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说:“每当想到德意志民族,我常感到痛苦,这个民族的个体都如此值得称颂,但作为整体却如此令人神伤。”
自18世纪中叶,德国日渐由一个文化贫瘠的西方国家转变为举足轻重的文化强国,甚至比当时的欧美诸国更具创造性和影响力。她的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灿若辰星,将其科学文化推向了难以想象的高度。然而,20世纪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统治使天才锐减,折断了这一进程。“二战”后,德国重整旗鼓,跻身发达国家前列,但其光辉历史至今仍被纳粹罪行的阴霾所笼罩。
《德国天才》力图纠正世界对德国的陈旧观念。它是一封“写给日耳曼知识分长达850页的情书”,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在这部兼容并包的文化与思想史中,彼得?沃森拨云见日,追溯历史真相,探索德国天才的起源。他不断追问德国的科学文化为何能蓬勃发展,又如何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如何持续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1933年希特勒上台,“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使德国失去了引以为傲的传统思想领域,艺术披上了“褐色”的外衣,政治沦为了纳粹的宣传工具。然而,法西斯的残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暂时中断了德国天才人物的涌现,无法完全遮蔽他们的光芒,德国在今日世界的地位和影响正是得益于约瑟夫?博伊斯、于尔根?哈贝马斯等天才的精神和品质。
彼得·沃森(Peter Watson,1943-),英国当代著名作家、记者,曾就读于伦敦达勒姆大学、伦敦大学和罗马大学,先后担任《今日种族》《新社会》等多家杂志的主编和副主编,《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多家报刊的记者和撰稿人。1997年起任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其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德国天才》《20世纪思想史》《大分离:旧大陆与新大陆的历史与人性》《卡拉瓦乔的阴谋》《心理战:心理学的军事用途与滥用》等。
译者简介:
王莹,华中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
范丁梁,浙江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德国特里尔大学博士,译有《德意志人》
张弢,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术方向为欧洲上古、中古史,欧洲学术史、大学史,德国史等。译有《脚注趣史》获得2014年翻译奖。
这部著作zui为出色的品质就是它将科学发现置于文化史的内核,用引人入胜的科技与工业发展将二者串联起来……《德国天才》将成为未来很多年里的基本读物。
——《独立报》
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考察,每一位著名的德国艺术家或思想家,以及那些本该更为大众所知的天才,都被收入其中。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她曾是18世纪中叶zui不发达的西欧国家之一。这是一部关于这个国家直至民族社会主义的灾难发生之前如何走向更富庶、更强大、更富有文化的引人入胜的史诗故事。
——《金融时报》
这是一部旷世之作……这部富于思想性的著作呈现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全景画卷。我们期望它可以实现目标,促进更为深入和广泛地认识那个拥有康德、贝多芬、爱因斯坦和哈贝马斯的国度。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星期日时报》
彼得·沃森撰写1750年以来德意志长篇思想史的原因颇具说服力,那就是英国人对于纳粹主义的念念不忘使他们无视德国文化所取得的成就……非常欢迎这部书对于另一种德国历史的介绍。
——亚历山大·斯塔利特《观察家报》
这部著作汇聚了德国在哲学、神学、数学、自然与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领域所做的奠基性贡献。彼得·沃森将一大批被奉为贤明的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铭刻其中……总结了一些对艰深思想的高度概括。从画家到物理学家,该书所涵盖主题的广度令人印象深刻。
——《纽约时报书评》
从写作风格上来看,这本书的语言运用非常具有个人色彩,它不是那种刻板的“学术腔”,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思辨性。作者的遣词造句讲究精准,有时会使用一些略带古典韵味的词汇,但这绝不影响理解,反而增添了一种仪式感。在讨论到那些重大的思想家或政治人物的抉择时,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人性的洞察和对历史必然性的喟叹,极具感染力。读完合上书本的时候,我需要花一点时间来“出离”那种被书中世界浸润的状态。它成功地做到了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是一部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的力作。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文献引用和史料考证工作量之庞大,令人咋舌。我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但即便是作为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论断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心血。那些详实的脚注和参考文献列表,本身就是一部微型的研究指南。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相信书中所呈现的“断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之上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存在争议的历史事件时的审慎态度,他没有急于给出绝对的、简单化的结论,而是倾向于呈现多方证据,让读者自己去权衡。这种尊重读者的专业姿态,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通俗历史读物。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开篇就用大段的理论铺陈让你望而却步。相反,它像是徐徐展开的一幅历史画卷,总能在关键的转折点设置恰到好处的悬念或冲击点,让你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行文的流畅度,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史料梳理变得引人入胜。我发现自己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观点与自己已有的认知进行碰撞,这种思维上的激发是我最看重的阅读体验之一。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方法论的展示,告诉我们如何在看似矛盾的历史进程中,找到那条若隐若现的逻辑主线。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种近乎于素描的线条感,黑白灰的冷峻处理,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一个充满了历史重量感的叙事空间。我猜想,作者在选择这种视觉语言时,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它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鲜艳色彩,而是沉静地传递着一种严肃的学术探讨氛围。我期待着里面的文字能够配得上这份封面所蕴含的厚重感,尤其是在处理“断裂与承续”这个宏大主题时,那种张力感必须得有。如果内容能够像封面一样,在每一个章节的结构安排上都展现出精心的考量,那么这本书无疑会成为我案头常备的案头书。我尤其关注作者如何平衡历史的宏观叙事与具体人物命运的微观刻画,这往往是一个衡量历史著作深度的重要标准。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承续”这一概念的重新定义。我们通常在谈论历史变革时,总倾向于强调“断裂”,突出新旧体制之间的不可调和性。然而,这本书似乎在用更细腻的笔触,挖掘那些看似被斩断的链条中,依然保留下来的文化基因、思维模式或是制度的幽灵。这种“穿透表象看本质”的能力,是区分优秀历史作品和平庸之作的关键。我感觉自己仿佛得到了一副全新的透视镜,重新审视了某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当代现象,原来它们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如此久远的时代。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我对理解当下有了更丰富的维度。
评分物流很快,东西很棒!不错…………
评分终于凑齐了,以后成套的书再也不单买了,坑大。
评分印刷精美,内容丰富,值得读
评分送货速度快,包装完好,一直在京东购买
评分宝贝不错,非常喜欢,下次有需要还来你们家。
评分选题不错,好书,先入柜囤着,五星!
评分忙了,都忘记了,不好意思~很满意。好评
评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的,不过效果确实不错
评分德国有多厉害,德国天才就有多厉害,买来这套书看看,希望对自己能有所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