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你的5岁孩子
定价:25.00元
作者:(美)埃姆斯,(美)伊尔克,玉冰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39045603
字数:75000
页码:16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1)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美国格塞尔人类发展中心根据上千位孩子真实成长跟踪总结的早教百科(2) 兰登书屋30年当家好书,全球阶梯教养,两代父母,3亿家长的信赖选择 (3) 中国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胡萍、小巫、安燕玲、海文颖倾情作序推荐!(4) 内容全面,从日常生活到教养难题,关于孩子每年的一切,都在书中可以找到!
内容提要
本书从以下方面介绍关于5岁孩子的一切:
(1) 介绍孩子5岁时身心发展特质和成长规律
(2) 怎样在孩子5岁时引导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
(3) 介绍5岁孩子的日常作息习惯
(4) 为父母讲解5岁孩子的管教方式
(5) 让父母了解5岁孩子的心智能力
(6) 告诉父母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该入学
目录
作者介绍
路易丝·埃姆斯(1908-1996),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她毕业于耶鲁大学,毕生致力于儿童发展、儿童养育实践研究,其教育理念影响了两代美国年轻父母。
弗兰西斯·伊尔克(1902—1981),美国儿童行为学博士,与路易斯埃姆斯合著的作品很多书都成为畅销书。
文摘
序言
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育儿技巧,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和反省。我原以为我的教育方式已经算是比较开明的那一类了,但书中描绘的五岁孩子的内心世界,时常让我感到汗颜——原来我错过了那么多他们试图表达的微妙信号。举个例子,书中详细描述了五岁孩子对“时间”和“顺序”的模糊感知,这立刻解释了我家孩子为什么总是对“明天”、“上周”这类时间概念感到困惑,以及为什么他们在完成复杂任务时容易感到挫败。我过去常常因为他们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而生气,现在明白,我需要的是更具体、更具象的步骤拆解和视觉化辅助,而不是空泛的要求。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强调了“想象力游戏”对孩子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在书中被誉为“心灵的炼金术”,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得以安全地处理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承受的压力和恐惧。我开始有意识地参与到孩子的“过家家”中,扮演那些原本让我感到头疼的反派角色,结果发现,孩子通过控制这个游戏,成功地“击败”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不安。这本书的语言是如此的温暖而有力,它不指责家长的疲惫,而是提供理解,引领我们走向更具同理心的育儿实践。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及时雨,读完后感觉豁然开朗,仿佛拿到了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万能钥匙。我一直苦恼于我家那个五岁“小魔王”的各种突发奇想和难以捉摸的情绪,总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贴近生活,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五岁孩子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规律。比如,关于“为什么孩子总是问‘为什么’?”这一部分,我以前总觉得是孩子在故意捣乱,看完才明白这其实是他们构建世界观的黄金时期,提问是他们探索未知的主要方式。作者的建议不是简单粗暴地制止,而是教我们如何引导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种尊重个体成长的态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书中提到如何处理孩子在公共场合的情绪爆发,那几条实操建议,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周末的超市购物中试验了一次,效果出奇地好,孩子从最初的哭闹很快转变成了愿意听从引导的合作者。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方法”,更在于重塑我们对“五岁”这个年龄段的理解,让我们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体会他们的每一次“小题大做”背后蕴含的巨大成长需求。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妙,它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只有干巴巴的指导,而是巧妙地融合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与日常家庭生活的场景模拟。我尤其欣赏它对“五岁孩子的好奇心与道德萌芽”这一主题的探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接触到更复杂的社会规则,他们会因为规则被打破而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有时显得过于苛刻和教条。我之前处理这类情况时,往往会陷入与孩子进行“逻辑辩论”的泥潭,试图证明我的判断比他们的更公平。这本书提醒我,对他们而言,规则的首要功能是提供安全感和可预测性,而不是绝对的公平。我们应该首先肯定他们对公平的渴望,然后引导他们理解“例外”和“情境依赖性”。书中关于如何与孩子讨论“为什么有些时候规则可以变通”的对话范例,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教会了我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在不损害规则权威的前提下,引入弹性和人性化的考量。这种细腻的引导,使得家庭氛围更加和谐,孩子也从僵硬的规则执行者,逐渐成长为能思考规则意义的初步“小公民”。
评分我购买过很多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书籍,但真正能让我放下手机,全神贯注地读完并反复翻阅的,屈指可数。这本关于五岁孩子的书,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关注“如何让孩子听话”,而是深入挖掘“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书中对五岁孩子“时间感”和“因果关系”理解的局限性分析,彻底改变了我对孩子“拖拉”和“健忘”的看法。我曾以为那是他们故意和我作对,现在明白,他们的大脑认知结构尚未完全成熟到能够处理复杂的线性时间概念。因此,书里提供的解决方案不再是惩罚性的“计时器”,而是更具操作性的“视觉化日程表”和“事件锚点”。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有一种“啊哈!”的顿悟感,仿佛解锁了隐藏多年的育儿密码。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将复杂的要求分解成一系列可执行的小步骤,极大地减少了亲子间的对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科学的观察与日常的亲昵完美结合,提供了一套完整且充满人文关怀的五岁儿童陪伴指南,让“管教”真正回归到“引导”的本意。
评分作为一名对儿童心理学略有涉猎的业余爱好者,我原本以为市面上的育儿书无非是那些老生常谈的理论的翻版,但这本书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实证基础,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它的专业性体现在对五岁这一特定发展阶段的精准把脉上,它没有笼统地谈论“孩子”,而是聚焦于那个正在从具象思维向初步抽象思维过渡的微妙时期。书中关于“友谊与规则的建立”那一章,分析得尤其精辟。我的女儿最近开始和邻居家的小朋友发生争执,起因往往是一些非常微不足道的玩具或空间分配问题。我以前总试图扮演仲裁者的角色,强行要求他们“分享”或“轮流”,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对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将这些冲突视为孩子学习社会契约和共情能力的实践场。它指导家长如何退后一步,鼓励孩子自己去谈判、去理解他人的立场,而不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这种“赋权”给孩子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控制欲,感觉自己以前像个微操大师,现在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练”,在关键时刻给予支持和指导,而不是事事代劳。这本书的逻辑严密,参考文献和案例的引用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绝对值得所有希望深入理解孩子心智的家长珍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