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
定价:59.00元
作者:施芹
出版社:灿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1
ISBN:9787565813122
字数:700000
页码:4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编辑推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集众多专家意见、优秀妈妈成功母亲经验于一体,介绍了好妈妈在孩子的情感、沟通、人格、自立、学习、成长等方面如何建立亲子关系,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与优秀品质,如何解决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如何让孩子具备自立能力,如何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青春期的烦恼……为妈妈们提供了一整套有效的教子方案。
内容提要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以提出案例、分析案例、提供解决方案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怎样的妈妈才是好妈妈;怎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孩子;怎样的沟通方式才能让孩子真正接受;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自立、自强,拥有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生存能力;怎样的管教方式才能让孩子克服心理和行为上的坏毛病:怎样的帮助才能让孩子具备高超的学习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突破学习上的瓶颈;怎样的相处方式才能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目录
情感篇:好妈妈懂得如何爱孩子
第一章 用爱浇灌,妈妈的爱决定孩子的一生
1.爱是做好妈妈的首要条件
2.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陪伴
3.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4.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5.爱他,就要说出来
6.规划一个亲子专门时间
7.亲子时间不能成为说教时间
8.积极参与孩子所热衷的活动
9.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关注
10.妈妈要读懂孩子的心
11.不要把无微不至的关爱变成“唠叨”
12.别以爱的名义约束孩子
13.爱孩子也要把握好分寸
14.不能用物质来代替感情
15.别让爱成为孩子的压力
16.对待孩子的态度要避免情绪化
17.不要总强调自己的付出
第二章 学会尊重,好妈妈要和孩子做朋友
1.体会孩子的自尊心
2.没有尊重就没有爱
3.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4.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5.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信任
6.妈妈要和孩子做朋友
7.适当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8.学会向孩子道歉
9.凡事多和孩子商量
10.不要总将孩子与别人比较
11.尊重孩子的隐私与秘密
12.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13.学会维护孩子的面子
14.避免对孩子讽刺挖苦
15.不要用权W来压制争辩
第三章 学会夸奖,赏识是对孩子Z大的爱
1.拿出爱心,赏识孩子
2.每天夸孩子一句
3.及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
4.赏识并不是简单的赞扬
5.夸奖一定要夸对地方
6.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7.避免夸奖中的溢美之词
8.夸奖一定要发自内心
9.懂得在别人面前夸奖孩子
10.过分“谦虚”会伤害孩子
沟通篇:好妈妈懂得如何与孩子交流
第一章用心倾听:让孩子说出心里话
1.别让孩子成为“沉默者”
2.倾听是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
3.倾听是妈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4.妈妈要做孩子Z忠实的听众
5.和孩子交流时要少说多听
6.妈妈要表达出倾听的兴趣
7.坚持让孩子把话说完
8.鼓励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9.倾听的同时,还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10.倾听时要注意观察孩子
第二章说的艺术:妈妈这样说,孩子才会听
1.真诚地和孩子交流
2.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3.营造顺畅交流的氛围
4.把与孩子的交流变成游戏
5.平心静气地和孩子说话
6.交流时用微笑代替严肃
7.用温和的态度与孩子交流
8.针对孩子的个性选择交流方式
9.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10.与孩子交流的内容要具体
第三章批评的技巧: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
1.允许孩子犯错误
2.冷静批评,收起自己的愤怒
3.避免重复老套的说教
4.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5.批评孩子,要顾及孩子的尊严
6.掌握正确的批评方法
7.批评前,先听听孩子的理由
8.避免走进批评孩子的误区
9.孩子犯错,要理智地进行回应
10.学会把对抗变为对话
11.盲目批评不如诚恳建议
12.惩罚孩子,要三思而后行
13.先订好规矩,然后再惩罚
14.聪明的妈妈应该责罚有度
15.掌握好批评的时机
人格篇:好妈妈更关心孩子的心理与品质
第一章培养心态,让你的孩子更阳光
1.让孩子成为“乐天派”
2.鼓励孩子的勇气
3.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4.培养孩子宽容的心态
5.让内向的孩子敢于表现自己
6.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毅力
7.让你的孩子相信自己
8.帮孩子摆脱急躁心态
9.别让虚荣迷失了孩子纯真的本性
10.帮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拥有平和的心态
第二章塑造品质,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1.德育是育人之本
2.勿以恶小而为之
3.让孩子学会尊重
4.诚实是孩子Z优秀的品质
5.让孩子学会言而有信
6.培养孩子的正义感
7.让孩子具有爱心
8.培养孩子谦虚的品质
9.培养孩子的孝心
10.让孩子学会感恩
11.建立孩子的责任感
12.让孩子学会里外如
第三章调适心理,妥善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1.帮助孩子战胜嫉妒心
2.消除孩子的自卑心
3.孩子为什么会恐惧
4.带孩子走出脆弱的泥沼
5.让孩子不再多疑
6.克服孩子的害羞心理
7.如何让孩子告别孤僻
8.让孩子告别“选择性缄默”
9.帮狂躁的孩子安静下来
10.为抑郁的孩子找回欢乐
11.让孩子释放心中的紧张
12.调节孩子的恋父情结
13.疏导孩子的恋母情结
第四章矫正行为,克服孩子的小毛病
1.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2.怎样对待吮手指的孩子
3.如何教育过于粗心的孩子
4.如何对待不讲卫生的孩子
5.如何教育赖床的孩子
6.怎么帮助多动的孩子
7.怎样教育喜欢破坏的孩子
8.怎样教育爱好奇装异服的孩子
9.如何对待不好好吃饭的孩子
10.怎样教育顶嘴的孩子
11.怎样教育过于好强的孩子
12.怎样教育行为莽撞的孩子
13.如何对待沉迷于电视的孩子
14.怎样对待挑食的孩子
15.怎样教育盲从的孩子
16.孩子“人来疯”怎么办
17.如何教育任性的孩子
18.如何教育自私的孩子
19.如何教育爱说脏话的孩子
20.如何教育爱吹牛的孩子
自立篇:好妈妈懂得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第一章交际能力:教孩子怎样与人相处
1.帮助孩子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
2.塑造孩子彬彬有礼的气质
3.为孩子创造交际的环境
4.教孩子学会与人交谈
5.教孩子学会与父母沟通
6.培养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
7.培养孩子与同学沟通的能力
8.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
9.让孩子学会和老师相处
10.教孩子学会与异性交往
11.教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
12.怎样对待孩子之间的争执
13.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课外活动
14.帮孩子找到真正的益友
15.孩子被朋友误会了怎么办
16.孩子被朋友排斥怎么办
17.孩子被伙伴欺负怎么办
18.孩子滥交朋友怎么办
第二章动手能力:让孩子拥有一双勤劳的手
1.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2.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事
3.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4.教孩子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
5.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
6.让厨房成为游乐场
7.重视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抗挫折能力:丰富孩子的人生经历
1.重视挫折教育
2.精心为孩子设计挫折
3.带孩子走出“失败综合症”的阴影
4.教会孩子在挫折面前调整情绪
5.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6.让孩子勇敢面对而不是逃避
第四章理财能力:教孩子学会驾驭金钱
1.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2.让孩子正确认识金钱
3.教孩子如何理财
4.指导孩子抵制高消费
5.教孩子学会理智地花钱
6.孩子盲目购买名牌怎么办
7.孩子摆阔怎么办
8.孩子乱要东西怎么办
第五章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远离危险与伤害
1.怎样教孩子应对火灾
2.怎样教孩子应对地震
3.怎样教孩子学会应急救护
4.怎样教孩子注意交通安全
5.怎样教孩子应对运动伤害
6.怎样教孩子防范
7.怎样教孩子应对骗子
8.怎样教孩子防范偷窃
9.怎样教孩子应对抢劫
学习篇:好妈妈应教孩子掌握学习方法
第一章全面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1.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2.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3.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4.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5.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6.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7.让孩子有自己的艺术天地
8.让孩子欣赏大自然之美
9.让孩子欣赏文学之美
10.让孩子欣赏生活之美
11.让孩子欣赏音乐之美
第二章珍惜时间:帮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1.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
2.教孩子懂得合理分配精力
3.使孩子掌握黄金时间
4.帮孩子进行严格的时间管理
5.帮孩子合理安排假期的时间
第三章培养习惯:帮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1.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2.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3.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4.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5.培养孩子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6.培养孩子记日记的好习惯
7.培养孩子自己考前放松的好习惯
8.培养孩子适时复习的好习惯
9.培养孩子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10.培养孩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11.培养孩子善问敢问的好习惯
12.培养孩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第四章解决难题:帮孩子突破学习的瓶颈
1.如何教育厌学的孩子
2.如何教育记忆力差的孩子
3.如何教育对学习没有信心的孩子
4.如何教育偏科的孩子
5.如何教育考试考“砸”了的孩子
6.如何帮助孩子考试不再怯场
7.如何对待中考或高考失败的孩子
8.如何教育不肯做功课的孩子
9.如何教育学习粗心的孩子
10.如何教育逃学的孩子
11.如何教育考试作B的孩子
12.如何教育班里名次落后的孩子
13.如何教育怕写作文的孩子
14.如何教育学习磨蹭的孩子
15.如何教育没有学习目标的孩子
16.如何应对孩子学习疲劳
17.怎样给孩子请家教
成长篇:好妈妈要帮孩子面对成长的烦恼
第一章巧妙疏导:让孩子理智面对网络
1.网络时代如何做父母
2.理智面对网络聊天
3.帮助孩子从游戏痴迷中自拔
4.预防网络
第二章正确引导:重视孩子的性教育
1.慎重对待孩子异性交往
2.如何看待孩子的性早熟
3.怎样进行性成熟前的道德教育
4.怎样对待手淫的孩子
5.女儿初潮怎么办
6.儿子为什么突然自己洗内裤
7.怎样看待少女怀孕
8.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恋”
9.怎样教孩子防范性诱骗
第三章理解宽容:善待孩子的青春期
1.理解孩子的“偶像”情结
2.使孩子不受烟酒的侵扰
3.让孩子冷静面对校园暴力
4.让孩子远离
5.让孩子拒绝赌博
6.怎样对待离家出走的孩子
7.正确面对孩子的叛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系统性”。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书籍那样,只聚焦于某一个时间段(比如“婴儿期必备”或“青春期叛逆”),而是提供了一个贯穿孩子成长始终的底层逻辑框架。我发现,即便是孩子上个月还适用、现在似乎开始失效的某个方法,我都能在书的前面章节找到它背后的原理。比如,关于“规则建立”的章节,作者强调了“一致性”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套如何全家保持一致的沟通机制。这让我明白了,我们之前之所以失败,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执行层面的“家庭内耗”太严重。这本书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痛点,它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应对眼前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套家庭教育的“操作系统”,让我们未来的所有决策都有章可循。这种宏观的指导意义,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普通育儿工具书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家庭成长的“宪法”。
评分我尤其想强调一下这本书在“父母自我成长”方面所起到的潜移默化作用。很多育儿书只关注“如何管教孩子”,却忽略了父母自身的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健康。这本书却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探讨“父母的内心戏”。作者直言不讳地指出,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爆发,其实是自己童年未解决的情绪投射。比如,我是一个控制欲比较强的人,总想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一旦孩子不按计划来,我就会焦虑。书中针对这种“完美主义陷阱”的分析,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我的内心。它提供的不是指责,而是理解和释放压力的方法,比如定期的“情绪释放清单”和“自我慈悲练习”。读着这些章节,我感到了一种深层的放松,好像终于有人理解了作为父母那种既想做好又时刻感到力不从心的复杂状态。它让我意识到,养育孩子,首先是自我疗愈的过程,只有父母自己先“充好电”,才能更好地去爱孩子。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市面上那些“育儿百科”抱有很强的警惕心,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想化,要么就是堆砌了一堆西方理论的“翻译版”,跟我们国内的实际生活环境格格不入。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对“中国式亲子关系”中一些微妙情境的精准捕捉和处理。它没有回避“隔代教育”带来的摩擦,反而用非常巧妙的篇幅,教我们如何在尊重长辈经验的同时,坚定地维护科学的育儿理念。书中举了一个关于辅食添加的例子,婆婆坚持要加盐,我心里一万个不情愿。作者提供的“温和而坚定”的沟通脚本,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她教导我们如何构建一个“我们是育儿团队”的框架,而不是变成战场上的对立面。这种对本土文化和家庭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让整本书的实用性飙升了好几个档次。读起来感觉非常“接地气”,仿佛作者就坐在我身边,亲眼看着我家的日常琐碎,然后给出最恰当的建议。这比那些只谈理论的厚厚大部头,要实用太多了。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值得我单独提出来称赞一番。现在很多工具书为了追求“内容量”,常常把页面做得密密麻麻,阅读体验极差,让人一看就犯怵。但这本在视觉上做到了难得的平衡。它大量运用了清晰的图表、流程图,甚至是像漫画一样的场景再现,极大地降低了知识的吸收门槛。特别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那几个章节,作者用一个“注意力曲线模型图”,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可视化了。我可以直接看到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专注力的“黄金窗口期”在哪里,以及如何通过“微任务分解”来逐步延长这个时间。这对于我们这些被手机和碎片化信息轰炸的家长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复杂的理论,只需要对照图表,就能立刻明白今天的亲子活动应该如何设计。这种用现代设计语言来包装传统智慧的做法,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它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艺术化呈现”。
评分这本新入手的心灵读物,简直是为我这种在育儿路上摸爬滚打的“新手爸妈”量身定做的指南。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她没有用那些高深莫测的教育术语来吓唬人,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长辈,娓娓道来一个个鲜活的家庭故事。比如,书中关于处理孩子“情绪风暴”的那一章,真是太及时雨了!我记得上周我家小宝因为一个积木倒了就开始大哭不止,我当时完全手足无措,只能干着急。翻到那一页,作者提出的“先共情,后引导”的策略,让我茅塞顿开。她详细描述了如何蹲下来,用平等的姿态去接纳孩子此刻的委屈,而不是急着去说教“这有什么好哭的”。实践了一下,效果立竿见影,孩子的情绪曲线很快就平稳下来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提供的不是僵硬的规则,而是一套灵活的“思维工具箱”,让我们在面对具体情境时,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氛围的解决方案。它教会我的不是“该做什么”,而是“该如何去理解和感受”我的孩子,这才是建立亲密亲子关系的核心。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孩子的那种焦躁和挫败感一下子减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赋能的平静和自信。
评分年轻妈妈很值得一看的好书!收获很大!
评分好
评分书不错 很实用
评分觉得不错。。。。。。。。。。。。。
评分拉着不错阿
评分还可以,买给老人看的!
评分我只是来拿分的.谢谢
评分与孩子共同成长,赞一个
评分学习中 用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