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养心肝脾肺肾-五脏健康百病消

调养心肝脾肺肾-五脏健康百病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袁立霞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养生
  • 五脏健康
  • 心肝脾肺肾
  • 疾病调理
  • 健康生活
  • 传统医学
  • 养生保健
  • 食疗
  • 经络
  • 自然疗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扬中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4244
商品编码:25724186956
包装:平装
开本:16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调养心肝脾肺肾-五脏健康百病消
作者: 袁立霞 开本:
YJ: 39.8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6-08
书号: 978712226424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袁立霞,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现为南方医科大学方剂教研室讲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方剂的配伍规律与临床应用。现主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项。主参编著作5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 精彩导读 目录 D一篇 养 肺
D一章 肺的概述 3
D一节 如何呵护娇嫩的肺脏  3
一、肺是人体易脏、脆弱的器官  3
二、影响肺部健康的五大因素  4
D二节 中医如何辨证养护肺  5
一、肺气虚证  5
二、肺阴虚证  6
D三节 呵护肺部健康的细节  7
一、肺部保健常识  7
二、调养肺的穴位  9
三、肺部保健的运动和按摩方法 11
D四节 常见肺病 13
一、上呼吸道感染  13
二、气管炎  15
三、支气管哮喘  17
四、肺气肿  18
五、肺结核  19
D二章 食养补肺  21
D一节 补肺食物 21
一、五谷杂粮  21
二、肉蛋类  23
三、水产品类  26
四、蔬菜类  29
五、水果类  31
D二节 补肺中药 33
D三节 补肺中药TX方 42
一、宣肺止咳  42
二、滋阴润肺  42
三、补气温肺  43
四、化痰止咳  43
五、补肺益肾  43
D四节 补肺饮食药膳 44
一、滋阴润肺  44
二、温补肺阳  45
三、补气温肺  47
四、宣肺止咳  48
D五节 补肺日常茶饮 49
D二篇 养 心
D三章 心的概述 55
D一节 心是人体五脏六腑的1领 55
D二节 中医如何辨证养护心 57
一、心气亏虚  57
二、心血亏虚  57
三、心阳亏虚  58
四、心阴亏虚  59
五、瘀阻心脉  60
D三节 呵护心部健康的细节 60
一、生活保健常识  60
二、调养心脏的穴位  68
三、运动  72
D四节 常见的心脏疾病 73
一、原发性高血压病  73
二、冠心病  74
三、心绞痛  75
四、心律失常  75
五、心力衰竭  76
D四章 食养补心77
D一节 补心食物 77
一、五谷杂粮  77
二、肉蛋类  78
三、水产品类  80
四、蔬菜类  82
五、水果类  83
D二节 补心中药 85
D三节 补心中药TX方 93
一、补益心气  93
二、滋阴清火  93
三、补养心血  94
四、温通心阳  95
D四节 补心饮食药膳 95
一、心气虚  95
二、心血虚  98
三、心阴虚  100
四、心阳虚  102
D五节 护心日常茶饮  105
一、益气养心  105
二、滋阴养血  105
三、养心安神  105
四、活血祛瘀  106
五、行气散瘀  106
D三篇 养 脾
D五章 脾的概述109
D一节 如何呵护脾  109
一、脾为后天之本  109
二、影响脾胃健康的三大因素  110
D二节 中医如何辨证养护脾 111
一、脾胃气虚  111
二、脾胃阳虚  112
三、脾胃阴虚  112
四、湿热蕴脾  113
五、食滞胃脘  114
D三节 呵护脾脏健康的细节 114
一、脾脏保健常识  114
二、调养脾脏的穴位  116
D四节 常见脾病  120
一、腹泻  120
二、便秘  121
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122
D六章 食养健脾123
D一节 健脾食物  123
一、五谷杂粮  123
二、肉蛋类  124
三、蔬菜类  126
四、水果类  127
D二节 健脾中药  128
D三节 健脾中药TX方  134
一、健脾益气方  134
二、温补脾阳方  136
三、滋阴益胃方  137
四、健脾利湿方  137
五、健脾和胃方  138
D四节 健脾饮食药膳  139
一、健脾益气  139
二、温补脾阳  141
三、滋阴益胃  143
四、健脾利湿  145
五、健脾和胃消食  146
D五节 健脾日常茶饮  148
D四篇 养 肝
D七章 肝脏概述153
D一节 如何呵护肝脏  153
一、肝为刚脏  153
二、影响肝脏健康的七大因素  154
D二节 中医如何辨证养护肝 155
一、肝血虚  155
二、肝阴虚  155
三、肝气郁结  156
D三节 呵护肝脏健康的细节 156
一、肝脏保健常识  156
二、调养肝脏的穴位  159
三、运动  163
D四节 常见肝脏疾病  164
一、慢性肝炎  164
二、脂肪肝  166
三、肝硬化  167
D八章 食养补肝169
D一节 补肝食物  169
一、五谷杂粮  169
二、肉蛋类  169
三、水产类  170
四、蔬菜类  171
五、水果类  171
六、坚果类  172
D二节 补肝中药  173
D三节 补肝中药TX方  176
一、滋阴养肝  176
二、补肝养血  177
三、疏肝理气  177
四、清泻肝火  177
五、补肝益气  178
六、温补肝阳  178
D四节 调肝饮食药膳  179
一、滋阴养肝  179
二、补肝养血  181
三、疏肝理气  183
四、补肝明目  184
D五节 调肝日常茶饮  185
一、滋阴养肝  185
二、补肝养血  186
三、疏肝理气  187
四、补肝明目  187
五、补肝乌发  188
D五篇 养 肾
D九章 肾的概述191
D一节 如何呵护肾  191
一、肾的生理功能  191
二、影响肾脏健康的五大因素  192
D二节 中医如何辨证养护肾 192
一、肾气亏虚  193
二、肾精亏虚  193
三、肾阴亏虚  194
四、肾阳亏虚  194
D三节 肾健康的细节  195
一、肾脏保健常识  195
二、调养肾脏的穴位  197
三、肾脏健康的运动和按摩方法 199
D四节 常见肾病类型  200
一、水肿  200
二、泌尿系统感染  201
三、肾结石  202
四、前列腺增生  203
五、阳痿  203
D十章 食养补肾205
D一节 补肾食物  205
一、五谷杂粮类  205
二、肉蛋类  208
三、水产品类  211
四、蔬菜类  213
五、水果类  216
D二节 补肾中药  218
D三节 补肾中药TX方  224
一、滋补肾阴  224
二、温补肾阳  224
三、阴阳双补  225
四、温肾健脾  225
五、涩精止遗  226
D四节 补肾饮食药膳  226
一、补肾填精  226
二、健脾补肾  229
三、滋补肾阴  231
四、温补肾阳  234
D五节 补肾日常茶饮  236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五脏安康:身心调和的智慧》 序言 人生如四季,身体亦然。五脏六腑,如同支撑生命大厦的基石,其健康与否,直接关乎着我们能否安享岁月,远离疾病的侵扰。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顾此失彼,忽略了身体最深处的呼唤。当疲惫、焦虑、失眠、消化不良等种种不适悄然来袭,我们才意识到,身体的信号早已发出,只是我们未曾认真聆听。《五脏安康:身心调和的智慧》正是一本引导我们重新认识、倾听并滋养五脏,重拾生命活力的实践指南。它并非一本单纯的医学科普读物,更不是一套速成的养生秘籍,而是一场深刻的自我探索与身心对话之旅,旨在帮助读者构建一套符合自身体质、贴近生活实际的养生体系,从而达到身心和谐,百病自消的理想境界。 第一章:观照身心,洞悉五脏的微妙语言 在开始任何调养之前,首要的是学会“观照”。这意味着我们要放下固有的观念,以一种开放而觉察的态度,去审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本章将引导读者认识到,身体的任何一种不适,无论多么微小,都可能是五脏发出的信号。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解析五脏(心、肝、脾、肺、肾)在传统养生理论中的核心作用,它们不仅仅是器官的集合,更是能量、情绪、思想的载体。 “心”:生命的动力源泉与情绪的枢纽。 心主血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它不仅维持着血液的正常循环,更是情感的发生地。易怒、焦虑、失眠、心悸,这些都可能是心气不足、心血亏虚或心火旺盛的表现。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调整情绪、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来安抚心神,使其保持平和与活力。 “肝”:疏泄的艺术家与情绪的调节器。 肝主疏泄,是人体情绪和气的运行枢纽。压力过大、情志不畅,常常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头痛、胁肋胀痛、月经不调、消化不良等一系列问题。本章将揭示肝脏与情绪的紧密联系,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学会释放压力,疏导情绪,让肝脏的疏泄功能得以顺畅。 “脾”:后天之本与气血的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是消化吸收食物、生成气血的“加工厂”。饮食不节、思虑过度,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疲乏无力、面色萎黄。我们将深入剖析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关键地位,并介绍如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饮食习惯、适度劳逸结合来健运脾胃,确保气血的充盈。 “肺”:清虚之官与呼吸的门户。 肺主呼吸,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也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外界环境的污染、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能损伤肺气,导致咳嗽、气短、易感冒。本章将详细讲解肺脏的功能,并提供一系列呼吸练习、环境适应方法,帮助读者增强肺功能,提升免疫力。 “肾”:先天之本与生命活力的库藏。 肾藏精,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也是生殖、生长发育、衰老的关键。长期熬夜、纵欲过度、营养不足,都会耗伤肾精,导致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畏寒肢冷、记忆力减退。我们将带领读者理解肾精的重要性,并教授如何通过节制欲望、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来固精养肾,延缓衰老,保持充沛的生命活力。 第二章:滋养五脏,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了解了五脏的运作规律和信号,接下来便是如何具体地去滋养它们。本章将聚焦于“食”、“饮”、“动”、“息”四个方面,将复杂的养生理念融入到我们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中。 舌尖上的智慧:五脏的食养之道。 饮食是生命能量的来源,也是调养五脏最直接的途径。我们将打破“万能食谱”的迷思,而是引导读者根据自身体质和五脏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食物。例如,对于心血不足者,推荐食用红枣、龙眼等;对于肝气郁结者,可适量食用芹菜、玫瑰花等;对于脾胃虚弱者,则需温和滋补的粥品、山药等;对于肺虚者,可以适当选择百合、梨等;而肾精亏虚者,则可多食用黑芝麻、核桃、枸杞等。我们将提供具体的食物选择指南,并介绍简单的食疗方,让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达到调养五脏的目的。 一杯水的学问:饮水与体液的平衡。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调养五脏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同的体质和五脏状况,对水的需求和偏好也可能不同。本章将探讨如何根据季节、体质饮用温水、淡茶、豆浆等,以滋润五脏,促进体内循环。同时,也将强调避免过度饮用冰冷、含糖饮料,以免损伤脾胃、加重寒湿。 动静相宜:让身体在律动中焕发生机。 运动不仅能强健筋骨,更能促进气血流通,疏导脏腑之气。我们将推荐一系列适合不同体质和五脏状况的运动方式,如八段锦、太极拳、瑜伽、散步等。这些运动不仅易于学习和实践,更能温和地调动身体的能量,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将强调“动”与“静”的平衡,适度的静养同样重要,例如冥想、静坐,能够帮助我们安抚心神,培养内在的平静。 睡个好觉:修复身体,重塑活力。 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和恢复能量的关键时期。不良的睡眠习惯,如熬夜、睡前玩手机、思虑过多,都会严重损伤五脏。本章将深入探讨睡眠与五脏健康的关系,并提供改善睡眠质量的实用方法,包括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调整睡前习惯、运用放松技巧等,帮助读者找回高质量的睡眠,让身体在夜晚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 第三章:调和情志,疏导内心的淤堵 中医认为,“情志”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都可能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本章将重点关注情志的调养,教导读者如何识别并管理自己的情绪,让心绪回归平静,从而间接调养五脏。 情绪的密码:识别你的内心信号。 我们将引导读者认识到,每一种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悲伤,都可能与特定的脏腑失衡相关联。例如,长期的愤怒可能伤肝;过度的焦虑可能伤脾;持久的悲伤可能伤肺;长期的恐惧可能伤肾。通过识别情绪的发生原因和身体的反应,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找到问题的根源。 疏肝解郁:让情绪自由流动。 针对肝气郁结,我们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疏肝解郁方法,包括正念练习、倾诉、培养兴趣爱好、亲近自然等。学习如何接纳和转化负面情绪,而不是压抑,是疏肝的关键。 安抚心神:找回内心的宁静。 对于心神不宁,我们将介绍冥想、呼吸练习、感恩练习等方法,帮助读者培养专注力,减轻焦虑,从而安抚心神,改善失眠等问题。 化解悲忧:让心灵重获力量。 针对肺部与悲伤的关联,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表达、艺术创作、与他人建立连接等方式,来化解内心的悲伤,重拾生活的阳光。 涵养恐惧:增强生命的韧性。 对于肾脏与恐惧的关系,我们将引导读者认识到恐惧的根源,并通过培养自信、建立支持系统、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等方式,来增强内心的力量和生命的韧性。 第四章:五脏互助,构建健康的生命循环 五脏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精密的生命循环系统。本章将从整体观的角度,阐述五脏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如何通过调养其中一个脏腑,来带动其他脏腑的健康。 母子相及,表里相依。 我们将介绍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例如,心属火,能生土(脾),但火过旺亦能克金(肺);肝属木,能克土(脾),但木郁亦能伤金(肺)。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进行调养。 整体调理,由内而外。 当我们发现一个脏腑出现问题时,往往也意味着整个身体系统受到了影响。因此,调养不应仅仅局限于单一脏腑,而应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来促进五脏功能的协调。 化繁为简,重塑健康。 本章将提供一些综合性的调养方案,帮助读者将前几章的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体系。这套体系将是动态的,能够随着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最终实现身心健康的良性循环。 结语 《五脏安康:身心调和的智慧》并非要你成为一名医生,而是要你成为自己身体的“智慧掌舵人”。它所倡导的,是一种积极主动、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通过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倾听五脏的语言,并将其中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你将能够逐渐摆脱亚健康的困扰,重拾生命原有的活力与光彩。愿这本书能成为你踏上健康之路、实现身心和谐的有益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刚入手了一本关于健康管理的书籍,封面设计得很素雅,一看就有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倒是挺符合我对养生的期望。书的内容,初步翻阅下来,感觉挺有深度的,它似乎不是那种简单罗列养生秘诀的书,而是更侧重于讲解身体各个系统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我一直对“治未病”这个概念很推崇,觉得与其等到身体出现问题再去治疗,不如提前做好预防和调理。这本书的标题虽然提到了五脏,但我更关心它会不会深入讲解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养护身体方面有哪些侧重点。比如,我作为一个中年女性,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年轻人更容易出现一些小毛病,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让我能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另外,我对于一些传统的养生方法,比如食疗、中药调理等,都挺感兴趣的,希望这本书里能有一些实用的、可操作的指导,让我能够将书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地改善我的健康状况。我对这种能够帮助我提升生活品质的书籍总是充满期待。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非常着迷,特别是关于人体内部的运作和平衡。这本书的标题,虽然听起来很直接,但“心肝脾肺肾”这五个字,恰恰点出了人体最核心的几个功能系统。我一直相信,身体的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五大器官的协同运作。我本身也尝试过一些养生方法,但常常感觉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不知道哪些方法是真正有效的。这本书的出现,给了我一种期望,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来解读如何通过日常的饮食、作息、情绪等方面的调整,来达到整体的健康状态。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如何识别身体发出的“信号”,以及如何针对这些信号进行有效干预的内容。如果它能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给出一些接地气的建议,而不是那种脱离实际的空谈,那这本书的价值就太大了。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种能够长期坚持的、并且切实有效的健康养生之道。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水墨风的写意画,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我本来就对养生这方面的东西比较关注,尤其是在看过一些关于时令养生的内容之后,觉得身体的调理确实需要顺应自然。这本书的标题虽然直白,但“心肝脾肺肾”这几个字,一听就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感觉是那种能讲清楚道理,而且能落到实处的书。我平常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有时候会觉得肝火比较旺,睡眠质量也不好,偶尔还会消化不良,这些都让我觉得身体有点失衡。所以,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地讲解身体各个脏器如何运作,以及如何通过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改善身体状况的书。我特别希望这本书里能有一些具体的食谱推荐,或者一些简单的穴位按摩方法,让我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够轻松地进行调理。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医学原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这样我这种非专业人士也能看得明白,并且能够切实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对中医养生一直抱有好感,觉得它关注的是整体的平衡,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治疗,所以,这本书的理念应该和我自己的认知比较契合。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一种很强的亲切感,那种柔和的色调和清晰的字体,让人在阅读时感觉很放松。我一直觉得,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没有病痛,更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我尤其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方式,来提升身体的整体活力,并且能够长期保持。这本书的标题,一下子就点出了身体的几个关键部位,这让我联想到,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照顾好这些部位,或许就能解决很多困扰我们的健康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身体能量,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改善身体素质的实用建议。我不太喜欢那种过于强调“治病”的书,我更偏爱那些能够帮助我们“增进健康”、“提升生命质量”的书籍。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身体的需求,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让我能够充满活力地面对每一天,那它对我来说就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本书的,当时被它的标题所吸引,感觉它触及到了很多现代人普遍关心的健康问题。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一直认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确实会发生一些变化,一些小的亚健康状态也开始显现。我尤其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自然、温和的方式来调养身体,避免过度依赖药物。这本书的出现,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我希望它能从更根本的层面,例如身体的运作机制,来阐述如何维持健康。我更喜欢那种能够解释“为什么”的书,而不是简单地说“该做什么”。比如,为什么某些食物有益于某个脏器,为什么某种生活习惯会导致某种健康问题。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这些深入的解释,并且给出具体的、易于实践的建议,那我一定会非常满意。我期待它能帮助我建立起更科学、更系统的健康管理理念,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保持充沛的精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