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对抗雾霾,求医不如求己,家常药膳吃出!
l 小中药,大!讲述百余位常见中药的养生,辨别药材,了解药性,揭秘中药里的养生密码!
l 一学就会家庭养生食谱,教给你一年四季养生药膳,常见病与慢性病对症养生中药全书!
l 辨清体质,因人施养。分析9种体质人群,量身定制中药养生方案,滋养全家!
l 随书附赠创意书签!可当尺子使用哦!
本书在深入研究《本纲目》的基础上,选取了传统中药中具代表性、常见、有效的中药,并对其、适应证进行分析说明的情况下写成的。书中还针对不同的体质了不同的中药,针对每种中药也了几种常见的家庭养生药膳。希望读者通过本书的指导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让全家人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张俊莉,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西安市劳动模范,198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一直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现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医风湿病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风湿病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级科技进步奖。擅长中医结合、类风湿性、骨、、干燥综合症等,尤其是脊里针调理、腰椎间盘脱出、等取得较好效果。
第一章 中药养生密码/ 1
温、热、寒、凉,四性用不同/ 2
辛、酸、甘、苦、咸,五味入五脏/ 4
科学煎煮效强/ 7
正确服用增药效/ 12
配伍宜忌不能忘/ 15
药膳养生大/ 19
专题:中药四性五味、七情配伍歌诀/ 22
第二章 中药/ 25
人参——补气圣药,复脉固脱/ 26
——益肺,养血/ 29
太子参——补气,养阴生津/ 33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35
黄芪——补气固表,敛疮生肌/ 37
山药——养阴,补脾益肾/ 41
灵芝——补气养血,养心/ 43
莲子——滋,养心/ 46
甘——补脾,和中缓急/ 48
五味子——生津,宁心/ 50
第三章 中药/ 53
——,补益肝肾/ 54
阿胶——,滋阴/ 56
何乌——益肝养血,润肠/ 59
熟地黄——滋阴养血,益精填髓/ 61
大枣——养血,和胃/ 64
桂圆肉——养血,益脾开胃/ 67
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敛阴/ 70
鸡血藤——通筋活络,养血/ 72
第四章 滋阴中药/ 75
枸杞子——滋补肝肾,/ 76
百合——养阴,清心/ 79
黄精——补肝滋肾,气阴双补/ 81
天门冬——滋阴,清肺降火/ 84
女贞子——补肝滋肾,清热/ 87
石斛——生津,滋阴清热/ 90
银耳——滋阴,生津/ 92
黑芝麻——养阴,滋补肝肾/ 95
沙参——清肺养阴,生津/ 98
玉竹——养阴,生津止渴/ 100
第五章 中药/ 103
鹿茸——,生精益血/ 104
杜仲——补益肝肾,强身健骨/ 106
冬虫夏——益肾补肺,阴阳双补/ 109
肉苁蓉——,润肠/ 111
蛤蚧——补肺益肾,养血/ 114
淫羊藿——温肾,健骨祛湿/ 116
锁阳——,益精血/ 119
肉桂——补心益肾,温经散寒/ 122
——益精,养肝/ 123
——助肾补阳,固精缩尿/ 126
第六章 化淤中药/ 129
——化淤,通经止痛/ 130
三七——止血,消肿定痛/ 132
——行气,止痛/ 135
荷叶——温补胃阳,散瘀止血/ 138
牛膝——去淤,引血下行/ 141
——止血,强骨/ 144
第七章 解表祛湿中药/ 147
茯苓——利水渗湿,/ 148
薏苡仁——渗湿,利水消肿/ 151
赤小豆——利水消肿,除热/ 153
生姜——温中散寒,发汗解表/ 155
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 157
第八章 中药/ 159
金银花——,疏风散热/ 160
绿豆——,消暑解渴/ 162
决明子——滋肝,润肠/ 165
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 167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 169
第九章 化痰中药 / 171
——清热,/ 172
枇杷——清肺,和胃降逆/ 175
杏仁——平喘,润肠/ 178
白果——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180
罗汉果——滋阴清肺,润肠/ 182
第十章 调中中药/ 185
陈皮——,燥湿化痰/ 186
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188
白术——,消食利水/ 190
茴香——疏肝,祛寒止痛/ 193
砂仁——化湿行气,温脾/ 195
第十一章 消食中药/ 199
山楂——消食化积,散淤/ 200
麦芽——消食和中,回乳退胀/ 202
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204
——行气消积,燥湿除满/ 207
神曲——消食化积,和胃/ 209
蜂蜜——补益脾胃,燥湿利水/ 212
乌梅——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214
第十二章 辨清体质,哪种中药适合你/ 217
辨清体质,因人施养/ 218
测一测你是哪种体质/ 222
平和体质选中药及药膳/ 226
阳虚体质选中药及药膳/ 228
气虚体质选中药及药膳/ 232
阴虚体质选中药及药膳/ 235
血瘀体质选中药及药膳/ 237
痰湿体质选中药及药膳/ 240
湿热体质选中药及药膳/ 242
气郁体质选中药及药膳/ 245
特禀体质选中药及药膳/ 248
——清热,
【别名】川贝。
【产地】四川、云南、西藏。
【季节】7~9月苗枯时采挖。
【性味】性平,味甘、苦。
【归经】入肺经。
【养生剂量】5~10克。
适应证
◎燥热咳嗽,劳嗽咳血,干咳痰黏,痰中带血,痰少咽燥,咽喉肿痛,声音低哑,消渴。常用于肺结核、、、、等。
应用
川贝冰糖炖饭汤
原料:9克,冰糖15克,米汤200毫升。
用法:将、冰糖加入米汤之中,隔水炖服。
:清热,去痰。尤其适用于小儿。
补益老鸭汤
原料:、北杏仁各6克,、熟地黄各15克,老鸭半只。
用法:各味洗净,北杏仁以开水泡烫去衣,老鸭斩件。全部原料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以武火煮沸,继之以文火煮2~3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补肺,宣肺下痰。适用于肺气阴两虚所致咳嗽浓痰,胸痛气短。
川贝雪梨粥
原料:10克,雪梨2个,粳米50克,冰糖适量。
用法:将雪梨洗净打汁,研为细末,粳米煮成稀粥。粥将熟时将雪梨汁和末及冰糖加入,稍煮即可。
我一直都对那些流传下来的古老智慧非常着迷,总觉得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似乎遗忘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最近,我入手了这本书,刚打开它,就被它浓厚的文化气息所吸引。书中的内容,与其说是医学书籍,不如说是生活百科全书,它涵盖了从饮食起居到疾病预防,再到身心调养的方方面面,而且都建立在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之上。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情志养生”的章节。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我一直觉得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而这本书恰好给了我很多关于如何调适情绪的实用方法。比如,它提到在遇到烦恼时,可以通过倾诉、转移注意力或者进行一些让自己放松的活动来缓解负面情绪。我尝试着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按照书中的建议,做一些深呼吸练习,或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效果确实很明显,能够帮助我快速恢复平静。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是平易近人,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完全没有医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理解和运用其中的知识。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刚收到,说实话,拿到手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很不错,不是那种一翻就烂的廉价纸。我一直对古代的养生之道很感兴趣,特别是中医方面,总觉得里面蕴含着许多现代科学尚未完全解读的奥秘。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古风,给人一种沉静而厚重的感觉。我翻了几页,里面的排版很清晰,字迹大小也适中,阅读起来不费力。内容方面,我目前才刚开始接触,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目录和一些章节的引言。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关于“药食同源”的论述,这部分内容我觉得非常实用。书中提到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比如大枣、枸杞、生姜等等,然后结合中医理论,详细解释了它们在养生方面的具体功效,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烹饪,将其转化为养生药膳。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平时喜欢自己做饭,又想兼顾健康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有帮助了。我尝试按照书里介绍的一个简单的养胃粥的做法,效果真的不错,吃完感觉肠胃舒服了不少。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朴实,没有那些过于深奥难懂的医学术语,即使是对中医不太了解的普通人,也能轻松读懂。
评分我一直认为,养生是一门需要智慧的学问,它并非是简单的追求长寿,而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而这本书,恰恰给了我这种智慧的启迪。它不仅仅局限于中药材的介绍,而是更侧重于如何将这些古老的知识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让人们能够更轻松、更有效地实现健康的目标。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关于“辨体施养”的介绍。它没有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养生方案,而是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不同体质的表现,以及针对每种体质的养生建议,这让我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属于“湿热”体质,容易长痘,消化不良,看了书中的描述,发现确实如此。书里针对湿热体质,给出了一些饮食和生活习惯上的建议,比如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的蔬菜水果,并且要保持适度的运动。我开始按照这些建议来调整自己的生活,虽然过程可能有点缓慢,但确实感觉身体在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本书让我觉得,养生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点滴生活中的。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那些关于“养生”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很多都只是泛泛而谈,或者过于玄乎。但是,这本书,确实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仅是关于吃什么、做什么的简单建议,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未病先防”的理念所打动。它强调的不是在疾病发生后如何治疗,而是如何通过日常的调养,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书中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如何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物,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以及如何通过适度的运动来增强体质。我一直觉得自己体质偏弱,容易感冒,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我开始注意在天气变化的时候,及时添衣保暖,并且增加了户外活动的时间。书里还提到了关于“食补”的一些具体方法,但不是那种大补特补,而是强调循序渐进,通过日常的饮食来调养身体。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增加了一些温和滋补的食材,比如红枣、山药等,感觉身体确实有了些许改善,精力也比以前充沛了一些。
评分我一直对健康养生有着极大的热情,总觉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何科学有效地保养身体,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最近我偶然间发现的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养生指南,更像是一部穿越时空的健康宝典,里面汇集了古代先贤们关于养生的智慧结晶。我尤其被书中对“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所吸引。它强调了人体的生命活动要与自然界的四季变化相呼应,比如春天要“生发”,夏天要“养长”,秋天要“收敛”,冬天要“潜藏”。书中针对不同的季节,给出了具体的起居、饮食和运动建议,非常具有指导意义。我按照书里提到的方法,在秋季适当增加了滋阴润燥的食物,并且早睡晚起,明显感觉皮肤不再那么干燥,身体也更加舒适了。书中还有很多关于穴位按摩和经络调理的介绍,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究,但光是看那些插图和文字描述,就觉得非常神奇,期待着能从中学习到更多实用的养生技巧,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有活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