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邰树文 著
图书标签:
  • 白描
  • 绘画
  • 技法
  • 素描
  • 入门
  • 进阶
  • 艺术
  • 绘画技巧
  • 速写
  • 线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丹阳新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6254
商品编码:25579657618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作者: 邰树文 开本:
YJ: 55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6-09
书号: 9787115416254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灌木”一词源于《诗经·葛覃》中的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意为矮小的灌木,不追求白桦的参天耸立、松柏的曲高和寡,但求漫山遍野,覆盖广阔的大地。 灌木动漫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初,由mcoo动漫,coco动漫公社合并改组而成,创作有《零基础学画漫画1:素描技法综合篇》、《零基础学画漫画2:萌少女素描技法篇》、《零基础学画漫画03:Q版素描技法篇》、《CJ漫画素描技法WQ自学教程》等一些列动漫绘画畅销图书。 精彩导读 目录 D1 章白描基础

工具和材料8

勾线笔8

墨8

纸9

砚9

白描勾线的基本要求9

用线的基本技法10

基本行笔10

线条的表现力10

常用的线描技法11

曲线11

折线12

D2章 花卉篇

关于花卉14

花卉的各部分结构15

花瓣的常见类型15

花脉的常见类型16

花蕊的常见类型16

花蒂的常见类型17

花苞的常见类型18

花冠的常见类型19

花序的常见类型24

花叶的常见类型26

枝干的常见类型34

案例解析37

荷花38

荷花的结构38

花头的画法39

叶子的画法41

莲蓬的画法44

组合的画法46

梅花48

花头的画法48

枝干的画法50

组合的画法52

兰花56

兰花的结构56

花头的画法56

叶子的画法58

组合的画法59

菊花60

菊花的结构60

花头的画法61

叶子的画法64

组合的画法65

菊花与配景69

芍药72

芍药的结构72

花头的画法73

叶子的画法74

组合的画法75

牡丹78

牡丹的结构78

花头的画法79

叶子的画法81

枝干的画法82

组合的画法84

紫藤87

花头的画法87

叶子的画法89

藤的画法89

组合的画法90

玉兰93

花头的画法93

叶子的画法95

组合的画法96

水仙花101

花头的画法101

叶子的画法103

根的画法104

组合的画法105

桃花111

桃花的结构111

花头的画法112

叶子的画法113

组合的画法114

芭蕉叶117

叶子的画法117

D3 章禽鸟篇

关于禽鸟121

禽鸟的生长结构122

鸟主要部分的画法123

头部123

羽毛124

翅膀126

尾羽128

爪、腿129

禽鸟的造型方法130

禽鸟常见的动态131

麻雀134

麻雀的结构134

局部的画法135

基本的画法137

组合的画法138

翠鸟141

局部的画法141

基本的画法143

组合的画法144

燕子147

局部的画法147

基本的画法149

组合的画法150

太平鸟155

局部的画法155

基本的画法156

组合的画法158

鸳鸯159

局部的画法159

基本的画法160

组合的画法163

鹦鹉166

局部的画法166

基本的画法168

组合的画法169

黄鹂鸟170

局部的画法170

基本的画法171

组合的画法173

绶带鸟176

局部的画法176

基本的画法178

组合的画法179

喜鹊182

局部的画法182

基本的画法184

组合的画法185

仙鹤189

局部的画法189

基本的画法191

组合的画法192

鹰195

局部的画法195

基本的画法197

组合的画法198

D4 章水族篇

关于鱼203

鱼的形态结构204

鱼主要部分的画法205

头部205

鱼鳍206

常见的水族配景209

案例解析210

鲤鱼211

局部的画法211

基本的画法212

组合的画法215

金鱼221

局部的画法221

基本的画法222

组合的画法224

龙鱼229

局部的画法229

基本的画法230

组合的画法232

神仙鱼235

局部的画法235

基本的画法236

组合的画法238

鲶鱼241

局部的画法241

基本的画法242

组合的画法244

鳜鱼248

局部的画法248

基本的画法249

组合的画法251

虾的形态结构255

虾的主要部分画法256

虾的造型方法257

虾的常见动态258

虾的基本画法259

D5章 草虫篇

关于草虫262

草虫各部分的结构263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中国画意境构图学:形神兼备的笔墨之道》 内容简介: 《中国画意境构图学:形神兼备的笔墨之道》是一部深入探索中国画构图奥秘的著作。本书并非一本单纯的技法教程,而是着眼于中国画“意境”这一核心美学追求,从构图的角度出发,剖析如何通过画面的组织与安排,营造出深邃隽永的艺术境界。本书旨在引导读者超越简单的形似,进入神似与意会的更高层面,领略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与“气韵生动”的精髓。 第一章 构图的灵魂:意境的生成 本章将深入剖析中国画中“意境”的内涵及其与构图的天然联系。意境并非凭空产生,而是通过画面元素的精妙布局,将画家内心的情感、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融汇其中,最终传递给观者一种超乎物象之外的诗意感受。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意境的哲学基础: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如道家、儒家思想对意境观念的影响,理解“虚实相生”、“静观万物”等哲学理念如何体现在构图之中。 意境的视觉语言: 分析不同类型的意境(如幽静、雄浑、闲适、悲壮等)在画面上应如何通过色彩、线条、墨色、光影等视觉元素来表现。 构图在意境生成中的核心作用: 强调构图是实现意境的骨架与血脉,是组织视觉元素、引导观者视线、营造氛围的关键。我们将初步探讨,一个成功的构图如何能够“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形”到“意”的递进: 区分“形”的描绘与“意”的传达,说明构图不仅要形似,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形的取舍、组合与安排,达到“神似”以至“意会”的境界。 第二章 构图的基石:点、线、面的组织与运用 构图的本质是对画面基本元素的组织。本章将详细讲解点、线、面在中国画构图中作为基本语言的运用,以及它们如何相互配合,构成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画面。 点的力量: 点作为独立的审美主体: 分析单个点在中国画中的作用,如作为画眼、焦点、情感寄托,以及其在画面中的位置与大小对整体意境的影响。 点作为构图的辅助元素: 探讨点在构成线、面,丰富画面肌理,增加画面层次感方面的作用。 点的变化与节奏: 分析密集点、疏朗点、散点、聚点等不同点法的表现力,以及它们如何形成画面的节奏感。 线的生命: 线的种类与性格: 详细阐述中国画中各种线条的特点,如刚劲的“骨线”、流畅的“衣纹线”、婉转的“游丝线”、粗犷的“皴线”等,及其各自的情感倾向。 线的组织与引导: 分析如何运用线条的走向、粗细、枯湿、顿挫来引导观者视线,制造空间感,表现物体的体积与质感,以及构建画面的骨架。 线面结合的妙处: 探讨线条如何勾勒轮廓,形成面,以及线与面之间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面的表现: 面的构成与意义: 分析由线勾勒、墨色渲染或皴擦形成的面的作用,如表现空间、交代体积、渲染气氛。 面的虚实对比: 探讨实面(有物)与虚面(空白)的相互作用,如何通过虚实对比来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呼吸感与意境。 面的节奏与韵律: 分析不同大小、形状、色调的面的组合如何形成画面的韵律感与视觉冲击力。 第三章 构图的法度:经典法则与创新思考 本章将回顾中国画构图的经典法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理解与创新。经典的法度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经验的总结,理解其精髓是创新的前提。 “三远”法的解读与运用: 深入解析“高远”、“深远”、“平远”等经典视角,以及它们如何帮助画家表现不同地理环境和空间关系。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现代绘画中灵活运用这些视角,打破时空限制。 “虚实”与“疏密”的辩证法: 详细阐述画面虚实、疏密安排的原则,以及它们在营造画面意境、突出主体、增加层次感方面的作用。 “经营位置”的内涵: 剖析“经营位置”在中国画构图中的重要性,即画家在动笔之前,如何在脑海中构思、组织和安排画面元素,达到“胸有成竹”的境界。 “破”与“立”的创新: 分析在遵循传统构图法则的同时,如何进行“破”与“立”,打破旧有模式,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和个人风格的新构图方式。 西方构图理念的借鉴与融合: 适度探讨西方构图中的一些重要理念(如黄金分割、三分法等)与中国画构图的异同,以及如何在尊重中国画本体性的前提下,进行有益的借鉴和融合。 第四章 意境构图的实践:山水、花鸟、人物的构图之道 本章将结合中国画三大题材,具体分析不同题材在构图上应遵循的原则与表现手法,以及如何通过构图来体现各自题材的独特意境。 山水画的构图意境: “笔墨山水”的空间构筑: 分析山水画中如何通过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溪流蜿蜒等意象的组织,表现自然的宏大与幽深。 “写意山水”的情感寄托: 探讨如何通过写意的笔法和留白,将自然景象升华为画家个人情感的载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观者视线的引导与体验: 分析如何通过构图设计,引导观者“入画”,仿佛身临其境,体验山水的壮丽与静谧。 花鸟画的构图意境: “工笔花鸟”的精微之美: 分析工笔花鸟在构图上如何讲究细节的刻画,通过花鸟的姿态、位置、光影等,营造出精致、生动、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写意花鸟”的诗情画意: 探讨写意花鸟如何通过简练的笔墨,捕捉花鸟的神韵,并与诗文、书法相结合,营造出诗意盎然的画面。 “物我”关系的构图表达: 分析花鸟画中如何通过构图,表现花鸟与环境、与观者之间微妙的关系,传递出生命的活力与哲学思考。 人物画的构图意境: “写实人物”的叙事与情感: 分析人物画中如何通过人物的姿态、表情、眼神、环境的烘托,来讲述故事,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情感。 “写意人物”的传神写照: 探讨写意人物如何通过简练的笔触,抓住人物的精神特质,达到“传神阿堵”的艺术效果。 “境随心转”的构图哲学: 分析人物画中如何通过对背景、道具等元素的构图安排,反映人物的身份、性格、心境,实现“境随心转”的艺术追求。 第五章 构图的进阶:动态、节奏与画面张力 本章将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构图的动态、节奏和画面张力,使画面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突破静态的束缚,展现出更丰富的艺术内涵。 画面的动势分析: “静”中之“动”: 分析如何在静止的画面中,通过物体的姿态、线条的走向、墨色的变化等,营造出内在的动感。 “动”中之“静”: 探讨如何将剧烈的动态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其在画面上达到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静”,而非杂乱无章。 动态构图的训练方法: 提供一些练习方法,如速写、动态捕捉等,帮助读者理解和表现物体的动态。 节奏的创造与控制: 视觉节奏的形成: 分析如何通过点、线、面、墨色、色彩的疏密、大小、强弱、枯湿等变化,在画面中形成有机的视觉节奏。 节奏的呼应与对比: 探讨画面中不同节奏之间的呼应与对比关系,如何通过节奏的变化引导观者情绪。 节奏与意境的关联: 说明不同的节奏感能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如急促的节奏带来紧张感,舒缓的节奏带来宁静感。 画面张力的营造: 张力的来源: 分析画面张力产生的多种因素,如对立元素(虚实、疏密、动静、刚柔)的对比,画面的潜在冲突,以及留白所带来的想象空间。 张力的表现手法: 探讨如何通过构图的倾斜、扭曲(在写意范畴内)、强烈的对比,以及留白的运用等手法,来增强画面的张力。 张力与情感的共鸣: 说明画面张力如何与观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引发观者的思考与联想。 第六章 结语:意境构图的永恒追求 本章将对全书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意境在中国画构图中的核心地位,并鼓励读者在学习传统法则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形神兼备”的终极目标: 重申构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形神兼备,通过对物象的组织安排,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强调学习构图理论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创作中不断体会与感悟。 “以古为师,以心为师”: 鼓励读者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同时,更要关注内心的感受与表达,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意境构图的未来展望: 探讨在当代语境下,中国画意境构图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其在当下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清晰、流畅,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同时注重理论阐述的逻辑性与实践指导的有效性。书中将穿插大量经典画作的构图分析,配合示意图,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构图原理。本书适合所有对中国画怀有浓厚兴趣,希望深入理解其构图美学,并提升绘画创作能力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之后,我真的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神韵的白描作品心生向往,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一种极致的东方美学。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吸引人,古朴又不失雅致,让我还没翻开就充满了期待。而翻开之后,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并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技术手册,而是将白描的魅力娓娓道来。从最基础的线条训练,比如如何提腕、运笔,如何让笔触产生虚实、刚柔的变化,到各种基础纹理的刻画,如衣纹、发丝、花瓣的质感,都讲得非常细致。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历代名家的白描作品欣赏,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白描大师是如何运用线条的。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以线写形”的讲解,它让我明白,白描并非只是简单的勾勒,而是通过线条的粗细、缓急、曲直来表现物体的体积、结构和光影,这是一种非常精妙的艺术语言。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古老的卷轴在眼前徐徐展开,耳边响起了文人墨客的低语。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是简单地教你“怎么画”,而是引导你去“理解画”,去感受线条背后所蕴含的生命力。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一门技艺,最怕的就是一开始就碰壁,然后就失去了兴趣。所以在选择《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的时候,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入门”部分能否足够友好。读完之后,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它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书的开篇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技法,而是从最基础的笔墨常识入手,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毛笔、墨水,以及如何调墨,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它循序渐进地讲解各种线条的练习方法,并且每一种线条都有详细的图例和讲解,告诉你这一笔应该怎么落,这一笔又应该怎么收,甚至连运笔的力度和速度都做了提示。最让人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简单的临摹对象,比如竹叶、兰花瓣,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白描素材,通过这些练习,我很快就找到了画线的感觉,并且体会到了线条的韵律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讲解衣纹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讲复杂的褶皱,而是先从最简单的单片衣襟开始,逐步引导读者理解衣纹的走向和转折,这真的是太贴心了,让我这个完全的初学者也能一点点建立起信心。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学习体验,就是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白描的认知边界。我原以为白描就是一种相对单一的绘画方式,但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白描其实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书中不光讲解了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白描,还涉及到了现代白描的一些尝试,这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在关于人物白描的部分,它不仅仅是讲解了人物的五官、发髻、服饰的画法,更是深入到了如何通过线条来表现人物的表情、神态和性格,这是非常难得的。书中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讲解如何处理画面的虚实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线条来营造空气感和空间感,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想过的。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讲到“以线造型”,让我彻底颠覆了对白描的理解,原来线条不仅可以勾勒轮廓,还可以塑造体积,甚至可以表现出事物的内在精神。书中的案例也十分丰富,从古代大师的精品到现代一些优秀作品,我都看到了不一样的线条语言,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白描艺术的博大精深。

评分

对于一些有一定绘画基础,但想深入学习白描的读者来说,《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也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它并没有停留在基础的技巧讲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白描艺术的更高层面。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意在笔先”和“神韵的捕捉”这两个章节的论述。它不仅仅教授“形似”,更强调“神似”,引导读者如何在创作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书中通过大量的范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精炼的线条去传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或者花卉的生机勃勃。我从中学会了如何观察事物的本质,然后用最简洁、最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去将其呈现出来。书中还分析了很多名家的构图和用线技巧,比如张大千的人物白描,齐白石的花卉白描,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料。它让我明白,白描不仅仅是线条的组合,更是一种心灵的表达,一种对美的深刻体悟。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白描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从一个“模仿者”逐渐走向一个“创作者”。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的读者,所以一直想学习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白描技法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它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绘画技巧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化的浸润。书中的语言非常优美,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仿佛在聆听一位老先生在娓娓道来。在讲解技法的同时,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关于白描的历史渊源、发展流派的介绍,以及一些与白描相关的诗词、典故,让我对白描艺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笔墨情趣”的探讨,它让我体会到,中国画的魅力在于线条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而白描正是将这种情趣发挥到极致的一种艺术形式。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画什么,更教会了我“怎么去感受”和“怎么去表达”。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绘画,更是在学习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美的追求。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走进白描的世界,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