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丢虽然在维特根斯坦研究方面不是长期投身其中的专家,他对维特根斯坦的阅读和认识也不能说是足够严谨和全面,但他将维特根斯坦放入这样一个反哲学家谱系的做法,为理解维特根斯坦提供了新的视角,投下新的亮光,尽管这亮光不乏尖锐的批判。巴丢的批判虽然具有争议性,但他强大的哲学思辨力仍然保障了他的论证在一定范围内足以自圆其说,并颇具说服力,值得细读。
阿兰•巴丢将西方思想史上几位具有特殊意义的思想家称作“反哲学家”,他们是圣保罗、帕斯卡、卢梭、克尔恺郭尔、尼采、维特根斯坦和拉康,由此构成了巴丢的反哲学家系列。本书即对“反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的专门研究。巴丢将研究锁定在维特根斯坦的前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详尽探讨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数学和语言上的开拓,以及他对传统哲学话语的颠覆,并从一种“潜在本体论”的角度对维特根斯坦的行动的“反哲学”进行了质疑,引人深思。
##翻译不赖。
评分##巴丢想说啥。
评分##竟然又是出奇的清晰。感觉说了很多平时理解到但自己又说不出口的东西
评分##等我先读完维特根斯坦,再了解一些巴丢,同时把英语学好,再回来看英语版好了。不过还是收获了不少东西,即便说不太出来很多,但至少还留下了不少印象。比如这里对哲学行动的描述,对逻辑哲学论和哲学问题的风格对比。总之值得以后再看一遍。不过其中巴丢的不少想法真的蛮数学思路的,其中相当多的论述都十分熟悉。
评分##http://盘.百度.com/s/1mhzScjQ 95页感谢巴里巴尔的部分赫然写着“我向她表达我诚挚的谢意”
评分##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不同解读,一个原因在于,不同的解读者倚重于不同的文本。阿兰·巴丢在《维特根斯坦的反哲学》一书中,主要以《逻辑哲学论》为解读对象,辅以笔记和传记资料,而对《哲学研究》持反感态度。巴丢认为,维氏的后一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英美经院主义哲学的代表,而且对数学持蔑视态度。
评分##震惊,比我想象中好得多,精彩+信息量大,看来巴迪欧确实是所谓的“反哲学”优秀读者阵营中的一员(参照德里达和德勒兹对经典作家的阅读)。把维特根斯坦归到反哲学的谱系中,因为维特根斯坦工作的目标在于:以大量精密论证构建起严格偶然的世界观,其中只有真理而无价值;真正的价值只能存在于世界之外,并且是绝对不可说的。和尼采的对比:狄奥尼索斯vs福音书,极端政治vs极端美学。很有趣啊,维特根斯坦这样的一个人(应该加着重号)视若珍宝的音乐与美学却恰恰不可能出现在他的体系之中。我们能够做的是决断和行动,抵达康德实在界的方法,一种皈依。
评分##巴迪欧对维特根斯坦的态度(将之看作哲学家的对立面现代sophist)在哲学宣言中我已经领教过了,所以这里只能算是对那个观点的具体展开,而对这个问题的判断真的太难了,其中涉及到维特根斯坦和巴迪欧都擅长但态度完全相反的领域:数学,比如哥德尔的理论。本书给我最大启发的是附录的那篇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这是与我的研究相关的内容,而本书的序言也是维特根斯坦专家所写,他为维特根斯坦的辩护可以与巴迪欧的观点相参照。
评分##不能同意更多,现在市面上的维特根斯坦造神往往依附于《哲学研究》相对于《逻辑哲学论》(强烈化约论的反哲学)的扭力,是一种“比一切哲学家更哲学家”的幻象。这种转折对于法国——结构-后结构转向的宗主国来说好不平庸。巴丢对数学的执着令人生畏,维特根斯坦的堕落对他而言不仅仅是智者派的,也是人类学的(form of life!)。在此,人类学家该如何数学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