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与时间
定价:49.00元
售价:34.8元
作者:贝尔纳黛特.盖里泰.埃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807681762
字数: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一本不可多得的家教书,帮助孩子认识时间、利用时间、管理时间,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法国数学逻辑思维教育专家贝尔纳黛特?盖里泰-埃斯的代表作,内有大量有关时间障碍的临床案例,是国内引进的有关通过游戏进行“时间训练”的更好读本。
★孩子在时间中发生变化,他如何理解时间?还在童稚时,时间会给他留下哪些印记?他何时会意识到自己握有时间的权力?他理解存在吗?他什么时候会明白死亡?“时间训练”正是孩子所需,一本书能解决关于时间的所有问题。
★认识时间障碍,洞悉孩子的思维运行方式,具体而微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解析,实用可模仿的游戏设计,让父母更了解孩子,实现更有效的陪伴。
★小开本盈手可握,轻型纸轻便悦目,给孩子提供驾驭时间的方法,实现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孩子:挑战》《良好家教十诫》原班团队制作,只为家长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内容提要
帮助孩子驯服神奇的时间,形成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时间感
《孩子与时间》通过大量案例,讲述了如何驯服神奇的时间。所有孩子的变化都是随着时间而发生的,这种变化的前提是我们作为父母,了解并且帮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时间以及如何管理时间。孩子通过直觉、游戏、逻辑思考获得时间感,当他们将目光转向自身,转向自己的生活,就在主观时间中找到了自我,体会到时间与自己紧不可分,并将客观时间“占为己有”,能合理利用时间,从而扩大视野,且得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孩子与时间》提供了各种活动、情境和练习场所,帮助父母通过游戏来进行时间练习,这种练习有助于孩子认识时间,提高思维能力,学校学习中有关时间在运算、题目和数学中的应用也更能容易得到解决,提高孩子的数学逻辑能力,*终使孩子获得时间管理能力和更复杂高级的心智能力。
目录
1时间领域
衡量不可觉察的时间 2
逻辑与时间 15
2主观时间,客观时间
我,“小编年史” 26
生活笔记 37
生活笔记中涉及的内容 48
历史长河中我的故事 68
将来—现在—过去,谜一般的三部曲 80
时间段 95
游戏中安排时间:组织思维 110
词典时间 121
动词变位 137
你年龄几何? 148
3 时钟与日历,衡量时间的工具
如何衡量时间? 161
太阳日的8 个时钟 174
无法遗忘的小时I 183
无法遗忘的小时II 209
无法遗忘的一天 229
“小时”之前的词汇 242
今天星期几? 249
五本日历簿 255
“时间角落” 272
时间载体词汇 279
时间“战争游戏” 288
4 时间与数学
关于时间段的操作 300
数学已知条件中的时间性(克洛迪娜?德库尔- 沙莱) 305
数学运算中的时间 320
结束语时间的光学仪器 355
附 录 让我们狂欢吧! 360
作者介绍
贝尔纳黛特?盖里泰-埃斯 (BernadetteGuéritte-Hess)
法国精神运动科与正音科医生、数学逻辑思维教育学专家。她与弗朗辛?若兰?曼诺尼(Francine Jaulin Mannoni)一起,于1973年创立了数学逻辑活动精神病理学研究协会(GEPALM)。她还组织、提供思维结构发展学的研究与培训,更对逻辑、数学以及认知领域的教育问题有着丰富经验。
文摘
序言
从书名来看,这本书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普通的育儿技巧分享。它瞄准的是一个更宏大、更形而上的主题:时间与生命力的关系,并将其投射到最敏感的生命体——孩子身上。我倾向于认为,这本书的论述会是跨学科的,也许会涉及到神经科学中关于注意力广度和时间感知的最新研究,并将其与儿童的自由玩耍理论相结合。我猜想,作者可能会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过度结构化的时间安排,实际上是在扼杀孩子内在的生命节奏和创造力。这种“反抗时间表”的论调,在充斥着“早教”、“精英培养”的当下社会,无疑是一种清醒的警示。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非量化的引导方式,比如如何与孩子一起“浪费时间”,如何培养他们对“等待”的耐心,而不是用电子屏幕来填补每一个空隙。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对现代生活节奏的温柔而坚定的挑战,呼唤我们重拾对生命本真流逝的尊重与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具有一种强烈的文学暗示性。 “BF”这个前缀的含义虽然不明,但它可能代表着某种特定的研究系列或观察视角,增添了一丝神秘和专业性。作为一位对教育史略有涉猎的读者,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法国的教育思潮与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我设想,书中可能包含了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在不同情境下(比如等待圣诞老人的兴奋、对暑假漫长性的感受)对时间流逝的主观感受进行对比分析。这种对比,如果处理得当,会非常具有洞察力。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孩子们对时间的“弹性”——他们如何能在一场游戏中度过“永恒”,又如何在等待一个简单的指令时感到“煎熬”。这种对时间主观体验的捕捉,是衡量一本深度育儿读物是否成功的关键。这本书若能成功地揭示这种差异,无疑将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解和接纳孩子节奏的全新窗口。
评分这本《BF:孩子与时间》真是让人读完后陷入沉思许久。我一直对儿童心理发展这个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时间观念是如何被塑造和内化的。这本书,虽然我没有直接读到它的具体内容,但从它的名字和出版信息中,我仿佛能嗅到一股深邃的哲学气息。想象一下,一个孩子是如何感知“现在”、“过去”和“未来的”?这种感知是否与成人世界的线性时间观截然不同?我猜想,作者一定深入探讨了儿童游戏中时间的松散性,那种“一眨眼”就能从史前时代跳跃到太空探索的奇妙心智世界。也许,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观察案例,记录了孩子们在没有成人时间束缚下,如何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慢”与“快”。我特别期待能看到作者如何将法国文化中那种特有的对生活节奏的审视,巧妙地融入对儿童心智的剖析中。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开启我们重新审视自身时间利用方式的大门。如果真如我所料,这本书对那些感到生活被“时间表”挤压得喘不过气的家长们,无疑是一剂良药,提醒我们,或许应该允许孩子,也允许自己,慢下来,去真正“生活”而非仅仅“度过”。
评分不得不说,三联书店出品的书籍,总有一种让人信赖的质感和思想深度。尽管我还没翻开《BF:孩子与时间》的内页,但仅仅是它的出版方,就暗示了这本书绝非泛泛之作。它可能触及了存在主义哲学中关于“时间性”的议题,但却是通过一个最纯真、最不设防的视角——儿童——来进行阐释的。我一直在思考,现代社会对儿童的“时间教育”,是不是过早地灌输了成人的焦虑?我们急于让孩子学会规划、学会守时,却剥夺了他们体验“无目的时间”的权利。这本书,或许就是对这种功利化教育的反思。我甚至想象,作者可能会引用一些文学作品,比如普鲁斯特对记忆和时间的描绘,来佐证儿童心智的非线性时间体验。如果内容真的如此丰富,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孩子”的书,它更是一部关于“我们如何失去了对时间的掌控权”的深刻反思录。
评分初次接触到这本书的名字时,那种带着法式浪漫与严谨并存的命名方式立刻吸引了我。贝尔纳黛特·盖里泰这个名字,在某些学术圈子里或许并不陌生,但与“孩子与时间”的结合,构成了一种充满张力的对比。我常常在想,法国教育体系,尤其是在启蒙和自由精神的熏陶下,他们是如何处理孩子对“等待”和“即时满足”的态度的?这本书,在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生活片段的速写。我设想其中可能穿插着蒙台梭利式的专注力培养,又或许融合了更偏向精神分析的视角,探讨童年创伤或记忆如何扭曲或延长个体对时间流逝的感知。读完后,我期待的不是掌握一套固定的教育方法,而是获得一种更具弹性的思维框架,去理解孩子眼中那个永恒的“当下”。那种感觉,就像是拿着一块放大镜,观察沙粒从指缝间悄然滑落的瞬间,每一个细微的运动都被赋予了无限的意义。这本书的价值,我想,在于它挑战了我们“效率至上”的时间观,回归到生命体验的本质上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