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友”副总干事、盖娅自然学校校长蚊滋滋,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热情推荐!
*26种游戏、手工技术和野外生存技巧,帮助你的孩子展开冒险、获取新知、体验惊奇并享受远离成人世界的自由。
*在森林学校席卷全球之际,培养孩子的野外生存技能、团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孩子的自信心,本书已成为欧美等国家长们爱不释手的野外活动宝典。
*带孩子回归自然,为孩子提供不同的户外体验,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从经验中学习的习惯,作为森林学校的经典指导性读物,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
当今全球范围内兴起了许多致力于让孩子们重回自然的草根运动,森林学校(ForestSchool)就是其中之一。
森林学校源自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如今已发展为一种正在席卷全球的国际风潮。它提倡把孩子带回自然,以游戏为基础,以大自然为中心,帮助孩子展开冒险、获取新知、体验惊奇,并享受远离成人世界的自由。
作为森林学校的经典指导性读物,本书已在欧美等国成为家长们爱不释手的亲子野外活动宝典,书中囊括了伦敦森林学校中备受孩子们喜爱的26个小活动,共分4个类别:
户外游戏:包括旅程杖、老鹰寻宝等,帮助孩子们接近自然、探索自然手工创作:比如小小弓箭手、神奇魔法棒等,教会孩子们用从大自然中找到的天然材料进行手工创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创意和灵感;
户外生存:既教会孩子们如何搭建帐篷、在野外采集食物等技能,也能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归属感与敬畏感;
集体游戏:帮助孩子们通过动物侦探、生命之网、贪睡熊等游戏学会协作与沟通,根据自身特点在集体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定位,并在无形中拉近与其他小伙伴之间的距离。
基础结绳术
很难判断人类是从何时起开始结绳的,因为原始人用来制作绳索的都是一些有机材料(头发、植物纤维、动物的肌腱等等),这些材料早已被大自然分解吸收,不复存在。但考古学家认为,一些上古时期珠串上的小孔和艺术品上的绳痕说明,更新世(Pleistocene)的人类就已经会结绳了,那是冰河时期和长毛猛犸象活动的时代(250 万~11700 年前),人类使用结绳术的时间可能比这还要早。
结绳术对人类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史前时代,原始人用绳索制作长矛,捕捉猎物,埃及人用绳索来拖运用于修建金字塔的巨石。无论是修建桥梁、编织篮筐、搭建住所还是连缀衣物,都离不开结绳术。1700 年流传下来的航海手册中,有关于升帆、落锚和收拢渔网的描述,而这些操作都涉及非常复杂的结绳术。结绳术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精神含义,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马赛克式绳结、凯尔特人的编绳图案和中国结就是一些例子。
不论是在艺术活动中还是在搭建住所甚至是系鞋带时,结绳术作为一项既有美感又很实用的技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依然显得十分重要。结绳可以锻炼孩子们的精细运动技巧、专注力、记忆力和韧性,每掌握一种结绳方法,孩子们都会获得新的自信感和自立感。结绳还能帮助孩子们思考数学和物理的概念。当大家彼此分享结绳的技巧时,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当你熟悉第94~106 页的结绳方法后,你便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来串联自己制作的森林珠宝、搭建帆布帐篷等等。在森林学校,我们很喜欢使用快松结(quick-release knot)。正如其名字暗示的那样,快松结可以被非常迅速地结好和解开,在遇到阴雨天气需要搭建一个防水帐篷时,这种结绳法再合适不过了!我们比较喜欢的快松结有西伯利亚套结(Siberian hitch)和考利结(Cawley hitch),而我4 岁的儿子很自然地倾向于使用单结(overhand knot)和系木结(timber hitch)。 结绳这项新掌握的技能常把他逗得乐不可支,而看到他开心的样子,我也会由衷地感到快乐。结绳的确非常有趣,享受和掌握结绳的技巧,并找到一种自己喜欢的结绳方式吧!
单结
单结或许是简单、著名的一种结绳法,它只用单根绳子便可完成,可用于防止某些东西滑动或散落。按要求的长度选一段绳子,将其中一股弯成一个圈,将较短的一股绳穿过这个圈并拉紧即可。
珠宝单结
这种结绳法可以将两股绳牢固地系在一处,做成一个固定绳圈,它的用处很广泛:可以用来挂项链、手链或小刀,可以在野外生火时把锅挂在火焰的上方。这种单结的结法与上面的单结基本一致,但这次需要将两股绳并到一起,然后再弯出一个绳圈,将这两股绳未封闭的一端穿过绳圈,得到大小符合需要的固定绳圈后拉紧绳子即可。
防水帐篷脊线绳结
这里的脊线(ridgeline)指的是防水布将要搭在其上的绳索或细绳,为了使搭起的防水帐篷牢固、干燥,这根线需要非常紧绷。因此你需要将脊线牢牢地绑在两棵树(或其他支撑物)上,并使用落锚结(anchoring knot)和拉伸结(tensioning knot)将脊线的两端固定好。这种结的打法会通过下面的例子详细介绍。
落锚结
活结(slip knot)
用绳子弯出一个绳圈,在与它相邻的位置再弯一个绳圈。将第二个绳圈穿过第*个绳圈。继续拉紧绳子,形成一个固定绳圈。用一只手握住固定绳圈,将绳子缠绕在树(或其他支撑物)上,将绳子未打结的一端穿过固定绳圈,拉紧绳结。如果想解开绳结,将绳子未打结的一段从固定绳圈中收回,并拉拽绳子的两端即可。
系木结
将绳子在提供支撑的树上绕一圈,较短的一端留出90 厘米的长度以供稍后打结用。将绳子较短的一端从较长的一端上穿过,再从它的下方绕出,如此沿着绕在树上的那个绳圈重复缠绕。将绳子较短的一端沿树上的绳圈缠绕3~4 次,在树干上拉紧。要解开绳结时,松开绳子,反向解开绳圈即可。
西伯利亚绳结
把绳子绕在提供支撑的树上,较短的一端留出至少90 厘米的长度以供稍后打结用。将绳子的两端都放在手上,并将手指贴近较短的一端。将绳子较短的一端自下而上在手掌上缠一圈,此时用空闲的手握住绳子的两端。将手上缠着绳子的那只手朝向地面方向,另一只手继续握住绳子的两端,再将缠着绳子的那只手朝向天空方向,大拇指的*终位置应为正对着胸前,竖直向上。将缠着绳子的手掌穿过绳子的上部,并用手指握住较短的一端。将手指从缠着的绳子中撤出,这样便留下了一个绳圈,将绳子较短的一端穿过这个绳圈。这时不要管绳圈,任它松弛,但要注意不要把绳子较短的一端全部穿过绳圈,而是要使它自己也形成一个绳圈。用空闲的手握住绳子较短的一端,并用另一只手在朝树干的方向拉紧绳结并将它固定好。这是一个可以快速解开的绳结,当你想解开时,只需简单拉一下绳子较短的一端即可。
拉伸结
当落锚结打好之后,你需要在另一棵树上打一个拉伸结以确保脊线的紧绷。下面就是一些拉伸结的例子。
考利绳结
将绳子绕过作为支撑物的树干,至少留出60 厘米的长度以备稍后打绳结用,将较短的一端朝树干的方向沿脊线自下而上缠3~4 圈。接下来用绳子较短的一端在绳子末端的两部分上都绕一圈,形成一个绳结。将较短的一端穿过这个绳结,但不要全部穿过,而是要形成另一个绳结,将它拉紧即可。缠在脊线上的绳圈可以沿脊线移动,你可以把它固定在脊线上想要的位置,以确保脊线的紧绷。想要解开这个绳结时,只要拉一下绳子未固定的一端即可。
帐篷绳结
将绳子在树上绕一圈,留出足够再绕一圈的长度,此外还要留出90 厘米长度的绳子以备打绳结用。用力拉一下较短一端的绳子,保证脊线足够紧绷。保持脊线的紧绷状态,将绳子较短的一端从脊线上绕过,朝偏离脊线的方向拉紧,然后从树后绕出,这样基本上就能把脊线固定在紧绷状态。现在将绳子较短的一端从脊线上穿过,形成一个三角形。将绳子较短的一端穿过这个三角形区域,形成一个绳结(或半结),将它朝树干的方向拉紧。将绳子较短的一端再穿过第*个绳结,并拉紧以起到加固作用。想要解开这个绳结时,只要拉一下绳子未固定的一端即可。
普鲁士结
普鲁士结是登山中会用到的一种绳结,它同样可以移动并*终固定在另一根绳索上。你可以用下列普鲁士结的结绳方法来固定帐篷的脊线。取一段30 厘米长的绳索对折一下,封闭的一端置于脊线下,将未封闭的一端穿过封闭一端形成的绳结,并将它缠绕固定在脊线上。再次将绳子缠过脊线并重复三四次,使线圈彼此相邻。在缠绕*后一圈时,将绳子未封闭的一端穿过绳圈并拉紧。普鲁士结就打好了。你也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单结(参见第96 页)将绳子未封闭的一端固定在帐篷的小孔上,之后将帐篷拉紧并保持住即可。想解开绳结时,把固定脊线的绳子松开,解开绳结即可。
……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读者,所以这本书的“指南”部分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需要的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那种可以在自家后院,或者附近小树林就能立刻派上用场的实用技巧。书中会不会详细讲解一些基础的野外生存技能,比如如何安全地取火,如何辨别无毒的植物,或者如何利用最简单的工具制作出有用的物品?我希望看到清晰的图文说明,确保即使是初次接触户外活动的新手父母,也能安全、自信地引导孩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风险评估”的理念被巧妙地融入到“游戏”设计中。真正的成长往往伴随着可控的风险,这本书能否教导父母如何划分安全边界,既让孩子体验到探索的刺激,又不至于陷入真正的危险境地?这种审慎的引导,才是成熟的户外教育所必需的。
评分作为一个对现代教育模式感到有些疲惫的家长,我特别关注那种能将教育与生活、与真实体验紧密结合的书籍。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既保留了教育的深度,又充满了童趣和自由的想象力。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阐述“人际交往能力”在森林环境中的具体体现的。毕竟,在开阔的自然空间里,孩子们如何学会合作、如何沟通冲突、如何建立基于共同探索的友谊,这与在封闭教室里的情景是截然不同的。我设想书中会包含一些小组挑战任务,这些任务不仅考验体力,更考验团队的默契。此外,对于自信心的培养,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种“我能做到”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通过外部赞扬堆砌起来的虚假光环。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孩子如何通过克服一个小的野外障碍(比如搭建一个临时的庇护所),从而建立起坚不可摧的自我效能感,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中提到了“成长”,这暗示着它关注的不仅仅是某次郊游的成功,而是对孩子长期发展轨迹的影响。我非常想了解,这种基于自然教育的模式,是如何与现代教育体系中的评估标准相适应的。例如,书中是否探讨了如何将孩子在森林中学到的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等“软技能”,转化为他们未来在学校或社会交往中可以清晰表达出来的优势?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难以被量化,但却是未来社会最看重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框架或方法,帮助父母记录和反思这些非结构化的学习成果,以便在需要时能有效地向老师或外界展示孩子的独特发展路径。这本书如果能提供这样的支持系统,它就超越了普通亲子读物的范畴,成为了一份家庭教育的长期战略规划。
评分从文学和精神层面来评估,我更关注这本书是否能触及到人与自然之间那种深刻的情感联结。如今的孩子对自然界往往是疏离的,他们知道“树”是什么,却不理解“森林”的呼吸和节奏。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引导孩子进行“静心”练习的方法,比如如何聆听森林的声音,如何观察光影的变化,从而培养一种对生命本身的敬畏感。这种慢下来的、沉浸式的体验,远比快速完成一个任务更有意义。如果书中能融入一些关于自然哲学或民间故事的元素,将这些知识点与孩子们熟悉的童话和传说结合起来,那么“森林学校”的概念就会变得更加立体和富有诗意。我期待它能成为一本让孩子在翻阅时,眼睛里闪烁着对未知世界无限向往的“魔法书”,而非仅仅是技能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带孩子走进户外,去探索那些充满未知和惊喜的林间小径。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又能提升他们动手能力的指南,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无疑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做”的说明手册,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我们全家一起,从日常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去追寻更原始、更自然的快乐。我期待书中能有大量关于如何在不同季节带领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如何观察动植物、如何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的实用建议。尤其看重它能提供的那些超越书本知识的、关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游戏”。我希望读完后,能立刻拥有一个清晰的行动蓝图,知道从下个周末开始,我们可以如何一步步构建起属于我们家庭的“森林学校”体验,让孩子在泥土和阳光中真正地成长起来,而不是被困在电子屏幕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