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区域生态资产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
定价:150.00元
作者:高吉喜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030367686
字数:
页码:
版次:3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在总结、借鉴外已有的生态资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生态资产的概念和内涵,探索了生态资产耗损和流转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模型,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生态资产评估及应用技术体系;对生态资产空间流转形式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区域生态资产损益与承载力影响评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典型区域生态资产损益和流转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区域生态资产优化配置与经济合作,并构建了基于生态资产流转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战略的制定提供支撑。
本书可供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研究方向的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目录
序
前言
章 生态资产理论与研究进展
1.1 相关概念辨析
1.1.1 资产与资本
1.1.2 自然资产与自然资本
1.1.3 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
1.1.4 生态资产与生态资本
1.2 生态资产概念及内涵
1.2.1 生态资产概念
1.2.2 生态资产内涵
1.2.3 生态资产属性及特征
1.2.4 生态资产构成要素及价值
1.2.5 生态资产耗损与流转
1.2.6 生态资产价值
1.3 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理论
1.3.1 生态资产评估价值论基础
1.3.2 生态资产价值评估主要方法
1.3.3 生态资产价值评估计量模型
1.4 生态资产评估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研究进展
1.5 生态资产研究趋势
1.5.1 完善生态资产评估的理论与经济技术方法
1.5.2 建立生态-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1.5.3 重视对生态资产的流转研究
1.5.4 实现生态资产研究与经济社会建设实践的结合
第2章 区域生态资产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
2.1 生态资产评估方法
2.1.1 实物评估法
2.1.2 生态足迹法
2.1.3 能值法
2.1.4 货币价值法
2.1.5 评估方法的归纳和总结
2.2 区域生态资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2.1 评估指标构建原则
2.2.2 评估指标体系
2.2.3 评估指标含义
2.3 区域生态资产评估流程与评估模型
2.3.1 评估流程
2.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2.3.3 生态资产耗损评估模型
2.3.4 生态资产流转评估模型
第3章 区域生态资产空间流转形式及驱动分析
3.1 区域生态资产空间流转形式与途径
3.1.1 流转形式
3.1.2 流转途径
3.1.3 区域生态资产空间流转驱动要素
3.2 中国化石能源资产空间流转分析评估
3.2.1 中国化石能源现状
3.2.2 中国省际化石能源资产流转评估
3.2.3 跨国间化石能源资产流转评估
3.3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分析评估
3.3.1 生态系统服务核算相关生态参数测算方法
3.3.2 保护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转移模式分析
3.3.3 郊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转移模式分析
3.3.4 生态屏障区-远距离区生态系统服务转移模式分析
3.4 生态经济产品跨境贸易分析评估
3.4.1 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资产转移
3.4.2 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资产转移趋势
3.4.3 中国生态经济系统生态资产进出口贸易分析
第4章 区域生态资产损益与承载力影响评估研究
4.1 区域生态资产损益评估思路与方法建立
4.1.1 区域生态资产损益评估基本思路
4.1.2 区域生态资产损益评估基本模式
4.2 化石能源资产损益评估
4.2.1 中国化石能源资产动态消耗评估
4.2.2 中国化石能源资产保有量评估
4.2.3 中国化石能源资产利用价值变化评估
4.3 生态系统资产损益评估
4.3.1 生态系统资产保有量及其动态变化评估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评估
4.3.3 典型区生态系统资产评估
4.4 生态经济产品价值变化评估
4.4.1 生态经济产品能值评估指标体系
4.4.2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产品价值变化评估
4.4.3 生态经济产品耗损评估
4.4.4 中国生态经济产品价值变化原因分析
4.4.5 中国食品生产农用化学品生态足迹分析
4.5 生态资产耗损转移对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4.5.1 区域承载力概念及计算方法
4.5.2 基于生态资产的承载力概念模型设计
4.5.3 生态承载力阈值模型构建
4.5.4 案例研究
第5章 区域生态资产优化配置
5.1 生态资产转移的环境效应分析
5.1.1 生态资产转移对转出区的环境效应分析
5.1.2 能源输入类型变化对转入区的环境影响分析
5.1.3 国际贸易的环境影响分析
5.2 资源诅咒现象分析
5.2.1 资源诅咒现象概述
5.2.2 化石能源资产转入转出区的资源诅咒现象
5.2.3 中国生态保护地资源诅咒现象
5.3 区域生态资产经济圈合作机制
5.3.1 生态系统服务圈合作机制
5.3.2 能源供给圈合作机制
5.4 区域生态资产优化配置机制
5.4.1 建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共享机制
5.4.2 完善经济圈合作互动机制
5.4.3 建立区际资源环境合作机制
第6章 区域生态资产流转与生态补偿
6.1 基于生态资产转移的生态补偿价值核算
6.1.1 生态补偿原则与价值核算思路
6.1.2 生态资产流转成本分析
6.1.3 生态补偿价值核算模型与标准
6.1.4 矿产资源转移生态补偿核算案例
6.2 生态补偿主客体分析
6.2.1 补偿客体
6.2.2 补偿主体
6.3 生态补偿途径与方式
6.3.1 补偿途径
6.3.2 补偿方式
6.3.3 化石能资源开发补偿途径和方式
6.3.4 生态经济产品转移生态补偿途径和方式
6.4 生态补偿对策
6.4.1 分析生态补偿需求,完善补偿管理体制
6.4.2 加强生态补偿标准时空研究,科学化生态补偿价值
6.4.3 合理化生态补偿模式,多渠道融资提高补偿资金
6.4.4 明确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建立“造血型”补偿机制
6.4.5 建设示范性试点,促进生态补偿推广
参考文献
彩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被这本书的“应用”部分深深吸引。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落地,那终究是空中楼阁。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示一些成功的、有代表性的区域生态资产评估案例。这些案例最好能覆盖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以及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它是否能展示如何评估一个河流流域的生态资产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决策?或者,对于一个面临工业化压力的地区,如何通过评估其生态资产的价值,来引导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数据,而是能够深入剖析评估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采取了哪些创新性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我也对评估结果如何被政策制定者、企业和公众所采纳和应用很感兴趣。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生态资产价值在土地利用规划、生态补偿机制、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指导?我希望它能成为一本实操性强的指南,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如何利用生态资产评估的成果,来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评分我正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如何将抽象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实际决策依据的书籍。我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关于生态保护的讨论,但往往缺乏一个量化的视角来衡量保护的成效和投入的价值。这本书的名字“区域生态资产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听起来就正是我需要的。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阐述“生态资产”这个概念的内涵,以及为何要对其进行评估。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量,还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生态保护决策?书中关于“理论”的部分,是否会涉及一些基础的经济学原理,比如机会成本、外部性等,来解释生态资产的价值属性?而“方法”部分,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的评估模型,比如在评估森林的碳汇价值时,会用到哪些方法?在评估湿地的净化功能时,又会采用什么技术?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步骤或框架,让读者能够理解评估过程的逻辑和关键环节。
评分作为一名对生态科学和经济学交叉领域感到好奇的普通读者,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来解释一些复杂的问题。我不太懂高深的数学模型,但我想了解生态系统服务是如何被量化的,以及这些量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比如,对于一片森林,它的碳汇功能、水源涵养能力、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这些抽象的概念如何被赋予具体的经济价值?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常用的评估指标和工具?我也很想知道,在进行区域生态资产评估时,需要收集哪些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从哪里来?是否有公开的数据库或者数据采集的指南?另外,我对于评估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也很感兴趣。任何评估都会有误差,都会有假设,那么在区域生态资产评估中,有哪些主要的限制因素?如何去理解和解释这些不确定性,并将其纳入决策过程?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对这一领域的“门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不是被一堆专业术语弄得晕头转向。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有分量,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如何将生态系统服务量化,并赋予其经济价值,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神秘又极其重要的话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比如“生态资产”到底是什么,它与传统的自然资源概念有何不同?书中关于评估理论的阐述是否清晰,是否能解释清楚为什么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评估体系?我特别关注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方法论,是偏向于市场法、成本法,还是更复杂的价值评估模型?有没有可能涉及一些前沿的生态经济学理论,比如新制度经济学在生态资产评估中的应用?此外,作为一名读者,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理解这些理论和方法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被应用的。比如,在区域层面的生态资产评估,涉及到哪些具体的方面?是森林、湿地、草原,还是更广泛的区域生态系统?如何将这些复杂的生态过程和功能转化为可量化的价值?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和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评分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区域”和“应用”这两个词。我一直认为,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与特定的区域紧密相连,并且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重点探讨如何在不同区域背景下进行生态资产评估。例如,沿海地区的红树林生态资产评估,与内陆高原地区的草原生态资产评估,在理论和方法上会有哪些差异?书中是否会考虑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环境政策法规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我更希望它能展示如何将生态资产评估的结果,转化为具体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比如,在进行某项开发项目之前,如何利用生态资产评估来量化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或者,如何通过生态资产评估,来设计更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激励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启示,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科学的评估,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