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呼吸系统疾病1000问
:16.50元
作者:徐永健,熊盛道,张珍祥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35235824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人类生存的历史,就是不断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教训,为子孙后代健康繁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常见疾病1000问丛书》,是众多医药工作者历时两年多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各学科专家集长期临床实践之作。
该书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法和通俗易懂的笔触,将不同的疾病以问答的形式叙述,大大方便了广大读者对所需内容的查询。该书不仅是广大群众医疗保健用书,也是医药工作者有益的参考书。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之对生存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东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层次的人群之间对医疗卫生、健康保健的认识相距甚远,尤其是占中国人口总数69%的广大农民,不但缺医少药,更为严重的是缺乏医疗保健知识,是与当前经济发展建设极不相称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将有力地推进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常见疾病1000问丛书》的问世对新农村建设将起到长效作用,与国家卫生部发起的“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起到了遥相响应的作用。
目录
一、呼吸系统基础知识
1 呼吸系统是怎样组成的?
2 什么是呼吸道?
3 鼻的功能是什么?
4 鼻是如何构成的?
5 喉的功能与构成是什么?
6 气管的构成是什么?
7 什么是支气管树?
8 气管分叉角度是多少?有什么临床意义?
9 为什么异物坠人右主支气管的机会较多?
10 右主支气管的分支主要有哪些?
11 左主支气管的分支主要有哪些?
12 什么是大气道和小气道?
13 气管、支气管的组成是什么?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特点是什么?
14 气管、支气管黏膜下层的特点是什么?
15 气管、支气管黏膜下层的外膜特点是什么?
16 肺的解剖结构是怎样的?
17 肺部血管系统是怎样的?
18 什么是支气管肺段?
19 左、右肺的肺段是如何划分的?
20 肺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21 肺的导气部包括哪部分?特点是什么?
22 肺的呼吸部包括哪些部分?特点是什么?
23 肺泡是怎样组成的?
24 肺的血液循环如何构成?
25 肺的淋巴回流是如何进行的?
26 胸膜腔是如何构成的?
27 什么是血气屏障?
28 肺的各级气道和气流的构成是怎样的?
29 什么是基本肺容积?
30 什么是肺容量?
31 什么是每分通气量?
32 什么是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33 什么是弥散定律?在肺组织的气体交换中起什么作用?
34 O2在血液中是怎样运输的?
35 什么是氧离曲线?
36 呼吸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37 呼吸系统有哪些防御机制?
38 在呼吸系统防御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球蛋白是什么?
39 中性粒细胞在呼吸系统炎症中的特点是什么?
40 中性粒细胞的杀菌功能有哪几种?
41 巨噬细胞在呼吸系统炎症中的特点是什么?
42 呼吸系统炎症介质有哪几类?
43 呼吸系统蛋白酶的分类有哪几种?
44 修复过程有哪两种结局?
45 参与肺损伤修复的主要细胞有哪几类?
46 肺内的细胞外基质的组成?
47 细胞外基质在肺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48 哪些细胞因子与肺损伤修复有关?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1 什么是咳嗽?
2 咳嗽的病因有哪些?
3 咳嗽的特征与病因有什么关系?
4 什么是慢性咳嗽?其常见病因有哪些?
5 什么是咳痰?
6 痰液性质与疾病的关系是怎样的?
7 什么是咯血?
……
三、呼吸系统检查与治疗方法
四、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五、呼吸系统气流阻塞性疾病
六、肺血管疾病
七、呼吸系统肿瘤
八、间质性肺疾病
九、职业性肺疾病及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疾病
十、胸膜性疾病
十一、急性肺损伤和急性窘迫综合征
十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哇,这本书真的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坐在我身边,耐心解答我关于呼吸系统的一切疑问。我一直对肺部那些复杂的功能和各种疾病的原理感到好奇,但市面上很多医学书籍要么过于专业,晦涩难懂,要么过于浅显,不够深入。这本书恰恰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没有回避那些关键的医学术语,但却用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了阐释,并且总能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和病症。比如,当我了解到哮喘发作时,身体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感觉呼吸困难,以及不同类型的哮喘需要哪些不同的应对策略,这种清晰的解释让我感觉掌握了应对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我得哮喘了,好难受”的恐慌中。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介绍,不仅讲了它的成因和进展,还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的配合以及康复训练来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每个疾病时,都会穿插一些真实案例或者常见误区的澄清,这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也避免了我可能走入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对于我这样对呼吸健康充满求知欲的普通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一直深受过敏性鼻炎的困扰,每年春秋两季都让我痛苦不堪,但对于它的具体成因、为什么会反复发作、以及除了吃药之外还有没有更根本的解决方法,我一直是一知半解。这本书里关于过敏性疾病的章节,将免疫系统的反应、各种过敏原的作用机制、以及鼻腔黏膜的生理功能都讲得明明白白。我特别欣赏它在提到鼻炎治疗时,不仅仅局限于药物,还详细介绍了物理疗法、免疫疗法,甚至是如何通过改善环境、调整饮食来减少过敏原接触的实用建议。这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治疗鼻炎可以有如此多层次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被动地等待症状消失。此外,书中对感冒和流感病毒的详细解析,也让我对这些看似“小病”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区分了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治疗方向,这让我以后在面对感冒时,能更理智地判断和选择。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多的是一种分享和引导,让我觉得在和一位懂行的朋友聊天,学到了很多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实用知识。
评分作为一名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我时常感到胸闷气短,尤其是在天气变化或者压力大的时候,总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这本书简直像及时雨一样,打消了我许多不必要的恐慌,同时也让我对身体发出的信号有了更敏锐的觉察。它在讨论胸闷、咳嗽等常见症状时,并没有立刻将其归结于某种具体的疾病,而是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剖析,比如可能与空气质量有关,可能与不良坐姿有关,甚至可能与情绪压力有关。这种多角度的分析让我觉得非常全面,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书中关于如何识别和应对早期肺部疾病迹象的章节,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了如何通过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的呼吸音来初步判断问题,并且提供了详细的居家护理建议。我特别赞赏的是,它在强调就医的重要性时,也给出了如何在家中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不适的指导,这让我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让我对自身的呼吸健康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掌握了一些能够自我管理的方法。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关于呼吸的“冷知识”很好奇,比如为什么人在运动后会喘不过气?为什么有时候打个嗝就能缓解胸口的憋闷?这本书真的满足了我这种探索欲。它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次关于呼吸系统奥秘的探索之旅。书中对肺泡、支气管、膈肌等关键部位的功能讲解,让我对人体的精妙运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对“气体交换”那一章印象深刻,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氧气如何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体外的过程描绘得活灵活现,让我这个对生物学不太感冒的人,也能轻松理解。而且,它在介绍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时,也非常注重从“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根本原因去讲解,而不是仅仅罗列症状和治疗方法。比如,在讲解肺炎时,它详细阐述了细菌或病毒侵入肺部后,身体是如何做出反应,以及炎症是如何影响气体交换的,这种深入的讲解让我对疾病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治疗和康复有了更清晰的预期。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参与者,更主动地去关注和了解自己的身体。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医学参考书,但读完之后,我完全改变了看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没有那种生硬的医学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呼吸系统知识融入其中。我特别喜欢它在描述各种呼吸道感染时,详细讲解了不同病原体的特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身体的。比如,对于支气管炎,书中不仅列举了症状,还深入剖析了病毒和细菌感染的不同路径,以及它们可能导致的后续影响,这让我对“感冒”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感冒会反复不好,或者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措施,比如如何有效增强免疫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来锻炼呼吸肌,甚至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接触可能引发呼吸道问题的环境因素。这些内容都非常接地气,实实在在能够运用到生活中,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告诉”我知识的书,更是一本“教会”我如何保护自己呼吸健康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