这种注重心理层面的引导,说明作者对中学生群体的需求理解得非常深刻,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智力上的提升,更是心理韧性的构建。
评分我花了一整个周末的时间初步浏览了这本书的章节结构,不得不说,作者在逻辑梳理上功力深厚。它不是那种堆砌知识点的百科全书,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你构建自己的学习系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时间管理与专注力培养”这一块的阐述,它没有简单地说“你要专心”,而是深入分析了干扰源的类型,并给出了具体的“阻断机制”操作指南,比如如何设置“心流启动仪式”,这个概念对我触动很大。我以前总是在不同的任务间切换,效率低下,现在开始尝试书中建议的番茄工作法变体,虽然只是初步实践,但感觉精力分配确实更集约了。另外,书中对“批判性思维”的入门讲解也做得非常到位,它用了很多贴近中学生日常的例子,比如如何辨别网络谣言或者分析一道带有陷阱的数学题,这种实战性远超课本上的空泛说教。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教你“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更高效的学习者”,这种底层能力的提升,价值无可估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醒目,色彩搭配既活泼又不失稳重,一下子就能抓住中学生的眼球。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厚实的质感吸引了,这感觉就像拿到了一份沉甸甸的承诺,预示着里面装载的知识量肯定非常扎实。从目录上看,它似乎涵盖了从基础学习方法到高级思维训练的方方面面,这对于正处于摸索阶段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及时雨。我尤其期待它在“如何有效记忆”这部分的内容,因为我总感觉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去背诵,但收效甚微,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颠覆性的、真正实用的技巧,而不是那些老生常谈的理论。我注意到书里提到了一些“精英学习模型”,这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希望能从中找到适合我的那一款,让我这个“普通学生”也能窥见学霸世界的门径。整体而言,初印象是专业、全面,而且设计上很贴合目标读者群的审美,让人有立刻翻开细读的冲动。如果内容真如排版所暗示的这般有深度,那它绝对称得上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某个核心章节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彻底重塑了我对“努力”的定义。以前我总以为学习好就是靠“死磕”,靠熬夜,但这本书揭示了“聪明地努力”才是关键。它深入探讨了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思考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能力。书中通过一些有趣的“学习诊断问卷”,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在信息处理、知识迁移方面的盲点。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同学花了更少的时间却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因为他们的学习效率高出我好几个层级。这本书的文字虽然专业,但绝不晦涩,作者很擅长用类比和故事来阐释复杂的学习心理学概念,使得那些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吸收和实践。它就像一位私人定制的学习教练,在不断地激发我的潜力,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相信通过系统训练,我一定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会学习”的人。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能力训练”的书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就是为了迎合家长和学生群体而做的“快速致富”式的宣传。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偏见。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身边一个成绩拔尖的学长在跟你分享他的独家秘籍。我尤其欣赏它对“错题本”这个传统工具的创新性挖掘。书中不是简单地让你抄录错题,而是提供了一套“错误归因矩阵”,要求你在记录时不仅要写出错误过程,还要分析是“知识点盲区”、“审题失误”还是“思维定式”导致的错误。这个精细化的分析过程,迫使我去直面自己学习中的真正弱点,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我已经开始在我的笔记本上应用这个矩阵,短短几天,我发现那些反复出现的低级错误频率明显下降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答案”,而是“方法论”,是真正能够内化为自身学习习惯的底层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