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动漫人体结构造型手绘技法

游戏动漫人体结构造型手绘技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肖玮春 著
图书标签:
  • 人体结构
  • 动漫人体
  • 游戏CG
  • 绘画技法
  • 手绘
  • 造型
  • 动漫
  • 游戏
  • 艺术设计
  • 技法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丹阳新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27342
商品编码:25579799580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2-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游戏动漫人体结构造型手绘技法
作者: 肖玮春 开本:
YJ: 89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6-08
书号: 9787115427342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肖玮春,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绘匠工作室主笔插画漫画设计师,广州擎天柱科技有限公司原画师,庐山艺术特训营特聘教师。有着多年的动漫手绘教学经验,擅长各类绘画风格,是一位实力派的动漫绘画艺术家。

刘昊,毕业于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绘匠工作室艺术总监,庐山艺术特训营精品专业(服装、动漫、工业设计)系主任、动漫专业特聘教师,D八届亚洲青年与动漫艺术大赛漫画单元评委。
精彩导读 目录 D1章 游戏人体绘画入门 /7

1.1 由ACG走向人体结构 /8

1.1.1 ACGSJ /8

1.1.2 游戏中的人体结构 /8

1.1.3 动漫中的人体结构 /8

1.2 绘画工具 /9

1.2.1 铅笔 /9

1.2.2 自动绘图铅笔 /10

1.2.3 红蓝铅笔 /11

1.2.4 慕娜美3000彩色水性笔 /12

1.2.5 美工笔 /13

1.2.6 高白打印纸 /14

1.2.7 渡边纸 /14

1.2.8 任何纸质的速写本 /14

1.3 排线方法 /15

1.4 构图 /17

1.4.1 发散式构图 /17

1.4.2 倒T型构图 /17

1.4.3 渐变式构图 /18

1.4.4 围绕型构图 /18

1.4.5 梯形对称式构图 /19

1.4.6 S型构图 /19

1.4.7 三角形构图 /20

1.4.8 对比拓展型构图 /20

1.4.9 平衡对称式构图 /21

1.4.10 锐角三角形构图 /21

1.4.11 ZY井字型构图 /22

D2章 人体基础 /23

2.1 认识骨骼 /24

2.1.1 骨骼与关节的关系 /25

2.1.2 骨骼比例关系 /28

2.1.3 不同年龄段骨骼比例 /31

2.1.4 骨骼空间关系 /32

2.1.5 男女骨骼三视图 /36

2.2 认识肌肉 /37

2.2.1 肌肉三视图 /39

2.2.2 头部肌肉 /40

2.2.3 颈部肌肉 /64

2.2.4 躯干肌肉 /67

2.2.5 手臂肌肉 /75

2.2.6 手部肌肉 /78

2.2.7 腿部肌肉 /80

2.2.8 脚部肌肉 /82

2.3 练习作品欣赏 /84

D3章 人体动态造型难点/89

3.1 纸片人形态 /90

3.2 四大点八小点 /94

3.2.1 要点 /94

3.2.2 人体透视的标志 /95

3.2.3 人躯干的扭势 /96

3.2.4 透视J是近大远小 /97

3.2.5 脊柱的关键性 /100

3.3 坐姿 /102

3.4 走姿/104

3.5 卧姿 /106

3.6 跑姿 /108

3.7 跳跃姿态 /110

3.8 特殊动态 /112

3.8.1 跳舞 /112

3.8.2 格斗 /116

3.8

目录
。。。。。。。。。。

《奇幻生物设计:想象力的视觉化之路》 这是一场关于想象力边界的探索,一次关于生命形态无限可能性的实践。 在广袤无垠的艺术创作领域,生物设计无疑是最具魅力和挑战性的分支之一。它并非简单地模仿现实,而是根植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将我们内心深处最奇特、最壮丽的幻想具象化。本书《奇幻生物设计:想象力的视觉化之路》并非一本关于如何绘制现有人体结构的书籍,它聚焦于一个更为广阔、更为自由的领域——如何从无到有地创造出全新的、令人信服的、充满生命力的奇幻生物。 我们并非教你如何精确地临摹肌肉骨骼,或是掌握解剖学的每一个细节。相反,我们将引导你打开思维的枷锁,学会如何从现实世界的生物、自然界的法则、甚至抽象的概念中汲取灵感,构建出前所未有的生物形态。从深海的幽灵到星际的巨兽,从古老的传说中的神祇到全然陌生的外星文明,本书的目标是让你掌握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创作流程,让你能够自信地将脑海中那些模糊的影像转化为引人入胜的视觉实体。 本书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灵感之源与概念构思 打破思维定势: 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从各种意想不到的领域发掘创意。这包括但不限于: 自然界的奇观: 从微生物的多样性到巨型海洋生物的神秘,从昆虫的精巧结构到植物的生长模式,自然界是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我们会学习如何分析这些自然形态的构成原理,并将其进行大胆的变形与融合。 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 古老的文化中蕴藏着无数令人惊叹的生物形象。本书将带你解读这些神话符号的象征意义,并从中提炼出独特的视觉元素,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科学理论与假说: 生物进化论、物理学定律、宇宙学猜想……这些看似枯燥的科学知识,却能为你的生物设计提供坚实的逻辑基础和令人信服的解释。我们将学习如何将科学原理巧妙地融入到生物的设计中,使其更具说服力。 情感与象征: 有时,最强大的设计来源于抽象的概念。本书将引导你如何将恐惧、希望、愤怒、宁静等情感,或者象征着权力、智慧、衰败等概念,转化为具象化的生物特征。 文化与历史的碰撞: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趣味和对生物的想象,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学习跨文化的融合,能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生物。 构建生物的世界观: 一个成功的奇幻生物,绝不仅仅是形态的拼凑。它需要拥有自己的生存环境、生态位、行为习性,甚至社会结构。本书将教授你如何围绕你的生物构建一个完整且可信的世界观,包括: 生态位与栖息地: 你的生物生活在哪里?它吃什么?它惧怕什么?它有什么天敌?栖息地的环境将直接影响生物的形态、颜色、感知器官和生存策略。 行为模式与习性: 它是独居还是群居?它是捕食者还是被捕食者?它的繁殖方式是什么?了解生物的行为,能让你的设计更加生动,充满故事感。 生物演化与适应: 即使是虚构的生物,也可以拥有“演化”的历史。思考它在漫长的岁月中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这能为你的设计增添深度和复杂性。 第二部分:形态构建与视觉语言 从抽象到具象的桥梁: 这一部分将专注于将抽象的创意转化为具体的视觉语言。 解构与重组: 我们将学习如何将复杂的生物拆解成基本元素(如头部、躯干、肢体、尾巴、翅膀等),然后以全新的方式进行组合与变形。这包括但不限于: 比例的夸张与缩小: 放大或缩小某些身体部位,能够立刻改变生物给人的印象,使其显得强大、脆弱、怪异或可爱。 肢体结构的变异: 增加、减少或重新排列肢体,例如三只眼睛、六条腿、长着翅膀的鱼,这些都是极具想象力的尝试。 感官器官的设计: 重新构思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创造出适应特殊环境的感知系统。 口器与消化系统的设计: 不同的食性决定了口器和消化系统的形态,这是生物设计的关键细节。 运动方式的想象: 思考生物如何移动——是爬行、飞行、游泳、跳跃,还是用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运动方式会影响其身体结构和肌肉分布。 纹理、色彩与材质的表达: 生物的表面材质和色彩是其个性和生存策略的重要体现。 皮肤、鳞片、羽毛、甲壳的设计: 不同的材质能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我们学习如何表现其光滑、粗糙、坚硬、柔软、反光或哑光的质感。 色彩的象征意义与功能性: 色彩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还可以用于伪装、警告、吸引配偶,甚至作为生物能量的载体。我们将探讨色彩在生物设计中的多重作用。 特殊材质的创造: 例如,发光体、流体、水晶、金属质感等,如何通过绘画技法来表现这些非生物的材质? 概念草图与形态探索: 在正式深入细节之前,大量自由的草图探索是必不可少的。 快速姿态草图: 捕捉生物的动态和能量,无需在意细节,只为探索不同的体态和运动的可能性。 形态组合练习: 将不同的生物元素进行随机组合,观察会产生哪些有趣的意外。 情绪表达草图: 尝试通过生物的姿态和面部表情来传达特定的情绪。 负空间的应用: 如何利用留白和负空间来强调生物的轮廓和体积感。 第三部分:细节雕琢与表现力提升 骨骼、肌肉与生物力学(概念性): 虽然本书不是解剖学教程,但理解基础的生物力学原理,能让你的设计更加令人信服。 “骨骼”的逻辑: 即使是虚构生物,也需要有支撑其身体的“骨架”。我们会探讨如何根据其体型和运动方式来设计合理的内部支撑结构。 “肌肉”的分布: 肌肉的分布决定了生物的运动能力和力量感。我们会学习如何用视觉语言暗示肌肉的走向和体积。 受力点与平衡: 思考生物在站立、奔跑、飞行时的受力点和重心,这有助于设计出更具动感的姿态。 赋予生命力的细节: 细节是让生物“活起来”的关键。 眼睛的设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即使是奇幻生物也一样。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设计不同形状、大小、瞳孔的眼睛,以及如何通过眼神传递情感。 口部与表情: 无论是凶猛的獠牙还是温顺的喙,口部设计是生物个性的重要体现。学习如何通过口部的细节来表现其情绪。 爪、角、棘刺等附属器官: 这些细节往往是生物生存、防御或攻击的利器,其形态和用途需要精心设计。 伤疤、寄生、共生等痕迹: 这些“非完美”的细节,反而能让生物的故事性更强,更具真实感。 光影、体积与材质的表现: 掌握光影关系是塑造三维体积感的核心。 理解光源: 不同的光源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明暗对比和阴影效果,如何利用光源来强调生物的轮廓和体积。 体积塑造: 通过明暗过渡、高光和阴影的运用,让二维的画面呈现出三维的立体感。 材质的质感表现: 通过细腻的笔触、纹理和色彩,表现出金属的冰冷、皮革的柔韧、羽毛的光泽等。 第四部分:媒介与应用 传统绘画技法(铅笔、墨水、水彩等): 探索如何运用传统的绘画媒介来捕捉生物的形态、纹理和氛围。 数字绘画工具与流程: 介绍主流数字绘画软件(如Photoshop, Procreate等)在生物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图层管理、笔刷运用、色彩调整等。 概念图的沟通力: 学习如何绘制清晰、有说服力的概念图,以便与团队成员、导演、编剧等进行有效沟通,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可执行的方案。 生物设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电影与动画: 塑造令人难忘的角色,构建独特的奇幻世界。 游戏开发: 设计游戏中的敌人、伙伴、Boss,为玩家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插画与书籍封面: 吸引读者的目光,激发他们的想象。 角色扮演游戏(TRPG)与桌面游戏: 丰富游戏世界,为玩家提供多样的生物设定。 概念艺术与工业设计: 探索更多跨界的应用可能性。 本书特色: 强调思维训练: 本书的核心不是技法罗列,而是思维的启迪。我们鼓励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建立自己的创作逻辑。 系统化的创作流程: 从灵感发掘到最终表现,本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可复用的创作框架,帮助你应对各种设计挑战。 丰富的案例分析: 通过对大量虚构生物设计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学习其创作思路和表现技巧。 激发个人风格: 我们提供的是一套工具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帮助你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奇幻生物设计:想象力的视觉化之路》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幻想、渴望创造、并愿意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付诸笔尖的艺术家的指南。它将是你开启一段精彩的生物设计旅程的得力伙伴。准备好,让我们一起,用画笔和想象力,在这个世界上创造出那些前所未见、却又如此鲜活的生命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提升我人物造型能力的书,尝试过不少,但很多要么太学术化,要么太浅尝辄止。直到我偶然间看到了《游戏动漫人体结构造型手绘技法》,我才真正找到了“对症下药”的感觉。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案例,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人体比例入手,详细讲解了黄金比例、八头身、七头身等等在不同风格动漫中常见的比例设定,并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测量方法,让我不再为人物比例的失调而烦恼。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骨骼的讲解,不仅仅是列出骨骼名称,而是通过对骨骼的透视和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的分析,让我理解了人体是如何运动的。比如,在讲解肩膀的转动时,它不仅画出了肩胛骨和肱骨的连接,还解释了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等肌肉如何协同工作,使得肩膀能够做出大幅度的旋转和抬升。这种深入骨骼和肌肉的分析,让我画人物的时候,脑子里不再是空洞的轮廓,而是有了一个坚实的“内在骨架”,从而能够画出更具动态和力量感的人物造型。而且,书中还针对游戏和动漫中常见的透视和构图技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比如如何运用“Z轴”来表现人物的纵深感,如何通过“S型”构图来增加画面的美感和流畅性,这些实用的技巧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的作品在构图上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在人体结构这块一直是个“门外汉”,看很多大神的画作,总觉得他们画的人物骨骼清晰、肌肉饱满,但自己画起来就总是软绵绵的,缺乏力量感。《游戏动漫人体结构造型手绘技法》这本书就像一本“武功秘籍”,彻底点通了我。它在讲解人体结构时,非常注重“形体”的塑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线条”的层面。书中通过大量的骨骼、肌肉模型图,并结合不同角度的渲染,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人体各个部位的体积感和块面感。它并不是直接教你怎么画肌肉线条,而是教你怎么去“理解”肌肉的走向和张力,然后用线条去“表现”出这种张力。特别是关于“肌肉的连接”和“肌肉的起止点”的讲解,我之前画手臂,总觉得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两个独立的“疙瘩”,但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它们是互相包裹、互相牵制的,并且会随着手臂的弯曲而产生不同的形体变化。书中还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把身体比作一组组“连杆”和“球体”,让我更容易理解关节的运动原理。而且,这本书在讲解时,并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解剖学术语,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清晰的示意图,即使是没有解剖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按照书中的方法,练习画了几个人体动态速写,明显感觉到自己对人物的体积感和力量感的把握有了很大的提升,画出来的角色不再是“平面的”,而是有了“立体的”感觉。

评分

对于我这种喜欢创作游戏角色的人来说,找到一本真正实用的“人体结构”教程可不容易。很多书要么过于写实,与动漫风格相差甚远,要么过于简化,忽略了人物的造型基础。《游戏动漫人体结构造型手绘技法》这本书,恰恰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在讲解人体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非常注重将这些知识与游戏动漫的绘画风格相结合。书中不仅仅有严谨的骨骼肌肉分析,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的、经过提炼和概括的动漫人体造型范例。比如,在讲解如何画脸部结构时,它会从头骨和面部肌肉的构成出发,然后教你如何根据不同的动漫风格(例如写实风、Q版风、日系风等)来简化和夸张这些结构,以达到更好的视觉表现效果。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形体概括”的讲解,它教我如何用最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关键特征,如何用“几何形体”来理解人体的基本造型,这对于在快速创作和概念设计阶段尤为重要。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如何根据剧本或设定来设计人物造型的思路,比如如何通过人物的体型来暗示其性格特征,如何通过肌肉的走向来表现角色的战斗风格等等,这些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法书,更是一本“角色设计”的启蒙书。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方法来设计一些小角色,发现自己能够更快地捕捉到角色的核心特征,并且画出来的角色也更加生动和有辨识度。

评分

这本《游戏动漫人体结构造型手绘技法》真是把我从“手残党”的泥潭里拯救出来了!我一直对描绘生动的人物角色充满向往,但每次拿起笔,画出来的都是些比例失调、关节僵硬的小火柴人。看到这本书的封面,那种流畅的线条、饱满的肌肉感瞬间就吸引了我。拆开快递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首先,它没有直接上来就教你画复杂的场景,而是从最基础的人体骨骼和肌肉入手,用非常直观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解释了每一个部位的构成和运动规律。我之前总觉得肌肉很难画,看起来就像一块块突兀的肉疙瘩,但这本书通过分解,把复杂的肌肉群拆解成几个关键的块面,并且讲解了它们如何在骨骼上附着,以及在不同姿势下如何变化。这一点真的太重要了!它让我明白,不是在“画肌肉”,而是在“塑造肌肉的形状”。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不同角度、不同体型的参考图,从男性、女性到不同年龄段的人物,甚至还包括了一些夸张的游戏角色原型,这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各种实际的创作需求中。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讲解了如何运用光影来强调人体结构的体积感,让原本扁平的线条瞬间有了生命力。我按照书里的讲解,尝试画了几个人体速写,虽然还远谈不上专业,但感觉自己的作品不再是“死”的了,而是开始有了“呼吸感”,这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体验!

评分

我是一名刚开始学习绘画的新手,对于人体结构方面一直感到非常困惑。《游戏动漫人体结构造型手绘技法》这本书,真的是我绘画之路上的“神助攻”!它并没有一开始就给我灌输太多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我这个“零基础”读者能够理解的角度出发。开篇就用了非常直观的图示,讲解了人体最基本的比例关系,比如“头长”作为基本单位,如何测量身体的各个部位。这让我一下子就对人物的整体比例有了概念,不再是凭感觉乱画。然后,它循序渐进地讲解了骨骼和肌肉,但非常聪明地将它们“游戏化”和“动漫化”了。比如,它会把骨骼想象成“支撑架”,把肌肉想象成“填充物”,并且用非常生动的插画来展示它们是如何互相配合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运动规律”的讲解,书中用了一系列的动态图,展示了手臂、腿部、躯干等在弯曲、伸展、旋转时的形体变化,并且清晰地标出了关键的骨骼和肌肉的动态。这让我明白,画人物不仅仅是画静态的轮廓,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它“动起来”的样子。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很多“错误示范”和“纠正方法”,这对于新手来说太重要了!看到别人犯的错误,并知道如何改正,能够让我少走很多弯路。我跟着书中的练习,尝试画了一些简单的站姿和走姿,感觉自己的作品一下子就有了“生命力”,不再是僵硬的木偶。这本书真的让我从“怕画人”变成了“敢画人”,并且还带着一丝“想画好人”的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