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我的事业是父亲(十年纪念版) |
| 作者 | 蔡笑晚 |
| 定价 | 48.00元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1335488 |
| 出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我的事业是父亲》是一部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生动教育方法的长篇纪实作品,也是一部写给天下父母的励志书,更是以“父亲”的名义发出的棒喝:那些只在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是失职,更是失败! 作者蔡笑晚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他有六个小孩,孩子上中学以前一直生活在乡村。十多年后,六个孩子个个长大成才,声名赫赫。这位平凡父亲的理念朴素而异样:“父亲”,就是一生的事业! 本书既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子书,也是一部难得的贮满诸多教子经验、教育理念,可操作、可模拟、可仿效的家庭教育实践读本。它不艰深、不虚妄,在一个个温暖、细致的父爱故事中,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令人惊讶也令人欣慰。清晰的教育意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一则则可以立竿见影的教育细节使得本书成为天下父母的样板:合格的父母应该像蔡笑晚那样,把父母这个“事业”战战兢兢做好。 正如蔡笑晚所言:把孩子培养成才是天下每位父母*要紧的事业,它在所有日常事务中永远排*位!苦难和清寂在把“父亲”当“事业”做的理念面前变成了力量,变成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永远朝向成功的自信。 |
| 作者简介 | |
| 有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父亲,他被主持人陈鲁豫亲切地称为“博士老爹”,他被众多媒体誉为“人才魔术师”,他的家教理念被视为家庭教育的“孙子兵法”。 这位父亲就是蔡笑晚。他培养的6个子女中有5位被包括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在内的美国知名大学录取为博士生。大儿子蔡天文是美夕法尼亚大学年轻的终身教授,并荣获全球统计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考普斯总统奖”;二儿子蔡天武,在素有“金融界哈佛”之称的美国高盛公司出任副总裁;小女儿蔡天西,30岁即成为哈佛大学年轻的终身教授。孙女蔡玄嘉获得由奥巴马签发的美国总统杰出学生奖,并入选全美女子数学竞赛前十名,孙子蔡玄烨所在的代表队多次获得美国国家数学竞赛团体一等奖。奇迹正在祖孙三代人身上不断上演…… 蔡笑晚愿与天下的父母分享家教的成功经验,帮助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好梦成真:自2006年以来蔡笑晚在全国20多个城市做专场演讲100多场次,其设立的奖学助学基金已经启动6届,先后资助150多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本书一经出版便一纸风行,版权售至越南和台湾地区,他的教子理念在越南、新加坡,乃至全球华人中都引起了轰动。父亲的事业还在继续,蔡笑晚先生邀约天下父母,一起做好教子成才这项事业。 |
| 目录 | |
| 我的事业是“父亲” 001 哈佛教授问我教子经 011 天下的父母,我想对您说 015 养儿育女,特立独行 019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020 因材施教,拒绝寻常路 022 早一点,再早一点 027 放眼量,从长计 031 一砖一瓦,夯实基础 035 磨难经历,意外胎教 036 育儿方法,早恒结合 037 语言训练,少中求精 042 思维训练,数学为先 049 能力培养,自学为主 052 兴趣培养,注重规范 057 塑造品格,培养气概 061 德才兼修,以德为本 062 因时因地,培养孝德 067 立志趁早,编织未来 070 故事熏陶,塑造灵魂 074 不断攀登,贵在坚持 076 自信乐观,不断进取 079 良好习惯,从小养成 083 培养自立,始于认路 084 注重素质,全面培养 086 初涉人世,亦忍亦让 088 教育氛围,主动营造 095 好名相伴,好运相随 096 数次择校,能力为本 098 寻觅良师,终身受益 102 家校合作,教育互补 105 专业选择,实用为本 108 兄弟互助,相互砥砺 117 心理有结,及时化解 124 设计旅游,开拓胸襟 128 丰富爱好,领略乐趣 139 时间管理,只争朝夕 140 隔代教育,重在陶冶 143 得之宠爱,失之溺爱 147 筝线艺术,亲子共勉 151 抓住机遇,把握命运 172 不断攀登,永不满足 173 博士之家的光辉记录 175 心里话:愿天下的父母都好梦成真! 188 我的成功经验适用于每一个家庭吗? 193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自出版以来,连续数月雄踞全国各大书城同类图书排行榜帮手,读者好评如潮,曾引发央视、凤凰卫视等竞相热播,举国媒体轰动。 ★书中的方法简单易学、手段细致入微、效果令人信服。蔡笑晚高水平的教育理念指引他的儿女们个个快乐成才,并显示出高水平的竞争优势。 ★一套神奇教子方法,三代人共同验证,千万家庭从中受益。蔡笑晚被众多媒体誉为“人才魔术师”,被主持人陈鲁豫亲切地称为“博士老爹”,他的家教理念被千万家庭视为家庭教育的“孙子兵法”。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得令人赞叹,完全不像是一本关于“事业”和“父职”的教条式手册,更像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辨的散文集。作者在探讨为人父母的本质时,展现了令人惊艳的洞察力。他似乎不是在记录自己的经历,而是在解剖一种普遍的人类困境:如何在追求自我价值与履行家庭责任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语言的运用上,时而如诗歌般意境深远,时而又像老友间的促膝长谈,亲切自然,毫无矫饰之气。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入的内心对话,不断地触发我对“什么是成功”、“如何定义‘值得’”这些根本问题的重新审视。这种层次感和思辨的深度,使得这本书即使在多年后重读,依然能提供新鲜的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到位,简直像是在看一部精心剪辑的家庭生活纪录片。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琐事,描绘得充满张力和情感深度。我尤其欣赏其中对时间流逝的细腻捕捉,那种“十年”沉淀下来的重量感,透过文字扑面而来,让人不禁反思自己生命中那些被忽略的珍贵瞬间。书中对于父子/代际关系的处理,没有落入俗套的宏大说教,而是聚焦于那些微小的妥协、误解和最终的和解。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空气中弥漫的、属于特定年代特有的气息和那种含蓄的东方父爱。它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英雄赞歌,更像是一首娓娓道来的生活小夜曲,温柔却极具穿透力,让人在不经意间红了眼眶,然后若有所思地合上书页,望向窗外。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但这种共鸣并非源于我完全复制了作者的经历,而是源于他对人性中那些普遍而微妙情感的精准捕捉。特别是关于“传承”和“断裂”这一主题的探讨,处理得极其微妙。书中描绘的几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情感的无声传递,非常真实,充满了生活本身的戏剧性张力。它不像那种刻意煽情的故事,它所散发出的情感力量是内敛而持久的,像陈年的老酒,后劲十足。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事业”,最终都会被我们构建的那个小小的家庭世界所重新定义和衡量。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用小见大,展现了日常生活的宏大叙事潜力。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沉静而有力量的,它不是那种会让你肾上腺素飙升的快餐读物,而是需要你慢下来,细细品味的哲思录。作者的文字里有一种罕见的克制美学,他从不滥用情绪,却总能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掷出重磅的情感炸弹。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等待”和“陪伴”价值的阐释,那是一种超越了即时满足的、面向未来的耐心。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一个努力生活着的普通人的内心风景。它没有宏伟的蓝图,只有脚踏实地的每一步,以及对这些步骤背后意义的不断追问。对于任何处于人生十字路口,或正在努力平衡生活各个方面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深刻的精神漫步。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精妙,完全颠覆了我对这类主题书籍的传统预期。它不是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一系列片段、反思和时间维度的跳跃,构建起一个多维度的精神空间。读起来就像是在一个复杂的迷宫中探索,每走一步都会发现新的线索,指向一个更深层的含义。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手法,非常契合现代人碎片化但又渴望整体意义的心态。尤其是那些关于“选择”的章节,作者的处理方式极其老道,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将所有的可能性都摊开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每条道路背后的代价与收获。它提供给我的不是答案,而是提问的勇气和审视自身的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