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养育每天一页

新生儿养育每天一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利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新生儿
  • 养育
  • 亲子
  • 母婴
  • 健康
  • 喂养
  • 睡眠
  • 成长
  • 护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唐人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85325
商品编码:2276037863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养孩子可以说是一个极其考验父母的技术活,尤其是新生儿的养育。

宝宝出生的前三个月,是爸爸爸妈妈们*激动也*忙乱的时期,特别是*次为人父母的新手爸妈。宝宝的一颦一笑、吃喝拉撒睡、成长发育、生活习惯等,这些养育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普遍现象,往往会让新手爸妈们束手无策。

请位育儿专家,提前学习或者是边学边做,在养护宝宝的道路上少一点弯路,多一些正确指引。 作者简介

李利

美国PAT资格认证国际育婴导师

中国亲子教育活动创始人之一

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员

从事幼儿教育近20年,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总体发展情况,擅长幼儿教育领域亲子、音乐教育、幼儿园课程等相关培训。 目 录

第一章 第1 个月

第1 天宝宝出生啦

第2 天宝宝一定要吃初乳

第3 天宝宝出现黄疸了

第4 天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

第5 天宝宝变轻了

第6 天护理好脐带防感染

第7 天新生儿每天要睡多长时间

第8 天宝宝每天应该吃多少

第9 天小心翼翼洗澡澡

第10 天宝宝的“便便”大有文章

第11 天保护好宝宝的隐私处

第12 天怎样给宝宝补充鱼肝油和钙

第13 天从头到脚的护理

第14 天宝宝爱抚触

第15 天母乳少可试试混合喂养

第16 天新生宝宝不宜久抱

第17 天给宝宝穿衣服的方法

第18 天手把手教你给宝宝换纸尿裤

第19 天哭是宝宝的**语言

第20 天宝宝的大脑迅速发育

第21 天让宝宝享受日光浴和四季护理要点

第22 天早产儿、巨大儿和多胞胎的护理

第23 天宝宝的溢奶问题

第24 天给宝宝进行人工喂养要注意

第25 天宝宝睡觉不太怕吵

第26 天宝宝身边的安全隐患

第27 天和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

第28 天给宝宝量量身长体重

第29 天注意护理宝宝的细节

第30 天宝宝满月啦

第二章 第2 个月

第31 天宝宝进入有规律的生活

第32 天宝宝囟门的变化

第33 天母乳喂养,按需喂养

第34 天给宝宝做一做抬头训练

第35 天宝宝的“惊跳”现象

第36 天宝宝爱放屁

第37 天音乐启蒙现在可以开始啦

第38 天抛高高的危险

第39 天安抚奶嘴的使用

第40 天要多和宝宝交流

第41 天宝宝腹泻

第42 天应对宝宝的“攒肚儿”

第43 天宝宝开始猛长啦

第44 天婴儿背袋的使用

第45 天宝宝打嗝好难受

第46 天护理好宝宝的湿疹和尿布疹

第47 天婴儿被动操做起来

第48 天宝宝用药要科学

第49 天宝宝的免疫接种

第50 天给宝宝良好的视听刺激

第51 天不宜过早把尿、把便

第52 天宝宝起痱子啦

第53 天呵护宝宝的小屁股

第54 天防止新生儿被蚊虫咬伤

第55 天小奶瓶大讲究

第56 天小宝宝别跟宠物太亲密

第57 天宝宝夜啼别发愁

第58 天爱笑的宝宝更聪明

第59 天满2 个月宝宝的启智训练

第60 天满2 个月宝宝智能测评

第三章 第3 个月

第61~62 天 妈妈增加健脑食品,宝宝更聪明

第63 天爸爸要多和宝宝互动

第64 天给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第65 天警惕婴儿猝死综合征

第66 天让宝宝远离鹅口疮

第67 天宝宝需要安全感

第68 天宝宝的翻身训练

第69 天宝宝枕秃很正常

第70 天给宝宝剪指甲

第71 天婴儿游泳的能力是天生的

第72 天宝宝的听觉发展

第73 天防止宝宝过敏

第74 天抱睡的宝宝放不下

第75 天应对宝宝皮肤褶烂

第76 天宝宝几个月才可以竖抱

第77 天宝宝的多汗问题

第78 天从宝宝出生就要护牙

第79 天不要给宝宝剪眼睫毛

第80 天给宝宝选购合适的玩具

第81 天不是所有宝宝都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82 天安抚爱哭的宝宝

第83 天小心预防铅中毒

第84 天给宝宝朗读

第85 天不把小宝宝交给电视

第86 天小手是宝宝的新玩具

第87 天带宝宝户外活动安全**

第88 天宝宝一定要坐安全座椅

第89 天满3 个月宝宝的启智训练

第90 天满3 个月宝宝智能测评

第四章 安心坐月子

第1 天顺产和剖宫产新妈妈产后的异同

第2 天给宝宝**次哺乳

第3 天早活动早恢复

第4 天坐月子误区

第5 天绑腹带要因人而异

第6 天小心护理乳房

第7~8 天坐月子更要讲究卫生

第9 天坐月子需要良好的居住条件

第10 天还是以休息为主

第11 天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12 天要学会自己调节情绪

第13~14 天 选择适合的哺乳姿势

第15 天关注恶露问题

第16 天一些需要注意的生活细节

第17~18 天 奶水不多怎么办

第19 天做好产后体重管理

第20 天预防产后便秘

第21 天抓紧去除妊娠纹

第22 天不同季节的护理要点

第23 天谨防产后风

第24 天坐月子按体质调养

第25 天瘦身计划提上日程

第26 天产后瑜伽轻松“享”瘦

第27 天多久可以恢复性生活

第28 天重视产后42 天的检查

第29~30 天 月子餐食谱推荐
免费在线读

第4 天 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

新手妈妈面对着稚嫩的小生命大多会手忙脚乱,宝宝又好像要考验妈妈一样,状况百出,常常把妈妈折腾得手足无措。别着急,让我们解读一下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吧。

胎脂

刚生下来的新生儿皮肤上有一层白色、油腻的东西,有的部位多一些,有的部位少一些,医学上称为“胎脂”,可保护胎儿皮肤不受羊水浸润的影响,出生后,仍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出生后环境的温度较低,身体的热量要向四周散发,使体温降低,这一层胎脂有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发、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新生儿斜视和眼球颤动

新生儿的眼球运动还不能很好地协调,有时会看到两个黑眼珠不向同一方向移动,这种情况叫斜视,俗称“对眼儿”。有的新生儿的黑眼珠上下或左右颤动,医学上叫眼球震颤。以上情况在新生儿时期是正常现象,经2~4 周会自行消失。

新生儿的蛙形腿

新生儿仰躺时,两腿膝关节呈屈曲状,像青蛙腿一样。手常常是握拳状,肘关节屈曲,放在胸前,这是新生儿的正常姿势。如新生儿的四肢伸直,或四肢肌力偏低,反而是不正常表现。

“马牙”和“螳螂嘴”

有些新生儿牙床的黏膜上有米粒大小或绿豆大小的白色突起物,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马牙”或“螳螂嘴”,这是口腔黏膜下的脂肪组织,可以帮助宝宝有力地吸吮。随着吸吮期的结束,会慢慢消退。

脱皮

几乎所有的新生儿都会出现脱皮的现象,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皮肤是浸泡在羊水里的,而且宝宝的皮肤表面有胎脂覆盖,而出生后皮肤没有了羊水浸泡,身上的胎脂也慢慢地褪去,皮肤就逐渐完全暴露并和干燥的空气接触了,造成了表皮脱落的现象。不同的宝宝会有不同程度的脱皮表现,有些宝宝可能只是轻微地掉皮屑,有些宝宝可能会比较明显,像蛇蜕皮一样大片的脱皮。但是,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有异样,那都是正常现象,妈妈不要太担心,皮屑脱落后,皮肤就正常了,无须特别采取保护措施或强行将它撕下。

“假月经”和“白带”

有些刚出生的女婴就出现了阴道流血,有时还有白色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娩出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阴道就会流出少量血性及白色分泌物,一般发生在宝宝出生后3~7 天,持续一周左右。

新生儿乳房肿胀

正常新生儿,无论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出生后一周左右会出现双侧乳腺肿胀,大的如半个核桃,小的如蚕豆,有的还分泌乳汁。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宝宝在胎儿期体内存在着来自母体一定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和生乳素所致,一般两三周便可自行消退。
书摘插画
《育儿的艺术:从孕期到学步期的全方位指南》 引言:开启为人父母的非凡旅程 成为父母是一段充满挑战、喜悦和无限学习的旅程。从确认怀孕的那一刻起,父母们便开始为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做准备,这其中涵盖了生理、心理以及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然而,面对海量的育儿信息,许多新手父母感到无所适从。《育儿的艺术:从孕期到学步期的全方位指南》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贴近实际操作的框架,帮助父母们自信、从容地度过生命中最关键的头三年。本书不仅关注婴儿的生理需求,更深入探讨了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的心理调适以及家庭的和谐发展。 第一部分:孕育之始——健康的孕期管理 怀孕是生命中最具变革性的阶段之一。本部分将详细阐述如何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孕期。 第一章:孕期营养与生活方式的调整 怀孕期间,母亲的身体是胎儿成长的温床。本章将细致剖析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营养需求差异。从必需的叶酸、铁、钙到Omega-3脂肪酸的摄入,我们提供了具体的食谱建议和营养补充指南。此外,我们将讨论孕期安全的运动方式,包括瑜伽和散步,以及如何识别和处理孕期的常见不适,如晨吐、水肿和背痛。特别强调了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保持适度压力的重要性。 第二章:分娩的准备与选择 分娩是每位母亲必须面对的里程碑。本章旨在消除对分娩的恐惧,提供科学、人性化的分娩准备方案。内容涵盖了分娩的生理过程、疼痛管理技术(如拉玛泽呼吸法、水中分娩),以及不同分娩方式的优缺点比较,如自然分娩、剖宫产和导乐陪护。我们鼓励父母提前与医疗团队沟通,制定个性化的分娩计划,并强调了伴侣在分娩过程中的支持作用。 第二部分:生命之初——新生儿护理与适应期 新生儿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生活篇章的开启。此阶段的关键在于建立安全感和规律性。 第三章:产后恢复与早期护理 产后母亲的身体和情绪都需要时间恢复。本章详细介绍了产后出血、伤口护理以及情绪波动(“婴儿忧郁”与产后抑郁的区别与应对)的处理。对于新生儿,我们提供了细致的护理指导:从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包括衔乳姿势、判断母乳充足的信号),到配方奶喂养的科学冲泡与储存。脐带护理、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处理,以及第一次洗澡和穿衣的实用步骤,都将一一解析。 第四章:睡眠的艺术与实践 “睡得好”是安宁家庭的基石。本章深入探讨了新生儿的睡眠周期和特点,打破了关于睡眠的常见迷思。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安全睡眠七要素”,帮助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内容聚焦于如何循序渐进地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包括建立睡前例程、区分自然睡眠和自主入睡能力,以及如何处理夜间频繁醒来的情况,强调理解而非强迫的重要性。 第五章:安抚与依恋的建立 婴儿通过哭声来表达需求。本章的核心是理解哭声背后的含义,并学习有效的安抚技巧,例如“五S”法(包裹、侧卧/俯卧、嘘声、摇晃、吮吸)。更重要的是,本章强调了依恋理论在亲子关系初期的作用。父母需要及时、敏感地回应婴儿的信号,以此构建信任感和安全基地,为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部分:成长的足迹——婴儿期(四个月到一周岁)的发展里程碑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的能力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本部分聚焦于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六章:运动技能的飞跃 从抬头、翻身到爬行、坐立,婴儿的运动发展令人惊叹。本章提供了针对不同月龄的“玩耍时间”建议,如何创造一个安全且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促进大运动发展。例如,如何鼓励俯趴时间(Tummy Time)来强化颈部和背部肌肉。同时,我们也涵盖了精细动作的培养,如抓握和自主进食(BLW,宝宝主导的辅食添加法)的介绍与安全注意事项。 第七章:辅食添加与营养进阶 四到六个月是辅食引入的关键期。本书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辅食添加时间表,从单一谷物到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的引入。我们深入探讨了对过敏原的科学处理,如何识别食物不耐受,以及如何确保铁、锌等关键营养素的摄入。本章特别强调了建立孩子对健康食物的积极态度,以及在用餐过程中培养良好礼仪的重要性。 第八章:语言的萌芽与感官刺激 婴儿的大脑在快速发育,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欲望强烈。本章指导父母如何通过“对话式阅读”、“唱歌谣”和“描述性描述”来丰富婴儿的语言环境。内容还包括如何利用感官游戏(如触觉箱、光影游戏)来刺激视觉、听觉和触觉,同时提醒父母在信息过载时代,保持高质量、有意义的互动远比数量更重要。 第四部分:探索世界的先驱——学步期(一周岁以上)的挑战与策略 学步期(Toddlerhood)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矛盾的阶段,独立意识与规则建立是这一时期的核心。 第九章:独立自主的萌发与“说不”的艺术 随着行走能力的增强,孩子开始渴望自主权,这往往表现为固执和“任性”。本章深入解析了发展心理学中关于自主性形成的关键期。我们提供了处理“分离焦虑”、“磨蹭”以及“发脾气”(Tantrums)的实用、非惩罚性的策略。重点在于“选择的给予”(例如:你想穿红色还是蓝色的鞋子?)和界限的设定,帮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体验掌控感。 第十章:如厕训练与日常自理技能培养 如厕训练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需要耐心和时机把握。本章详细描述了如何识别孩子已经准备好进行如厕训练的生理和心理信号。我们提供了一套温和、鼓励性的训练流程,避免了强迫和羞辱。此外,本章也扩展到其他自理技能的培养,如自己洗手、穿脱简单衣物,以及如何使用辅助工具(如学习塔、小凳子)来提升孩子的参与感。 第十一章:构建规则与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构建长期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本章摒弃了体罚和吼叫,转而聚焦于理解行为背后的需求。内容包括:如何清晰、简洁地传达规则;“自然后果”与“逻辑后果”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暂停角”(Time-in)代替传统的“隔离”(Time-out),将管教视为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惩罚。 结语:家庭的持续成长 育儿并非一次性任务,而是一个动态学习和共同成长的过程。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赋能父母,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直觉,并懂得在疲惫时寻求支持。我们鼓励父母记住,完美的父母不存在,但持续学习和充满爱的父母,足以养育出一个身心健康、适应力强的孩子。这份指南是您身边的一位知心导师,陪伴您稳健地走过这至关重要的头几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父母心理健康”的关注。这一点在很多育儿书中常常被忽略,但对我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焦虑,不是因为宝宝出了什么大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心态崩了。这本书里穿插着一些非常触动人心的段落,它们讨论了新手父母常有的愧疚感、自我牺牲后的迷失,甚至是夫妻关系在育儿压力下的微妙变化。它坦诚地承认养育孩子是一段艰辛的旅程,而不是无尽的甜蜜,这种真实感让我倍感安慰。它没有要求我们成为“完美父母”,而是鼓励我们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且学会向伴侣和外界求助。这种对“人”的关怀,使得这本书的温度大大提高。我常常在深夜读完一小段,然后深吸一口气,感觉心中的那股莫名的压力似乎被轻轻地释放了一点,然后才能更有耐心地面临第二天清晨的挑战。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在处理“突发状况”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我这个人,最怕的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是在带娃这件事上。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巧妙,它不是单纯地按照时间顺序来罗列知识点,而是像一个随身的“急救手册”。每当我遇到拿不准的事情,比如宝宝突然发烧、红屁股反复不好,或者喂奶量突然减少,我都能迅速在书里找到对应的板块。它不会用那种恐吓式的语言吓唬你,而是冷静地告诉你“这很常见,你可以这样做”,然后给出几个不同等级的应对措施,让你根据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我尤其喜欢它在营养搭配那一部分,它给的食谱建议非常接地气,用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买到的食材,完全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踏实,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指导,更像是邻居家经验丰富的大姐在跟你分享她的独家秘笈。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我的预期。

评分

说实话,我最开始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带着一点怀疑的,毕竟市面上这类书籍太多了,很容易出现内容陈旧或者夸大其词的情况。但是,这本书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强调。它从头到尾都在提醒我们,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可以套用到所有家庭。它提供的建议,更像是一种指导方针和思维框架,而不是僵硬的教条。例如,在引入辅食的章节,它没有死板地规定哪个时间点必须吃什么,而是教你如何观察宝宝的吞咽反应、流口水情况和对新食物的好奇心,然后逐步调整。这种培养我们自主判断能力的方法,远比单纯告诉我们“今天吃5毫升南瓜泥”要有价值得多。它不是在培养我们做书的“奴隶”,而是在启发我们成为自己孩子最好的“专家”。这种深入骨髓的科学与人文关怀结合,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风格,也让我非常欣赏。它不是那种厚重得让人望而生畏的大部头,而是那种拿在手里感觉很舒服的尺寸,纸张的质感也很好,不会反光,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累。最棒的是,它的知识点被拆分得极其精细,很多关键信息都用醒目的小图标或者总结框标注了出来,非常便于“碎片化阅读”。我经常是在哄睡宝宝的间隙,或者排队买菜的时候,快速翻阅几页。那些重点信息,比如“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或者“不同月龄的宝宝运动发展里程碑”,都能一目了然。这种设计充分考虑了当代父母时间紧张的现实情况,它尊重你的时间,让你用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多的有效信息。我家的那本已经被我翻得边角都有些卷曲了,但它的实用价值丝毫没有减退,简直就是我育儿路上最耐用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育儿书真是解了我这个新手爸妈的大难题。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看着宝宝那张小小的脸,心里既有满满的爱,又有说不出的迷茫。网上信息太多,各个说法都不一样,搞得我焦虑万分。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它那种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它不像那种动不动就给你一堆理论让你头疼的书,而是真正站在父母的角度,把每一个阶段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比如,关于宝宝睡眠的建立,它提供的那些小技巧,我试了之后效果立竿见影,让我终于能睡个囫囵觉了。我特别欣赏它对“观察”的强调,它教我们如何解读宝宝的哭声和肢体语言,而不是盲目地套用任何标准模板。那种感觉就像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翻译工具,让我终于能听懂我的小宝贝在“说”什么了。它让我从一个手忙脚乱的“照顾者”,逐渐转变成一个更自信、更懂得倾听的“陪伴者”。这种从心态到实践的全方位指导,实在是太珍贵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