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寻解聚焦治疗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寻解聚焦治疗的重要方法。同时,本文附有四个真实的课堂演习的案例,还配有导师的同步指导,帮助读者学习。
作者简介
杨家正,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首席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客座教授,资深社会工作者,寻解聚焦治疗专家,著名家庭研究学者;自1986年寻解聚焦治疗先躯Steve de Shazer (1940-2005) 和InSoo Kim Berg (1934-2007) 开始在香港讲授寻解聚焦治疗,便一直向他们学习和保持紧密联系,直至他们过世。早于1990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任教时,便与何会成和朱志强两位教授一起成立寻解聚焦治疗小组,进行治疗及训练工作;是香港第一代寻解聚焦治疗的主要推动人;寻解聚焦治疗的著作有《对精要治疗的一些理解》(1995),《寻解导向模式:应用与反思》(1996),《解困之道: 寻解面谈应用手册及个案汇编》(2001)等;从事教学二十多年,主要教授个案辅导工作、社会工作与家庭、家庭治疗、生涯技巧训练、寻解聚焦治疗等,上课时风趣幽默,理论与实务并重,深受学生爱戴,曾多次被学生和大学评为杰出教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室顾问和导师,自2015年起每两月都定期在社会工作室提供心理治疗咨询和培训。
内页插图
目录
翔实的理论介绍+真实课堂教授案例解析,体验香港大学式的心理学辅导课程第一部分 寻解聚焦治疗理论
第一章 聚焦于寻解/ 002
锁和钥匙/ 003
寻解聚焦治疗/ 003
问题导向模式与寻解导向模式/ 004
解决方案与问题并无必然关系/ 006
寻解为本对话/ 006
解决方案和未来是可以透过语言和案主共同建构的/ 007
只要一个细微的改变就足够了/ 011
第二章 从艾瑞克森说起/ 013
米尔顿?艾瑞克森心理及催眠治疗的影响/ 014
心智研究社的影响/ 016
寻解治疗的发展/ 020
寻解治疗的信念/ 022
第三章 一场语言游戏/ 027
后现代主义/ 028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 030
建构主义/ 031
后现代主义下的寻解治疗/ 032
三大黄金定律/ 034
第四章 一起从终点出发/ 039
同步向前/ 040
从终点出发,由成功的将来回到有问题的现在/ 047NTENTS
第五章 寻解万能钥匙/ 057
询问技巧:寻找一个可行的改变/ 058
第六章 寻解蓝图/ 076
第一节 寻解治疗的主要任务/ 077
第二节 寻解治疗的主要任务/ 081
第二部分 教学案例
个案一 你有入睡困难症吗?/ 086
个案二 谈情还是打架?/ 133
个案三 我要减肥/ 184
个案四 异地恋的挑战 / 226
参考文献/ 278
后记(一)/ 284
后记(二)/ 286
前言/序言
心理治疗是一个助人的专业行为,必然与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中国现有的心理治疗理论,大部分是以西方心理治疗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人性化和本土化演变而来。受上海复旦大学诚邀,作者于2006年起在上海教授寻解聚焦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深感国内的个人心理及家庭问题总是与国情或社会大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不说东西方文化差异,即使相较于中国香港,国内一线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及广州,在如何理解家庭、婚姻及子女教育问题上,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随着在国内进行心理治疗教学及实务经验的不断丰富,作者认为心理治疗案例对推动本土化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为增强其实务课程的设计,邀请作者为该院研究生开设家庭治疗课程。课程中,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取生活中的个案进行讨论和演练,在课堂上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整个辅导过程,作者予以实时点评及现场示范,让学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学习心理治疗。课后学生需要提交学习报告,反思他们的学习过程及收获。同学的角色扮演和老师即场示范为心理治疗案例提供了极理想的素材。本书汇编的案例基本上取材于此课程的课堂演练。
本书的案例主要是让读者体会真实的心理治疗过程,并非以示范寻解治疗为目的。虽然过程中倾向运用寻解治疗的指标性技巧,但不代表单纯以寻解治疗方法进行。辅导是一个人性化的,需要信任和尊重对方的,处处以促进其福祉最大化为主旨的专业交流。辅导是辅导者整个人对案主的完全投入,治疗模式和技巧只处于工具层次,与之相比,辅导者的个人阅历和修养更为重要。故此,所有示范只是一种个人的演绎,不表示最理想或唯一的方法。
寻解聚焦治疗是后现代主义下崭新的家庭治疗模式,提倡治疗师应注重谈论如何解决问题和寻找出路,而非沉溺于追查问题的成因和过分强调过去的负面影响。寻解聚焦治疗尽量避免建立自身的理论,因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和价值往往会不经意地加在案主身上,这样难免会导致治疗师专注于探讨问题成因,偏离了本意。寻解聚焦治疗强调一个简单的事实:案主或家庭前来求助是源于其对现状的不满,治疗目的是为了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为了分析问题的成因。改变才是硬道理,只有知性上的洞察而没有行为上的实质性的改变,是毫无意义的。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问题的解决方法具有多样性,且未必与成因有直接关系。办法总比问题多,寻解聚焦治疗深信出路其实早已存在,只是需要用心发掘,懂得善用,提升对问题解决办法的觉察,问题最终总是可以解决的。所以,治疗不是陷入问题成因的泥潭,而是一个聚焦于寻解的过程,着眼于解决办法总比着眼于问题成因来得更积极有效。
张艳小姐是我在香港大学寻解聚焦治疗课程的学生,她非常喜爱寻解聚焦治疗的优势视角及“短平快”的辅导风格,也希望可以让更多国内的朋友透过不同的个案示范,领略到寻解治疗的魅力所在。她在整理案例内容、点评学生的角色扮演和老师即场的示范上都作出大量的贡献,特此鸣谢。同时,在此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徐月宾教授和乔东平教授的诚挚邀请和一群活泼可爱的研究生学生A的积极参与,这是创作本书的基础。另外,特别感谢姜海燕博士、谢丽华小姐帮助审阅初稿,还有清华大学出版社张立红主任、编辑李安、石成林老师为本书所作出的专业修订。最后要感谢北京智周万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周晓亮先生以及他的团队,为本书的策划和设计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出版。祝愿此书能为祖国个案工作和心理治疗的专业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杨家正
2016年7月31日
迎刃而解:寻解聚焦辅导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