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生命的初心,是一块白板,明智的爸爸妈妈将它描上清新美丽的风景。而唐诗王国里的诗人们,他们的灵感就像天宇里的璀璨星星,妙笔将寻常之物幻化得奇妙无比,将深奥哲理展现成浅近明朗的画面,万物的神奇,心灵的美妙,都蕴藏在朗朗上口的诗句里。这些美丽的讯息都能被胎宝宝感知。
捧在手心的唯美原创绘本,是人气插画师用100个日夜编织的飘逸梦境,守护着美妙的睡前时光。清新扑面的画卷,直达心灵的笔触,古人们的爱情、亲情、友情,还有高尚完美的人格理想,都是爱的风景。
即使不记得诗的名字,看一眼熟识名句组成的目录,字里行间的记忆就会跳入你的眼帘,领你从心底轻轻哼出全诗,如同邂逅故知的亲切和温馨。
如果本书的诗情画意已经轻轻汇入你的心跳,那就打开她吧,让妈妈和宝贝一起在唐诗的“心”宇宙遨游。母子间自然的沟通,让万物显得如此美丽,爱的感觉会在小生命的心里延续,守护TA的一生。
目录:
上篇 等待
19/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9/田园乐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20/长干行(节选)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3/咏鹅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4/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中篇 初相遇
70/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72/菩萨蛮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75/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76/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79/感遇(节选)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80/钓鱼湾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80/江南曲(节选)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
下篇 甜蜜的“腹”担
122/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4/客至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25/饮中八仙歌(节选)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26/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28/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30/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164/附录 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版权页
在线试读:
前言
生命是一场诗意的旅行。
穹顶之下,我们的生活,仿佛与“诗意地栖居”渐行渐远,古人们吟诵的鸟语花香,恍如一梦。
大自然生机勃勃,满载形与式,光影,韵律。自然的怀抱里,无限的生命按着自有的节奏跳动。古人们将对生命之美的感发,吟成了一首诗。所以,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在古人的诗行里洞见生命的至美。
准妈妈轻轻抚摸着腹中的宝贝,用心感受胎宝宝的心跳,在妈妈心海里荡漾开的,就是生命美的节奏。动与静,平与仄①,扬与抑,相反相成,就是生命的本真状态。音节、韵律汇流成唐诗的生命,和谐动听。
宝宝正在妈妈的体内一天天茁壮,铿锵有力的心跳,融入精工、丰美的韵律,无限扩张的文化脉搏为宝宝输送着美与爱的养料②。
睡前小时光,轻轻地,用心地,为宝宝吟诵一首唐诗吧……
①和谐好听的声调令唐诗朗朗上口。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声和第二声是古代诗人们作诗时用的“平声” 声调(本书用注明),第三声和第四声是被称为“仄声” 的声调(本书用注明)。古音中原来还有一种“入声”,也属于仄声的声调。等宝贝长大后,爸爸妈妈可以鼓励TA 继续探索唐诗的音韵王国……
②本书的编排以唐诗为主体,择选汉乐府诗、宋词以及名人佳句,更让妈妈和宝宝拓展美的视野。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
田园乐
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
柳绿更带朝烟。
●●●●○○
花落家童未扫,
○●○○●●
莺啼山客犹眠。
○○○●○○
梦里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50 岁时隐居在鹿门山。在一个春日的清晨,诗人睡起,刹那间被那阵阵鸟啼、沙沙春雨所感动,内心涌出的诗意,就成了清泉般动人的《春晓》。
鸟啼声、风雨声,都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却透露了无边春色。读者眼前顿时打开了一个春光融融的世界。
奇巧的是,孟浩然和他描绘的春景,仿佛被王维的诗篇一齐纳入,两幅画面在不同的时空遥相呼应,成就心灵的交响,正像那句:“你在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长干行(节选)
唐 李白
郎骑竹马来,
○○●●○
绕床弄青梅。
●○○○○
同居长干里,
○○○○●
两小无嫌猜。
●●○○○
“青梅竹马”的来历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那美好纯真的感情,诗人借一位商人妻子的口吻写出,流传至今。长干里位于如今南京的秦淮河以南,雨花台以北,从春秋时代开始,就是繁华之地。
胎教拓展阅读: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内容推荐:
朗朗上口的96首唐诗佳作,睡前五分钟,跟随爸爸妈妈儿时的记忆,一起读给宝贝听。
“等待”到“初相遇”,再到“甜蜜的‘腹’担”,准妈妈轻轻地诵读着美丽的诗篇,就像与腹中的宝贝交谈,回味与准爸爸相依相恋的感觉。
国学艺术的精华蕴藏在短小的一首诗中。宝贝在生命之初,摄取到美的力量,潜移默化间,传统文化的美与情,如涓涓溪流般,传递给腹中的胎宝宝。
人气插画师倾情打造的纯美绘本,结合古典与浪漫,融合清新与纯美,浑然一体的阅读感受,满卷的“诗情画意”令人耳目一新,让准妈妈全情体验唯美胎教。
唐诗加胎教拓展阅读中的乐府诗、宋词,“一对一”精心编排,融入一幅画境中,互相唱和。一首唐诗更窥见国学的博大精深,如新生命般不断孕育、成长和茁壮。
唐诗胎教,陪妈妈的爱一起孕育聪慧宝宝。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太抓人眼球了,那种柔和的色调和精致的插画,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我记得我是在一个书店的角落里偶然发现它的,当时就被那种宁静、温馨的感觉所吸引。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非常舒服,那种微微带着一点点纹理的触感,拿在手里就让人觉得安心。更别提那些排版了,字体大小适中,间距留白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作者在文字的选择上也非常考究,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出一种对生命最初阶段的敬畏与温柔。我特别喜欢其中几段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用词极为细腻,仿佛能通过文字闻到清晨的露水味,听到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对于一个期待新生命到来的准父母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心灵慰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温柔的陪伴者,在你等待的每一个夜晚,都能给你带来一份踏实的宁静与美好的期待。我甚至会经常不自觉地抚摸封面,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跨越纸张传递过来的爱意。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太到位了,一点也不拖沓,但又足够从容不迫,完美契合了孕期那种需要放慢脚步的心境。我原本以为,这么厚的篇幅里可能会有一些枯燥的理论或者过于学术化的内容,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它更像是一系列精心编排的“心灵漫步”,引导着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情感共鸣的空间。特别是它对声音和意象的捕捉能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比如,描述一个场景时,它会巧妙地穿插一些听觉细节,比如远方传来的钟声,或是潺潺的流水声,这些都能极大地激发孕妇的联想,也更容易让腹中的宝宝“接收”到这些积极的信号。我尝试着在睡前朗读其中的几段,发现自己的心率明显平稳了下来,那是一种从内而外散发的放松感。这种高质量的文本结构,不是那种生硬的堆砌,而是如同精心编织的丝绸,每一缕线都恰到好处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所营造的“场域感”。你读着它,会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更加纯净和有能量。我注意到,书中对于“连接”这个主题的处理非常深刻,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如何与胎儿互动,而是引导你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与过往、与未来的关系。其中有一章节探讨了“时间的感知”,作者用了一种非常诗意的方式,将孕育生命的九个月视为一个宏大而又微小的宇宙循环,这种宏大的视角让人瞬间释怀了许多日常的小焦虑。我很少在一本育儿类的书籍中读到如此深刻的哲学思考,但它又处理得极其轻盈,绝不会给人带来负担感。它鼓励你去感受,去相信,去自然地流淌,而不是被各种外界的“必须做到”的清单所裹挟。这种精神层面的滋养,比任何技巧指导都要来得珍贵和持久,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评分从内容深度上来说,这本书展现出了一种罕见的平衡性。它既有面向胎儿的温馨导引,也有面向父母自身成长的内在探索。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似乎能预判到孕期读者可能产生的各种微妙情绪波动,并提前用一种极为柔和的方式给出安慰。比如,当我因为睡眠质量下降而感到沮丧时,翻到某一页,恰好读到一段关于“月亮与潮汐”的对谈,那种关于周期性和自然规律的阐述,立刻让我找到了心理支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即时的解决方案,而是长期的“心锚”。它教会你如何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美好,如何在等待中培养出坚韧的耐心。可以说,这本书已经超越了“胎教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优雅地迎接生命转折的“人生美学指南”。我非常推荐给那些追求精神富足和内心宁静的准父母们。
评分与其他市面上那些主打“科学育儿”或“速成指南”的书籍相比,这本书展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慢艺术”。它不急于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框架和感受的路径。我个人尤其欣赏它在语言上对母性的尊重——它没有将孕妇塑造成一个“待改造”的容器,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充满智慧和直觉的生命主体。书中使用的词汇既有古典韵味,又非常现代,使得不同年龄层的读者都能找到共鸣点。例如,它描述胎动时,用的比喻是“星辰在沉睡的夜空中悄然移动”,这种高雅的意境,瞬间将一次简单的生理现象提升到了美学的层面。这对于提升孕期的自我价值感非常有帮助,让你觉得这段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值得被庄重对待和细细品味。阅读它,就像是完成了一次高质量的自我对话和情绪梳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