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先发之作!
上海出版资金项目
凤姐和林妹妹居然有共同特质?
马基雅弗利主义就是西方的厚黑学?
儒、释、道,是什么塑造了中国人的人格?
“自尊”和自尊,我们和老外说的不是同一个?
中国人的幸福感由什么决定?
爱情与死亡,人格给你答案?
生老病死,如何讲述你的人生故事?
拿什么拯救你,网瘾少年?
和平,和平,人格研究的拷问?
…… ……
这些有趣的问题都是人格心理学家的兴趣所在。他们以细微而宏大的视野揭示人格与人性的奥秘,在对个人幸福、社会公平、世界和平平实而深刻的关切中彰显了一个群体的科学自觉和人文关怀。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应这些问题?面对强势的西方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胡话汉说,汉话汉说,胡话胡说,汉话胡说;“用中文讲心理学”。即,联系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借鉴西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兼容并蓄各种研究取向与方法,在探索人性研究的科学问题的同时回应中国社会巨变中的现实问题,从而呈现出一种既有助于自我认识和个人健康又深切观照社会公平乃至世界和平的人格与社会研究新面貌。
《人格研究》即是郭永玉团队十余年来在中西社会历史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探索人性与人格的成果汇集,是中国学者研究人格与社会问题的一部厚重之作。书中既有对个人发展的关注也有对重大议题的思考;融科学性与人文性于一炉,汇基础性与应用性于一体;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人格心理学教材,也可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智慧支持。
内容简介
《人格研究》延续郭永玉团队的以往研究,整合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专题研究成果,体现这一领域从理论流派的纷争到深入的专题研究的重大转向,构建一种主要围绕专题研究展开的能够充分呈现本学科研究成就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构架由绪论、人格特质、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以及人格与社会文化五部分组成。
绪论概述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流派纷争、研究范式、学科框架等问题。
人格特质从健康、政治、精神三个角度展现特质的方方面面,为自我认知提供参考,尤其着重阐述了厚黑学以及儒家、道家、佛家这三种中国人的人格特质。
人格动力从目标、自主与自由、调节与控制、创伤后成长等角度揭示影响我们行为的人格因素。
人格发展从人和自己、人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人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出发加以阐述,并介绍了如何讲述由这些关系和历程构成的人生故事。
人格与社会文化则从人格与人性的角度,对中国的幸福悖论、青少年网络成瘾、反社会型人格与攻击等社会问题给出了新颖的解答,并以“孝”与“和平”两个话题深刻探讨了文化对人格的塑造作用,以及人格对文化的反作用。
作者简介
主编 郭永玉 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国家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研究》、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Research等期刊编委。先后在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人格心理学》等专著、译著,主编或参与编写学术著作或教材20余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个研究项目;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图书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精彩书评
《人格研究》是我国一部高水平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人格心理学的专著。该书立意高,视野广,思想新,理论分析深刻,实证硏究丰厚,既涵盖古今中外硏究人格心理学的全新成就,又展现自己学术团队十几年来研究人格心理学的新成果。本书可作高等院校人格心理学教材,又可供人文社会科学有关课程参考书。
吉林大学终身教授 车文博
郭永玉教授及其团队十余年来在人格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成果丰富,《人格研究》一书就是他们工作的集中体现。本书涵盖了人格特质、人格动力、人格发展及人格与社会文化等主题下的诸多热点问题,结合各种人格理论和大量实证材料,深刻揭示了各种人性人格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是在中西社会历史文化交融背景下探索人性与人格的全新成果,是中国学者研究人格与社会问题的一部厚重之作。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刘华山
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强势的西方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家该如何应对?完全接纳并按照西方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范式,对西方心理学进行本土化的检验,发展基于本土文化与概念的本土心理学就构成了三种重要应对方式。客观地讲,三种方式各有优势和局限,兼容并蓄才是理想路径。郭永玉教授主编的《人格研究》无疑就是综合实践这三个路径的代表之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蔡华俭
目录
序:从个人幸福到世界和平
自序:用中文讲心理学
1 绪论
1.1 人格心理学概观
1.2 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架构问题
1.3 人格研究的三种范式
1.4 “大五”结构与五因素模型
1.5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
第一编 人格特质
2 健康特质
2.1 自我批评
2.2 自我宽恕
2.3 物质主义
3 政治特质
3.1 权威主义
3.2 社会支配倾向
3.3 马基雅弗利主义与厚黑学
4 精神特质
4.1 儒家人格
4.2 道家人格
4.3 佛家人格
第二编 人格动力
5 目标
5.1 目标单元
5.2 目标内容
5.3 目标追求
5.4 无意识目标
6 自主与自由
6.1 自主性
6.2 自主-受控动机
6.3 自由意志
7 自我调节
7.1 调节定向与调节匹配
7.2 控制感与次级控制
7.3 有限自制力
7.4 创伤后成长
第三编 人格发展
8 自我
8.1 自我概念
8.2 自尊
8.3 同一性
9 依恋
9.1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及成人探索
9.2 成人的浪漫关系
10 死亡意识
10.1 死亡意识与临终关怀
10.2 死亡提醒效应
11 人生叙事与心理传记
11.1人格的叙事研究
11.2 心理传记研究
第四编 人格与社会文化
12幸福
12.1 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
12.2 幸福悖论:质疑与解释
12.3 如何破解中国的幸福悖论
13问题行为
13.1 青少年网络成瘾
13.2 触发性替代攻击
13.3 攻击者的注意偏向与归因偏向
14 文化与人格
14.1 文化与人格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4.2 孝文化与中国人人格形成的深层机制
14.3 叙事:心理学与历史学的桥梁
14.4 和平心理
结语:个人幸福·社会公平·世界和平——心理学家的人文情怀
中英术语索引
英中术语索引
跋:学会说话写文章
前言/序言
自序:用中文讲心理学
眼下中国的高校教师被要求用双语教学以至全英文教学,研究成果最好发在英文期刊上,SCI和SSCI成为评价研究水平的首要标准。这种标准有其合理性,尤其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言,其话语体系来自西方,用英语教学或做研究更能准确实现其本意,翻译往往难以确切表达,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特别需要与西方的交流,平时用翻译的中文,习惯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又要翻回去,实在是额外的负担。中国学人在英文与中文、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转换上耗费了太高的成本。为此,我坚信一个趋势:总有一天,中国会从小学中学开始在数学和科学课程中直接使用英文教学。尽管目前的条件还不具备,包括某些“爱国主义”者的意识形态阻扰。但我坚信这是进步的方向。2012年底中国高铁出口北欧的一个项目,离竞标成功仅一步之遥,最终却因方案翻译错误被否,比如,刮雨器被翻译成抹布。如果科技类学科一开始就用英文教学,那该省去多少成本啊。那些内容本来就来自西文,我们却把它翻成中文来教学,然后又要费劲地去将自己的成果翻成英文。至于人文学科的中国部分,当然要基于中文。中国的文史哲,当然要基于中文的经典,并且应该发扬光大。当年钱玄同等一批学者提出的废除汉字取消中文的主张,在今天的背景下更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但从教育成本和全球化的要求而言,区别对待是明智的做法。对于源自西方的科学技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和部分人文学科(humanities)应以英文为导向,对于中国自己的人文学科(文史哲)或某些特定的传统知识门类(如中医)则保留中文。
为此,我也在积极投入双语教学,教学材料以英文为主,使用最新版的英文教材,用英文做PPT, 要求学生使用英文文献数据库,研究论文也有若干篇发到SCI或SSCI的英文期刊上了。现代心理学的话语系统和主要文献来自西方,当今的心理学文献主要来自英文,所以,对于心理学科而言,强调英文教学和论文发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并取得好的效果。
但是,对于中国的心理学者而言,无论从实然还是应然上讲,英文教学和论文发表都不是也不应该是我们工作的全部。从实然上讲,中国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全英文教学和论文发表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它将是一个逐步实现的漫长的过程,实际上还需要大量的中文资料,需要前沿的研究者将英文的知识体系转换成中文的,所以有些心理学的教授(包括本人)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还要编写中文教材,并且也看重中文论文的发表。在我负责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期间,每到年底我都会将全院师生一年来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信息汇集成册,无论英文中文,权威非权威,核心非核心。因为在我看来,所有发表都是对学院的贡献。从应然上讲,在一个全球化的同时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时代,也许除极少数从事纯自然科学研究的以外,中国的心理学者在教学或研究中只说英文写英文而不说中文不写中文,即便能做到也不应该。因为我们处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我们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中国人,我们研究的问题具有中国社会文化的特征,而中文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表征和载体。此外,一个学科的价值还取决于外行专家和大众的尊重,而向外行专家和大众讲心理学,中文就显得尤其重要。无论是心理学的中国社会文化属性还是要得到外行专业和大众的尊重,核心都是心理学要积极回应当今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正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个人经验千差万别,这本身就是心理学难得的样本库或数据库,我们这些心理学研究者生活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时代,随处都是问题,随处都是样本,只怕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经常对学生讲,要瞪大眼睛看着这个世界!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而以心理学为职业,居然未能对周遭的问题有所回应,而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所谓纯科学研究(心理学确有这样的领域),不免令人遗憾,尽管未可厚非。我这里强调的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统一,窗内(实验室)与窗外的统一,当然不是否定心理学的科学性,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科学性。
因此,在我从教30年的职业生涯中,通常是阅读以英文为主,写作以中文为主。用中文讲来自英文的心理学知识,更用中文讲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心理学蕴涵。与此相对的是用英文讲来自英文的心理学知识,以及用英文讲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心理学蕴涵。用王登峰教授略带调侃的说法,分别是:胡话汉说,汉话汉说,胡话胡说,汉话胡说。四种工作各有其合理性。当然,前二者我做得更多、更胜任。主要原因是我不太会“胡说”,这当然是一种局限,但也可将中文发表视为一种优势。我和我的学生们翻译出版了300多万字的心理学名著和教材,出版了270余万字的专著和教材,发表了140余篇中文论文,其中仅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就有32篇,十余年来仅在《心理科学进展》上就发表综述29篇。
这些文字用现在的大学评价标准都不属于高水平的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也基本拿不到奖金,但在我看来,它们自有其价值。“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陈寅恪)与其说是一种矫情或文饰作用,不如说是一种坚守,因为这是基于我多年带研究生的经验。早些年科研项目很少,而研究生扩招,每届要带好几位硕士生,还有一两位博士生。我很少依项目指定题目,而是要求研究生读JPSP(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主要英文期刊,通过大量阅读找到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写出综述并在小组报告,综述在投稿之前要在我指导下反复修改,投稿后通常也要经过一两次修改才能发表。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题目,经过开题报告后进入实证研究,完成后通过答辩。我的经验是,凡是在综述环节上做得好的学生,后面的学位论文环节上也做得好。基本功很大程度上是在这个环节上打下的。好学生也是在这个环节上脱颖而出。综述写作是一种综合训练。首先,它要求一种主动性。学生要经过艰难的迷茫和探索,加上持之以恒的阅读,还要和老师同学的反复讨论才能确定一个题目。正如《新约》中所说:“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对神圣价值的内在的寻求是不竭的动力。其次,它要求下苦功夫。写一篇综述要求围绕一个专题至少阅读30至40篇文章(主要是英文文献),从理论到方法都要融会贯通,然后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文章结构。用了这番功夫,就成为某个研究领域的专家了。与此要求相适应的条件是,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电子数据库和网络的使用,文献的检索及其全文获得的便利为研究提供了保障。现在的师生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去找文献了。最后,它要求严格的写作训练。我提出了文章写作的初级标准和高级标准,初级标准包括准确、简练、连贯、完整、规范,高级标准包括流畅、厚实、有趣、文采、创新,并向学生讲解每个标准的具体含义。经过这种训练,发出一两篇文章,学位论文的写作就水到渠成了,中文写作也可以说过关了。当然,博士生与硕士生的标准不同,主要是在选题和方法的创新性以及工作量上有更高的要求,但基本功的训练是相通的。令人忧虑的是,在我看来,就算是用我的初级标准,现在的很多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并没有过中文写作这一关,更糟糕的是他们自己甚至他们的导师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至于中国学人写不好中文而能写好英文者,即使有,也必定是很罕见的。
我将我做的这部分工作称作“用中文讲心理学”,如果包含目标和标准,应该说是“用优质的中文讲心理学”。心理学界似乎早已习惯了佶屈聱牙、晦涩难解(翻译而来)的定义和理论,似乎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将人人都懂的事儿说得人人都不懂!对此,我从学生时代就有切肤之痛,深受其害。我知道很多人与我有同感,对心理学兴致勃勃而来,大失所望而去。我希望自己能为改变这种状况尽点力。为此,我要求自己和学生写东西尽可能不带翻译痕迹,尽可能用标准的现代汉语讲西方的心理学。当然,我们是这样要求自己,实际做得如何,还需要读者评判。
这本书自然也是这种工作的一部分。开始接到杨玉芳老师和彭呈军主任的任务,要我主持编写一部反映当代人格心理学研究成就的专著,我犹豫了几个月不知如何下手。因为我曾经编著过三部以《人格心理学》为题的书,有60多万字的大部头研究性著作,也有40多万字的教材。他们各有其定位,也各有版权所属。现在要接受的工作,必须是新的,不能重复,然而又要有连续性,不能自己否定自己。所以是个难题,自己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直到突然有一天,脑子里豁然开朗!10年来我和我的研究生们所做的工作,略加梳理就可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这个框架与我们过去的工作是一脉相承的,就是整合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专题研究成果,体现这一领域从理论流派的纷争到深入的专题研究的重大转向,构建一种主要围绕专题研究展开的能够充分呈现本学科研究成就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构架由绪论、人格特质、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以及人格与社会文化五部分组成。由于以上所述的原因,早些年我带研究生基本没有事先指定的题目,但学生们自选的题目大致都可以分别归入这五大部分。加上近年承担的与社会文化问题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一些文章,也可以归入这五大部分。于是就有了如下框架:
1 绪论
第一编 人格特质
2 健康特质
3 政治特质
4 精神特质
第二编 人格动力
5 目标
6 自主
7 自我调节
第三编 人格发展
8 自我
9 依恋
10 死亡意识
11 人生叙事与心理传记
第四编 人格与社会文化
12 幸福
13 问题行为
14 文化与人格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而不是一个严密的学科体系。人格心理学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学科体系,我试图搭建的框架应该是学科体系建设的一种努力。这一点在绪论部分有专门的论述。但本书是我和我的小组10年来研究工作的一个汇集,而体系构建主要应该是教材编写任务,在我之前出版的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本书的任务是用一种思路将我们的研究工作串起来,有思路但没有严密的逻辑。严格说,心理学既不如成熟的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也不如成熟的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科学发现与数学、逻辑高度结合,也不是成熟的理论学科如哲学、数学、逻辑学,其学科知识本身就具有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心理学还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一方面研究发现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海量知识缺乏严密的组织。人格心理学尤其如此。
我这个框架,从宏观上看,人格特质、人格动力、人格发展是属于人格心理学领域内部的问题,而人格与社会文化则属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交叉领域。还有一个交叉领域是从生理学(特别是神经科学)、行为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人格,由于不是本小组研究所长,本书虽有涉及,但没有作为专题来探讨,而在我之前出版的教材中是有专章介绍的。从广义上讲,人格的生物学基础和人格的社会文化背景都可以归入人格发展的条件,所以,以人格特质、人格动力和人格发展来构建人格心理学的宏观体系,理由是充分的。
从中观上看,每一个宏观领域之下包括哪些分领域,则取决于现有研究的积累情况。有的显得松散,如特质领域下,我们将涉及的主题分为健康特质、政治特质和精神特质三个分领域,这种划分不是公认的,而是根据现有主题临时归类的,这种归类的合理性只能是大致上的,而不是经过逻辑论证的,只能说它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心理生活上的递进关系。人格动力领域下,涉及目标、自主和自我调节三个分领域,都是人格动力领域的研究热点,但这种排列也只能反映我们对于这些主题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好像它们之间有一种从知到行的关系。有的则显得严密一点,如人格发展领域下,涉及自我、依恋、死亡意识、人生叙事和心理传记,分别着重探讨了青少年、成年、老年,以及人生的整合,这部分贯穿着人生全程发展的思路。
从微观上看,每个中观分领域下为什么是这几个主题,也不是基于逻辑,而是基于现有研究的积累情况。如自我批评、自我宽恕、物质主义都主要与心理健康相关,权威主义、社会支配倾向和马基雅弗利主义都涉及人的政治行为并且概念提出的背景都有政治因素,所以我们分别用健康特质和政治特质来归类,但严格地说这些主题都与广泛的心理生活领域相关,甚至有些主题究竟是特质还是价值观,还没有定论。至于同一分领域下的几个主题之间是什么关系,有的是不清楚的,硬要去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必然牵强附会。如自我批评、自我宽恕、物质主义虽然都被列在健康特质之下,但它们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前二者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关系,但物质主义与前二者之间的关系则不清楚。有的似乎更清楚些,如精神特质下,儒家人格、道家人格和佛家人格,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三大精神取向,严格说是缺乏心理学研究的,我们对道家人格做了初步的较系统的研究。为了引起学界的关注,我特邀了两篇理论稿件,从心理学思想史的角度分别讲儒家人格和佛家人格,虽然与本书其他章节在写作风格上不太一致,但从内容的完整性和重要性上看,它们是不可或缺的。还有,自我领域下,通常讲自我概念、自尊和同一性,但我们小组只对同一性和自我概念中的关系自我有所研究,为了保证主题的完整性,我又特邀了国内专家分别提供了自我概念和自尊的专稿。
无论从宏观、中观,还是从微观,我们组织本书的基本
人格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