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1804)是谢林“同一性哲学”时期的代表著作之一,在谢林的整个哲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本书采用逐章释义的方式,系统全面地阐释了这部著作的核心思想(即同源分流的哲学与宗教如何通过各自的重新定位而建立一种永恒和谐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除此之外,本书收录了作者翻译的《哲学与宗教》全文,这是谢林的这部重要著作首次以中文的形式面世。
##先刚的梳理很强 谢林的原文也很有意思~ 另外,可惜同寝的不是谢林 先刚 叔本华,不然可能就组团出道了()
评分##先刚的梳理很强 谢林的原文也很有意思~ 另外,可惜同寝的不是谢林 先刚 叔本华,不然可能就组团出道了()
评分##还要再读
评分##作为国内唯一一本介绍《哲学与宗教》的作品,算是一本清晰的导论。但是对哲学史的用功多过对谢林哲学的思考,文本上最困难的部分是《有限事物的起源》的后半部分,但是并没有进行解释。
评分##谢林对哲学与宗教关系的主要看法:哲学与宗教本来一起供奉“神秘学”之神龛,其后宗教堕落为民间信仰,哲学受到迫害成为宗教婢女,然而未来二者终将再次结成同盟,一起探索永恒同一的奥秘,带领人类实现与宇宙的最终和解。这种划分“内传”“外传”的思路与柏拉图基本一致,背后的形而上学预设才是谢林哲学的枢机。老师对这部分的分析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最为关键的“有限者如何产生”的问题,如果按照现有的解读归之为映像的自由意志,岂不是和奥古斯丁相去不远??老师处处对比谢林与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等人的关系,这是此书的一大优点所在,然而在最值得比较的地方却丝毫未触及,这是否与老师将整个中世纪哲学一概划为“扯淡”也有关系...orz
评分##先刚不去说相声简直可惜了,在这本书中哲学并非要与宗教对立,而是与宗教结成了永恒同盟,谢林的体系相当精密,还是那句话之后的哲学大部分都是谢林哲学的借尸还魂。
评分##释义部分有过度阐释之嫌
评分##看過。只記得看過。還帶到了泰國去看。
评分##先刚不去说相声简直可惜了,在这本书中哲学并非要与宗教对立,而是与宗教结成了永恒同盟,谢林的体系相当精密,还是那句话之后的哲学大部分都是谢林哲学的借尸还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