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教(修订版) | ||
| 定价 | 56.00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5年08月 | |
| 开本 | 大32开 | |
| 作者 | 七田真 著,蒋蓓 译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56/190 | |
| 字数 | 83000 | |
| ISBN编码 | 9787567539617 9787122259059 | |
胎教(修订版)
前言
第1章 育儿始于胎教
1 人的一生取决于胎儿期的环境
2 胎儿接受了母的所有想法
3 一旦发现怀孕……
4 借心电感应与母传递信息
5 母要拜托胎儿两件事
6 母们的报告
第2章 努力生一个健康宝宝
1 介绍胎教书籍的增加
2 值得推荐的胎教方法
3 电磁波的可怕危害
4 自来水的危险
5 母的负面思考会伤害胎儿
6 怀孕期饮食要注意摄取保护物质
7 影响儿童头脑的四大原因
8 重金属危害、矿物质失调
9 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
第3章 大脑的营养――卵磷脂
1 卵磷脂是胎儿不可或缺的营养
2 卵磷脂是大脑的营养
3 卵磷脂可以促进母子健康
4 卵磷脂的功能
第4章 怀胎十月
1 托马帝斯的发现
2 对胎儿说的话
3 怀孕期间的想象训练
4 胎儿是天才
5 胎儿自己具有消除障碍的能力?
第5章 新分娩法
1 思考分娩方法
2 分娩后要立刻母子同室
3 皮肤感觉可促进成长
4 动物宝宝的皮肤如果得不到刺激,就可能死亡
5 喝母乳长大
6 人格取决于婴儿无意识时代的暗示
7 给新出生宝宝的寄语
………………………………
第1 章 为什么说胎儿会学习
胎儿能感知父母的意念
胎儿期的母子感应会持续到婴幼儿期
胎儿期是心灵感应能力强的时期
如何与胎儿交流
胎儿能“看到”图像
胎儿的成长过程是什么样的
与胎儿沟通的具体做法
胎教能使孩子拥有一颗丰富的心
要给胎儿满满的爱
和腹中胎儿说话刺激其右脑发育
从胎教时就开始“培育心灵” /026
将乐观、温和传达给胎儿 /029
消除准妈妈紧张感的美人鱼体操 /032
如何听胎教音乐 /036
妈妈们的成功胎教经验分享 /039
第2章 七田真分娩法 /049
一直被忽视的新生儿惊恐 /050
呵护新生儿心灵的分娩方式 /052
让母子都舒适的分娩方法 /054
脐带停止脉动再剪断 /056
信赖自然的方式 /058
让新生婴儿感受到自由的次洗澡 /060
七田式分娩法相关来信选读 /063
第3章 给胎儿更好的孕育环境 /069
水关乎婴儿的健康 /070
饮用水是整个人类的大问题 /072
要饮用净化、电解之后的离子水 /074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076
胎儿对危险因素异常敏感 /079
长时间看电视的危害 /081
第4章 营养对胎教的帮助 /085
母体营养不足对胎儿的长期影响 /086
母体营养失衡可能导致孩子将来学习障碍 /088
蔬菜是胎儿喜欢的食物 /090
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 /092
每一位母都可以分泌母乳 /095
第5章 胎儿的神秘大脑活动 /099
不可思议的胎儿的“超能力” /100
胎儿的内在五感 /102
新脑教育法——让胎儿被幸福心情环绕 /104
不容忽视的胎儿感知力 /106
第6章 右脑占优势的人更能适应未来社会 /109
右脑意识已成为整个世界的关注倾向 /110
…………………………
人类在幼儿时期,尤其是胎儿期会通过家人的暗示形成一定的行为准则,反应、性格、才能都会模式化。胎儿并不是人们想的那样不具备交流能力,他们能够接收到父母心中的想法,孩子的心灵与性格的基础是在孕期中形成的。妈妈们通过外界信息的刺激,促进胎儿接受更多的优良信息,让胎儿的大脑发育得更好,更聪明、更健康。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传输过程中,对胎儿的人格养成、智商发育打下坚实基础。
这本书在处理“新手父母的心理建设”这一块,做得尤为出色,几乎让人有种“被理解”的慰藉感。它没有假装育儿是件轻松愉快的事,而是坦诚地面对了睡眠剥夺、角色转变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其中一节,讨论了夫妻双方如何在新生命降临后重新定义“伴侣关系”和“个人空间”。它提供的不是空泛的安慰,而是具体的沟通脚本和时间管理策略,比如如何科学地划分夜间值班任务,如何在碎片时间里维持亲密感。这种务实到近乎“残酷”的真实感,反而让我觉得更可靠。它让我们提前预演了可能出现的摩擦点,而不是等到问题爆发了才手忙脚乱。阅读时,感觉就像在和一个经验丰富、又极具同理心的“育儿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所有的不安和疑问,似乎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个合理的落脚点,让人踏实许多。
评分这本厚厚的育儿指南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上路”的准父母量身定制的,里面的内容详实得让人安心,尤其对孕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描绘得极其细腻。我记得有几章专门讲了孕中期开始,胎儿听觉和视觉发育的里程碑,简直像一本胎儿成长的“时间日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时候孩子会这样”,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会这样,以及作为父母该如何配合这种自然进程进行生活上的调整。比如,关于孕期营养摄入的建议,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食物清单,而是结合了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清晰地解释了某些关键微量元素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决定性作用,甚至还提供了日常烹饪中如何最大化保留营养的实用小技巧。读完这些部分,我感觉自己对腹中的宝宝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正在快速成型的“小生命”,那种责任感和期待感一下子就变得具体而强烈了。它成功地将科学知识用一种非常人性化、易于理解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让原本枯燥的孕期知识变得引人入胜。
评分关于早期亲子互动的探讨,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似乎更侧重于“如何与还不能说话的婴儿有效沟通”的艺术。与市面上许多强调“早教玩具”的指南不同,它将焦点拉回到父母本身——我们的声音语调、眼神接触、触摸的力度,才是宝宝最早接收到的“信息输入”。书中有一段关于“镜像神经元”的科普,用非常生动的例子解释了为什么模仿和回应在婴儿早期社交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尝试着去实践书中建议的“三秒回应法”,观察宝宝的反应,发现这种有意识的互动,果然能带来更积极的情绪反馈。这套方法论的魅力在于它把复杂的神经科学原理,转化成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亲密游戏,让等待亲子时光不再是枯燥的看护,而是一场充满探索和惊喜的、双向奔赴的对话,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未来互动的期待值。
评分整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极具匠心,绝不是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著作。它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图表、信息框和“关键点提示”,使得信息获取的效率非常高。比如,在讲解新生儿护理的关键步骤时,它会用流程图的形式清晰展现,避免了长篇文字描述带来的阅读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不同章节之间建立了一种微妙的联系,使得“胎教”的内容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出生后护理”,再到“早期习惯养成”,这种连续性让知识体系非常稳固,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养育责任是如何一步步递进和变化的。我甚至会时不时地翻到后面的章节,提前了解未来几个月可能遇到的挑战,这种预见性极大地缓解了我对未知领域的恐慌,让整个孕期和育儿准备阶段,都充满了积极的、有方向感的掌控感。
评分关于产前准备的章节,内容编排的逻辑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它从“待产包”的清单梳理开始,但远不止于此,它深入到了“情绪包”的准备。作者用一种非常感性的笔触描述了分娩可能带来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并巧妙地穿插了一些资深助产士的经验分享,这些经验往往是医院标准流程手册里找不到的“人情味”的建议。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疼痛管理选择”的部分,它平衡地介绍了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的优缺点,没有强行推销任何一种方式,而是鼓励准父母和医疗团队一起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分娩计划。对我来说,最实用的部分是关于分娩计划书的填写指南,它教会了我如何清晰、有条理地向医护人员表达我的需求和偏好,避免在关键时刻因为紧张而表达不清。这种系统性的指导,让整个“迎接宝宝”的过程,从一个需要被动接受的事件,变成了一场可以积极参与、有所准备的生命仪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