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以山东青岛地区已故名老中医、青岛市中医院李德修为代表人物,治病主张以祛邪为主,多采用独穴治疗小儿疾病,取穴少,一般不超过5个穴位。常用推、揉、拿、捣、分、合、运、掐等手法。
●取穴少,34个常用穴位,治疗取穴一般不超过5个。
●用独穴,三字经派独创,一个穴位多推久推得效。
●手法简单,八种推拿手法,易学易掌握。
●疗效肯定,九十多年的临床经验,33种小儿常见病的对症治疗。
《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以北京小儿捏积世家、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已故名老中医冯泉福教授为代表人物,在治疗上提出“通督脉”“调阴阳”“督脉通诸脉通”的学术思想,常用推、捏、捻、放、提、揉、按等按摩手法。
冯氏捏积疗法对小儿食欲不振、厌食、食积积滞、睡眠不安、夜啼哭闹、反复呼吸道易感等小儿常见病的治疗及预防保健具有很好疗效。
李先晓,李德修孙女。国际绿色产业协会医疗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李德修小儿推拿秘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德修小儿推拿秘笈》主编。
郑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儿科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曾多次受邀做客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健康北京》栏目,进行中医科普宣传讲座。主持完成了关于“冯氏捏积疗法”的三项科研课题。著有《婴童保健问答》、《小儿脑瘫》、《zui新实用小儿中成药》、《怎样养孩子不生病》等科普著作。
佘继林: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四十多年,先后任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中医药儿科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协会理事。曾受邀做客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主讲冯氏捏积疗法。著有《冯氏捏积疗法》、《zui新实用小儿中成药》、《zui新实用婴幼儿保健》等。
《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
《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
<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
冯氏捏积疗法是在北京地区享有盛誉的中医特色疗法,冯泉福教授和冯氏捏积疗法在全国尤其是北京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和良好的口碑,有着广泛的临床基础,到冯泉福教授(1902— 1989)这一代,已经历经四代,具有 150 多年的历史。
一 冯氏捏积疗法的起源
冯泉福教授是满族人,其祖辈随多尔衮进京,因为是旗人,可以拿朝廷的饷钱,生活富足有保障,因此早年冯家并不以此为生,只是有亲戚朋友介绍过来的人才给看病治疗,也不收费,病看好后,往往是患儿家的父母送些礼品作为酬谢。冯氏医家在清朝末年开始在北京从事小儿的捏积医疗工作,其父冯沛成老先生精通祖传捏积术,又擅长祖传冯氏化痞膏及冯氏消积散的炮制。1923 年,年仅 21 岁的冯泉福先生正式随父亲冯沛成老先生系统学习冯氏捏积疗法和冯氏消积散、冯氏化痞膏的制作,在临床学习和实践中,冯泉福先生努力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清朝覆灭后,特别是日本侵华时期,由于冯家生活日渐窘迫,加上前来求医的人也逐渐增多,在 1940 年冯家才正式开业行医,当时主持诊所的就是冯泉福先生和他的父亲冯沛成老先生,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二 冯氏捏积疗法的创立
1940 年冯氏医家在北京西城区众议院夹道 4 号的住所内正式成立“冯大夫诊所”对外应诊。古老的捏积疗法,经冯氏医家四代精心钻研,逐步形成了冯氏捏积疗法的特有风格。在治疗手法上,以推法为先导,同时配合了推、捏、捻、放、提、揉和按等手法。在治疗方法上以手法治疗为主,同时配合了口服冯氏消积散和外敷冯氏化痞膏,这样就构成了冯氏捏积疗法简便、疗效明显的两大优点,得到老百姓的称赞和认可。
……
这本书简直是新手父母的福音!以前带孩子,小毛病总是层出不穷,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睡眠不安,真是愁死个人。每次去医院排队挂号,孩子又遭罪,大人也精疲力尽。偶然间听朋友说起小儿推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这套《小儿推拿宝典》。拿到手就被它的厚重感和内容丰富所吸引。虽然我对中医推拿了解不多,但书里图文并茂,步骤讲解非常详细,甚至连穴位图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我特别喜欢它把李德修先生的三字经派和冯氏捏积派两种流派都涵盖在内,感觉就像请了两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家指导一样。我尝试着给孩子做了几次捏积,虽然刚开始孩子不太配合,但坚持下来,发现他晚上睡觉比以前踏实多了,白天也不像以前那么容易烦躁了。特别是对付感冒流鼻涕,书里介绍的几个穴位配合按摩,真的有缓解的效果,感冒的次数和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了。这套书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小儿健康助手”,让我对孩子的健康更有信心了,也减少了对药物的依赖,感觉更安心。
评分对于一个有着一定中医基础,并且对小儿推拿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套《小儿推拿宝典》无疑是一本值得深入研习的宝藏。它系统性地介绍了李德修先生的三字经派和冯氏捏积派两种代表性流派,不仅提供了理论上的深度,更在实践操作上给出了详尽的指导。书中对于每种推拿手法的讲解,都非常到位,从力度、速度到方向,都力求精确,并且配有清晰的插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模仿。我尤其欣赏它对于不同病症的辨证施治的思路,能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穴位和手法。例如,针对孩子常见的腹泻问题,书中详细阐述了捏积手法和特定穴位的推拿,并解释了其中的医学原理,让我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此外,书中的案例分析和常见问题解答也很有帮助,能够帮助读者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这套书不仅仅是操作手册,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领我一步步走近小儿推拿的奥秘,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判断能力。
评分我是一名在中医儿科领域工作多年的推拿师,一直以来都在寻求能够进一步提升我专业水平的教材。《小儿推拿宝典》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将李德修先生的学说和冯氏捏积派的技法融为一体,这两种流派各有千秋,各自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将它们系统地整合在一套书中,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博采众长、触类旁通的同行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书中关于穴位选择、手法运用、适应症禁忌的讲解,都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一些疑难杂症的推拿方法,很多内容是我之前未曾接触或了解不够深入的,这为我拓宽了思路,也为我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多借鉴。套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纸张质量上乘,印刷清晰,阅读体验非常好。对于追求学术深度和临床实效的专业人士而言,这套书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和收藏的。
评分这套《小儿推拿宝典》以其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讲解,为小儿推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书中不仅呈现了李德修三字经派的精髓,也深入剖析了冯氏捏积派的独特之处,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这两种流派的窗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病理机制的阐释,它并非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而是追溯到中医的理论根源,让读者在学习手法的同时,也能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对于一些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杂症,书中也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推拿方案,这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推拿师的诊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该书在学术的严谨性和内容的实用性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失操作的可行性。对于希望在小儿推拿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或提升临床技艺的同行而言,这套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能够启发新的思考,并为临床实践带来新的启示。
评分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我一直对小儿推拿既好奇又有些望而却步,总觉得太专业,自己学不会。直到我遇到了这套《小儿推拿宝典》,才真正打消了我的顾虑。书的编排非常人性化,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大量的插图,把每一个动作都分解得特别清晰。我之前总担心自己下手太重或太轻,书里专门讲解了不同手法的力度和感受,让我心里有了底。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把两种不同的推拿流派都放在一起,而且写得都很清楚。我尝试着给孩子用了书里介绍的“捏脊”方法,按照书上的步骤,每天给孩子捏几分钟,感觉孩子的胃口好像变好了,而且排便也规律了。我之前总是害怕孩子生病,需要去医院,现在有这本书,一些小问题,比如受凉引起的鼻塞、积食引起的肚子胀,我都会先尝试书里介绍的方法。这种自己在家就能解决一些小毛病的感觉,真的太棒了,也让我觉得更有成就感。
评分活动买的,超级给力的价格,书质量非常好
评分还行吧
评分孩子小不想每次感冒都跑医院,买本书回来看看,平时勤快点给推推,身体好不会老感冒
评分我很喜欢这本书,感觉能对我有帮助。
评分发现不怎么实用…………………………
评分很实用,一直在看,给宝宝按摩按摩,学习来很简单
评分没怎么看就开胶了,质量有点差
评分拿到书了,里面的内容没什么用,只有捏脊,
评分东西不错,快递也很快,京东很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